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P49

  ..续本文上一页理,净者是理,名者是事相。所以净者就是我们的本体,清净就是我们的本体,名就是迹用。

  【从本体起迹用。】

  从我们的本体起妙用。

  【从迹用归本体。】所以【体用不二。】

  如水与波。

  所以【本迹非殊。】

  【本】就是本体,【迹】就是妙有。虽现妙有,当下就是本体,虽有本体,不离妙用,所以本迹不殊,并没有什么差别。【非殊】就是平等,理事圆融。

  【所以古人道:本迹虽殊。】但是【不思议一也。】

  不思议的境界是一样。

  【一亦非一。若识净名两字假号。】

  这个注意,这个【识】不是了解,这个识,是如果你悟到【净名】这两个字是假的名号。

  【更说什么究竟与不究竟?无前无后。】

  就不会说什么究竟或不究竟了,他也无前也无后。

  【非本非末。非净非名。只示众生本性不思议解脱。若不见性人。终身不见理。】

  所以我才告诉诸位,你若是没有明心见性,你终其一生都无法了解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现在听经,有些人是来听结缘的,有些人是想求解脱的,有些人是听一听心情比较爽快,若是想要大彻大悟,我看是很困难。有些人是来听个结缘的,有些人是听了知道很好:师父讲得是很好啦。可是要运用时,奇怪,就是运用不出来,还是一样愚痴,还是滞碍不通,没办法。所以人家说:患有气喘的人,偶尔也会咳嗽几声,你的烦恼若是仍然存在,偶尔还是会浮现的,带有坏习惯的人,偶尔还是会再犯的。譬如爱赌博的人,好赌成性的他说:你要是肯嫁给我,我以后一定戒赌。不可能。患有气喘病的人,你跟他说:以后不要再咳嗽了。他也不可能。所以我们若是带有坏习惯,那很难很难改变。我们若是无明、无智慧,常常有束缚,除非亲近善知识,常常听经闻法,我们才能解开结缚。今天有一个人来问师父,新加坡来的,今天新加坡来了两辆游览车,有人就问师父:请问师父,无明重要如何修行?我说:很简单,无明重,一定要具足三个条件,你才能够破除。第一、一定要亲近善知识;第二、一定要有同参道友的道场勉励你;第三、要有自觉的功夫,自己观照的功夫。若是做不到这样,不论你如何的斩断无明,你都没办法,尤其是第三个,要有自觉的功夫,佛法就是自己觉悟啊,老是祈求佛菩萨来帮忙你,那怎么行?所以今天我对新加坡的信徒开示时这样说: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有些人念的曲调很好听,从前人家在念消灾延寿药师佛:消灾延……曲调很好听,结果还是不能消灾,法器也打得很好听:延寿药师佛……那些比丘尼念得很好听,念完一下来就起争执了,两人就开始大呼小叫了。我有一次去天母那边,那些比丘尼有多厉害呢?在打那些法器真是厉害,一手敲一种法器,实在是厉害,一只手夹着敲打,当……那种功夫真是不得了,也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一结束后,又闹得不愉快了,所以我才告诉诸位,我们众生根本就不了解经典的意思,经典是佛讲的,我们今天诵经、持咒,我们今天诵经,是要开发我们的本性,所有的经典,都是要开发你本性的觉悟,你懂吗?不是叫你在那边鹦鹉学讲话,你懂吗?所以我跟新加坡的信徒讲得很清楚,你今天一直的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可是你不开发你本性的东西,你一天到晚,一开口就要伤害别人,39:56一开口就要讽刺别人,要挖苦别人,总是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而且每次总是我慢,讲两三句话就跟人家打起来了。我说:这样你想消什么灾呢?所以我才告诉诸位,你为什么不求自己,只会一直求佛陀替你消灾?今天我们若是学着有修养,别人讲什么都听而不闻,不要纷争,尽量处处宽恕别人,度量放得很大很大,你想想看,你不用念药师佛就能消灾了。有人说:既然是这个意思,师父,照你这样讲,念《药师经》不就没有效了?不是这个意思,还是有效啊,只是说不如你自己觉悟的功夫。今天我自己要如何才能消灾呢?第一、我要学习有修养,我不能树立敌人。我如何才能消灾?我若是没有烦恼,就是大消灾。你藉着外在的力量要消灾,这种力量不够啊。就像灯泡,光线从外面一直照它,可是里面的钨丝断了,灯泡本身不会发光,你从外面照十年、二十年,这个灯泡也没有作用,对不对?因为它本身不会发光,自己没有能力啊,藉着外面的光就是这样。我们今天在拜佛、念佛就是这样,只希望佛陀保佑我们,41:25佛陀你要解救我,千万不能把我忘了。我们只求外在的佛来救我们,但是我们不点亮内在的智慧,就像灯泡的钨丝断了。钨丝断了就表示我们的心没有智慧观照自己。我们现在不须要,我们不须要藉着别人的手电筒来照明我们,不必,我们把自己的钨丝接好,也就是通这个智慧,光明一刹那间马上现前,你自己有智慧最重要。我们自己有智慧,我们内心充满了智慧,就如同一盏灯光,我们自己的这盏灯光就能照天照地,那才是了不起的人。否则整天只会念经,对任何事情还是一样操心、烦恼,叫他放下,他偏偏不肯,老是这样气,那怎么有办法呢?对不对?所以有一位老菩萨来,也不算老啦,才四十几岁哪算老?他说:师父,我好烦恼、好痛苦,我现在很痛苦,你可不可以帮我解决,救救我。42:28我说:把烦恼拿来,我帮你摆平,赶快拿出来。他说:我就是找不原因,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无明就是一直生起来。我告诉他:烦恼又不像瘤,要是烦恼像瘤,我就把你的脑袋剖开,把那颗瘤割掉,然后恭喜你:菩萨,你没有烦恼了。你要是长瘤,还有个形相可以帮你割掉,可是你起烦恼,我要割哪里呢?我问你啊。解铃还得系铃人啊,你冷静啊,你冷静啊,所有的经典都是教你自己觉悟,自己保护自己啊,要记得佛法究竟之处,当下你就是佛,世间放得下,他就是圣人,放不下,你就是凡夫,就是两个角度而已啊。整天只想搞是非、搞动乱,你到几时才能了生死?要了到几时,你的生死才能了?不可能的事。所以啊,所以更说什么究竟不究竟,无前无后,非本非末,非净非名,所以只示众生的本性不思议解脱,若不见性人,终身不见理,终其一生都不能见到道理。所以你若是了悟【净名】两个字,什么事都解决了。

