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现在,在越战流离失所的美国人,到现在还找不到,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都不知道,美国是世界的警察,维持全世界的秩序,但是,有时候随随便便出兵,所以,这次的中东战争,美国总统布希,布希就这么说,他说:这不是第二次的越战,这不是第二次的越战,美国参谋总长鲍威尔,他就说:这次不同于越战,一下子就要让你战败,所以,这次打得太漂亮,美国这次只有死一百个人,消灭伊拉克的军队二十几万,很惊人!所以,国家的局势都在变,都在变,泰国算是很有福报的,很有福报的,但是,福报尽的时候,业障就现前,像离Bangkok,Bangkok就是曼谷,离曼谷一百公里左右,有一个【英语】,【英语】是性泛滥最多的地方,凡是到泰国的人,他一定会到【英语】,到【英语】,什么都有,到【英语】时,整路都是bar,bar就是酒吧,走过去都是性泛滥,酒吧,因为【英语】是观光必去的地方,所以,整个星【辶星】罗湾,星【辶星】罗湾,【英语】就在星【辶星】罗湾的旁边,星【辶星】罗湾现在污染得非常严重,大便、小便、工厂的废水,去到泰国的【英语】,纸屑乱丢,造成严重污染,泰国现在【英语】之处,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的污染,很严重的污染,现在的Bangkok,Thailand泰国,染上爱滋病的,爱滋病的,居世界排名,名列前三名,爱滋病AIDS,性泛滥,虽然说他们..,因为,他们都要短期出家,其实泰国真正对佛法,彻底认识的并不是很多,虽然,他们每一位男众都要出家,不出家会娶不到老婆,有的出家三天,有的出家一星期,出家一星期有功德,做给他的父母亲,所以,他的出家不是为了他的生死而出家,泰国都认为出家有功德,出家有功德,爸爸、妈妈生我,我就做功德给他们,所以,我就出家三天,或出家一星期,是要做功德给他们,他不是为了了生死,他不懂什么叫做了生死,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过,所以,在泰国对佛法的认识还是很肤浅,还是很肤浅,,有一次,我跟泰国的..,好像是接近僧王的那种高僧大德,在泰国,两个人谈起话来,透过翻译,我发现他们的修行还不行,他们的修行只限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透过翻译,那个翻译是台湾大学的,台湾大学,在台湾留学过的一个华侨,我跟他谈,然后他翻译给那个泰国几乎接近僧王的地位,谈话,来,就介绍:这是台湾的慧律法师,弘法了几万个人,几万个人,他们很重视师父,就跟我谈,谈论当中,并没有谈到《六祖坛经》本性上的东西,统统没有,只有谈到第六意识,意识,他说:我们要观照,我们要观照,就是要观照、要观照,观照:苦、空、无常、无我,观照,然后不落入逻辑的推论里面,意思就是这是如是见的,他告诉我:不落入逻辑的推论里面,逻辑推论有时候是用意识心分别,所以要观照,观照:无常、苦、空,我就问他:你观照的那颗心,谁来观照这颗心。你用这颗心观照,那谁来观照这颗心,变成犯无穷的过患,无穷的过患,你的第六意识观照能所,那谁来观照能观照的心,他没有修行大乘法的平等,没有办法当相即道,当体即空的思想,没有办法,我去就跟他谈一谈、谈一谈..,我认为还是很有限,小乘思想还是很有限,他的徒弟是好几百个,土地是好几十甲,我去跟他谈,谈了,我认为还是不行,我是这样认为,还是不行,当然,我们是修学大乘法,也不是看不起小乘法,也就是说在泰国的修行,像他这样可说是泰国的代表,僧王,泰国的一个代表,但是,还限在某个角度而已,限在某个角度,大乘的法没有,统统没有,泰国算是一个很有福报的国家,但是,懒惰,懒惰,很懒惰,他今天若赚到钱,就不再工作了,我们去水上人家的时候,水上人家的时候,九点开店,十二点、一、二点就打烊,一天只做三、四个小时的生意而已,不开店,有钱,那是泰国人不怕没饭吃,泰国人不怕没饭吃,福报大到什么程度?他们的米随便乱撒,他们的米不耕种,他们不像我们用机械耕种,他们随便在路边,一看就是稻子,都是稻子,不用耕种,时间到,割稻子就好,他们不用灌溉、拔草,土地很宽广,泰国的土地是台湾的十四倍大,十四倍大,人口五千七百万,五千七百万,土地很大,都不用耕种,很大粒的那种叫什么,能喝的那种叫什么,椰子,唉呀!讲了老半天,整路都是椰子,整路都是稻子,看到的都是榴梿,榴梿【日语】,榴梿、椰子,榴梿是比较少,所以,泰国人,只要你肯动,你肯动,只要你肯动就不会饿死,因为后花园都是稻子,自己去收割,上苍还是很照顾泰国,泰国供养僧,他供养僧,他供养出家人,他的福报就大,他的依报,福报就大,他供养出家人,出家人福报大,他的福报也就大,所以,感应到全国,全国,所以,泰国没有什么战乱,当然,小小的战乱会有,不像中国那样,中国乱七八糟,所以说,在声闻中最为多闻,不是菩萨,不是菩萨,我们就能了解,以二乘人来讲,他的能力是非常有限,非常有限。