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P9

  ..续本文上一页宫。】

  所住的宫殿。

  【干闼婆等及夜叉。悉见世间诸所有。】

  世间一切现象都现前。

  【十力哀现是化变。】

  十力就是佛的十智力,十力就是佛;哀是指慈悲,就是怜悯众生,所现出来的变化的境界。

  【众睹希有皆叹佛。】

  大众看见佛化现希有的境界都赞叹佛。

  【今我稽首三界尊。大圣法王众所归。】

  佛是众人所归。

  【净心观佛靡不欣。】

  若用清净心来观照佛,没有一个不欢喜。

  【各见世尊在其前。】

  每个人都看到世尊在眼前。

  【斯则神力不共法。】

  只有佛有这种能力,别人没有,二乘人没有办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

  佛用音声来演说,每一位众生,不同的众生,都能了解佛的意思,都认为世尊在为他说法。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的神通力太不简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众生各随所喜欢的,爱布施的人听到布施,爱持戒的听到持戒,爱修禅定的人听到禅定,像下雨草木就得滋润,只有佛才有这种能力。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为什么有的人会恐怖?因为,听到佛说法,有的人恐怖生死;有的人听得欢喜,要修行、断疑;有的人听到苦会产生怖畏,闻苦而了解苦。这世间确实痛苦,所以,有的人因恐怖而修行,有的人欢喜也要修行。或生厌离:这娑婆世界痛苦,或断一切疑问,这是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进。】

  佛是大精进者。

  【稽首已得无所畏。稽首住于不共法。】

  稽首就是顶礼佛,已经得到四无所畏法,稽首住于不共法,就是十八不共法,就是顶礼佛,已经得到四无畏法,顶礼佛已经安住十八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导师。稽首能断诸结缚。】

  顶礼一切众生的大导师,就是佛。结缚就是烦恼,我们都说心中打结,被绑住了,所以,稽首能断众结缚。

  【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就是说诸佛菩萨已经到不生不灭的彼岸。

  【稽首能度诸世间。】

  我们若顶礼佛祖,我们就能心中有佛,按照佛的法去做,我们就能度诸世间。

  【稽首永离生死道。】

  我们若顶礼佛,以佛为法、为师而修行,我们就能离开生死之道、六道轮回。

  【悉知众生来去相。】

  佛了解众生的来去之相。

  【善于诸法得解脱。不着世间如莲华。】

  莲花是出污泥而不染,所以对诸法他都清清楚楚,能够解脱,不执着世间,像污泥中的莲花。

  【常善入于空寂行。】

  善入就是善于悟入,常善悟入于空寂行,就是对空行特别下功夫。我也对诸位法师、在家菩萨说,你对空性一定要悟入,烦恼才会减少,也可以说没烦恼、无挂碍。

  【达诸法相无挂碍。】

  通达一切法,你都不会挂碍,因为你的心无污染、无束缚,出入就自在,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自在?你被卡住,怎么会自在,看那个不顺,看这个也不顺。修行,独自跑到山上,一个人没有伴,人家劝他又不听,自认为很行,对三宝不恭敬,动不动就批评,自己认为不用亲近道场。现在,有些人的观念是:我不用亲近道场,我不用亲近善知识,我是在家人,自己在家修就好。这样讲也有道理,希望能有那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是维摩诘居士,要记得!你们不是维摩诘,还是需要善知识,《大智度论》说:善知识修无量亿劫,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把无量劫的菁华都告诉你,聪明的人哪有可能离开善知识。我们若自认为不用亲近道场,反正我是俗家人,我好好照顾家庭,好好念佛,没错!这样很好,就怕你没有能力,若有这种能力,独自自修没意见。

  【稽首如空无所依。】

  稽首就是顶礼,像空性般,佛已证得空性,圣心无寄:圣人的心没有所谓的依靠,犹空之无依——古时候有一句话,圣心无寄,犹空之无依——圣人的心不寄托任何事物,对这个世间无所盼望,简单讲就是无所求,无寄:他不会寄望在金钱,也不会寄望在名利,也不会希望你怎么做。所以,你好,佛祖赞叹你;坏,佛祖同情你,但是,佛祖内心如如不动。善知识也是如此,师父今天对一切众生也是如此,有缘就来,没缘就没办法。但是你不要伤害三宝,否则你的因果会比较大!师父不可能伤害你,师父哪有可能伤害众生,绝对不可能,我不想再六道轮回,跟你结恶缘。所以,师父只有支持你、赞叹你而已。我若看到你的错,或是看到你的缺点,我只是微笑,慈眼视众生,因为,我近视,我不会看别人的错,你错误,你自己负责,对不对?我也不会为你烦恼。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

  宝积菩萨说完此偈后对佛这么说。

  【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我们学佛第一要发心。所以,经典常常问我们:我们有没有发菩提心?我们是否真的发大心?真正发心的人知道正法,他不会受到外境的影响,不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他知道这条路一定要走。所以,有发大心就有菩提觉悟、就有决定心。这五百位长者子,听到这偈之后,大家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愿闻得佛国土清净,】

  希望将来能得到清净诸佛的国土。

  【唯愿世尊说诸佛国清净之行。】

  有的版本是「说诸菩萨净土之行」。有的版本说,「说诸佛国清净之行」。土之所以清净,这是从清净的因地修行而来,如是因才能如是果。希望世尊能够对我们开示,菩萨净土之行,就是说要如何才能完成净土,你要好好学、好好做。

  【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

  宝积长者你能为诸菩萨问如来,就是佛国清净之行。

  【谛听!谛听!】

  注意听!

