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P50

  ..续本文上一页是自杀。自杀之后,他就跟她来,跟这个女的灵魂来,来的时候,就讲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我跟他说:你离得太远了。来的时候就开始讲了:他是鬼,动作很恐怖。我跟他说:你离得太远了,你靠近一点,我听不到。他说:我靠近不了你,你旁边有人啊。我看一看:没有人啊。师父旁边有站人吗?他说:不是啦,旁边有护法,我近不了身。我说:你站近一点,你站那么远,我听不到。结果无法近身。所以这就是说,我们在修行,如果在心地发真正的善良,像师父没什么修行,都有善神保护我了,何况你们这么善良的大菩萨,你们都是维摩诘居士呢,你们知道吗?你们这些出家人都是佛陀呢。所以我们讲堂楼上楼下,不是维摩诘居士,就是释迦牟尼佛,你们都是佛陀,只有师父一人是凡夫,我都多少有护法在护持了,更何况是你们呢?所以说我们修行,要由心地上好好下过功夫,所以说我们持经、诵经也是一样,要符合我们心地的功夫。师曰:不信。若是这样说。

  【曰:若尔。】

  如果你说持《般若经》功德最多,那么【灵验传十余卷。皆不堪信也。】

  师曰,意思就是说,像你这样不相信有灵感,那么灵感那么多,就不应该相信罗。

  【师曰:生人持孝。自有感应。】

  世间人行这个孝,都会有感应。

  【非是白骨能有感应。】

  不是白骨能够感应,这是因为人的孝心感动天。

  【经是文字纸墨。文字纸墨性空。】

  因为是缘起法,幻化在我们眼前的东西,白纸印黑字,这能有什么感应呢?所以能感应的是我们的心,感应诸天、诸佛菩萨。

  【何处有灵验?灵验者在持经人用心。】

  什么是感应呢?感应是我们人用心在感应。

  【所以神通感物。试将一卷经安着案上。】

  着案上,案上就是桌子。把经典放在桌上,没有人受持。

  【无人受持。自能有灵验否?】

  这样看它有没有感应?所以还是心的问题。

  【僧问:】

  有位出家人这样问。

  【未审一切名相及法相。语之与默。】

  【语】就是讲,【默】就是沉默。

  【如何通会。】

  要怎样才能会通呢?

  【即得无前后?】

  如何一心通达呢?

  【师曰:一念起时。本来无相无名。】

  我们一念起的时候,本来是无相无名。

  【何得说有前后?】

  我们的思想动一个念头,本来是无的东西,你说有说无、说有相无相,这也都是假的名相,如何说有前后呢?

  所以【不了名相本净。妄计有前有后。】

  这句话要划下来。我们因为不了解名相本净,今天我们就是死在名词、外相里面,妄计有前有后。今天全部的众生,都是死在这个地方,所有的众生,都是死在不晓得这个语言、文字、外貌统统是假相,全部死在这个地方,妄计有前有后,所以你就执着有一个真实性的东西。

  【夫名相关锁。】

  这个【锁】就是我们打锁的【锁】,锁东西的锁。

  【非智钥不能开。】

  没有这个智慧的钥匙,他没有办法开。

  【中道者病在中道。二边者病在二边。】

  中道,他以为有中道可得,其实中道是不可得。二边就是空有,空有两边,病在两边。

  【不知现用是无等等法身。】

  不知现用。你现在当下这一念平等用,无等等法身,你当下不分别、不执着,一切法不受,毕竟空,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当下你就是无等等法身,遍一切处,都是妙有。

  【迷悟得失。常人之法。】

  迷跟悟,这是世间人【自起生灭。】我们现在就是这样,自己产生生灭。

  【埋没正智。】

  埋没了正确的智慧,正知正见。

  【或断烦恼。或求菩提。背却般若。】

  我们违背了毕竟空的般若。

  【人问:律师何故不信禅?】

  这个禅师,大珠和尚就说。

  【师曰:理幽难显。名相易持。不见性者。所以不信。】

  就是说因为禅,有人问:律师何故不信禅?师就这样说:因为道理不容易,名相是比较简单。也就是说,学律宗的人,按照名相来做是比较容易,没有见性的人,所以他不相信。

  【若见性者。号之为佛。识佛之人。方能信入。佛不远人。】

  佛并没有离开我们,【而人远佛。】佛是什么?佛就是你啊。所以从前有一个人要去参访禅师,从远远的地方就问了,这个人没有什么礼貌,他听说某位禅师很厉害,他便前去参访,才走到门外他就问了:请问禅师,什么是佛?禅师说:来来来。因为太远了,禅师讲得很小声:来来来。禅师说:把耳朵靠过来。他想:奇怪。为什么讲个佛法还要这么神秘?禅师说:来,来,把耳朵靠过来。然后大喊一声:你就是啦。禅师说:你就是佛啦。我就是啊?对啊,你就是啊。小声的叫他来,还叫他把耳朵靠过来,这个禅师也是很有趣。所以人远佛。

