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于世间人讲经,所讲的都是劝善而已,没有道可言。 道是要离相
寂静才能叫做道,能令我们明心见性的才叫做讲道、弘道。 如果只是叫人吃素、持戒、拜佛等等,不能让人大彻大悟,那也不能算是讲道。所以世间人长篇大论,只能说是劝人做
善事,劝善而已。我曾经看到电视上有一些人在讲经,有居士、有自称法师的,但是听下来发现都是重复的东西,绕不出劝善的圈子,怎么能做到单刀直入地谈悟入本性上的东西
?只能算讲善,没有道可讲。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是有《金刚经》,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 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
为什么是塔呢?这表示,明心见性的人即等同于佛塔。即为是塔,因为这本经就跟佛一样,能使你明心见性。所以有经典之处,有因缘就会有人能明心见性,所以就等同于佛塔。
【李文 会 曰】 「 『在在处处若有此经』者,一切众生,六根运用,种种施为,常在法性三昧之中。若悟此理,即在在处处有此经也。『一切世间』者,谓有为之心也。『天人
阿修罗』者,天者,逸乐心;人者,善恶心;阿修罗者,嗔恨心。但存此心,不得解脱。『所应供养』者,若无天人阿修罗心,是名供养。 」
逸乐心,放逸的心。没有凡夫的心,没有六道轮回的心,这才是真正的供养。
简单来说,此处是佛赞叹《金刚经》,为什么佛一直赞叹《金刚经》?因为这本经是教你明心见性,这样岂不是意味着明心见性才是成佛的根本?!你看对佛对这本《金刚经》的
赞叹到了何等的程度——不可说的功德、不可称量的功德、我若具说会令你狂乱的功德……十分令人很震撼。佛在别部经典里不曾这样说过,为什么? 这部经讲明心见性,这样岂
不是意味着明心见性是当务之急?! 你纵然不能明心见性,只一味认真念佛,对于本性的东西也还是要了解,你现在不学,到了极乐世界也是一样要学。 你到极乐世界,大彻大
悟,明心见性了,这跟本性不是一样嘛?跟佛讲的《金刚经》还是一样的。《金刚经》里的法就是极乐世界的法,佛佛道同嘛,讲本性的法门,都是相同的东西。所以《金刚经》
地位之重要,正因为诸佛以般若为母,而《金刚经》正是讲般若的思想。
「 『即为是塔』者,解脱之性 , 巍巍高显。故云:即是塔也。『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者,当于解脱性中,开敷知见,熏植万行。 」
开敷知见,开佛的知见。熏植万行,熏为熏习,不坏事相地修行,熏植万行就是说虽然明心见性,了解本性的东西了,但是你还是要培福,还是要去修六度万行,还是要弘法利生
。虽然说法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但还是要度。
「 即法界性,自然显现。 」
法界的本性,自然法界性,自然地显现。什么叫法界性?就是无量无边的智慧跟福德。法界,就是我们本来的法身。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这一段说明,今生读诵《金刚经》的人,却有病苦、贫困、下贱,这是因为前世的罪恶本该堕三恶道,今生会受人轻贱、被人糟蹋,也正是因为前世的业。而诵《金刚经》之后,
他的宿业就能消灭,将来还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单而言就是,我们今生若是诵《金刚经》却还是有种种业障,受别人耻笑等等,这就是在消我们的业障。虽然诵了《金
刚经》,还是受人轻视,这是前世的罪业致使的。
【李文 会 曰】 「此谓若人受持读诵此经,应合得人恭敬。今复有疾患、贫穷诸衰。」
疾患,就是生病。贫穷,太穷的人,连三餐都难以温饱。人要是遭遇到贫穷,那是很悲哀的,所以佛陀说「贫穷学道难」。
要讲对金钱看得开,说真的,目前做到的没有几个人。上次一个办杂志的人来,见到师父时顶礼,哭得非常伤心,说他现在为了办佛教杂志心力交瘁,因为佛教界都不重视文化事
业,他的意思是希望师父能帮助他。我告诉他这是常住的东西,也不能随便动用。他说:「我知道!这是十方常住的钱,我一定会首先考虑这一点。」再三请求。我又去向他们的
一个记者求证,看看钱借给他到底有没有问题,那人满口答应说没有问题。然后就开了借据给我,我把现金借给他。
本来是开三百万的借据,后来偿还了两次总共一百万,可是还欠二百万的时候,他就宣布倒闭了!借钱的时候是哭丧着脸,说他是知道因果的:「我是一个受菩萨戒的人,绝对不
敢侵损常住一毛钱。」讲得让你非相信他不可。佛陀常说要慈悲喜舍,何况这是为佛教文化做事,怎么会吝惜这一点钱呢?如果这几百万真能帮助他,就该拉他一把,这也是一种
功德。但是事情终于没有办法,还是倒闭了!所以人若遭遇到贫穷,往往就没什么廉耻了。
我们人有钱的时候,口气很大:我怎样怎样,我如何有志气……我告诉你,在你很穷的时候,就是有志气也伸张不起来,别人叫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根本没办法。像我读大学
的时候没钱,家里一个月寄一千元来,既要买书又要应付生活,压力很大,只得去帮人家捡木柴挣点生活费。不过不是捡大木,而是捡小枝的,帮人家整理柴火。那时候我已经教
书了,是帮一个学生的家里做,他们都叫我 林 老师。学生一家人很舍不得,他母亲受菩萨戒,对我很好,实在是非常照顾我,可是我心想:我到这里来工作赚钱,若是没有好好
干,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就很认真地做。一天一百一十元,我记得很清楚,从早上就开始去做,整理柴火一做就是一整天。
人要是被钱逼到走投无路,再下贱的工作都会做,叫我去倒馊水我也肯去,不然怎么办?后来又去做家庭教师,很不幸的,碰到一个最难教的,脑筋有一点痴呆。我教他:「除以
一百,就是等于乘以一百分之一。」他说:「老师!为什么?」我说:「还是留给别人教吧,一个月五千元我不赚了!」没有办法,人傻愣愣的,教了老半天也教不会,为赚这五
千元,教得我气死了。还没把他教成功,我就先往生了。
所以,人在得势的时候,或是有钱的时候,口气总是很大:我一定不会怎么怎么样。我告诉你:等你贫穷的时候,你就一定会怎么样怎么样了,再下贱的工作你照样会做(只要不
偷不抢就好),不然能怎么办?没办法!