  【善思念之!】

  善思念之,要在善的角度里面。经典常说:善男子、善女人!你要注意听!是善男子跟善女人,我们是不是善男子跟善女人?我们现在还没达到这样,我们现在叫做恶男人、恶女人,所以差很多。所以,善思念之:好好地考虑。

  【当为汝说。】

  你要好好听我对你讲。

  【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

  【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这句要注意听!众生之类是菩萨的净土,意思是说清净的国土跟污秽的国土,都决定在众生。就是说你要完成清净的佛土,当下的众生就是,也就是说无量的众生心若清净,诸佛国土就清净,所以清净、不清净不在佛,在众生的决定,这句话很重要!诸佛菩萨证的法身,他没什么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国土,因为法身是无相;但是,众生是千百万种,众生所造的业不同,因此,他报应的净土也不同。像极乐世界七宝琉璃地,像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恶、泥土、肮脏,所以说,佛没有美、丑、净、秽的观念,因为他是无相。对佛而言,不定之土,才是真正佛的清净之土,因为佛是无相。净土是对秽土而言,这也是对立法,所以,要证得无相的法身,才是真正清净的净土。

  土的清净跟污秽,都决定在众生,所以说众生之类是菩萨的净土。简单讲,清净跟肮脏都决定在众生,这不是如来的土,如来无土可得,如来证得法身,遍十方都是他的净土,但众生造无量业,同样住在这个世间,层次面不同,所看到的也都不同。今天,若是菩萨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所看到的就是七宝地;若是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他也是清净的净土,后面会谈到。但是,就业识、业障的众生,即使是证阿罗汉果的舍利弗、阿难、目犍连,所看到的都是秽土,坎坎坷坷的秽土,跟凡夫看到的相同。这就是心的问题。

  人也同样如此,人不肯将心升华成清净,他善于跟人计较,生活范围会很窄,绑死在里面,他什么事都突不破。或是死在自我假设的念头里面,死在自我的陷阱——自我的陷阱就是用意识去推测某件事情,然后认为肯定就是如此。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自己设一种假设,并用认为这就是对的。所以,人都是死在假设里面,不想去求证,这个答案到底是真的是假的,而只凭推测就肯定它,肯定它就被束缚在里面,因此,清净跟污染都决定在我们的心。像今天来讲就很简单,每一位众生来此,都希望师父能对他开示,他都说:师父!我活得很痛苦。我都会对他讲:我活得很快乐。他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很烦!我就对他说:不知怎么,我就很快乐。怎么差这么多,谁知道?同样两只脚,同样一个头,同样一个色身,他讲出来是很痛苦,我是很快乐。我不知要烦恼什么,心境不同,他经不起人家讲句话,他就过得很凄惨,过得很痛苦的日子。我不同,即使跟我讲一万句话也没关系,我都讲一句:你造的业自己担,我不用跟着你痛苦,你夸奖我,你有功德,你诽谤我,你有罪过自己担,因果自会定夺。所以,我一句话就解脱了,谁讲什么都没关系,谁对谁错,这世间要讲谁对谁错,你如何肯定,你有佛祖的眼吗?平时,众生都斗鸡眼,哪有佛祖的眼,对不对?所以说,心若清净,走到哪里都没关系,每样都快乐。

  【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少两个字,加两个字就比较清楚。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度化众生的多跟少,众生若多,佛土就大,像极乐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声闻、菩萨、等觉菩萨。你光想无量无边,你就知道极乐世界到底有多大,随所度化众生的多跟少,国土有大跟小。释迦牟尼佛来娑婆世界,来到这个地球示现,人少,所以国土有限,若极乐世界可大了。所以说,众生当下就是佛的净土,佛土就是由众生所影响,众生若是清净之业就会影响清净之土,像我们的色身若比较长,影子就拉得比较长;色身若比较短,影子就比较短,这不是日光使我们这样,也不是月光使我们这样,这是我们色身的长短,所产生的影像。同理,诸佛菩萨随所度化众生的多跟少,他所取的国土,有很大的佛土,也有很小的佛土。

  【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

  就是说随所调伏众生的深浅来取佛土的好跟坏,像我们是刚强难化的众生,释迦牟尼佛特别慈悲,所以,我们要感恩我们的教主,十方诸佛、诸菩萨,没什么…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