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P80

  ..續本文上一頁,你有正知正見,哪有可能被清海影響,哪有可能?對不對?拜托你去,你也不要,是不是這樣?至于我,我很有自信,我是真才實學,不見得,吹噓到這裏就好,待會,會有人幹咳,事實上我都如法而講,按照經典讀,沒有我個人的意思,是不是這樣?因此,我們不用擔心外道,我們老老實實在做,老老實實在做,所以,希望在座諸位!師父拜托你們,你們要買錄音帶,應當把佛法一直擴散出去,佛教再叁年就很驚人了,真的,再叁年,這是指日可待,再叁年,我今年才叁十八足歲而已,叁十八歲,我到九月二十二日才有叁十九歲:農曆,現在才多少?現在才四月多而已,知道嗎?我才滿叁十八歲,叁十八、叁十九、四十,再叁年多,才四十一歲而已,佛教會大興盛,再十年會很驚人,再十年就很驚人,對不對?對吧!我至少會活到七、八十歲,因爲,我去算命是活到七十四歲,算命是活到七十四歲,但是,我做這麼多善事,難道會這麼快把我召回去?認真放生、印經典,你看,我愈來愈好看,你沒看到嗎?愈好看,善事做得多,講這樣,善事做得多,會改變貌相,改變貌相,佛教是大家的,大家要合作。

  【知衆生病故,不住無爲。】了解一切衆生的煩惱,病不是指生病,是指煩惱,了解衆生煩惱之處,但是,他不安住無爲,因爲有慈悲心。

  【滅衆生病故,】能夠滅衆生的煩惱,【不盡有爲。】不離有爲法,【諸正士】就是法身大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爲,不住無爲,】不盡有爲是大智慧,不住無爲就是大慈悲,一個是大智,一個是大悲,【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是名,盡就是徹底的,這個才是徹底的無量、徹底的無礙,這才是徹徹底底的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衆妙華,若幹種色,若幹種香,散遍叁千大千世界,供養于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非常歡喜。

  【以衆妙華若幹種色若幹種香遍散叁千大千世界,供養于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頂禮佛的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就是娑婆世界,能夠在這個娑婆世界【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不見了,【還倒彼國。】就是衆香世界,回去衆香世界。

  【見阿 佛品第十二】

  這字有人讀成阿佛,阿佛,上次,有人讀臺語的,對不對?誦經:東方亦有阿 佛,我跟他說:阿瘦沒有佛,阿瘦只有皮鞋而已,阿瘦皮鞋而已,阿瘦沒有佛,這要讀成阿 佛,臺語讀成阿 佛,讀阿瘦不對,這個佛不就很瘦,阿 佛,見阿 佛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問維摩诘:汝欲見如來,爲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诘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于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叁界,叁垢已離。順叁脫門,具足叁明,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衆生。觀于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爲,非無爲。無示無說。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舍。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衆結縛。等諸智,同衆生,于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爲若此歡節,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世尊就問維摩诘,你想見如來,你用什麼來觀照如來,怎樣描述如來這兩個子,若自己有慧眼,當然就能夠了解,不用觀照,若沒有慧眼,雖然佛祖在眼前,你還是有障礙,所以,問居士:你如何觀照如來,這兩個字如何解釋?要如何觀佛,有叁種,第一、觀佛的形。第二、觀佛的法身。第叁、觀空性。觀佛的形: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佛有我們眼睛看到的佛,接著,就是觀法身,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的法身,這也是佛,第叁就是觀性空也是佛,也是佛。

  【維摩诘說。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自我觀照色身的實相法,觀佛也是這樣,因爲,你觀照自己與佛平等,你就是佛,離佛不遠,所以說,如自觀身的實相,觀佛也是這樣,我們的色身,無相、無不相,佛也是這樣。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這就是說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同理,前際就是過去,過去已過了,是不是?後際不去,前際不來,過去也沒有來到現在,是不是?後際就是將來,將來也沒有所謂的去,當體就是空,時間、空間都是虛妄的,虛妄産生的觀念,你說他有來有去,這是一種錯覺,也可以說是無始劫來的一種執著,所以說,前際不來,後際就不去,今則不住,所以這句話也可以說觀如來,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如來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不觀色,不觀色如,】我們不觀色就是說這個色當下就是空性,五陰、十八界、十二入,都是沒有去來相,所以,你觀色,色如就是有一個如如不動的色法,意思就是說你不必刻意地去觀照色法,因爲色體當下就是空,也沒有一個色體當下空性、如如不動的,爲什麼?就是多余的形容,本自如此,法而如是:本來如此,所以說,不觀色法,不觀色如,就是說無所謂的色法,因爲色法本空,也無所謂色法當下的如,因爲法而體相用是一體的,就是這個東西,沒有所謂一個色法的如,去形容它還是多余的,