  【佛是心作。】

  佛就是我们的心造作的。

  【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无心相。迷人执物守我为己。悟人般若应用现前。】

  迷的人是向文字当中求,我们就是这样,悟的人向心去觉悟。所以在座诸位,为什么你习气不能除?为什么你烦恼不能断?你不肯下功夫去观照啊,谁拿你有办法呢?没人有办法。迷的人修这个因等待这个果,就好像守株待兔一样,慢慢的修。不必!悟到的人,了无心相,当下他就是。迷的人,执物守我为己,执着外境或是修我相,认为自己在修行。悟到的人,般若应用现前。四十一页。

  【愚人执空执有生滞。】

  【滞】就是停顿,三点水再一个带,就是停顿。愚痴的人,不是执空就是执有,产生停顿。

  【智人见性了相灵通。】

  了相,了这个相灵通。

  【干慧辩者口疲。】

  【干慧】就是智慧少的人。干慧,你对这个智慧少的人,辩者口疲,要跟他讲的话,你会很累人,干慧辩者口疲,想讲也讲不出来,所以智慧少的人,他这个口才是很困难的,讲不出来,没有智慧啊。

  【大智体了心泰。】

  大智慧的人悟了,【心泰】就是没有事,完全没有事。【菩萨】也就是发大心的人。

  【触物斯照。】

  菩萨,发大心的人,触物斯照,【物】就是境界,碰到一切境界,统统清清楚楚。【斯照】就是智慧现前,就像灯光一样,走到哪里,灯光都现前。

  【声闻怕境昧心。】

  小乘心的人,发小乘心的人。声闻,发心小的人,很怕接触境界。【昧】就是迷昧了真心,怕被迷惑了,要是菩萨就不怕了。

  【悟者日用无生。迷人见前隔佛。】

  见前就是现在前面的东西就隔着佛。悟道的人,每一天在运用,每一天都无生。所以我们只会开世俗的金库,只会去顾那个金库,我们都不会顾我们内心这个智慧宝藏的金库,我们都不会开启心中的金库,把它运用出来。人人有金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金库,但是我们人都只知道穿一件内裤,却不会运用心中的金库。可怜,可怜。所以悟到的人,是世间最快活的人。迷的人见前隔佛。下面。

  【人问:如何得神通法?师曰:神性灵通。遍周沙界。】

  我们的神性灵通,遍一切法界。

  【山河石壁。去来无碍。刹那万里。往返无踪。火不能烧。水不能溺。】

  也就是漂,不能淹没、淹死。【溺】就是沉没。

  【愚人自无心智。】

  愚痴的人就没有智慧。

  【欲得四大飞空。】

  他想要四大飞空。

  【经云:取相凡夫。随宜为说。心无形相。即是微妙色身。无相即是实相。实相体空。唤作虚空无边身。万行庄严。故云:功德法身。即此法身。是万行之本。随用立名。实而言之。只是清净法身也。人问:一心修道。过去业障得消灭否?师曰:不见性人。未得消灭。若见性人。如日照霜雪。】

  清晨所看到的霜雪,一下子就消失了,日光若是照到霜雪,瞬间就融化了。

  【又见性人。犹如积草等须弥山。】

  明心见性的人,业障就算积草如须弥山那般高。

  【只用一星之火。】

  为什么他只用一星之火?他只要用平等的智慧,毕竟空的智慧,一星之火,只要用一点点的观念,也就是无相,就可以化尽一切的业障。【一星】的意思就是,只要用一点正确的理念,就是用无相修行,业障马上化消。

  【业障如草。智慧似火。曰:云何得知业障尽?】

  要如何才知道业障尽了呢?

  【师曰:见前心通。前后生事。犹如对见。前佛后佛。万法同时。】

  这句话比较不容易了解。见前心通,看到前面的事,也都不会误到,见前面以前的事情,能够会通,4:54就表示不会停顿在记忆的残影里面。说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历史,只是记忆里面的幻影,不要去执着它,历史只是一笔烂帐,不要去执着它。所以见前心通,意思就是说,你不要停顿在你的错误的记忆里面,痛苦的记忆里面,放下,你的心自然就会通,我们今天起不要想:过去那个人对不起我。我们现在整天都想:我有没有对不起别人。你现在每天这样想。这才是最重要的。我要是对不起别人,这是我不对,若是别人对不起我们,这就不重要。前后生事,前面、后面所发生的事情,犹如对见。【对见】它不是说对面见,这意思就是说,非常清楚,不被迷惑的意思。前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就如同在你的眼前这样清楚,就是因为有大智慧,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大智慧。所以前佛后佛,万法同时。这个前佛后佛是指智慧心,前面的智慧心跟后面的智慧心,统统是同时,叫做前佛后佛,有明心见性就是佛,有智慧的人就是佛,所以前面的智慧心、后面的智慧心,因为是平等无相,当下都是同时。

  【经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

  划起来,太棒了。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

  【成就一切智故。】

  你看这个多美啊,多美啊!一念知,你当下这一念悟,哪里统统都是道场,任何一处都是道场,不用跑到深山林中,还得担心被老虎吃掉了。成就一切智故。有个比丘说要住茅蓬,我说:有这个必要吗?他先前也是在僧团中,跟大众一起生活。他说:我很懈怠,我的生活习惯跟别人不同,别人也不太能够原谅我,我也觉得很惭愧,我对不起别人,我想干…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四十二章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