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重罪,第三叫做逆罪。比如说,杀死一条狗,杀死一只青蛙,这算是犯轻罪,杀畜生犯轻罪,如果你杀死一个人,犯重罪,如果,你杀死你的师父,或者是杀死你的父母,那不得了!这算是逆罪,不可赦,罪不可忏,逆罪的罪可重了,我们若行五无间,就是五逆罪,我们一定是从恼害心来的,但是,菩萨在五逆罪当中示现,若菩萨行五无间,就是示现,而无恼恚,他只是示现而已,外表看起来他好象很忤逆,但是,事实上他内心并没有嗔恚,他一定有他的原因,菩萨一定有他的发心。
【至于地狱,无诸罪垢;】
罪垢就是业因,这句话意思是说他虽然来到了地狱,并不是因为罪业果报而来的,实在是因为他发心想要救众生。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骄慢等过;】
而堕畜生,一个人有两种心理容易堕入三恶道,第一就是愚痴,第二就是我慢,愚痴的人,愚痴的人没有智慧,很容易堕入三恶道,因为,他什么恶都乱做,我慢的人,每样都瞧不起别人,所以,他的心束缚在我慢,多堕畜生,所以说,菩萨来到畜生之道,他并不是因为无明、骄慢而来的,示现在畜生道,他也要度畜生。
【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
为什么他特别强调具足功德?因为饿鬼道都是没有福报的人,简单讲!我们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们喝一滴水,吃一粒米,跟我们上辈子的福报因缘都有关,我们若悭贪就没有福报,没有福报就会堕入饿鬼道。菩萨不是这样,菩萨是具足功德,并不是悭贪而堕入饿鬼道,所以,我们若在常住当中要惜福,要惜福,用水也好、用电也好、用瓦斯也好,该用的就用,比如说,我们去厕所,上厕所开个电灯,出来马上关掉,因为,那是你的福,你这辈子来到常住,我们有因缘、有福报,但是我们浪费常住,我们违背因果——出来,厕所灯不关。或是我们在常住打长途电话,打到台北,你稍等一下,我帮你叫一下,结果,去叫四、五分钟,你电话也不挂断,你并不需要如此…,四秒钟一元,一分钟十五元,你在那里等五分钟,刚好浪费常住的钱七十五元,不必这样子。打电话,我是某人,拜托你帮我接某人是否在家?他说:不在!拜托你等一下,电话先挂断,等三分钟再打。这都是很容易地就能替常住省钱,但是,我们不愿这么做,我们若在煮开水,煮下去,就一直滚,滚到茶壶干掉,破洞。这样不好!包括我,我上厕进去,两盏电灯,我一定开一盏而已,厕所,我洗澡不曾开很亮的,打开,日光灯足够,看得到,能洗就好,所以说,惜福我们要做到。
【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因为色界跟无色界,凡夫若到色界跟无色界,总以为是涅槃,认为是第一最胜之处,但是,我们若出生在色界、无色界,行色界、无色界之道,不以为胜,不认为这是最殊胜的。
【示行贪欲,离诸染着;】
菩萨,你看他外表好象对某件事可能很执着,不过,他离开污染,所以,我告诉诸位!谁是菩萨,你从外表看不出来,你看到这个人贪钱、好色、坏脾气,不一定,有时候是菩萨示现的。
【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
为了教化众生,所以他示现嗔恨,不这么教众生,不拍桌摔椅,他不会觉悟,没办法!但是,菩萨的心是无挂碍。
【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哪一种情形示现愚痴?对我慢擅长辩论的人就沉默不语,示现愚痴。
有一次,一个菩萨要请我吃饭,说是自己先生很我慢,很会辩论,声称即便慧律法师来他也能把法师讲的无语答对。我说:好!走吧!
到他家里,我就坐着只管吃饭,一句话也不讲。她先生平时很会讲话,很我慢,瞧不起一切的法师。他要跟我辩论,问我:佛法是什么?我笑而不答。他问什么,我都微笑而已。他太太就问我:师父!您怎么不讲话?我说:待会儿你就知道答案了。一会他把太太叫到外面,对他太太说:你师父很厉害!因为,我讲,他只是微笑,对这种人,我拿他没办法!光是他这招忍耐、微笑,我就学不来。他就这样降伏了。所以,智慧辩才有时候要用,有时候不能用,你愈讲,他愈要诽谤三宝,所以,你要对他很好,微笑,所以,我就示现愚痴行,示现傻傻的,这就是最好的办法。智慧就是用最好的办法,你有智慧你才知道要如何调伏,那个人很我慢,你偏要跟他说法,那没有用,没有用,机缘不对。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毁禁就是示现破戒、犯戒。他示现犯戒,但内心安住于清净,乃至小罪他都知道违背因果,万万要不得。
【示现嗔恚,而常慈忍;】
【示现懈怠,而勤修功德;】
外表看起来他很懈怠,但是,实在讲他很认真修行。
【示现乱意,而常念定;】
示现乱意,其实他的内心非常有禅定的功夫。
【示现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
世间跟出世间的智慧,就是般若,所以,第一个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段是在讲六度。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就是我们所说的看起来很虚伪,但那只是他外表的方便示现而已,他所做的都符合经典。
【示现骄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
我慢会阻碍彼此,但是,对待众生犹如桥梁,也就是说能很好的沟通。
【示现诸烦恼,而心常清净;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比如说,我今天到基督教堂,或者天主教堂,或是一贯道那里去,依你看,我会着魔吗?我可以拜他们的耶酥跟圣母玛利亚,我没差别,真的,我没差别,他也是佛。但是换基督教徒或是天主教徒,他们保证不敢来拜我们的佛祖,他走到大殿外面就停住,心有障碍。至于我,我无碍。您要我到基督教堂拜耶酥,没问题!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怕什么?
