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智慧的语言 ( 四 )▪P19

  ..续本文上一页里,每一个人都有潜伏着。有的人说:师父!我都不会愤怒了。哎呀!讲那些象小孩子的话,谁会相信呢?愤怒是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你说你不会愤怒了,如果我走过去,冷不防的给你一巴掌,你一定会说:你为什么打我?我就说:你在说什么?再给你第二下,你就爆发出来、暴跳如雷了,马上找一把乌兹枪来了,就起嗔恨心了,这一辈子,假设有人叫你明天来听经,人家说:我们去听慧律法师讲经!听哪个人讲?无缘无故的就打我一巴掌,真是莫名其妙!嗔恨心不是没有了,是隐藏着,一打下去就浮现了,这叫做八识田中的种子,修行的困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我们的习气,都潜伏在我们的八识田中,平时看起来都很有修行,修得很好,看起来很庄严,为什么?还没碰到嘛,没有境界现前磨炼我们,我们的口气都很大:师父啊!我都不会贪了,师父!我已经都不发脾气了。为什么?没有境界磨炼啊,脾气从何生起?没有境界啊!要等到境界真的现前时,人家侮辱你、伤害你,百般的跟你过意不去,你还真的能够活得很自在、很解脱,又能以欢喜心来接受,那么你就真的解脱了!修行要考试的啊!修行是要考试的,不是光靠一张嘴巴讲讲就行了:师父!我不会贪了,我也不会发脾气了。若是要用讲的,大家都很厉害,我也不会发脾气了,但是你敢打我试试看!只怕会被反击得更厉害!对不对?嗔恨心要先降伏。

  你如果想要解脱,想要心清凉、自在,第二点,要降低一切的欲望,否则你就免谈了!欲望要慢慢慢慢降伏,因为它是个无底洞,我们的欲望就是无底洞,心随着欲念,始终无法满足,一而再,再而三,再怎么样都无法满足这颗心。举一个例子来说,女众,我们明明已经有很多鞋子了,鞋子已经很多双了,可是当她去逛夜市、逛百货公司时,看到新鞋子,她也知道再买鞋子也用不着,可是看到那么漂亮,不买很痛苦,买回来之后,一年却穿不到两次。有一个小姐出国,第一次出国很高兴,带了十几万去,出国,去泰国、新加坡,带了十几万去,全都花光了,买了很多东西,我说:你买这堆东西做什么?她说:唉!今天才知道我的习气这么重,这个也买,那个也买,实际上一年还穿不到两次,再怎么穿还是穿那件最喜欢的,其他的就摆在那里闲着。再怎么穿也是穿那一双,每次选来选去,譬如有五双可以挑选,在五双里面选,选了老半天,到最后都恢复原点,因为最后一定是拿固定的那一双。女众,买再多,总觉得还少一件,我们这个购买欲,或者是赌博的欲望;饮食的欲望;或者是男女的情欲。我们一定要慢慢的下降这个欲望,不管是购买欲、男女的欲望,乃至是一切的欲望,一定要慢慢慢慢的降低。说要一下子降低,那没有办法,降到零点,那是不可能的,这样就成佛了,凡夫没办法一下子做到这样,基本上的欲望,三餐啦,那个都不为过,或者是饮食啦、睡眠啦,基本上的欲望,佛说这个不为过,佛说:基本上的欲望,譬如说你要休息、你要三餐,简单的这些欲望,佛说这个不为过,我们所指的是过分的欲望,譬如我们一个月才赚两万,结果花费要十万,这是过分的欲望。

  所以你想要解脱,有两个重要的,第一个,不可以有嗔怒心,要有感恩的心,无论遇到任何人对我们多恶劣,我们都不能恨他,你若是能够做到这样,不去恨众生,真的无法解决时,我们走法律途径,告他,也不须要恨他,如果我们恨他,我们自己八识田中,自己不清净。所以真的不得已了,他把我们欺负得无路可走,要霸占我们的财产,要伤害我们的生命,就诉诸法律,不要恨他,不要报复,走法律途径,国家会给我们一个公道,对不对?第二、要降低一切的欲望。嗔恨心会销毁我们的功德,而且它会留下来生生世世,造成严重的清净法身的伤害。嗔恨会销毁功德,嗔恨也会遗传哦,遗传给自己哦,不是遗传给儿子哦!世间人研究遗传学,只是研究精子跟卵的配合,这叫做遗传,佛法的遗传不是这样哦,佛法的遗传,是指每个人的习气会遗传,譬如说,你动不动就想自杀,我告诉你,讲久了之后就会变成真的了,你动不动就想用自杀来解决事情,我告诉你,自杀一次,你八识田中都有自杀的意识,来世再来出生,动不动他又会想自杀,他又会想自杀了!所以我们这个八识田中,就象一个大仓库一样,我们不可以动到这个恶的念头。动到这个恶的念头,因果就会留在我们的生命里面,没有办法磨灭,何况你又去造业,用身口意直接去造业。所以我们今天起嗔恨心,不但毁了别人,最可怕的是毁了自己,是毁了自己。说:我恨你!你不一定能够伤害到对方。说:我恨你!你不一定能够伤害到对方。说:我恨你!第一个受伤害的,是伤害到我们的心、我们自己。说:我恨你!让自已陷在痛苦的深渊中,我恨你,我就是恨你入骨,已经恨了对方三、四年了,人家也没有少一块肉,人家还是一样逛街买东西,高兴的逛来逛去,过去问对方:喂!我已经恨你三年了,你知道吗?我不知道啊!哎哟!我已经恨你三年了,你还不知道啊?你恨人家,人家也没感觉,只是让自己气得半死!所以怨恨他人,首先受伤害的是我们自己,不算聪明,不算聪明!怨恨他人,在八识田中落下种子,以后种子起现行,又是自己要遭殃,生生世世的嗔恨心更重,有时候还会投胎做毒蛇,嗔恨心重会投胎做毒蛇。所以以恶严重的伤害我们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千万不要有嗔恨心。所以修行当修忍辱,忍辱是第一道。

