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P24

  ..续本文上一页鼻舌身。此五识共成成所作智。】

  我们一般是说,眼、耳、鼻、舌、身都是意识的分别,五识之【识】就是说有一种分别、一种执着,我法二执正因为有识。识,这个识会使我们迷惑。沉迷于某一种东西叫做识。譬如说:这很有趣、很有趣(心识台语谐音),觉得有趣(台语)就是心识的作用,心意识上的执着叫做心识。眼、耳、鼻、舌、身,此五识共成成所作智。成所作简单来说,就是一切所作皆成。今天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所造作的都是分别,所造作的都是痛苦,所造作的都是分别、执着、恶业。那么佛转这五识变成什么?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是一切所作皆成,眼耳鼻舌身,专门用来度众生,专门利益众生。第六是意识,一般是称为分别心,我们第六意识是分别心。

  【第六是意识独成妙观察智。】

  若是变成佛的智慧透露出来,叫做妙观察。而我们现在不善于观察。我们的第六意识,都能分别、扭曲、丑化,落入一种主观意识状态,对错也搞不清楚状况,道听途说。我们没有妙观察。妙观察就是透过本性,它用不可思议的智慧来分别世间。简单来说,妙观察就是虽分别不作分别想,名叫做妙观察,大用现前,名叫做妙观察。我们人的第六意识,完全是分别心。现在佛不是,佛叫做大用现前,他虽分别,但是透过本性的分别,所以就变成妙观察。什么叫做妙观察呢?就是任何一件事情,他透过不可思议的智慧,妙就是不可思议的智慧,观察呢?透过不可思议的智慧,透视一切法。可是我们没办法,我们透不过去,我们穿不透烦恼,我们别说是观察了,就是连平常的了解,都没有那个能力,对一件事情稍微透视都没有办法,卡死在这个不妙的地方。

  【第七意独成平等性智。】

  第七意识叫做我法二执意识,我执、法执都是因为第七意识,第七意识就是永远执着第八意识,带个有色眼镜,看这个人生跟宇宙。第七意识独成平等性智。因为我们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从何而来的呢?就是从第七意识而来,从第七意识而来。因为有第七意识,所以有我相就不平等,我们人若是有我相就不平等,既然要平等,就要无我相,所以第七意识就是我执、法执的根本。我执就是将自己当作世间最厉害的人,把自己抬得很高,当然很自然的就形成不平等。譬如我们今天,我们国家争自由、争平等,没有所谓的自由,没有所谓的平等。在这个世间也是一样,国与国之争,社会与社会之争,家庭与家庭之争,个人与个人之争,就是因为有我相,就是因为他不能完成这个平等性智。所以我们说:我们要争自由、争平等,但是没有所谓的平等,哪有什么平等?世间有哪一种是平等的东西?中国人去到日本,不一定平等啊。讲真的啊,你去到日本,日本人不一定瞧得起你台湾人,我们台湾人去到非洲,我们台湾人也会瞧不起非洲人,都一样。有钱人怎么可能瞧得起穷人呢?不可能,我们怎么会有平等呢?二十四小时,时时都不平等。宗教也不平等,不是只有佛教,佛教为什么不平等?人为的因素不平等,不是真理不平等,佛教也有不平等,是因为人为因素,因为我们的我执、法执尚未破除,所以这些出家人,或是这些在家人,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不是佛的问题,不是佛讲的真理有问题,若说高僧大德完成了平等,那么就是不平等。所以其他的宗教就更不用谈,上帝爱世人,就是不会爱佛教徒,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他就不会爱佛教徒,因为你不信他啊,不信他不能得永生啊,不能平等。信阿拉得永生,你不信回教,那也不平等。释迦牟尼佛他就平等,他讲的法都是平等,信佛叫做有缘,没有信佛,那叫做没有缘份,没有所谓的利害关系。你有信佛教,这叫做有缘,你不信佛教,这叫做无缘,有缘无缘,这没有利害关系、没有仇视,所以佛所讲的道理,是世界上最平等的东西,那么要成平等性智,没有达到八地菩萨以上就无法证得,八地菩萨以上转相分,九地菩萨转见分,十地菩萨转自证分。再讲一遍,八地菩萨转相分,九地菩萨转见分,十地菩萨转自证分,等觉转最后的根本无明,44:40所以要转成平等性智,这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我们平时若是能做到,不会奉承有钱人,不会瞧不起穷人,不会羡慕大成就的人,不会轻视没有成就,最没有用的人,你能做到最基本上的这个,已经不得了了。要是我,不是完成了平等性智,因为我是穷人家出身的,我是不够资格瞧不起别人,所以我一定要平等。我过去很穷,是穷到人见人怕的,以前是非常可怜的。从前读大学时,一天只能花二十元,早餐吃一粒馒头,喝一杯豆浆两元,吃一粒馒头两元。我还记得,午餐只能吃七元,一元白饭、两元花生、两元空心菜、一块豆腐两元,三种菜各两元,加一碗饭,而且只能吃半碗饭,还不敢吃一碗,加起来七元。晚餐距离隔天的时间较长,要用掉九元。九加七加四元,等于二十元,一天只吃二十元,所以这个身体是因为挨饿,饿成这么矮小的,有可能就是经济状况差造成的,说真的啊,不然我的手也算很长,我的脚掌也很大,腿骨也很粗,照理说我应该很高大才对,可是以前常挨饿、吃不饱,长期挨饿造成的。我是因为很穷,穷得不敢瞧不起别人,所以我要是看到谁轻视别人,我就很生气,包括清道夫,包括倒馊水的人,包括清扫厕所的水肥公司的人来,我都是对他们很恭敬,那些清理粪便的人来,我就是想:这个世间若是没有这些清理粪便的人,众生只会排泄,不想清理,幸好有这些愿意打扫厕所的人,不然面对这么臭的排泄物,谁愿意做这些工作呢?所以我对他们是非常恭敬,非常恭敬、非常恭敬。我不是说如菩萨完成平等,因为我凭什么看不起人家?我经常这样想:我凭什么瞧不起别人?你慧律法师算老几嘛,对不对?哪有什么成就不成就,没有这样想法,能为众生做什么,这是众生给我这个因缘,这个福报啊,这是我应该感谢众生。你们能来听师父讲经,我也很感谢你们,因为有你们来听经,我讲经才不会无聊,你们要是都不来,我只有讲给桌子听,那就很可怜了,抓几只玩具鸭子摆在桌上,对牛弹琴的说:考试考试考试,结果变成【考鸭】,所以说平等,我们稍微动一个念头,我们冷静,我们不是圣人,我们不够资格瞧不起人家,要记得师父这句话,虽然我们尚未完成佛道,但是已经接近了、接近了。

