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传记,看《高僧传》画像,虚云老和尚的传记,还有《虚空的云》,他到西藏,他看西藏一些喇嘛都不持戒律,他很伤心,他就又回来,回来,虚云老和尚到西藏时,半途遇到佛像,遇到狼,野狼,虚云老和尚从中原到西藏时,他在半途遇到野狼,野狼看到人都会攻击,虚云老和尚很奇怪!坐着,坐着念咒,一下子野狼跑得没半只,若是别人,早就全咬死了,若我们现在去,刚好被它当晚餐,我的皮肤又照顾得这么嫩,去到那里,稳死,不可能!所以,高僧不可思议的力量,他的忍辱,不是凡夫做得到,你怎么打他、怎么揍他,他就是不把埋黄金的地方告诉他,那是常住的钱,再怎样他都不讲,他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照理讲是建庙的钱,虚云老和尚,太感动了!《虚空的云》你们看一看,或是画传,虚云老和尚的画传,还有玄奘大师,我所看过的,这两位是让我最感动的,尤其是玄奘大师到西域取经时,真不可思议!我看《高僧传》,玄奘大师实在是太伟大!
【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
因为菩萨已经我、法二执都断了,但是大弟子还没有。华来到菩萨身上,就掉下来,但是,落到大弟子身上,便掉不下来。
【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都没办法,拨不开,刚才有人说:见诸天人,我这本的版本是见诸大人,要让你了解,你们修小乘法,来到大乘的室内完全没有作用,华附着在身上,不会掉下来,所以,在这里就是要显示大乘之道,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这就是要让你了解大乘跟小乘的差别有这么大。
【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你为什么要把华拨开?
【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因为出家人身上不戴华,所以我要去掉。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你不要说这华是不如法,为什么?华无所分别,性本不二,是自己的心在分别,因为你有分别心,所以,致使花着于身。意思是说小乘还有法执,还没办法像大乘佛法那样,即使是散花,菩萨都不会着身,小乘会着身,就是要让他了解,小乘跟大乘法差这么多。
【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
我们若在佛法出家,有分别心就是不如法,无分别才是如法。不是说身上有戴花就不如法,没有戴花叫做如法,是我们的心有分别就不如法,我们的心若无分别就如法。
【观诸菩萨花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这些菩萨,花落下来,不着,表示一切分别都停了。
【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
畏,畏就是在恐怖的时候,人在精神恍惚恐惧的时候,牛鬼蛇神、天魔,就有你的办法,打得进来。今天,我跟圣印法师讲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法师说在高雄建一间道场,但是,建一建…,后面,每次建,就每次有人检举,后面建一建,因为超过建地比,每次都有人检举他,已经花费…,我问法师:老和尚!你花多少钱了?花了五、六千万了,每次要搭起后面的厨房,人家就检举他,就来拆,现在竟然不能动工,不知怎么办?他遇到冤亲债主,怎么说呢?后面,巷子后面,刚好在他们后面,有一个浪荡子,或是怎样,谁知道?四十坪要卖他三千多万,一坪要卖他八十几万,一坪要卖…,圣印法师说八十几万,老法师说:哪有办法?四十坪卖三千多万。还在巷子内,跟老法师说:您若不跟我买,您会后悔。意思是说您每次违建,我就每次检举,现在不向他买,每天都在后面烧纸钱,不知念什么咒,每天在后面为他念经、念咒,我对老和尚说:佛法最不怕这些了。他用有,我们就用空,有就是生灭法,他有无量无边的神通,您都如如不动,他用有,我们用空性的力量,不要理他,是啊,不然,念个消灾延寿佛,净一净,洒净一下,遇到这种就没办法!你若恐惧的时候,恐惧,天魔得其便,同理,你遇到外道,我们不怕他,换他怕我们,我说:这怎么办事呢?他说:实在是冤亲债主,也不知怎么办?即不能落成也不能建,接后面厨房的水管,也不可以,也不可以让你砌砖块,都不能动,凄惨了!老和尚!现在您说怎么办?就是不知道怎么办?他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说,我告诉你!建寺院要狠,不怕死,狠,不然,没办法!我告诉他:您现在要违建很困难,现在抓得很严格,抓得很严格,让你动弹不得,我说:我山上那块四十几甲都不敢动,我还有执照,还有所有权状。今天,我们若加建些,怕左邻右舍会检举,但是,我们是有土地、有所有权状,所以,我们对任何事,心要定,尽管他念什么咒,没关系!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
因为声闻乘,恐怖生死,他会怕,所以,五欲六尘得其便,就会伤害你,你若能保持空性,百花从里过,片叶不沾身,太棒了!百花从里过,片叶不沾身,百花从里过就是五欲六尘虽然时时现前,片叶不沾身,没有作用,还是我们心的问题。
【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
已经离开恐怖的人,五欲六尘对他没有作用。
【结习未尽,花着身者。】 因为二乘的习气还没有得到无生忍,所以,还是会着,还是会停在色身上面。
【结习尽者,花不着也。】
我、法二执都断了,花不着,所以,花会着,还是因为我们内心的问题。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止就是我们所说的来到,来到维摩诘居士这间房子,来这里听闻佛法。这句话就是问你到维摩诘这间房间有多长的时间?是不是已经很久了?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
耆年就是七十岁。耆年解脱就是七十岁的老人解脱。我来到这里就像七十岁的老人得到解脱,意思就是第一义中道,没有所谓的久近,没有时间的观念。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噢!到七十岁解脱,那么来到这里应该是很久了吧?
