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P60

  ..续本文上一页间,也没有所谓的入于出世间,统统没有,也没有所谓的出于生死。

  不溢就是不流动的意思,不流动的意思,把这个心不让它有动态的念头产生。不散,就是没有所谓的出入,没有所谓的出,也没有所谓的入,就是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然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这在二乘人来讲,是相当清楚的对立。生死性是什么性?注意!什么是我们的生死?业力是我们的生死。业力从哪里来?业力从哪里来?从无明来。无明从哪里来?从念头来。念头从哪里来?从不知不觉来。为什么不知不觉?没有原因。你不善于观照当然就不知不觉,为什么不善于观照?因为你不知不觉。为什么不知不觉?因为你不善于观照。为什么不善于观照?因为你不知不觉。这样你听得懂吗?就是这样,你为什么不知道路?我就是不知道路。你为什么找不到讲堂?因为我走错路。为什么走错路?因为不知道路。答案还是一样。你为什么不开悟?因为不晓得悟是什么。有一个菩萨来问一个问题很可爱:敢问师父!我说:问啊!开悟是什么?我说:傻瓜!如果你悟了,你来问我做什么?你就是不知道悟,你才来问我,对不对?唯心相应,你开悟,你还问我做什么?开悟得心境,跟我们的心境都一样,平等嘛!早就悟到了,还要问什么?

  善意菩萨说:生死涅槃是二,若见生死性,就是无生死,无缚,也无所谓解,这个解就是下一番功夫去除掉它叫做解,你根本就不要除。有一次,去参访一位老法师,老法师说,有一个罐子,这个罐子的瓶口太小,里面又有一只鹅,在不打破罐子的前提下,要如何才能让鹅得到自由跟解脱?第一个说:把它拉出来。瓶口太小拉不出啊。第二个说:把它打破。老法师说:你都没注意听,我刚才说瓶子不可以打破。说到后来没办法!他就说:慧律法师!你的见地怎么样?我说:它静静地在那里,活得很快乐,把它拖出来做啥?对啊!这就是答案。它在罐子里很快乐,你把它拖出来做啥?它当下就解脱了,拖来拖去做啥?对啊!禅宗就是这样,你要拖来拖去,它不用被拖来拖去,一切法当下放下,答案就出来了,我也不用拖,罐子也不用打破,鹅活得很快乐,你为什么要把它打破?这样对、这样对、这样对。禅宗就是这样当相即道,相当下就是解脱,拖来拖去都是生灭法,多此一举。有的人听了很欢喜。人家说:请喝茶!有喝就是没喝,没喝就是喝,胡乱套用,不喝会口渴,头脑坏掉,有喝才不会口渴,这是不同。不然就是不生,你没有所谓的生,也没有所谓的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尽就是究竟,不尽就是有一定的界限叫做不尽,如果你要以反面来讲的话也可以,尽也可以说是不究竟,不尽犹如虚空,它没有一个尽端,也可以,中国字就是这样,看你站在哪一个角度。这很难讲,如果,你站在事相上来讲,一切事相的尽,就是有一个界限,不尽就是没有所谓的界限,如果,你站在道理的话,尽就是究竟的道理,究竟的实相,不尽就是不究竟,看你要站在哪一个角度。我们中国人的字,怎么命名都是赢,我举一个例子,中华大胜日本,哪一队赢?中华队赢,中华大败日本,哪一队赢?也是中华赢,中国人就是这样,每样都要赢,用辞让你搞不清楚,这是中国人的习惯性,说大胜跟大败,反正都是中国赢,所以,有时侯名词,看你站在哪一个角度,做何解释?尽跟不尽为二法。

  若究竟尽就是毕竟空性,若不尽,不尽也是无限,没有一个尽端,没有一个界限,所以说都是无尽相。无尽相就是空相。空无所谓有尽跟不尽的相。所以空就无所谓尽跟不尽的相,因为,有一个界限跟没有界限,有界限就是没有界限讲的,没有界限就是对有界限讲的,对不对?