  修学佛法,你讲得再好,不如忍辱;你布施了再多金钱,不如忍辱;你戒持得好,不如忍辱;你再大的精进,不如忍辱;你再大的禅定,你不算忍辱。我告诉诸位,忍辱,是释迦牟尼佛最赞叹的,所以在比丘戒里面讲: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释迦牟尼佛在比丘戒里面,一直赞叹忍辱,“忍辱”这两个字。(众鼓掌)但是忍辱要有智慧,在座诸位!我教诸位,碰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就这样观照:没有一个忍辱的我,因为无我嘛;没有一个嗔恨的对象,对象也是四大皆空,缘生缘灭的对象,他也是生灭法;也没有一个让我们生气的中间的事,用三轮体空去观照这个忍辱,才是真正的忍辱,忍辱如果没有智慧,就不是真正的忍辱。譬如说,你若是没有悟到空性的东西,不了解缘起性空,你欺负我,我就想,我要忍辱、我要忍耐。都是这样讲:我要忍耐。我告诉你,长久下来就忍不了了,今天忍耐,只是稍微压抑住,明天忍耐,再继续压抑,都是先稍微压抑而已……长期压抑之后,时间一到,他就爆发了,如火山爆发!也就是说,修行,它不可以用压抑的,修行不能用压抑的,强迫自己忍耐,强迫自己忍辱,有一天会发疯、会爆发、会发疯。要用疏导的,要用观照的忍辱,透视智慧的忍辱,要用空性思想去修习忍辱,那么我们的忍辱,才能够与佛陀所说的忍辱相应。世间人,譬如说:我忍辱。其实他还有我执,他是勉强的忍辱,虽然是有相当的功夫,这是与道不相应。忍辱要跟空性相应,无我相应,才叫做真正的忍辱。跟无相相应、无我相应,才叫做叫做真正的忍辱。所以说:忍辱第一道,佛说无为最。

  释迦牟尼佛说,修习一切法,都比不上忍辱的伟大,所以能忍,乃是出世的大丈夫,能够修忍辱行的人,才是真正出世间的大丈夫。所以说:诸位!应当用智慧修忍辱、智慧修忍辱。广钦老和尚开示录,有一段讲得很好,广钦老和尚开示录有一段说:修行就象在演戏,我们这一生在修行,就象在演一出戏,演什么样的一出戏呢?演忍辱,忍辱的一出戏。广钦老和尚开示说:佛菩萨,为什么他能够做佛菩萨呢?他就是忍辱,他冲得破,他有智慧去忍辱,所以他不会忍辱得很痛苦,他忍辱得如饮甘露,很自在,别人侮辱他,广钦老和尚说:这样就象在赚钱。我们如果能修忍辱,就象是在赚钱,人愈是侮辱我们,我们就赚更多的钱,人家拿钱给我们,我们还不晓得要赚,要懂得忍辱。广钦老和尚真的是了不起!(众鼓掌)所以我们要将忍辱当做是在赚钱,别人侮辱我们愈严重,把我们诽谤得愈严重,刊登报纸,也不管是真是假,就是一直要整垮你,你同样以欢喜心接受,就是赚更多的钱,发财了,你发财了!你有条件,人家才要诽谤你,你没有那个条件,谁要诽谤你呢?若是演得不成功呢?演得不成功,就要做凡夫,我们大家,现在就是什么情形呢?做凡夫,演得不成功啊!别人如果骂我们一句,你就气得说:你敢再骂一句试试看!就忍受不了了,忍辱不过就要做凡夫。所以我们生生世世,生生世世就是一直在这个地方冲不过,忍辱不了,知道要忍辱,但是没有方法。

