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P45

  ..续本文上一页口意所造的业灭掉了,就证阿罗汉果,三界证果,这里的证是指证小乘果,但是,就大乘来讲,没有所谓的证,本性本来就是佛,无造尽证就是说没有所谓的身口意造业,而灭掉业,有所谓证阿罗汉果,四谛法里面的证灭谛,尽就是灭,意思是说灭掉身口意的恶业而证阿罗汉果,就是没有这个观念,没有这种观念,修道之求,道,能通叫做道,能够通到涅槃叫做道,所以者何,法无戏论,什么叫做无戏论?这个戏论跟我们一般的笑话不一样,那个戏论跟这个戏论不一样,所谓无戏论就是说离一切语言讨论相,法的当下就是空性,语言、文字都是相,所以,把它列为无戏论,法当下就是空性,具一切妙用现前,觉悟,没有所谓的戏论,离一切语言,下面说,若言:若有人讲,我当见苦,我知道,见苦就是说我了解世间是痛苦,断集,我有贪嗔痴可断,我证灭:证得果位,修道,我有道可修,是则戏论,没有四谛法,当下全都是空性,若有这种观念,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者,求法者无法可求。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

  注意听!能让你当下这一念完成不生不灭、无诤,离开二元地对立,一切进入如是性相平等,名寂灭相,我们就是缺少这个功夫。寂灭相就是不着一切相,内心清净到极点,也就是内心从来不起矛盾——无诤。当然要具足大智慧才有办法,没有大智慧,摆平不了内在的矛盾相,没有大智慧根本不可能,所以,寂灭的人快乐,禅宗整天都在讲:快乐啊!快乐!怎么这么美,这么美,这么美的山,beautiful mountain and beautiful garden,这么美的花园,电风扇若在吹,这么美的风,随便弹琴,弹两下,这么美的音声,明明满脸青春痘,这么美的青春痘,因为,他不着相就天地万物都很美,全都很美,看到愚痴的,他会讲:唉!这将来也可以成佛,也有美丽的心,见到众生在造业,他只有怜悯他,因为,内心里面寂灭,他无诤,所以说,离一切相,内心有无量的欢喜心,你想想看!一个人三百六十五天,有几天是过着欢喜的日子,你回去冷静,自己稍稍想想看!我们在三百六十五天,有哪几天是过得很快乐,欢喜就是慈悲喜舍的喜字,好难、好难哦!不容易,这个喜,喜如果很好的话,会调整我们内心荷尔蒙,欢喜心,相随心转,慢慢地貌相一直美起来。

  法当体就是空性,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你若行生灭法,就是说执着于有所谓的修行,是求生灭,求生灭就不能进入本体,就不是真正的求法者。求法者无法可求。

  【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著,非求法也;】

  这段你要注意听!什么叫做法?没有污染叫做法,没有污染就是没有烦恼,烦恼会污染我们的清净心。这个染可以解释成执著,若执着你求的法,乃至执着有个涅槃,这就是污染,不是真正的求法。

  【法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什么叫做无行处?当体即空叫做无行处,没有所谓的造作,生者没有决定生,当体即空,灭是对立的错觉,从生讲到灭,有所谓的生灭法,可是,生者无生,灭何可灭。一般人的观念,比如说,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出生是生灭、是假相,是一种业报、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因缘和合的生灭,但是,我们若了解生当下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性,生者不决定生,生是假的,假的生当然是没有真实的死,生死是一种业力的转变,因缘的和合,因缘和合说它是生,因缘和合说它是死,缘生缘灭自性就是空性,所以,不是真正有生,当然也没有死,正所谓,生者何喜,死者何忧,不必悲哀。我小时侯家里很穷,为死人送葬,去打铛子,打铛子听得懂吗?打铛子,送到山上,赚那六元很难赚,送到山上时,请道士,道士来,道士就:要下葬了!要下葬了!让开、让开,属什么(生肖)的人要避开才不会犯冲,处理完后,道士就带头,摇铃,大圆圈那种敲下去,后面就一直吹、一直吹。喂!来送葬的这群,孩子群,六元就锵、锵…,六元、六元…,今天竟做大法师,过去是打铛子的,世间就是这样,变化无穷。棺材埋下去,埋下去,挖一个洞,埋下去,我看,有的人也很解脱,怎么说?送葬的太早抬上来,还不能埋,丧家带份四色牌在墓碑旁打牌,什么都见过,有的是真的很孝顺,我从小就想:死后要往哪里?我们现在了解佛法,无行处,死后埋葬,埋在一起,若西藏就不同了,像西藏的布达拉宫,喇嘛若往生时,不抬到外面埋,都在庙里建一座塔,整个都装金身,好几十层,他们很重视这种事。显教就不同了,显教的一些高僧大德,每个都火化而已,烧一烧、烧一烧,骨头,我现在就在想,我百年之后我的骨头要安在哪里?不然,就是顺着水流走,磨成粉,磨一磨跟面粉搅拌喂鱼,不磨成粉,不知要做啥?也不知要放在哪里?学佛的人了解无行处就是生灭相,小孩子要跟他讲一下,所以,大人带小孩来就是这样不好,这是造业,庄严的弘法道场带小孩不是功德,叫做造业,造大业,宁动千江水,莫扰道人心,就像这样子,我早就告诉你们,十二岁的孩子不要带来,讲过一百遍都不听。

