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P28

  ..续本文上一页赞叹的话,口业怎么守不紧?

  人一定要老实才有福,内心充满欢喜心讲话,不要讲起话来像抽筋似的!多讲几句鼓励的话,多讲几句让人欢喜的话,对自己又没损失,也不是虚伪。佛这样告诉我们,维摩诘居士也是教我们要用欢喜心过日子,才是一位出家人。出家是出烦恼家,出家后,整天都是是是非非,这样不好。不要逞一时之快,造地狱的恶因。佛祖是最聪明的人,诚于中形于外,不造任何口业。

  至于我,我相信,我百年之后往生,至少有一百位为我助念,至少。比如煮云老和尚,我的上人,他一辈子举办精进佛七,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也是他度化的。上人的嘴不曾讲人家坏话,若有人到他面前讲人家坏话会被他骂,很伟大,口业很清净,真的没有话讲。上人往生时,有一整群出家徒弟及在家人围着,貌相非常庄严,真的是菩萨的脸,火化出来有一千多粒舍利子,很惊人!听说他还没往生,花莲就有人看到他坐在莲花上。

  自认为很聪明的人,事实上是最傻的,自认为最傻的人就是最聪明。「我最傻,我不懂你们在讲什么。」这样三分呆,让一个团体能够团结,和好,欢喜,你想想看这功德有多大。而不是,你乱搞,把一个团体搞得东家长西家短,唉,你哪有聪明?我问你,你哪有聪明?所以,你不要学得太聪明,要学智慧,令自己欢喜、令一切众生欢喜,诸佛就欢喜——《楞严经》讲,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确确实实是如此。一位法师,一位比丘所讲的法,一定要让众生欢喜。

  有一次,一个人来求忏悔:「师父!过去,我怎么坏,我犯了什么戒,杀、盗、淫全都犯。」我说:「没关系,你好好求忏悔就好。大乘佛法可以求忏悔、改过自新。」听完之后他就很欢喜地回去了。旁边的人就说:「师父,您怎么这么说?您自己是讲戒律的人,他犯了杀、盗、淫,您说没关系,这不是相违背的么?」我说:「难道要讲,你稳死,不用忏了,饱食终日,回去就等下地狱吧。哪有这样说法的,这样的话大家都会跑光。」哦!说得也有理。本来就是这样,讲经说法要给人家希望,他做已经做了,你当然要勉励他不要再做了,好的的修行,忏悔。

  【护彼意,】

  护彼意,意思就是随顺众生。就是说这个人明明不讲理,不要跟他计较,不让他生气,顺他的意思。这也是菩萨。

  【随禅定,离众过;】

  真正出家有三法,能够降伏我们的烦恼。第一、一定要持戒;第二、你要学习放下,有禅定的功夫;第三、要多听经闻法。持戒、禅定、智慧,你才能离众过。持戒能制伏我们的烦恼,让我们对五欲六尘的追求会比较少,因为戒的力量。戒就像划一条线,线的那边是地雷,跳过这个界限就被炸死。所以,持戒,八宗共修,每一宗都要修持戒律。持戒,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心,禅定你才能伏住烦恼,智慧你才能与佛性相应。所以,随着禅定离众过。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

  若能这样才是真正出家法。

  【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

  难值,很难碰到。遇到佛陀还不出家,很可惜。所以,劝大家发大心出家,走出家这条路。

  【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

  没办法,不可能。我问你,哪个人出家,父母亲会允许。除非他父母亲学佛,就像法照师,孙先生、孙太太都学佛,没话讲,一下子就让孩子出家。像我,不可能。一开始,家人都不能接受,想不通我为何要出家,父亲回到台北就大声骂。现在了解了,因为,我出家之后,稍微有点钱,有孝顺,有差别。

  没几个父母亲愿意让孩子出家,可以这么说,非常之少。我们这里三、四十位,哪个父母同意出家?有的不是父母亲,而是女朋友不让他出家,还到这里谈判。法道师姓何,他的女朋友姓许。怎么那么巧,一个姓何,一个姓许,何苦,真是的。这句我老是记着。上次,我被法道师笑得合不拢嘴,何苦谈恋爱。

  真的我告诉你,别说我,后面那尊(释迦牟尼佛)也偷跑出家,一样。不然,你问他,是否用偷跑的?也是,经典写得很清楚,「半夜离城」。我们的模范生就是释迦牟尼佛。他做模范给我看,我不偷跑,哪有可能在那里等,等等等……,等到何时?我要出家时,师妈不同意,我就告诉她:「你若不同意,不然,等你百年之后,我还是要出家。」幸好,我没等她百年之后,若等到百年之后,——师妈到今天还活着——今天照样不能出家。话说回来,万一换我先往生,那怎么办?这不稳当。

