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5度呢?这个老师一下子被问了很尴尬,又不能 不回答,就说:校长给我就这样了!问了,还是没办法。校长,你站起来,你知不知道这个地球仪为什么会倾斜22.5到23.5度呢?那个校长,糟糕了,一下 子急起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说:我买来就这样了!我买来,它就这样歪到了一边。那旁边的,跟教育部部长一起来的,就跟他讲哎呀!部长啊!你为什么赋闲 一个问题问三次呢?这部长转过身,我就是不知道才问三次。统统不知道。您们现在就是这样子。您们统统不知道。你问谁都是这样子,因为他没有开悟,他也不知 道,问这个,不知道,问这个。。。你们能够坐下来讨论佛法吗?统统没有开悟,你怎么讨论佛法呢?是不是?统统不知道,没办法的。
底 下,无造作,无是非,因为你有相,才有是跟非,众相本来就空,毕竟空,哪有什么是跟非呢?注意,没有是非,是不着是非,不是没有是非。是:是非清清楚楚, 但是绝对不随之起舞,哪个人好,哪个人坏,哪个人对,哪个人错,哪个人善,哪个人恶,悟道的人清清楚楚,但是就是不会去伤害众生,因为他同时超越。他在 讲:清净自性是没有这些的。所以,你不要看,无是非,那么,大彻大悟的人,就没有办法判断是非善恶了?错了。悟道的圣人,是非善恶更清楚,更懂得因果的可 怕。无取舍,为什么?取是生灭,舍也是生灭,我们要的,爱的就取,不爱的就舍,这个就是众生啊!可是,清净自性里面没有取跟舍,因为取是生灭,舍是什么舍 呢?不要的,赶快把它放掉,舍。或者是说:布施也是舍,但是执着。有一次,我到某某地方,某某一个道场,这个道场刚好在做佛事,做佛事,要有一个有身份地 位的少奶奶来,搞了一堂佛事要四千。结果因为这些法师很忙,这个少奶奶大发脾气:钱给你赚,你还不要,出家人怎么样。。。就开始造口业,因为她不懂佛法。 所以,她就认为:我拿钱来,然后,请你们和尚替我念经,我就能得到消灾。然后,随性而发,少奶奶的脾气这么大!是不是?这个就是严重错误曲解佛教,以为拿 钱请人家诵经消灾,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成果,错了!那你就说:慧律法师,那所有的法会都不需要了?都多余了?也错!诸佛菩萨只能给我们增上缘,能消灾不能消 灾看自己的心。在座诸位,如果有一个人,拿了很多的水果来供养,很多的花来供养,可是,他的口业不清净,哪一个人都得罪了,跟另外一个人,他也没有钱买 花,也没有钱买水果,可是他守口如瓶,内心清净,安贫乐道,他绝对不造任何的口业,不谤三宝,诸位,少奶奶出了四千来诵经,跟一个懂得佛法,无造作、无是 非、无取舍的人,哪一个人能够消灾呢?当然就是这个体悟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的人,他能够消灾,他没有造恶业,他懂得内心里面解脱。是不是?到处我们都 可以看到很多人拿那个香,一大枝香,那么一大枝香,跪着猛拜猛磕头。我昨天去大屿山,就看到了他跪着,猛拜猛磕头,求啊,开始念,求,有这个善良的心是很 好,至少心中有佛嘛,至少他不敢去做恶嘛!是不是,可是他不懂佛法,香是表示戒律,深信因果、持戒清净就是等于点香,内心庄严,就是等于佛菩萨的供花供 果,要了解佛的用意。那你就说:那这些花、佛像都是多余的了?不,事相还是要如此,花照放,内心一样解脱;花移走,内心还是一样解脱。尘自生灭,自性不 动。花跟清净自性了无关联。你因为花而快乐,你就会因为花而痛苦。不断无常,断就是断灭,否定因果叫做断,这是外道。因果不灭的,所以不能断。我们这个果 报你看,生老病死,分分秒秒都是连接的,因缘果报,不能说万法毕竟空,就断灭了这个因果的法则,因果的法则是很清楚的,是在每一个因缘果报的法则里面,看 那一个动点的一刹那之间,去体悟到永恒,就是放下,体悟到真如自性,是这样修行的,单刀直入。所以修行不限时间,不限空间,不限职业,只要你的职业不是伤 害众生的,当下在因缘果报,男的、女的、只要你听到佛法,那一刹那放下,恍然大悟:喔!原来我就是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无断就是千万要重视因果,因果 是不饶人的。造恶因不可能得善果,造苦因,也不可能得乐果。那么,无常是什么意思呢?常,他虽然心性是不生灭的,但是,也没有一种所谓的永恒,无常:就是 果报还是存在。不能说:心性不生不灭,却否定了这个果报身。身心是不二的。所以注意听:在相上,我们来讲叫做无常,在心性我们讲常,诸位,那还是方便说。 无常当体即空,就是常。常起作用,就是无常,无常跟常,都是方便说,性相本一如,何来常无常?性相本来空,何来住不住?哪来的住和无所住呢?性相本来就是 一如,真如不立住,不立无住;真如不立常,也不立无常。所以,用生灭心,来听最上乘论的,也会变成生灭法,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所以,什么叫做无断常?无断 也无常,无取也无舍,无是也无非,这个无都要念两遍,无造也无作,无造也无作,无取也无舍,无断也无常。