  【不觀色性。】也沒有所謂的色性,色無自性就是沒有所謂的色性。

  【不觀受想行識,】所以,一切法不受,一切法不行,不想,一切法不行就是不造作,一切法不識,如果換成現在的名詞,一切法不受就是沒有苦、樂、憂、喜的受,一切法不想就是一切法不思惟,正念常現前,不行就是一切法無造作,沒有身口意的造作,一切法不識:也就是說不落入種子,那就沒有生死,

  【不觀識如,】也沒有一個所謂的識,沒有一個如如不動的,識如:識的清淨叫做識如,所以說,也不觀有一個清淨的識如,

  【不觀識性。】識的本性,因爲有所觀的話,就變成動,變成動性,所以,不觀識性,不觀識性。

  【非四大起,同于虛空。】

  意思是說我們這個色身是四大假合,但是,是緣起性空,所以,我們要認識清楚我們的如來,什麼是如來?如來不是四大,生滅法所起的,因爲,如來這兩個字如同虛空般,世間人都不懂,那天,我出去辦事,坐計程車時,計程車司機說:請問師父!什麼叫做叁寶佛?叁寶佛是哪叁尊佛?我說:沒有叁寶佛的名,我曾聽過,不過,都是外行的才講叁寶佛,叁寶佛、如來佛,根本都是外行人在講,叁寶,叁寶是佛、法、僧,叁寶佛怎麼講?佛、法、僧有佛嗎?叁寶佛,我們的流通處不要對人講錯,叁寶佛,笑死人,自己買東西,卻不知是什麼佛,比如,華嚴叁聖,對不對?藥師琉璃叁聖,西方叁聖,華藏世界的叁聖,對不對?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的叁聖,對不對?你若說中間是釋迦牟尼佛,接著是藥師佛或是阿彌陀佛,也不能說是叁寶佛,那要說叁尊佛,他說:師父!我不懂。我說:對啊!就是不懂。我不懂!是啊!我說:你怎麼問這個?我有在聽慧律法師的開示,我說:噢!我默不作聲,我說:你聽什麼?慧律法師說這都是假的,金錢都是假的,不過,我每天都爲假的在忙碌:要賺錢。我說:很行!你很行,你知道這是假的還是得奔忙,就是這樣,我也知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慧律法師有講,不過,我就是爲了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帶來帶去而忙碌,我《金剛經》也有聽,我說:你怎麼修?法師講的,六祖說:無一法可得,本來就是得,噢!還很行,很行,法師講的,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還講一整路,很行、很行,下車我誇獎他,真的,誇獎他,誇獎,下車,我告訴他:我就是慧律法師。啊!孔子面前寫文章,關公面前耍大刀,我本來不想告訴你,又想,若告訴你,看你會不會不收錢,你又找四十元給我,還收我的錢,法師!在還您!法師!在還您!我說:不用,不用,賺錢也很辛苦。所以說,錄音帶到底有多少人在聽,不知道,不知到底多少人在聽,他都會對我開示,我都裝成半白癡,不可以跟他說我很行,菩薩沒人這種做法,菩薩哪有自我介紹,說自己很行,沒人這樣,所以,我出去盡量不要穿得太顯眼,你知道嗎?我外出,我一穿上長衫,黃色的長衫,人家一看就知道這是..,司機都有一個觀感,穿黃色的一定很大,所以,他就問:請問師父!有穿黃色的,也有穿褐色,也有穿黑色的,這要怎麼分別?是不是穿黃的比較大?我就跟他說:是啊!我出家十幾年,我最大,最大,噢!住持都要穿這種黃的?是啊!住持要穿這種黃的。不懂,他認爲按色彩來分大小,有的不懂,有的是說:師父!您燃叁點。是啊!燃叁點。噢!有的燃九點,不是更不得了!是啊!不得了!我若要更不得了,我連後面都燃叁點,遠遠的你就看到我後面有叁點,那更行,正面燃叁點,反面燃叁點,叁、叁、九,上面燃九點,多少?十八,出門,蹬、蹬..,十八點,我快暈倒了,嚇死人,他說:那不是很有修?我說:若用燃的最有修行,那不簡單,不簡單,胸口也一起燃,燃一百零八粒的念珠,你看這才十八粒而已,一百零八粒,所以說,他們都不懂,不懂,他就問,所以說,四大都是假相,真正修行都在心地用功,哪有在外表用功,非四大起,同于虛空。

  【六入無積,】要注意聽!積…

《維摩诘所說經要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