尔时众香世界的菩萨来到这里,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看到这个世界实在很可怕。【今自悔责,】我很忏悔、很自责,很忏悔、很自责,【舍离是心。】为什么?【所以者何。】为什么?【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为了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现佛国异。随其所应现诸佛国土不同,因为,世尊要隐藏他的实力,现二乘的色身,为了度劣根性的众生,所以,现不同的国土,现佛国异:现不同的国土,度根器比较烂的众生,
【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希望世尊您能讲一些法,我若回去众香世界的时候,我们当念如来的教化,来宣扬如来的功德。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要注意!有尽,什么是有尽?什么是无碍?什么是解脱法门?【何谓为尽。】何谓尽,【为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无常法,什么是尽?尽就是不究竟法,什么东西,什么法是尽?有为法,就是说生灭法都是有尽的,比如说你今天有福报,你也是有尽,你布施再多,你若以清净心布施,福报就无尽,你若依功德心,我执著有个我在布施,这样是有为法,有执著是有为法、是生灭法:这样福报有尽。什么是无为法?
【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这句话我们常常听,但是不知是什么意思?不尽就是不灭,不逃离有为法,这是智慧的人,菩萨,什么叫做菩萨?不尽有为,就是说不除掉有为法,不灭掉有为法,不逃离有为法,他面临有为法,有为就是现实,面对现实,所以,真正的菩萨度众生,没有人单独跑到深山林中,独自躲起来,去做一个,自己了生死的阿罗汉,没有人这样的,真正的菩萨,他绝对是在都市度众生,比如说,我跑道深山林中独自居住,那是一个人,你的修行不能贡献给众生,这是二乘人的发心,当然一开始修行要住茅棚,要住一阵子,当然是看各人,但是,到最后还是要回向菩萨道,还是要到人多的地方度众生,人多的地方度众生,所以,我们要了解,真正在人多的地方度众生才是真正不简单,他不被欲望所迷惑,不被金钱、名利、供养所迷惑,这才是真正度众生,如菩萨者,不尽为有,不灭掉为有,不逃离为有,不除去为有,就是说他面临有为,也就是生灭法,不住无为,他不会..,因为他有悲心,他不执著无为法,他也不会安住无为法,他不落入涅槃坑里面,叫做不住无为,不掉到涅槃坑里面,所以说,不尽有为叫做大智,不住无为叫做大悲,因为大智,所以不会离开现实,因为,他有智慧,因为,大悲心要度众生,所以,不入涅槃坑的无为法,叫做不住无为。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著己乐,庆于彼乐。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密,为父母想;道品之法,为眷属想。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说无碍。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谓不离大悲,不,【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不尽有为,为什么不除去有为法?远离有为法呢?不逃避它呢?因为它是大慈,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我们志求佛道,其心要坚固,譬如树木,根若深就难拔,所以,经过千劫、万劫都不变,所以说,在座诸位!你发的是什么心?你今天,这个发就是发心,你今天来出家,你是发什么心来出家,你为什么住不下来?为什么烦恼那么重?你今天若是在家,来听经闻法,你是发什么心来听经闻法?是人家邀你来,你不好意思不来,或者你真的是为了生死而来,你发什么心?如果,你发清净心而来,一切是非、大小、贫穷,一切困境、逆境都不能阻碍你,我就是听经闻法,没人能动摇你,所以,发心太重要了,人家说初发心不退,成佛足足有余,你…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