无断就是:你不能斩断这个果报;无常,也没有说一 种东西叫做永恒,放下,那一念叫做永恒。什么叫做永恒?是永远放下那一念执着,以无所住,真如的清净心,叫做永恒。就是心性不安立任何的观念,叫做永恒。 真如自性本来就存在,不能起任何的知见,起是,起非,起取、舍、善、恶、断、常,统统叫做生灭,统统不是真如自性。也无凡,也无圣,凡是观念,圣还是观 念。说:我修行圣道,那是方便说,本来无一物,哪有凡圣之别呢?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为什么要二个非字呢?第一个,第一句:非凡夫行,佛 的这一颗心,最上乘,不生不灭的涅槃妙心,不是凡夫所能体悟的,所能了解的,它是不可思议的,不生不灭的真如清净自性,绝对不是一般凡夫所能理解的,叫做 非凡夫行。非圣贤行,也不能着一个说:我修学圣道,我修学贤道。因为自性本来就空,安一个圣,一个贤,仍然是生灭造作;仍然是语言文字,仍然脱离不了凡 夫。自己说是圣,就是凡,无圣无凡无众生。非凡夫行,涅槃的妙心不是凡夫所能理解的、所能达到的,因为它是不可思议的妙境,超越一切意识形态、一切观念。 我们看东西全部是用意识形态,用观念,这是桌子,这是椅子,这是茶杯,观念。。。我们从小读书就是观念,然后,死执这个观念,又认为是对的,非这样不行, 跟自己观念不同的,就说别人是魔。
广钦老和尚说:要说自己是魔,不要说别人是魔。真正悟道,也没有魔也没有佛了,佛也是名词,魔也是名词,性相一如,本来毕竟空,哪有魔跟佛?佛魔一如。非圣贤行,就是清净自性上,不能安一个圣心,一个贤心,那是对凡夫方便说的,要证圣果,证初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三果阿罗汉、四果阿罗汉,那是对凡夫方便这样说的,对究竟菩提的佛来讲,没有什么这样子的圣贤、凡夫之别的,所以在《金刚经》讲,证裸的人,能说我自己证初果吗?不可以,不也,世尊!证二果的人,也不能说我证二果,又着一个二果相,证三果,也不能着一个三果,证四果阿罗汉,也不能着一个四果阿罗汉。何以故?一切法本来就不可得,那是为凡夫方便说,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究竟菩提没有次第的。道不属修,亦无渐次。这个是《楞严经》讲的。道不能用修的,它一定要用悟的,悟的意思就是说,一开始,你就要学习离相,如果你要执着,就执着这一句阿弥陀佛,内心彻底脱离一切相上的引诱、执着,才能够体悟佛的那一颗心。但是,众生哪一个不着相呢?所以,离一切相,是名诸佛,这个有多困难!是菩萨行,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是发大菩提心的人才能体会的,才能体会大道是怎么回事。只如今,你只要注意现在,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为什么?妙用现前嘛!行:走路,身心,身毕竟空,心如如不动。住、坐、卧一样,了悟万法毕竟空,不可得,行住坐卧不可得,不可得中,如是得,不可得,如是行,不可得中,如是住,不可得中,如是坐,不可得中,如是卧,就是这样子,应机接物,尽是道,一切的语言,都是涅槃妙心的作用,当你有大般若智慧的时候,你所讲出来的话,统统是妙,不可思议的。是不是?应机接物,尽是道,看你会不会用心。道即是法界,就是毕竟空的意思,平等的意思。道即是法界,法界的前面,如果加二个字:平等法界,那就更清楚了。什么是道,就是平等法界。所以,我们待人接物,都用平等的心,何等的幸福,何等的快乐!你不要看到一个官当得很大的来,就拍马屁,逢迎;这个人长得丑陋,像乞丐一样,你的内心里面就产生了烦恼;赶快走,赶快走,见都不想见他。是不是?身体又有一股恶臭。诸位,这个不是佛的心!官当得越大,什么时候下台不知道?真的。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为什么叫做河沙?叫做无量无边,这个无量无边的妙用,是离不开平等法界,一真法界的。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如果不是这样,怎么叫做心地法门呢?佛法是心法,你没听过吗?云何言无尽灯?灯是表智慧。又为什么能讲:有无量无边的智慧呢?是不是?我们要续佛的灯明,要无尽灯。一切法皆是心法,注意,一切法皆是心法,现在讲迷了,迷了,叫做万法唯心所造;悟了,叫做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迷跟悟,佛看这个世间,跟凡夫看这个世间,是完全不同的世间。众生看这个世间,认为有东西可以追求,因此,他过得烦恼,痛苦,应付这个公关,这个应付完了,应付那个,疲于奔命,到头来,双手一摆两头空,棺材放进去,放一把火烧了,剩下一堆骨灰,为谁辛苦谁忙,而佛不一样,佛是闲人非等闲人,佛陀了知万法毕竟空,菩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身心世界俱不可得,尽是生灭无常,统统是缘起…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