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有正知正见,哪有可能被清海影响,哪有可能?对不对?拜托你去,你也不要,是不是这样?至于我,我很有自信,我是真才实学,不见得,吹嘘到这里就好,待会,会有人干咳,事实上我都如法而讲,按照经典读,没有我个人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因此,我们不用担心外道,我们老老实实在做,老老实实在做,所以,希望在座诸位!师父拜托你们,你们要买录音带,应当把佛法一直扩散出去,佛教再三年就很惊人了,真的,再三年,这是指日可待,再三年,我今年才三十八足岁而已,三十八岁,我到九月二十二日才有三十九岁:农历,现在才多少?现在才四月多而已,知道吗?我才满三十八岁,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再三年多,才四十一岁而已,佛教会大兴盛,再十年会很惊人,再十年就很惊人,对不对?对吧!我至少会活到七、八十岁,因为,我去算命是活到七十四岁,算命是活到七十四岁,但是,我做这么多善事,难道会这么快把我召回去?认真放生、印经典,你看,我愈来愈好看,你没看到吗?愈好看,善事做得多,讲这样,善事做得多,会改变貌相,改变貌相,佛教是大家的,大家要合作。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了解一切众生的烦恼,病不是指生病,是指烦恼,了解众生烦恼之处,但是,他不安住无为,因为有慈悲心。
【灭众生病故,】能够灭众生的烦恼,【不尽有为。】不离有为法,【诸正士】就是法身大士,【菩萨。已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不尽有为是大智慧,不住无为就是大慈悲,一个是大智,一个是大悲,【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是名,尽就是彻底的,这个才是彻底的无量、彻底的无碍,这才是彻彻底底的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非常欢喜。
【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遍散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顶礼佛的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就是娑婆世界,能够在这个娑婆世界【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不见了,【还倒彼国。】就是众香世界,回去众香世界。
【见阿 佛品第十二】
这字有人读成阿佛,阿佛,上次,有人读台语的,对不对?诵经:东方亦有阿 佛,我跟他说:阿瘦没有佛,阿瘦只有皮鞋而已,阿瘦皮鞋而已,阿瘦没有佛,这要读成阿 佛,台语读成阿 佛,读阿瘦不对,这个佛不就很瘦,阿 佛,见阿 佛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在三界,三垢已离。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观于寂灭,亦不永灭。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一切无得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世尊!如来身为若此欢节,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世尊就问维摩诘,你想见如来,你用什么来观照如来,怎样描述如来这两个子,若自己有慧眼,当然就能够了解,不用观照,若没有慧眼,虽然佛祖在眼前,你还是有障碍,所以,问居士:你如何观照如来,这两个字如何解释?要如何观佛,有三种,第一、观佛的形。第二、观佛的法身。第三、观空性。观佛的形: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佛有我们眼睛看到的佛,接著,就是观法身,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的法身,这也是佛,第三就是观性空也是佛,也是佛。
