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只有好好的念佛,但是这个法一定要说,不说不行,本性的东西不说,你没办法修行,会一直烦恼,你一天到晚分别、执着、有所住、有所着,你光是烦这个世间,你就不用修行了。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修行,一刹那之间就完成了觉悟。六祖去参议五祖,听到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五祖晚上把窗户关起来,以袈裟遮围,为他说法,这要是世间人看到了,准会想:嗯?这不晓得是在搞什么花样?所以祖师大德有时候在做什么事情,不必让徒弟知道,不需要让徒弟知道。因为徒弟的根机不够,只是徒增诽谤而已。祖师做祖师的工作,凡夫做凡夫的工作。六祖去到五祖之室,只是听到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在槽厂里面,负责捣米、踏碓,舂椿这个米八个月,他也不曾见到五祖,很少有机会,他又不识字,六祖叫做卢行者,也不识字,从来未曾到过堂前。你想想看,只是在初见面时,见五祖第一次面时,五祖问他:你来这里求什么?他说:我一切都无所求,惟求成佛作祖。五祖问:你从哪里来?六祖说:我从广东那边来。五祖刺探他:那里都是一些野蛮人、獦獠。六祖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没有南北之别。五祖大惊!你看六祖一去,就稍微有消息了,八个月当中,都不曾见过五祖,到最后作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就已经有消息了,已经悟到了。后来夜里入室让五祖印证,前后总共才跟五祖见过两次面,见两次面需要花上几分钟?你说修行很难,其实很简单,悟到就是本来的面目,就清清楚楚,晚上睡觉就很好入眠了,安祥。所以我常常告诉诸位,大彻大悟之人,站着也好、躺着也好、走路也好、开车也好,不论他在任何一处,地下室也好、八楼也好、台湾也好、美国也好,都充满了欢喜心,非常有欢喜心,因为他无障无碍、无来无去,他的来去只是身体的行住坐卧。所以说:若说如来有来去,即不解佛所说义;若说如来有行住坐卧,有来有去,即不解佛所说义。意思就是说,你若是说佛有来有去,你就不了解佛是什么意思,佛本来就是无来无去的东西。就是这样,并不困难。所以说: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就是涅槃,亦名解脱。因为怕你不了解,下面又说得更清楚了。
【问:云何是无所见?】
来,把笔拿起来,下面这一句就比较容易了解了,这一句就不困难了,要开始划了。
【答:若见男子女人。及一切色像。】
拿笔划起来,色像:一切境界。色像就是一切外境。你若是看到男子、女人,以及一切外境,都不起爱想,爱就是要占为己有,57:42占有欲。你既然有爱,你就会很吃力了,你就会嫉妒。你爱你的男朋友,你的男朋友不能跟其他女朋友说几句话,你就马上会嫉妒,会排斥;你的老婆跟别的男人说几句话,那就不得了了。这个爱是很厉害的,见到金钱也爱,见到名也爱,见到男女也爱,这个爱就是生死、生灭了,爱不到就恨,憎就是恨。于中,于一切境界,都不能起爱与恨的念头(【于中不起爱憎。】)。
【与不见等。】
【不见】就是也不可以否认有这种境界。这个【不见】也不能说见,也不能说不见。你若是见到一切色像,而不分别。与不见,【不见】就是说故意不看它,否认这个境界的存在,叫做不见。问你:你有没有见到男女?我没有看见。这样也是一种执着。因为男女确确实实现在你眼前,只要你保持清净心,不要动念,把爱与恨放下。可是谈何容易啊,谈何容易啊!那几天我接到一封信,内容是有一个少女爱上人家的丈夫,爱上有一个有妇之夫。当然我是不会说出她的名字,这是举一个例子,因为全台湾省那么多人,也不可能知道是谁,所以这不是造口业,只是举个例子。她也知道对方有老婆了,她也知道啊,但是她的心地非常善良。这个男人来找这个少女,这个少女一直劝告他:你要好好的照顾家庭,才能减轻我的罪恶感。我跟你来往,我觉得有罪恶感。因为你是有妻室的人,你是有妻室的人,我跟你在一起,我这样做不对,你要对你老婆更好,这样我的良心才能安。你看这么有良心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最好是整个人都占为己有了,一般都是逮到机会就得寸进尺了,一般人占有欲都很强,都是这样的,你看她的心地有多善良。我接到这封信实在很感动,世间有这种小老婆实在很不简单。她知道跟有妇之夫在一起是不对的。这个男人来找她,她又鼓励她这个男朋友要更疼爱他老婆,还叫他要好好的照顾家庭,这样才能减轻她的罪恶感。最后她又说了一句话,但是她就是断不了,她就是没办法,就像要斩断牛筋一样,拚命锯,拚命锯,可是就是锯不断,没办法,没有办法,无能为力。