你们问师妈就知道,从前我们家境最可怜的时候,台风一天过去之后,就到处去找哪里有淹死的鸡鸭,然后捡回来剁一剁,再用油炸去掉腥味就开始食用。不管是死鸡、死狗或是
死猪,都是些腐烂发臭的动物尸体,照样拿来吃,不然怎么办?
那时候还捡过破铜烂铁、捡过废纸。捡废铁时,我就看到人家养的鸭子在吃绿色的浮萍,因为放浮萍的盒子是铝片做的,虽然卖不了多少钱,但是因为捡不到东西啊,我就想:反
正鸭子只会吃,它也不知道,也不会抗议。我就将浮萍倒掉,把铝盒子踩破,拿了就跑。后面就有个四十几岁的人从里面骂着追出来:「你这个臭小子!那是我养鸭子用的,你也
敢偷!」我就赶紧溜掉了。所以说没犯过偷盗?其实还是有啦,没办法呀!捡不到破铜烂铁就卖不到钱,没有钱啊!
说到贫穷的经历,真的足以演上好几部电影。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中午就去第九水门捡废纸。先拿一个大的纸屑箱放在那里,然后再背个小一点的箩筐到处去捡。因为背不动大的
箱子,就背个小的箩筐,箩筐背起来比我人还高,因为我长得矮,从后面看就只看到一个箩筐在动,看不到前面的人。没办法啊,就这样背着箩筐到处去捡废纸。后来走到中央市
场的时候,时至中午却没饭吃,肚子又很饿,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开始想办法了。我的同伴中有一个阿雄,阿雄的手脚比较利落,体型跟我差不多,比我矮小了一些,不过他跑得
比较快。他说:「益谦(我的俗名叫做益谦),中午怎么办?」我说:「我也不知道,你想想办法好了!」他说:「我想不出来,你的脑筋比较好,你忘记人家都叫你天才吗?」
我说:「对哦!不然这样好了,你去偷一些龙眼,然后拿了就赶快跑!」他说:「这主意不错!」「我呢,就跟在你后面,你边跑边故意让龙眼掉下来,要故意让龙眼掉下来,听
懂了吗?」他说:「知道了。」然后他偷了小贩一串龙眼拔腿就跑,我就大喊:「老板!他偷拿你的龙眼!」老板拼了命地追他,他跑得飞快,一路上就故意让龙眼掉下来,我就
跟在后面一直捡一直捡……等老板抓到他时,龙眼已经都掉光了,被抓到时他就说,「我手上都没有了,全被后面那个人捡走了。」老板又问我:「小朋友!你怎么拿我的龙眼?
」我就说:「我是在地上捡的,又没有偷拿你的。」老板想一想,这也算是地上捡来的,好啦!就给你吃好了!事实上也是从地上捡来的呀。没办法啊,没钱就要自己想法子。所
以人只要一贫穷,任何招数都使得出来。也算是我脑筋还不错啦!所以说我们人是还没遇到困境,真遇上的话你根本没办法。
那时候还经常去吃阿度仔粥,是外国人救济台湾人施的粥,我常常打趣说那是去吃阿度仔粥。在凉州街那边有一间妈祖庙,叫做天上圣母,那也算是美国人慈悲,每天中午都会把
面、麦混合起来煮成一大锅,没有其它的菜,用那种养猪的面,也没有把我们当人看啦。等在那边吃饭的,都是些有残障的、流浪汉或是有家却没钱的,不然就是那些捡破烂的小
孩子,一伙人聚集在那里,都是没饭吃的。因为面量煮得有限,去的人有跛脚的、断手的、凶神恶煞的,还有全身脏兮兮的、嘴巴臭…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