【维摩诘说。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自我观照色身的实相法,观佛也是这样,因为,你观照自己与佛平等,你就是佛,离佛不远,所以说,如自观身的实相,观佛也是这样,我们的色身,无相、无不相,佛也是这样。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这就是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同理,前际就是过去,过去已过了,是不是?后际不去,前际不来,过去也没有来到现在,是不是?后际就是将来,将来也没有所谓的去,当体就是空,时间、空间都是虚妄的,虚妄产生的观念,你说他有来有去,这是一种错觉,也可以说是无始劫来的一种执著,所以说,前际不来,后际就不去,今则不住,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说观如来,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来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不观色,不观色如,】我们不观色就是说这个色当下就是空性,五阴、十八界、十二入,都是没有去来相,所以,你观色,色如就是有一个如如不动的色法,意思就是说你不必刻意地去观照色法,因为色体当下就是空,也没有一个色体当下空性、如如不动的,为什么?就是多余的形容,本自如此,法而如是:本来如此,所以说,不观色法,不观色如,就是说无所谓的色法,因为色法本空,也无所谓色法当下的如,因为法而体相用是一体的,就是这个东西,没有所谓一个色法的如,去形容它还是多余的,
【不观色性。】也没有所谓的色性,色无自性就是没有所谓的色性。
【不观受想行识,】所以,一切法不受,一切法不行,不想,一切法不行就是不造作,一切法不识,如果换成现在的名词,一切法不受就是没有苦、乐、忧、喜的受,一切法不想就是一切法不思惟,正念常现前,不行就是一切法无造作,没有身口意的造作,一切法不识:也就是说不落入种子,那就没有生死,
【不观识如,】也没有一个所谓的识,没有一个如如不动的,识如:识的清净叫做识如,所以说,也不观有一个清净的识如,
【不观识性。】识的本性,因为有所观的话,就变成动,变成动性,所以,不观识性,不观识性。
【非四大起,同于虚空。】
意思是说我们这个色身是四大假合,但是,是缘起性空,所以,我们要认识清楚我们的如来,什么是如来?如来不是四大,生灭法所起的,因为,如来这两个字如同虚空般,世间人都不懂,那天,我出去办事,坐计程车时,计程车司机说:请问师父!什么叫做三宝佛?三宝佛是哪三尊佛?我说:没有三宝佛的名,我曾听过,不过,都是外行的才讲三宝佛,三宝佛、如来佛,根本都是外行人在讲,三宝,三宝是佛、法、僧,三宝佛怎么讲?佛、法、僧有佛吗?三宝佛,我们的流通处不要对人讲错,三宝佛,笑死人,自己买东西,却不知是什么佛,比如,华严三圣,对不对?药师琉璃三圣,西方三圣,华藏世界的三圣,对不对?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的三圣,对不对?你若说中间是释迦牟尼佛,接著是药师佛或是阿弥陀佛,也不能说是三宝佛,那要说三尊佛,他说:师父!我不懂。我说:对啊!就是不懂。我不懂!是啊!我说:你怎么问这个?我有在听慧律法师的开示,我说:噢!我默不作声,我说:你听什么?慧律法师说这都是假的,金钱都是假的,不过,我每天都为假的在忙碌:要赚钱。我说:很行!你很行,你知道这是假的还是得奔忙,就是这样,我也知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慧律法师有讲,不过,我就是为了这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带来带去而忙碌,我《金刚经》也有听,我说:你怎么修?法师讲的,六祖说:无一法可得,本来就是得,噢!还很行,很行,法师讲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还讲一整路,很行、很行,下车我夸奖他,真的,夸奖他,夸奖,下车,我告诉他:我就是慧律法师。啊!孔子面前写文章,关公面前耍大刀,我本来不想告诉你,又想,若告诉你,看你会不会不收钱,你又找四十元给我,还收我的钱,法师!在还您!法师!在还您!我说:不用,不用,赚钱也很辛苦。所以说,录音带到底有多少人在听,不知道,不知到底多少人在听,他都会对我开示,我都装成半白痴,不可以跟他说我很行,菩萨没人这种做法,菩萨哪有自我介绍,说自己很行,没人这样,所以,我出去尽量不要穿得太显眼,你知道吗?我外出,我一穿上长衫,黄色的长衫,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司机都有一个观感,穿黄色的一定很大,所以,他就问:请问师父!有穿黄色的,也有穿褐色,也有穿黑色的,这要怎么分别?是不是穿黄的比较大?我就跟他说:是啊!我出家十几年,我最大,最大,噢!住持都要穿这种黄的?是啊!住持要穿这种黄的。不懂,他认为按色彩来分大小,有的不懂,有的是说:师父!您燃三点。是啊!燃三点。噢!有的燃九点,不是更不得了!是啊!不得了!我若要更不得了,我连后面都燃三点,远远的你就看到我后面有三点,那更行,正面燃三点,反面燃三点,三、三、九,上面燃九点,多少?十八,出门,蹬、蹬..,十八点,我快晕倒了,吓死人,他说:那不是很有修?我说:若用燃的最有修行,那不简单,不简单,胸口也一起燃,燃一百零八粒的念珠,你看这才十八粒而已,一百零八粒,所以说,他们都不懂,不懂,他就问,所以说,四大都是假相,真正修行都在心地用功,哪有在外表用功,非四大起,同于虚空。
【六入无积,】要注意听!积…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