  我现在来讲两个比丘尼的故事,有一个老比丘尼,很认真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她拿那一串念珠,不是叫做念佛,应该叫做搓佛,为什么叫做搓佛呢?她拿着那一串念珠,每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珠就搓半圈……所以念两句,就搓完一圈念珠了………我常说她是在搓佛,不是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好象在拔河比赛,南无阿弥陀佛……她不是一颗颗拔着念,反正这就是她的固定动作,就象机械动作一样,她拿念珠是用来搓的。有一天,不晓得是掉在厕所还是其他地方,她在搓的那一串念珠竟然不见了,念珠不见了,她念佛念了三十几年,那一串念珠却丢掉了。我去看她时:老尼师!你今天怎么闷闷不乐?居然哭起来了,我说:你为什么哭啊?我那一串念珠念了三十几年,可是丢掉了啦!我说:念珠丢掉了,你心中的佛也跟着丢掉了吗?心中的佛没有丢掉就好了嘛!她就开悟了!念佛念到对佛珠有感情了,那一串念珠丢掉了,居然哭得那么伤心,这就是没有智慧。我说:就算你全部的财产都丢掉也没关系,心中的佛不要丢掉就好了!她说:讲得很对、讲得很对!我现在就用默念的,阿弥陀佛………会用心念佛了。我买一条更好的给你,念珠丢掉没关系,不要执著。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后,烧出来的舍利子多得惊人!这位老比丘尼,她只是听到我一句话,(众鼓掌)一句话而已,真的!阿弥陀佛……很认真的念佛,我跟她说:我向你保证。她说:慧律法师!我死的时候,你要来哦,我往生时,你要来送我哦!我说:你安心的死,你不用担心,我绝对会到,绝不失言!不过要是我先死,那该怎么办?她说:对哦!我说:不会那么倒霉啦,一定是你先死的啦!说中了!真的是她先死了,所以举她为例比较没关系,晚上不会来抓我。第二个比丘尼,我要非常赞叹她,第二个比丘尼,是在六龟的一个比丘尼,她有一间道场四千多万,她说:“这道场是我向十方化缘的。”我说:“什么意思?”她说:“献给你。”四千万的道场,一句话就献出来了,把我吓死了!世间有这种比丘尼,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从来没见过。我说:你有没有什么要求?她说:“慧律法师!我什么要求也没有。”我说:“你都不用什么条件吗?不用!我都不须要。”我说:“不须要拿一点零花吗?”她说:“不用!都不用!”于是我帮她写了一个大牌位,放在文殊讲堂,消灾牌位,帮她消灾一辈子,往生之后,一直为她诵经念佛。我说:“四千万的道场,你这么干脆,我也二话不说,我叫比丘僧团,也是无条件的,你这一生的生死,我全力帮助你,僧团帮你写一个牌位。”我对她非常赞叹!世间就是有那种很执著,也有那种很放得下的人,就是有这种人,我说过,这种人保证上品上生,我也跟她讲过,我说:“你百年之后,如果不嫌弃的话,你告诉我,我绝对到!”不过六龟这个比丘尼才五十几岁,我四十四岁,到底谁会先死还不一定,我说:“搞不好你要先送我。”她说:“那也很难讲!”真的啊!

  因为我们那边有八十个比丘,我剃度八十个比丘,我们一定要教育这个僧才,而在都市,象文殊讲堂位于都市,某些比丘他喜欢静,包以我现在在鱼池乡花了五千万,准备要建道场,大家希望清净的道场,当然将来的功能怎么样,我们不晓得。

  我们南投县立文化中心,这次很支持我们,我们非常的感谢、非常的感谢,佛法是讲不完的,你看我做的笔记,我才讲多少而已,讲了第一面、第二面,才讲到第三面而已,讲到这个佛法,不晓得我的话怎么这么多,总是讲不完,因为我书看得很多,(众鼓掌)人家说:学富五车,一般是说学富五车,我告诉你们,这句话要是用在我身上,就不是这样子了,我是学富五卡车,因为我书看得很多,所以讲经的资料就很多,总是讲不完,我也一直想全部说给大家听,可是没办法,他们说只能讲到九点半而已,那就没办法了,到这里就必须结束了,要休息了,有的人还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我希望在座诸位,我们一定要冷静,我们这一生,趁我们还在世时,能施舍的,我们要赶紧施舍,不要等到临死时才想施舍,已经来不及了,到死后才要叫你的儿子做功德,你来不及了,我不骗你,真的!再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女人,她很担心她的财产,她并不打算留给儿女们,那个女人就跑来文殊讲堂:慧律法师!我说:什么事?我已经把遗嘱写好了,她说:我的财产全部给你!我听到之后好高兴,有人财产要给我,那是最好的事了,我很高兴,听到有人财产要给我,我就很高兴。我说:钱在哪里?她说:不是啦!我有一间房子,靠近成功路那边,有两层楼,我遗嘱都写好了,我死了之后,财产不留给子女,我全部给你,你说我这样做好不好?我说:你今年几岁?她说:我三十二岁啊!我说:你三十二岁,我四十几岁,我想得到你的财产,要苦等到几时你才会死?哪有人财产要给人家,还要等她死才肯布施的?对不对?要是我先死了,岂不是变成我给你了?那种布施有所著,那不是修行。我现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了解这个世间的假相,了解世间不可得,在世时,做你该做的工作,不要贪著,一切随缘,记住!拼命的认真念佛!以后如果有缘再来,以后如果有缘再来。(众鼓掌)

  

  

《智慧的语言 ( 四 )》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