  【僧问:万法尽空。识性亦尔。】

  识性也是这样子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问:万法一切皆空,那么我们的识性,是不是也是这样,一切皆空呢?

  【譬如水泡。散更无再合。身死更不再生。即是空无。何处更有识性?】

  这就是提出疑问,用这个问,用这个譬喻来问禅师。

  【师曰:泡因水有。】

  泡散,你不能说没有水(【泡散可即无水。】),还是有水啊。我们的身体,是因为本性迷了,变成意识(【身因性起。】)。

  【身死岂言性灭?】

  身死,你不能说本性无。

  【曰:既言有性将出来看。】

  也就是拿出来看看,既然说你有本性,你拿出来看看。

  【师曰:汝信有明朝否?】

  你相信有明天吗?

  【曰:信。师:曰:】

  大珠和尚说。

  【找将明朝来看。曰:明朝实是有。如今不可得。】

  现在拿不出来啊。

  【师曰:明朝不可得。不是无明朝。汝自不见性。不可是无性。今见着衣(口+契)饭。行住坐卧。对面不识。】

  【对面】这个不是说站在前面,是当下你不了解它,【对面】应该讲,你这一念你根本不悟道,不是说你站在它的前面。对面不识就是说,就在你这一念头,就在你正前方,那是指念头,不是指面。就在你正前方,你当下这一念,你不悟。

  【可谓愚迷。汝欲见明朝。与今日不异。】

  跟今天没有不同,完全跟今天一样。

  【将性灭性。万劫终不见。】

  将这个性来灭这个性,万年、千百万劫你也不能见性。

  【亦如有人不见日。不是无日。】

  譬如说一个盲人,眼睛看不见的人,他会说:没有太阳。不能这样讲。所以我们有本性,不是无性。

  【讲青龙疏座主问:】

  《青龙疏》是一本注解,讲这本注解的人问。

  【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禅师如何体会?】

  什么叫做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呢?禅师,请你为我开示,要如何体会呢?

  【师曰:为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

  我们的般若本性是清净自在,无一物,智慧心就是,我们的智慧心就是,智慧是无形相的东西,充满了虚空,遍法界,是名无法可说。

  【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河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

  所以我们在行住坐卧中,就像现在,什么是佛?现在说法的就是。什么是佛?现在听经闻法的诸位就是,你们悟了吗?

  【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讲华严座主问:】

  讲《华严经》的人这样问。

  【禅师信无情是佛否?师曰:不信。若无情是佛者。活人应不如死人。】

  为什么呢?死人就变成佛了。

  【死驴死狗亦应胜于活人。】

  因为无情就是佛嘛,但却是活人才能作佛,死人是无法作佛的。

  【经云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戒定慧生。从三明六通生。从一切善法生。若说无情是佛者。大德如今便死。应作佛去。】

  太厉害了,讲不赢他,你现在马上去死好了,你就可以作佛了。大德如今便死。意思就是,你说无情就是佛嘛。

  【有法师问:持般若经。最多功德。师还信否?师曰:不信。】

  跟我讲的一样,我刚才告诉诸位,诵经不是诵给佛陀听的,是诵给你们自己听的,你们懂不懂啊?我们人有没有心地功夫,修行就会有差别,你诵经,譬如说你诵《地藏经》、《金刚经》,你只是藉着外在,那么你的力量就不够,若是要修行的人,你要从内心观照,放下,那么貌相、外表的洒脱自在就一直显现出来,透出智慧的光明。上次有一个人起乩,起乩跳动起来,说是她的冤亲债主,他是自杀的,现在附着在她身上,是跟成龙拍过电影的女主角,起乩要说话,她说她跟成龙拍过电影,来找师父时,整个人很呆滞、恍恍惚惚的,恍惚的说她被恶鬼附身,这个人就…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四十二章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