你看这个爱的根有多难断。没有办法啦,始终就是无能为力。爱情里的漩涡,有谁能够躲过,可怜。她也明明知道他有老婆,也知道他有家庭了,可是就是束手无策,问师父该怎么办,问师父要按怎?(台语谐音)那封信我叫法性师回,我有没有看到?你有没有给人家回信啊?是你回信的吗?法观回信的。你是怎么写的?可别叫人家去自杀。信件老师这些徒弟在回的,我也没再看回信的内容,来信时我有看一下,也不知道回信是怎么写的,要是接到回信跑去跳楼,那就惨了。不知道回信是怎么写的,我也不管红尘俗事。你要是看布袋戏,那些先觉都拿着一支拂尘说:贫道不管红尘俗事。然后拿拂尘一挥。而且是拿着白色的拂尘,清闲的站在云端上。所以说这个爱憎,这实在是很难很难。所以彩云飞的歌词里说:不知道为了什么,我心中充满了忧愁。都没有什么原因,就是一直产生。无始劫以来,就有这种很强的意念。因此在座诸位,我们要把爱、恨升华成慈悲,我们爱一个人,我们真正爱一个人,就一定要令这个人解脱,才是真正的爱。可是这个世间的人,我爱你,就是抱在一起猛亲嘴。这根本就没有用,亲到牙齿掉光了也不能解脱。两个人一直粘在一起也没有用,亲到脸颊烂了也没有作用。世间人是我爱你我就是要让你死,最好是占为己有,都是这样,没办法。所以在座诸位,听完这些笑话,你还是要冷静,一定冷静,你还想继续生死吗?,你想要继续生死吗?要,那就没话说,你尽量的爱、尽量的恨,到最后,所以哲学家说: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这讲得太棒了。爱与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我问你:你想了脱生死吗?我想了生死。那么爱恨全部放下,很简单,就像我老人家一样,我也不会去恨任何人,我爱一切众生,都是为了救他们,慈悲,大慈大悲。客家话说:大慈大悲观世音。客家人的腔调。客语大慈大悲是这样讲的啊:大慈大悲。不然你们问詹师姐,看是不是这样说。爱恨交织,与不见等。
【即是无所见也。】
爱恨放下,与不见,也不要否认它,当下就是无所见。十一页第三行底下。
【问:对一切色像时。即名为见。】
面对外在的像是,即名见。
【不对色像时。】
不对境界时,
【亦名见否?】
这样也叫做见吗?
【答:见。】
还是有见。
【问:对物时从有见。】
我面对外境的时候,从有见,从这个有的地方,有东西当然可以见的意思。对物时从有见。也就是说,你面对这个境界,当然是有东西你才见得到。若是
【不对物时。云何有见?】
怎么有见呢?没有东西时,你能见到什么呢?他现在就产生怀疑了。
【答:今言见者。不论对物与不对物。】
同样是有见,为什么呢?(【何以故?】)
【为见性常故。】
我们的见性,见的本性。本性自有见,永远存在。意思就是外境的有无,跟见性没有关系。有没有东西,它都永远能见。如果说有东西,我们才能见,那么东西若是移开,这个见就跟着跑开了,那么没有东西时,不就没有见了吗?所以不管眼前是有东西,或是没有东西,都能够见。以见性常故。
【有物之时即见。无物之时亦见也。故知物自有去来。】
就是外境。境,境界,外境自有去来。【自】就是不关我们心的问题,这个境它自己来、自己去,其实是起心动念的问题。
【见性无来去也。】
我们若是悟到本性无有来去,那么日子就很轻松了。为什么呢?没有来去,就没有得失,凡事放得下,他也不会跟人家计较。十二页
【诸根亦尔。】
也是一样,诸根也是一样。意思就是说,以眼根这个见,来做比喻、做代表,耳、鼻、舌、身、意,都是一样,都是同这个例子。所以诸根亦尔,意思就是说,诸根面对这个境界,这个物的时候,自有来去。诸根的诸根性,眼有见,有见性嘛,耳有闻,有闻性嘛,鼻有嗅,有嗅性嘛,性都是平等,性都是平等的东西。
【问:正见物时。见中有物否?】
你正在看东西时,看见当中,这个见里面是不是有东西呢?
【答:见中不立物。】
不安插任何东西,不立物,见中没有东西。见中就是清清净净,本性的东西,不立一切物。
【问:正见无物时。】
你在见,而没有东西时。
【见中有无物否?】
是不是在见当中,没有东西时,那么见中是不是存在一个【没有东西】的念头?
【答:见中不立无物。】
这个自性当中,也不会说:这里没有东西。不去立一个【无物】,不去立一个无物,也变成有物了。见,即事即理,即一切事相、物的东西,当下即是的东西,【无】时,他也不会特别存在一个没有的观念,【有】时,他也不执着一个有的东西。所以说,不管有没有东西,这个见一直在作用,妙有一直现前。所以说见不立无物,见性当中,也没有安排一个无物的东西。
第三集
【问:有声时即有闻。】
前面是说到眼睛,现在要说到耳根,有声时即有闻。有声音的时候,我们就听到声音。
【无声时还得闻否?】
没有声音时,我们是不是还能闻呢?
【答:亦闻。问:有声时从有闻。】
确实有这种声音才听得到。
【无声时云何得闻?答…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