  【第八含藏识独成大圆镜智。】

  含藏识的意思就是说含有一切种子,独成大圆镜智。这是一种比喻,意思就是说,我们若是转第八意识,转第八意识所含藏的一切分别心、执着心,把它转变为菩提心,那么就像一面圆镜,大又圆。就像镜子一样,可以照射一切,称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是一种比喻。

  【问:此四智为别为同?答:体同名别。】48:36

  体是相同,体就是我们的本性是完全相同,名则有不同。有一个所谓的高僧大德,写了一本书,我看了也觉得很好笑,也就是那个美国老大所写的。他是写些什么呢?他写我们人死了以后,这个身体会变成一万只蚊子,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我们人死了以后,这个肉体会变成一万只蚊子。他说出这个理论,写在一本书上,我看了觉得很好笑,为什么一个八十几岁,所谓的高僧大德,会写出这种理论,这也很不可思议,还注解过《华严经》,注解过《楞严经》,竟然写出这种理论。研究过中观的人,大家都知道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换我问你:我们人死了以后,一个人死了以后,这个身体死了以后,就算真的变成一万只蚊子,要是这一万只蚊子死了五千只,那么灵魂不就只剩一半了?那么我问你;我们人死后,变成一万只蚊子。换我问你:每一只蚊子有没有佛性?如果说每一只蚊子有佛性,那么一个人只有一个佛性,死后变成一万只蚊子,那么变成一万个佛性,变成增加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如果说,一个人死了以后,变成一万只蚊子,现在问你:这一万蚊子有没有佛性。若是说:有。变成万分之一,假使说变成万分之一的佛性,要是变成万分之一的佛性,就永远不能成佛,因为佛性是一啊。他的观念就是这样。人死了以后,变成一万只蚊子。他的意思就是说,经过阎罗王判决后投胎,就变成很多众生。这就是没有学过中观,学过中观的人就不会这样,我们的本性是一,非一非异的东西,真正要论我们这个身体有多少众生,说无量无边也对,为什么呢?譬如说男孩子身上的精虫,因为你没有个别的个体嘛,无量的众生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光是我们人,以男性的精虫来说,他每天制造的精虫就有好几亿,你说精虫有没有佛性?有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它怎么生殖呢?傻瓜,它一定要有生命啊,每一个细胞有没有生命啊?这个细胞没有生命,它怎么能够新陈代谢呢?每一个细胞都有灵性。所以若是真要算起来,也不只一万只蚊子的生命,真要算起来是无量无边,那个细菌、那个细胞,你只要有活动,有新陈代谢,它都有灵性啊,对不对?没有灵性,它怎么能够动呢?所以说我们人死后,变成一万只蚊子是不对的,讲一也不对,讲一万也不对,因为体同名别,体是相同的,名是不一样,名字是不同。我们也是一样,无论是骨头里面的细胞,它也会变化,我们骨头里面的细胞,若是不会变化的话,那么我们的骨头如何愈长愈大呢?对不对?骨骼会慢慢变化,我们的细胞一直在变化啊,所以我跟他说:要是人死后变成一万只蚊子,死了五千只,那么灵魂不就只剩半条?那要怎么结合起来,怎么结合呢?是不是先把一万只蚊子全部打死,然后再结合起来,才变成一条灵魂。所以一个高僧大德写出那个理论,让人看了就很难过,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子的书,还大量的流通,知见完全错误。你有修行没有修行,这不管你,我不管你,但是你讲的法,违背了中观的思想,违背了佛所说的道理,就不行,知见错误。你说我们一个人的灵魂,到底是一或是多?讨论这个都是多余的,你要说一,也行,…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四十二章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