  你若执着法,可行,行就是身口意的造作,可行就是说若你执着:我有在修行,若行于法就是说法不是让你造作,它是让你觉悟的,如果,你认为身口意,认为我在追求法,我有法可得,变成是则行处,变成生灭的造作,是则行处:这样,是则就是这样,变成一种生灭的造作,不是真正在求法。

  【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

  法无取舍意思是说一切法当下无所谓的执着,也没有所谓的舍,取舍是众生对立的观念。众生取舍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得失的观念,好就执着以为得,不好的抛掉以为舍,这样是取舍的观念。有取舍变成生灭法,放不下得失的观念,当然不是求法。

  【法无处所,若著处所,是则著处,非求法也;】

  为什么法无处所?因为缘生缘灭,当下一切法毕竟空,你若执着,任何一个时间、空间的交会,这是一种执着,这样不是真正在求法。

  【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

  法当下就是无相,如果随着相而产生了分别心,就是着执着,不是在求法。唉!这实在讲得太棒了!维摩诘居士今天已不在了,不然,我也会去跟他顶礼,实在是讲得太棒了,这个人实在太优秀,实在是太棒了,即使是大法师也没有办法讲出这些,哪一个法师能够讲出这么伟大的法?实在是太了不起了,法当下就是无一切相,我们若随着一切相、分别心,这样是在求相,就是着相,不是在求法,求法是为了求解脱这颗心。

  【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

  什么叫做不可住?因为刹那间、刹那间在变化,不值得我们执着,法不可住就是说不值得我们去执着它,这样解释比较贴切,意思是说这世间是生灭法,每天都在变化,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包括我们的色身,包括我们的肉体,包括我们的一切思想,包括一切天地万物,没有一法刹那间能够停住,根本不值得我们执着,所以说,法不可以住,不可以执著,若执着法,是则住法,就是执着法,不是在求法,所以,求法者当下与空相应才叫做求法,与中道相应、与解脱相应、与自在相应名叫做求法。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眼睛叫做见,耳朵叫做闻,鼻舌身叫做觉,意叫做知。所以,见闻觉知就是我们所讲的六根。我们不要被六根所骗,眼睛所看的,耳朵听的,身体所感触的,全都是假的,不要被骗了,你若行见闻觉知,有所着,执着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鼻舌身的觉以及意识的知,执着于六根里面的感受,这样是六根的妄想,不能开悟、不能解脱,不是真正的求法。任何时间、空间六根、六尘所看的一切,全都不可得,利根的人三言两语,简简单单就完成佛道的觉悟,但是,钝根的人,你叫他不要执着,他还是执着,相同,别说叫他不要执着,光是叫他这张嘴巴安静,他就忍耐不住,他不稍微讲两句话会死,有空就(X 口*&)…,讲话,所以,今天持八关斋戒,谁持戒一百分?

  【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法的名字叫做无为,无为就是没有造作,无所谓身口意造作的生灭法; 有为就是生灭法,有所造作,身口意有所造作,名叫做有为法,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这句话,你要用三条红线划起来,要贴在你房间的门口,出出入入都看得到, 一下子就开悟了,我的根机也很利,这样我就开悟了,真正求法就是这样,这句就解决了,于一切法应无所求,这才是真正在求法。所以,我不希望别人对我多好,人家对我不好,我无所求,不会说:拜托你不要伤害我,不要这样子,我不会伤害人,讲话自己注意点就好,别人,我们不要伤害,不要像别人,说他怎样又怎样,我告诉你,若法师在讲经当中很我慢,有时候会出洋相,旧金山,昨天跟今天,两天都是大地震,美国老大,他现在正好在美国,他说他住的地方不会地震,现在无话可说,安静了,所以,这种事是很可怕的赌注,留给后面的人,一个可怕的错误思想,这几天刚好大地震,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state,加利福尼亚州,Los Angeles洛杉矶大地震,连续,还连续的,昨天到今天,电视报导的,难道电视乱报导吗?若地震,我就会想美国老大在那里。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的法眼净。】

  说完之后,五百天子马上证得初果阿罗汉,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学佛的人不要搞希奇古怪的神通,不要搞希奇古怪的言论,如法的说,经典怎么说,你就照着读就好,不要自作聪明,不要讲一些三十三天外,不着边际的话,讲一些神奇鬼怪,见光、见佛、见花、见鬼神,什么魔鬼来,不要讲那些,…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