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内心自心的佛,你长劫以来向外求佛,叫做长劫希求,你却向外的一直求这个佛。你对面,【对面】就是指我们自己,当下这一念就是佛,迷自性佛,长劫以来一直求,求外在诸佛。
【全体法中。迷而外觅。】
迷了之后,一直向外觅佛。
【是以解道者。】
若是了解,解道就是悟道,解道,一切都悟,悟了一切都了解。
【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很棒!很棒!这句话把它划下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大德又问:】
太虚,太虚就是虚空。
【太虚能生灵智否?真心缘于善恶否?】
我们的本性,是不是有缘于善跟恶呢?
【贪欲人是道否?】
贪欲心重的人,是不是有道呢?
【执是执非人。】
执是执非的人,执着于是,或执着于非,意思就是说,执着于是非心很重的人,执是执非表示是非心很重的人,是非心很重的人。
【向后心通否?】
向后心通否,【向后】就是说他能不能前后贯通他的思路呢?意思就是说,他是不是能够得无碍的意思,往后看,他能不能通呢?是不是能够贯通无碍呢?叫做:向后心通否。执现在的是,执现在的非,那么他往后的心能通吗?
【触境生心人有定否?】
什么叫触境生心呢?很容易受干扰的人。触境就是遇到一点外境就承受不了,有的人是一直觉得很对不起人家,有的人是一直想置人于死,随随便便的很容易受人影响。触境生心人,是不是有定呢?
【住于寂寞人有慧否?】
心中骄傲的人。
【怀高傲物。】
怀高:怀着一个高傲的心,瞧不起众生。
【人有我否?】
是不是有人我相呢?
【执空执有人有智否?寻文取证人。苦行求佛人。离心求佛人。执心是佛人。】
这是不是能说有道,说是在修行呢?
【此皆称道否?】
这个【称】不是赞叹,这个【称】就是合于。合于道吗?这些人有道可说吗?就是说按照文字,执着取证的人,或是修苦行求佛的人,或是离心求佛的人,执着心是佛的人,这种人是不是有合于道呢?有道可合吗?
【请禅师一一开示。师曰:】
太虚,在虚空当中,是不可能产生我们本性的智慧。(【太虚不生灵智。】)这个灵智是指本性的智慧。太虚,虚空当中决定不能产生灵智。
【真心不缘善恶。】
我们的本性若是缘善恶,那么就变成落入善,不然就是落入恶,变成二元对立的东西。
【嗜欲深者机浅。】
嗜欲就是欲望太重的人,欲望太重,什么事情都想享受,睡也是睡得很舒适,吃也要吃得很丰盛,欲望是斩不断,那就是嗜欲。嗜欲深者,包括男女啊,感情啊,衣啊,食啊,名啊,利啊,欲望太重的人,根器太差、太烂了,平淡的人才能修行。
【是非交争者未通。】
一个人有没有修行,你看他在摆平这个是非就晓得了。师父从前就告诉过你们,凡是一天大发牢骚的,凡是一天是是非非的,他的心一定不通,他根本没有道可谈,是非交争,一天到晚讲是讲非,一天到晚论谁对谁错,一天到晚从不顾自己的生死,你想想看,他的心会通吗?所以是非交争者未通,一定的道理。
【触境生心者少定。】
碰到这个境界,生心,这是指分别、分别心。碰到了境界,一下就产生分别跟执着的心,当然他就没有什么定可言。
【寂寞忘机者慧沉。】
寂寞忘机者就是说,一个人在空空洞洞的一个人时,没有人做伴的时候,忘机就是忘记了回光返照。这个【机】不是根器,这个【机】是指反应,观照的意思。一个人在无伴的时候,他又忘了自己的观照的能力,这个就没有智慧。我们人往往受不了这个寂寞,世间人总会这样,坐着时,他没有观照的能力,他就会想:我去隔壁下一盘棋吧。坐着时就想:我要去学插花。不然就想:我要去学烧菜。学烹饪。我们凡夫俗子,一定会藉着外面的外缘,或学习些什么,不然精力太多,不晓得做什么。老和尚就不是这样子了,禅师就不是这样子,禅师坐着,说亦定,不说亦定,他独自一个人也不会感到寂寞,因为他永与佛同在嘛,才不是像世间人,前一秒还在高唱:当我们同在一起,真快乐无比。下一秒钟就吵架了。我们同在一起就真快乐无比,没有这个道理。禅师坐着,他就是佛。禅师禅师,你难道都不会寂寞吗?哎呀,有佛陪伴,怎么会寂寞呢?他心中有佛啊,他已经大彻大悟,他怎么会寂寞呢?他不会寂寞。所以往外求的人,还不够资格闭关,一定要悟道的人,他才够资格闭关。为什么?他心中有佛,心中有佛就不会感觉寂寞。不然那有人闭关时,在关房里整天不晓得做什么,要不然就养几只狗,或是养几只猫,养一些鸽子,老是逗鸽子玩,为什么?没事做啊,消磨时间,闭关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事,只是把自己抓去关起来。其实关闭,注意,闭关是闭关自己的恶业,叫做闭关。如果是悟道者,他已经不造业了,你抓进去关跟不关统统一样,他没有恶业可造,闭什么关?闭关是要认识我们的本性,闭掉永远的恶业的关,把恶业全部关闭起来,叫做闭关,不是把人抓去关起来叫做闭关,对不对?