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除了我们色身空,山河大地都是缘起,都是生灭无 常,没有一法不空,人法俱空,俱空就是不可得,这个就是转无等无上的大*轮。超于数量,数量,因为你有执着一二三四五六七。所以,一个大彻大悟的人,看到 十亿跟看到十块心情是一样的。一个大悟人,口袋里面放十块钱,他的心情都一样。十块,就是这样平淡地过日子。十亿他也不会高兴,因为也知道这是生灭,带不 走的,大悟就是有这个好处,口袋里面放钱不这笔钱,都是解脱。我是比较希望放钱,放钱是做法宝。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这是站在世间的角度说 的,不是佛法。所以叫做超于数量,因为数量是一种观念,数量是一种观念。所作无碍,事理双通。
好,诸位看倒数第六行,如天起 云,忽有还无,不留碍迹。这个天是指我们的心性,比喻我们的心性。起云呢?种种的假相现前。这个天空呢,起这个云,就像我们的真如自性,显现在一切的假 相,这个假相有、无变化,但是心性不变化。心性里面的云有、无变化,忽有还无,但是虚空不留碍迹。犹如画水成文,成文就是写字,你在水面上写字,在水面上 写字以后,这水面会不会留下痕迹呢?不会。意思就是我们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执着、分别和挂碍的,犹如画水成文,就是在水面上写字, 不生不灭,是大寂灭。意思是说,我们用真如自性,见一切缘起缘灭,忽有还无的这些假相,不留碍迹,真如自性,本来就不生不灭,当下就是大寂灭。在缠名为如 来藏,缠就是比喻烦恼。还被烦恼捆住的凡夫,那个佛性叫做如来藏。如来藏就是藏如来的意思。众生都藏着真如自性,只是没有显现出来。所以叫做在缠名为如来 藏。《楞严经》讲的: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大乘起信论》也是用这个名词。如来藏的思想,是大乘后期的思想,后期的大乘佛教,开展出来的 如来藏的思想。在缠名叫做如来藏,出缠名净法身。什么是佛法?就是要让我们解脱。今天我们为了要解脱,才要学佛。我们能像世间人这样子吗?迷迷糊糊生,迷 迷糊糊的老,迷迷糊糊的病,迷迷糊糊的死,继续六道轮回吗?我们要做这种人吗?不,我们要做佛,要彻底地打破无明、烦恼,彻底地解脱自在,就是出缠名净法 身。法身无有穷尽,若论法身的本体,是没有增减的,叫做法身无穷,体无增减,大如同虚空,小也不容针,一个针头也容纳不下,小到这个程度。我们的本体,真 如本体,能方能圆,应物现形。面对一切的境界,物就是境界,就显现什么智慧。就运用种种的善巧方便的智慧,叫做应物现形。如水中月,譬如说你用圆形放着, 在圆形的器皿里面,器皿里面,就显现月亮。方形的、三角形的,只要有水,放着,天空的月亮就显现,月亮只有一个,我们的真如自性也是这样,绝对的真如自性 就是一个,禅宗所讲的一,跟世间人所讲的一,大不相同!禅宗所讲的一,叫做绝待,叫做绝对;世间人所讲的一,一二三四五,叫做观念,观念。
现在要开示一下禅宗的问题,一加一等于多少?大家都知道等于二,一从哪里来?为什么静静的?一从哪里来?这个就是佛法,一从观念来,一从假设来,一从数量 来,一从习惯性来,我们习惯这样的假设,我们习惯这样子的角度。譬如说:这是一条毛巾,这是一,叫做观念,把它拆掉,全部都是丝线,不复存在,一的观念破 灭了,当体即空。毛巾,当体即空,没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那叫做观念、意识形态、惯性、假设,一就是假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是个观念,所有地球 众生都活在自我意识,活在自我观念,而捆死解不开,捆和死死的,解不开。这样叫做对,这样叫做错,我就是对,你就是永远不对。要跟人家讲话,一定要遵守几 个重大的原则,不然你跟众生相处很困难的,除非你大悟。没有大,没有小,你要跟众生讲话,要遵守几个原则:你大我小,你善我恶,你是我非,你好我坏。诸位 我们一定。。。学禅宗的人,一定要懂得老二哲学。什么叫做老二哲学呢?就是永远不要排第一,才不会受到攻击、伤害,那个抢第一的,出尽风头的,就是要下台 的时刻到了。真的!我在禅宗里面体悟也满深的。有一次,我跟广化律师去应供,那个时候广化律师去应供。去应供呢,结果这个摄影机、信徒一看,广化律师、慧 律法师来了,大家的焦点就变成放在我们的身上。广化律师因为持戒律持的非常严格,那时候,我年纪还轻,扶着他,人家就说:慧律法师,哇。。。然后,很有威 仪的这样走,变成众人瞩目的焦点,其他的法师怎么看,我不知道,因为大家信徒一直拥护、一直赞叹,然后要供养,变成一个焦点。后来,我学到了,那一次的经 验我学到了,老二哲学。后来,我开始不喜欢在很多的大和尚、名人的面前出现,尽量不要,我不希望变成一个焦点,你也不要一直特别的恭敬,我不希望变成一个 超级的明星一样。啊!