  所以,我告诉诸位,佛陀的这条戒律不要听他的,自己偷跑,却教人不要偷跑,哪有那回事。这条戒律听我的。无论父母亲是否允许,都要跑,不要被抓到就好。我告诉你,比丘二百五十条戒律,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律,还没有一条写「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你不用烦恼,有因果我替你担。说真的,除非很严重,像我们这里有一位,他父亲告他,告他出家,抛弃父母,现在变成「通缉犯」。我不曾遇过父亲告儿子,告他抛弃,我第一次听到,还是我的徒弟,实在真是……。他还得出庭,现在在通缉,说起来实在很凄惨!我的意思,你若真的有心出家,若熬得过就尽量熬,不必管那么多,能赖皮尽量赖皮。若等父母亲答应出家,不可能的事,稳死的,我不骗你。

  【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你若发无上道心,超越三界,在形相上虽然有束缚,外相虽然现在家身,但是,一样是真正的出家。出家本来就是要离开恶道,若在家能发大心,你就具足,这就是一切道。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阿难是多闻第一,在经典记载,除了佛的庄严,没有一个比阿难还英俊。所以,佛当时在世,这些女众看到阿难,如痴如醉如狂,一面倒,阿难走到哪里,人家爱到哪里。阿难有梵得难,就是有女色的灾难。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难是持佛的法藏,是多闻第一。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世尊身小有疾。】

  读ㄚ(拼音a)还比较好听。过去有一位法师,他说我读ㄚ(a)不对,他说一定要读ㄛ(拼音e),他说读ㄚ没有根据。我告诉你,读ㄚ才是有根据。日本翻译一定翻译ㄚ,没有人翻译ㄛ。所以,他在讲经当中,他一定会读ㄛ(e)难白佛言,不太好听。如果称父亲为:(e)爸,称母亲为:(e)妈。能听吗?(e)难白佛言,读起来不太文雅。

  想起过去。佛陀示现生病。

  【当用牛乳,】

  佛须喝一点牛奶。

  【我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

  因为还没化缘到牛奶,在他家门下站着。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 】

  住此就是站着。就对我说:你为何这么早站在这里?

  【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 】

  阿难就说:世尊身体有小的病,要用牛乳,所以来到这里。

  【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语!】

  不可以这样,不可这样讲。

  【如来身者,金刚之体,】

  经典记载,小乘人是金刚骨,全身的骨头都是舍利,但是肉不是舍利。大乘:佛内、外全都是金刚不坏身。所以佛陀人身是舍利子。你若到佛陀之处,请求佛的舍利来供养。佛只要伸入鼻孔,随便绕一下,顺手就给你。不用讲佛,过去有一位密宗的金刚上师,他就修到这种境界。唉,上师,我要供养舍利,我没有舍利子。他说:你稍等一下(拿手在鼻孔作挖状——抄录者按),拿一颗给他。那种修行,修得很惊人,那种功夫,我没有,我没办法。这实在是菩萨示现,所以,凡夫之体没办法。所以,如来身者金刚之体。为什么?

  【诸恶已断,众善普会,】

  佛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普会就是一切统统集合在佛的身上。众善普会:普就是一切,会就是集中。一切善都集中在佛的身上,什么善都做。

  【当有何疾?当有何恼?】

  哪有说佛会生病?佛生病是示现的。佛怎么会烦恼。

  【默往阿难!勿谤如来,】

  你说佛陀生病,这是不了解。佛陀是不会生病的人,他是金刚不坏之身。你说佛陀生病,等于是诽谤如来。默往就是安静。

  【莫使异人闻此粗言;】

  不可让异人,听到这种话。所谓异人就是不信道的人,或者是没有信心的人,或者是信心不够强的人。没信仰的人说:啊,佛自己也生病,那怎么可以。闻此粗言,粗言就是说佛在生病。

  【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

  人家会当笑话。阿难,你不了解佛是示现的,而认为他在生病。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听到佛在生病,会被当笑话。

  【阿难,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

  无量福会就是集一切福。普胜就是超过一切。意思是说转轮圣王一点点福,就感应不生病,哪里说佛陀修无量善还会生病。无量善:超过一切最殊胜的人。

  【行矣,阿难!勿使我等受斯耻也。】

  你应该回去,你不要一直执着不离开,这样会增加对佛的诽谤,不可使我等受到耻辱。

  【外道、梵志,】

  外道的梵志,凡是修行的同伴叫做梵志,外道统统称为梵志。不要被外道梵志听到。

  【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

  若被外道听到,嗯,连自己的病苦都救不了。哪有可能救人?

  【可密速去,勿使人闻。】

  你要静静地赶快离开,你不要再说,不要被人听到。

  【当知,阿难!诸如来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

  因为法身是无相,是金刚不坏之身,如虚空般。它是实相法,本自不生,本自不灭,如来身就是法身。阿难,你难道不了解吗?思欲身就是说人有欲望,动到念头的欲望。佛没有欲望的烦恼,他是无漏身,他是超出六道轮回,他不是众生的肉身,非三界有形相。他是不生不灭的涅槃,他不是凡夫的思欲身。众生都会动念头,有欲望,佛不是这样。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