  比如说,无常就是空的初门,破法不尽,名叫做不尽,比如说,你破法,破除执着,破除执着性,还没有达到究竟的不执着,变成破这个执着不尽,破法不尽名为不尽,如果,乃至一念不住就无有生,无有生就产生尽,无有生就是尽,产生尽就是毕竟空,彻底的破除执着,是名尽也。无实相,无法常住,这也可以称为尽,有为的虚伪法,无常,所以,我们称为尽,在事相上是一种虚妄,意思是说事相名为有尽法,实相是无为法,常住如虚空,所以,事相是尽,理是不尽,所以,以尽为尽,或者是以不尽为不尽,都是对立法,如果,你能悟到一切尽跟不尽全都无尽相,就是说你若能悟到事相当下就是空,理性当下也是空,这就是不二法门。所以,佛光山那个不二门,就是出自《维摩诘经》,都是指不二门,不是只有这个门,做大师实在不简单,今天报纸登的,说佛光山墓场建太多,没有回馈大树乡,现在,人家又在搞了,所以说,做一位大师要受尽一切的忍辱,每样都要找他的麻烦,报纸登的,不知是否真的?佛光山下面的停车场,已经停得没车位,过农历前,一坪五万元,听得懂吗?将所有的旁边都买下来,买下来之后,一坪十二万,不到一个月时间,要置出家人于死地,所以,知名度太大,人家会眼红,很难过!所以,大师实在很伟大,也很需要忍辱,他才有办法,他忍耐得了,至于我,我没办法,我就拿畚箕、拿扫帚、棍子出来,也没办法,你搞不赢他,真的,别说做菩萨,光是做个比较出名的法师,他就得忍一切的委屈,委屈,没办法,常常找佛光山麻烦,田园房宅,常常看到报纸刊登,若稍微掉颗石头下来,就说是从佛光山掉下来的,挡到人家的路,又在那里搞了,目标太大,人家认为他很有钱,就想:搞看看有没有钱,说起来实在是可悲,他不正信才敢这样,若对三宝来讲,对不对?我们对三宝,贡献都在贡献了,还炒地皮,实在很糟糕!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我是凡夫所执着,无我是二乘人,二乘人认为无我,为二。非我就是说没有一个我,当然也是不可得。你见到我,你就了解我;五蕴皆空,当下就是实相,没有一个真正的我,更加不能起一个无我的念头,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明就是智慧,无明就是愚痴,智慧跟愚痴是二。无明当下完成了毕竟空性,就是我们的实性,就是我们的智慧,但是,智慧也不可取,不能执着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变成一种障碍,离一切数量的执着,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明就是智慧,无明就是愚痴,智慧跟愚痴是二。无明当下完成了毕竟空性,就是我们的实性,就是我们的智慧,但是,智慧也不可取,不能执着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变成一种障碍,离一切数量的执着,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明就是智慧,无明就是愚痴,智慧跟愚痴是二。无明当下完成了毕竟空性,就是我们的实性,就是我们的智慧,但是,智慧也不可取,不能执着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变成一种障碍,离一切数量的执着,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

  眼睛对色法,世间人认为是二种,是二法,若对色法当处透视,于色不贪不恚不痴, 师父以前不是告诉过你!要透视它,你只要透视它。这个色不是指女色,而是指一切境界,你眼睛对一切境界,世间人讲它是二,如果,你知道眼当下的分别心就是空,一切境界就是空,你不贪不恚不痴,这就是名寂灭。不需要灭掉色身才找寂灭,意思就是烦恼就是菩提。我们的贪恚痴不是烦恼吗?如果,你透视它,彻彻底底去了解一切都是因缘法,这就是寂灭。

  以前,我念高中的时候,我们的学校,南海路56号的附近,有历史博物馆,有植物园,再走过来一点,在和平路那里,有举办大型的展览,厦门街有旧书摊。我们下课,就参观,历史的画展、毛笔字、插花,或是电子展览、工业展览,为什么?没有听到佛法嘛!认为这个境界都是实在性的,就要参观、访问,心就是这样,这个好的、这个坏的,我们内心里面,每一分、每一秒在起心动念,去执着它,因为我们内心空虚,不知道我们回光返照就是智慧,所以,借重一种错觉的外境,来满足我们内心的空虚感,书包一背,把学号放在最显眼处,到处逛走路很神气。实在是很无知,有时候,我揽镜自照觉得很惭愧,怎么有学佛跟没学佛差这么多。那时整天都是逛历史博物馆,哪个名人写毛笔,还有某名人画一幅画,我看不懂!我问:订价多少?哇!几万?若拿来挂在我的厕所,我也嫌占空间。就是这样,这样看,乱闯。说真的,没有学佛,那种可怜,那种分别、那种动念,讲实在的,到死都不可能觉悟,现在进去看,要看什么?我不知道?要看故宫博物院,走啊!几块破铜烂铁,这是石器时代、这是周朝、这是唐朝的玉佩……人家说到日本的秋风洞,有多美就有多美,秋风洞里面有电灯,我进去秋风洞用跑的,导游说:哇!你怎么这么快!我不知要看什么?也没什么!有水在流,钟乳石,电灯点亮,看到一滴水滴着、滴着,你看我,我看你,流水就像瀑布声,就是这样,悟道跟不悟道心境都不同,一百八十度不同,以前若在选美大会,赶快开电视,赶快开电视看美女,泳装,快点!快点,坐在那里,饭也忘了吃,看、看、看…,唉!惭愧!惭愧!惭愧!愚痴到家,若我们上辈子有大智慧,这辈子再延续,稳当的!绝…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