慧律法师来了!好像在叫什么?哪有叫这样子的?这是什么呢?电影明星,超级明星。后来我就不敢去参加,也不要抢尽人家的风头,你们有 名,你们出名,我喜欢默默地排老二,叫做老二哲学。我喜欢默默地干,抢尽风头就是不好,我告诉你我的哲学就是很有效,后来,我体悟就越来越深,有一次在某 一个道场,那时候,广化律师已经往生了,某一个道场,某一个地方,要去讲经说法,碰到一个大和尚,大和尚非常慈悲,结果一堆信徒,抢站要供养慧律法师,要 顶礼、下跪、然后就是要问问题,就挤成一堆,你就知道佛弟子是很热诚的,我们就是很高兴的。来我们就是。。。旁边,他那个大和尚,老和尚旁边的侍者,讲了 一句话:哼!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我回过身来,转过身来跟他讲:我不是来念经的,我是来讲经的。所以,你看,出家修行,没有到证圣果的,那一种心就是解不 开,没有那么简单,你要这是嫉妒吗?没有什么好嫉妒的啊,万法毕竟空啊,我的责任就是要来弘法的啊!是不是?我们要怜愍他们的观念。因此,我就不再抢人家 的风头,我懂得我退到第二,这是我体悟出来的老二哲学,你记住!在一个团体里面,抢尽风头的人,伤害,那个人会是最大,真的,不骗你的。越高的,子弹打得 越快,越快死掉。像我这么矮的,子弹打不到。真的,人要懂得老二哲学,要懂得退让,懂得谦虚,懂得包容,有荣耀,快乐是从分享开始,心痛是成长的开端,一 个人不懂得心痛。。。每一个创伤,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心痛是成长的开始。我们一定要经过种种的挫折,师父我五三年的,一九五三年的,我就喜欢退居老 二,什么都是你最大的,你最好了,你是好人,我是坏人,你老大,我是老二,你好,我坏,你善我恶,你是我非,统统退让,你要的统统给你,我喜欢默默地耕 耘,我比较喜欢做这种默默耕耘的,在讲堂好好地讲经,把它制成录音、录影。对不对?所以你们在大场面里面,都看不到师父的身影。在大场面里面。当然佛教都 像我这样子也不行,以后大和尚大家统统不出来,都躲起来,那佛教不是完了吗?也不行的,也不可以的。我发现的,懂得退让的,伤害会比较少。所以,我们在团 体里,纵然你很有才干,很有能量,很有能力,记得用词要懂得谦虚,懂得退让、懂得包容。没有一个人喜欢听那种狂妄的,对方狂妄的语言。
我们见了真如自性,万法平等,跟众生相处,记得要退让,但是有时候不能退,也不能让。弘扬正法,不能退、不能让。是不是?孟子讲:大丈夫舍我其谁?就是要这样子的,有这样子的功夫。所以弘扬正法,不落人后,我们有这个能力的话,诸位也听得法喜。因缘如此嘛!
底 下说:滔滔运用,不立根栽,滔滔就是水势盛大,而奔流不竭,滔滔大浪,是不是,运用。不立根栽,这个栽呢,就是定位的意思,定位就是一切法的意思。不尽有 为,不住无为。尽,诸位要做一下笔记,尽就是坏,不可以破坏因果的有为法则,就是不可以违反生灭因果的法则,叫做不尽有为。意思就是:你在因果有为的法则 里面,你就是要种好的国,修好的缘,得好的果,就是如此。不能只有讲:一切法本来空啊,负什么因果?胡作非为?那糟糕了!悟道的人,更懂得因果的可怕。种 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你不怕吗?我是很怕的呀,是不是?叫做不尽有为。这一句话也可以就是说:我们就是要下来度众生,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不尽有 为,不可以坏有为之相,就是要度众生,该做的就是要做,该尽义务的就是要尽义务,该负起的责任,就是要负起责任,不能讲空。但是,一切的造作,都是毕竟空 的本体,也不住无为,也不住执着,我是无为。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是无为家用,家用就是妙用。有为当体即空就是无为;生灭当体即空就是不生不灭,万法 总是生灭无常,如果你体悟到:原来万法本来就是不可得,一切都是妄想、颠倒,在执着,在作祟,今年盼望明年,中秋节快到了,您们有什么打算吗?中秋节过 了,农历年快到了,你们有什么打算吗?农历年过了,端午节又快到了,众生就要借这些节庆来过日子,要不然,日子怎么过?修行人就不需要这样子了,所以,众 生很多事情都是很没有意义的。像那个金氏记录,做一个饼那么大,然后,才切成几块大家吃,你头壳坏掉吗?是不是?搞一个披萨,比赛,他就是要搞一些花样, 搞一些名堂,要不然,他日子怎么过呢?搞一些花节、选美,还有那个大胃王比赛,日本人常常得第一的。什么东西。。。您们在中国大陆不晓得有没有看过?比赛 吃东西的,我说不噎死才怪呢!慢慢吃有什么关系呢?一二三,不见了!我们祖师规定我们吃馒头还要这样子,我们是。。。行、住、坐、卧,什么行如风、立如 松、卧如弓,坐如钟。吃馒头,我们戒师,还说馒头不能用塞的,还要撕…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