【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她反过来问舍利弗,你看七十岁会解脱的人,到底有多久?
无为法得解脱的人,哪里有久近?悟到无为法,根本就没有时间的观念,讲什么久近呢?
【舍利弗默然不答。】
他就没有回答。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
耆旧是指舍利弗的年纪。像你舍利弗年纪这么大,又是这么大的智慧,为何现在沉默不语呢?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
解脱,当然是无话可说,当然是离开语言。所以,我对于离开烦恼,解脱的圣者不晓得要说什么。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语言文字都是解脱相,为什么这样讲?解脱者,不执着内,不执着外面,也不在内外之间。文字正是如此,所以说,不用离开文字言说,当下文字就是实相。为什么?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一切诸法都是解脱相,意思是说万法虽然不同,但是,当下若悟道,什么都解脱,我什么都不怕,就是这样子。这句话非常重要。
在座诸位!我们为什么不能解脱?我们就是分别心,异相,人家说性相一如,本性跟事相当下就是一如,没有所谓的事相,没有所谓的理体,体相一如,当相即道,无量的解脱,无量的欢喜心,受到逆境不觉得委屈,受到赞叹也不认为有个赞叹的我,因为五蕴皆空,所以,一切诸法是解脱相,我们要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不能解脱?很简单!只有一个字执,执就卡住,卡住就像我现在鼻塞一样,老是过敏,那块肉虽掉下来,但是,常常感冒,医生说我的鼻梁歪了,要调整,不知是否是真的?这鼻病,太久了,不讲经又不行,照理讲要休息才对,但佛法要流传。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
不复就是难道的意思。难道不是离开淫欲、嗔恚、愚痴才叫做解脱吗?
这是二乘人的观念,二乘人认为除掉淫欲、除掉嗔恚、除掉愚痴,这叫做解脱,大乘人不是这样子。
【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
增上慢人就是说二乘人以此为满足叫做增上慢。佛为了小乘,有一点点法执未断,还有一些习气,所以说,你要离开淫欲、愚痴、忿怒才能解脱。
【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没有法执,不以此二乘为知足的人,佛就对他说说淫怒痴性既是解脱。
太厉害了!男女当下就是空性,不然,维摩诘居士怎么成佛的,我们也有讲过,他也是娶妻生子,示现居士身,他一样有淫,不然,他怎么传宗接代,但是,他是佛。说来说去还是心的问题,说淫怒痴性就是解脱,当下就是,就是这样。如果说,淫欲就完全不能修行,所有在家居士全部要倒,在家居士大家都有结婚生子,只要你依法提起正见,尽量淡泊它,不然,你怎么修行,我问你?大家都要生子,不然,孩子从哪里来的,难道像佛陀那样右胁而生,有可能吗?不可能!所以说,欲望是障道,虽是没错,但是能够观照自性本空,维摩诘居士、庞蕴居士,过去的李炳南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在大陆结婚——这些大德们,都有结婚,这些在家居士,也是多得不得了。我们要善于观照,淫怒痴性既是空性,也可以解脱,无碍。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
太好了、太好了,天女你是得到什么?以什么为证?辩才才能这样?
【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慢。】
自认为有所得、有所证,就会轻视别人,佛法就没有平等法,变成增上慢。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
小乘、中乘、大乘,你是求什么?
【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
瞻蔔林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金色的花,在灵山会上,佛拈花,迦叶微笑,就是这个瞻蔔花。就是说你来到瞻蔔林里,你闻到的只是金色花的香,你并没…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