把人抓去关起来,那你的脾气还是坏死了,贪嗔痴不断,那关在里面跟关在外面有什么不一样?只是里面比较小,外面空间比较大,那你的心还是被关起来啊,这样听懂了吗?(第十一集)关在外面的人笑:法师你被关起来了。他在关房里面也笑你:你也一样,只是被关在较大的范围中。都一样,你也是被关在地球里啊,谁笑谁还不知道,听懂了吗?被抓去关在关房里,那只是范围比较小,关房里的人也是笑你:你也是被关起来。关在哪里呢?你被关在台湾,被关在美国,不论关在哪里,也离不开地球,你也是被关起来,还不是一样。或许会说:空间较大不是比较自由吗?不是这样的,心若是解脱,处处都自由,你住在地球打转,而我遍游虚空,不一样啊。开悟的人就是不一样,纵横自在,处处都解脱,他才不会局限于: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他根本是哪里都是他的家,怎么会局限于: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整个虚空都是他的家,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他本来的本性,无处不是他本来的面目。若是有人问:你家在哪里?你就回答:哪里不是我的家?就是这样。开悟真是好,很好,日子很好过,不会有障碍。
【傲物高心者我壮。】
这个【壮】不是指那个健壮,这个【壮】的意思是固执的意思,坚固的我相叫做我壮,傲物就是看不起别人,骄傲、狂妄,讲话都是傲视凌人。一个骄傲心很重的人,我见很重,【我壮】就是说,坚固自己的看法。
【执空执有者皆愚。】
执着有、执着空的人,都是愚痴。
【寻文取证者益滞。】
这个【益】是更,更增加,【滞】就是停顿、不通,意思就是着文字相的人,那就不通,益滞,【益】就是更加。所以我的名字叫做林益谦,姓林的更加的谦虚,或者是有谦虚就有益处啊,我的名字就是这样子,知道吗?
【苦行求佛者俱迷。】
苦行,日中一食啦,或者是说把自己闭关啦,或是不穿鞋子啦、苦啦,或者是使这个肉体吃任何的苦,没有用啊,为什么没有用?心中没有佛啊,苦行求佛者俱迷,还是迷惑颠倒。
【离心求佛者外道。】
离心求佛者是外道,所以我们把这个佛像拿来前面拜,其实你不晓得你就是佛,佛拜佛。
【执心是佛者为魔。】
执着一个:心就是佛的话,为魔。3:17意思就是说,真正的佛,是连这个心都不能执的,没有可执的东西,执着你的心就是佛的话,那也是魔,因为心是无执的东西。
【大德曰:若如是应毕竟无所有。】
照你这么说,应该毕竟无所有罗。大珠和尚说。
【师曰:毕竟是大德。不是毕竟无所有。】
这句话看不懂,不晓得在讲什么,法师看得懂的举手,不用问这些在家人,在家人一定看不懂,什么叫做毕竟是大德,不是毕竟无所有?知道意思吗?把笔拿起来,我如果添加两句你就知道。师曰,毕竟上面写两个字,【若悟】毕竟空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德,而不是毕竟无所有,这个【不是】上面还加一个:而。再讲一遍,若悟到毕竟空,才是真正的大德,4:32则是所谓的大德,而不是毕竟无所有。
【大德踊跃礼谢而去。】
就是差那两句话而已,就看不懂了,差几个字就看不懂了。所以不是自己看才比较节省时间,听懂了吗?是来听课才比较节省时间。
【师上堂曰:】
大珠和尚上堂这样说。
【诸人幸自好个无事人。】
诸人幸自好个无事人,就是说我们最好是做一个无事之人,我们人假使【苦死造作。】苦死造作就是硬要造这个生死业,叫做苦死造作。禅师一再劝导我们,要放下,要自在,要纵横自得。诸人幸自好个无事人,【诸人】就是大众,【幸自】就是最好能够做一个没有事的人,所以说没有事不要找事做,有事不要怕难做,就是这个道理。无事不要找事做,没有烦恼,你不要一直找自己的烦恼,你不要找烦恼。诸人幸自好个无事人,大众,我希望你们是一个无事之人,你们不要苦死造作,硬是要造业,那个是【要担枷落狱作么?】就是为什么又要这样子啊?担枷,【枷】就是锁的意思,又要加上一个枷锁。落,就是掉到地狱去做什么呢?为什么你们要苦造生死业呢?这个【苦】就是拼命,苦死造作呢?拼命造这个生死业呢?而且造这个生死业之后,又担枷,还要加上锁,又要掉到地狱,这样做什么呢?【作么?就是做什么呢?何必要这样子呢?
【每日至夜奔波。】
每日至夜奔波,我们是不是这样呢?修行人一天到晚都说:我在参学学道,参禅学道。那么世俗人忙于什么呢?至夜奔波,每天都在奔波,为了什么呢?赚钱养活妻儿啊,不然就是为了三餐,到了晚上就是妄想一大堆,白天已经很忙碌了,晚上又妄想一大堆。这也是什么?奔波啊。道我,【道】就是说,
【道我参禅学道。解会佛法。】
整天都…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