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P8

  ..续本文上一页架,所以理性这种东西是不可靠的。你从小接受这种教育,你的background你的背景会影响你的思想,你的教育会影响你的思想会影响你的看法。人因为长时间的接受后天教育,会把我们本性的智性掩盖着,然后透过主观的色彩,就是业力,然后去丑化跟扭曲一切。所以由我们这个没有破掉执著的人讲出来的话,没有几个是正确的,都是不公正的,每一个人都自私。为什么?他要爱护自己的儿女,他要爱护自己的面子,他需要金钱,他哪里会去为众生呢?佛菩萨刚好颠倒,他牺牲生命都是要为众生。

  所以佛菩萨没有六道轮回,就是舍得、放得下。而凡夫没有办法跳出六道轮回,就是执着、放不下。所以这个理性看法统统不一样。在台湾这个立法院是有名的打架地方,不晓得你们新加坡的TV有没有报道?那个打得……请李登辉总统吃饭,那是国大代表翻桌子,啪……翻桌子的叫黄昭辉,是基督徒的,李登辉总统也是基督教的,两个都是奉神的旨意。他当总统是神的意思,他给他翻桌子也是神的意思,都是神God。在台湾立法院有民进党的,有国民党的那打得扭成一团,那不能带枪进去,否则要在立法院闹出人命来,那个领带这样子拖,那个头发这样子抓。所以有人叫我当做宗教的代表去参政去,进入立法院-打架,normal没有毛,一抓抓不到,他们都是博士,在立法院那些立法委员都是博士,两个人看法不同,他认为他的看法是对的,他也认为他的看法是对的,两个都觉得很有理性都是博士,那个能够竞争到立法委员的都是得到法学博士,台湾大学的法学博士,威斯康辛的法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的什么博士,史丹佛大学的博士,康乃尔大学的博士,都是这一类的,可是一讨论起来就打起来了,电视就是这样一直报道。然后在台湾的小孩子看久了,就问妈妈说,「妈妈,立法院是不是大人打架的地方」,很严重,这个很严重。所以说理性这种东西是不可靠的对不对?他一定要用智性、用智慧来支配理性它才不会偏差,智性就是我们智慧的本性。再来,智性一定要会归到空性的东西,如果智性会归,不究竟的空也是有法执,他认为他有智慧。

  空就是绝对的平等。所以我们修学佛法有四个步骤:感性、理性、智性、空性,所以我告诉诸位,世间人最懂得感情的,不是在家人,是我们出家人,你相信吗?在家人他哪里懂得感情呢?两个人很好是不是?两个人很好就不能发生一点点事情,吵架。师父对众生好,我没有什么目的的,我对你们好哪有什么目的,顶多你们给我一个红包,给我一个红包我又不能花,你以为拿你们红包做什么?我一天吃的不到三十块台币,真的,我吃的都是两汤匙的半碗,我的胃我持午持了八年,因为持午本身是很好,可是因为我持午持了八年,我没有那个体力吃得又少,以前都过午不食八年,到后来胃酸过多、十二指肠溃疡、幽门阻塞,一直呕吐,一直呕吐,现在一天要吃五、六餐,都吃一点点,一点点,没有办法,对不对?所以说要看自己的身体。

  空性的东西才是究竟坚固的,我希望诸位要好好的去悟道。所谓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无常;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放下;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绝对;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平等;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自由;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独立;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洒脱自在;空,你可以把它解释作无所着、无所住,空一切法不立一切法,就是佛法。就是一尘不染,就是一丝不挂,所以空是很好用的。你今天你就是空不掉,今天你恨一个人,你就是缺少什么功夫?「空!」你空不掉你的思想,你今天贪,你就是缺少什么修养?「空!」空掉那个贪。空可以把它解释作除掉,可以把它解释作放下,可以把它解释作洒脱、自在、清静、平等、独立、自由,统统可以用一个「空」字来解释,你要慢慢的去体会。空的最方便法就是观无常,没有实体的,没有实在的,这个是假的,不要被骗去了。

  有很多人听了师父的演讲,如饮甘露,三天七天不生气,经过七天以后又恢复原状。《心经》讲的不生不灭,脾气还是很大,后来他就来问师父了,说:师父我都有听你的cassette tape,听这个录音带,可是我都很清楚,为什么还生气。我说谈何容易,知道是一回事,证悟是一回事。佛法分解悟跟证悟两个阶段。解悟是说你了解本性是什么?你了解世间是苦的是无常的,要放下得失的观念,不要受虚妄之相所左右,这个是解悟而已,你只有了解没有用的,还要怎样?下功夫去修行。修到事理圆融真正的定慧均等,那才是真正本来的面目。讲大家都会讲谁不会讲,我也会讲,只是做不到而已。但是虽然说做不到,可是我们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对不对?我们知道怎么样下手,所以禅是佛所传的本心,以心印心就是传这个。禅就是佛法的真正的慧命,释迦牟尼佛所传的在灵山会心一笑,只有摩诃迦叶也笑,以心印心不在语言。所以禅的根本精神就是正见和正受,希望诸位菩萨你要觉悟。(休息)

  你一定要用心的听我在讲什么!在很短暂的时间里面,把禅宗的精髓分析,你要好好的听,不管你听得懂跟不懂,统统要讲,我尽量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至道无难,唯嫌捡择,但莫真爱,洞然明了。」解释一下,你要达到究竟的解脱之道并不困难,就怕你选择这个又择那个,选择那个又选择这个,只要你的心放下,不要去恨一个人,也不要去爱,就是执著任何一件事情,你清清楚楚,慢慢你就会知道本性是什么?