自己内心有碍才不会通达,内心既无碍,拜什么都一样,圣母玛利亚站在眼前,拜下去,我观想阿弥陀佛站在前面。拜谁都没差别,是心的问题,不是外相的问题。菩萨走到哪里,只要心无碍,一切法都无碍。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
未闻法就是大乘法,来到修行之处,为众生说大乘法,因为,大乘法他们不曾听过。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
因为辟支佛都没有大悲心,只有独利自己而已。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宝手就是能出无尽的宝藏叫做宝手。
【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
示现不清净,或者是身体残障,但是,事实上他有神通变化。
【示入下贱,而生佛种性中,具诸功德;】
能够续佛慧命叫做生佛种性中。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
羸就是弱的意思,那罗延身就是端正之身。
众生都是喜欢美的东西。有一次,有一个比丘尼在闭关,但闭关过程中有很多人去看她,而且去看她的都是男众,因为她长的非常美,大家都去看她,都买东西送给她。大家去看她,不是因为她有修行,而是因为她长的美。这个美字,是众生所乐见,众生都是一样的。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菩萨证得法身,永远没有生死,何况有老跟病呢?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维持生命的继续叫做资生,就是很富有的意思。虽然富有,但是,每时每刻不在观照无常,实在是无所贪。
【示有妻妾彩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
彩女就是侍者,以前的法律允许娶好几个,现在的法律是只能娶一个。有一个人问我:请问师父!邪淫的定义是什么?我就说:夫妻以外都算是邪淫。他就说:沙乌地阿拉伯可以娶四个,请问师父!若在沙乌地阿拉伯算不算邪淫?我竟然不会回答,我说:那你去信回教好了,那里娶妻,可以娶四个、五个。中国的传统都是一而已。永远的观照无常,常乐远离,远离什么?远离五欲,淤泥就是烂泥巴,五欲就像烂泥巴一样,一掉进去就爬不起来。
【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
讷钝就是不会讲话,不会讲话不是口吃,不会讲话跟口吃不同,不会讲话是说他的反应比较慢,而口吃是一句话要重复多次。总一切义,持一切法,都可以,总持无失。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
通往不正之处叫做邪济,济就是一个地方,示现进入邪道。进入邪道,邪魔外道之处,而以佛的正法来教化,度众生。
【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
因缘就是指生灭轮回,意思就是你要遍入诸道,示现来到一切的外道,而断他一切外道的因缘,使他进入佛道,超越生死的六道轮回,因为外道都没有办法超越六道生死。
【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身现涅槃,才能入生死,菩萨为了众生,所以,他不断生死,照常度众生,因为悲心很重,不忍心众生受苦,而继续弘法利生。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菩萨能够慈悲于一切,不论内道外道,这才是真正通达佛道。这句话的意思很了不起,一直认为我在修习正道,执着于自己的正道,这不是真正的佛道。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之下,面对跟你看法不同的人,敌对的人、仇视的人,一天到晚困扰你的人,你都能够平等心对待,无所执着,一切法不受,这样才能通达佛道。没那么简单,忍无可忍,还要再忍,忍耐以外还要忍耐,没有任何道理的忍耐。我觉得这句话太伟大了,行于非道就是通达佛道,每一种都能让你通达佛道,只有无碍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有碍的人就没办法!人都是怎样?好的执着,坏的躲开,菩萨不会这样,菩萨看到很坏的人,照旧欢喜心,唉!今天我又有锻炼忍辱的机会,他都能够随文入观,随着境界而进入观照,他都不会被碍到,所以,好人、坏人、顺境、逆境、善、恶都通达,这样我们了解菩萨的修养吗?很惊人!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维摩诘居士就反过来问文殊师利菩萨: 什么是如来的种性?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
一般众生执着五蕴身,有身见,但菩萨不同,他观照身是五蕴所集合的,…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