  「毫厘犹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修行如果亲近了善知识却弄错了,把本性弄错了,差一点点就天地之别,正确的知见可以悟道,差一点点的知见却会走错路。「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你想本性现在你的前面,你的心不能因为顺境而产生欢喜,也不能因为逆境而产生烦恼,顺、逆都是一种自然,必定会发生的,只是迟跟早而已,迟会发生,早会发生,不一定的,只不是徒劳念境,你不了解本性是什么?以为跑到山上去静坐着就会开悟,那只是身体的休息不是见性,见性是妙用无穷,于动态中二十四个小时里面安祥自在。违顺相诤是为心病,我们的内在里面常常有人违背我,我就与他为敌,他就与我为敌。有人顺从我他就是我的好朋友。换句话说,内在里面存在着不是敌人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叫做违顺相诤,是为心病。心里最大的病就是一下子是敌人一下子又是朋友,一下子顺境一下子逆境,内心里面错纵复杂,一直痛苦的挣扎,不能放下。

  「原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我们的本性就像太虚空一样这么大,本来也不欠缺什么,也没有剩下什么,就是不增也不减。只是因为我们有执著,还有一直坏的东西想要舍掉,取跟舍,所以不如是因。所以没有办法如如不动,没有办法相应这个本性。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你不要追逐这一些缘起幻生幻灭的假相。勿住空忍,当你在忍耐的时候,你不能有忍耐的观念。这样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圣者。所以一种平怀泯然之境。你只要放松自己,放下一切观念性的东西,你自然就会除掉一切。但除妄想,放下妄想,莫作圣解,是一种平怀泯然之境,你只要把你的心安住在无所住,平淡的地方、平实的地方、平凡的地方,你慢慢的,妄想就会没有。所以说止动归止,止更弥动,为止两边宁止一种。就是你想要停止这个动,那个动停止的那个念头还是动,你想要停止这个妄想,那个那一念想要停止,哪个妄想也是动知道吗?希望你慢慢体会。说我现在在妄想,我动一个念头要把它停止,那个也是妄想。「止动归止,止更弥动。」你想要止住它它就愈动得厉害,为止两边宁止一种。你就不入空不要然就入有,不入动就变成入静,不入正就入邪,还是两边,不能达到绝对的一种。所以一种不通两处施工。

  「前有莫有、从空背空。」你第一种弄不清楚了,你用两个方式把它产生更加的矛盾。你要除掉这个有就会被有所迷惑。你要从空去破除又执著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讲得太多考虑得太多反而不相应。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只要你不执著世间的文字语言,包括任何一个人谩骂你伤害你,语言用笔攻击你都要放下。「绝言绝虑,」绝虑,这是思想除掉那个妄想不要让它起心动念。「无处不通」,这个时候你所到之处统统是本性。

  「归根得止、随照适中,」你只要悟到这样放下,你不要认为有佛道可乘,这个就是根,放下就是佛道,佛道不必追求,放下就是,如果你继续追求一个佛道那还是执著,求法者无法可求。就是真正的佛法,知道吗?

  「须臾返照、顺境全空。」你在刹那之间好好的就回光返照。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前面的空你把它转变了,空本来是放下的东西,而你把空一直想要用空的思想去破除,因为这个念头就不是空,都是因为妄见。「不用求真」,你不必去求一个真实性的佛性,不必去求它。「唯须息见,」平息你这个见地。眼、耳、鼻、舌、身所产生的妄想,这个见你只要息掉不要求真,就是你不要一直追求。我要追求一个佛性,我要追求,我要追求……单单这个追求的心还是执著,但是不追求又不心静,求法、求法、求法……但是求法就是无法可求,求到无所求就是佛性。「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你只要停息你的错觉。

  「二见不住」,见跟不见统统放下,不要安住在相对立的见跟不见,取、舍、善、恶、好、坏、是、非、正、邪,二见不住,慎勿追寻。你不要去求,如果再追寻,再追就是挖肉成疮。古来高僧大德禅宗讲得很了不起,放下就是。禅就是放下,我追求这个禅,有追就失掉这个宁静的内在,求就变成挖肉成疮。这只手本来就很漂亮了,你看这手漂不漂亮?很白对不对?我现在要给它更好看一点,追求好看一点,用一只刀子一挖下去,把他美容变成不好看。你们看过那个土著没有?非洲…

《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临终切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