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见一切相,如如不动,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不要被这世间的假相所骗了,但是我们如果没有经过训练,我们是无法马上看破的,看不破!所以佛告诉我们说:快乐跟痛苦,都是空性不可得,也就是世间,没有一个真正的快乐,因为快乐是无常;也没有一个真正的痛苦,痛苦也是无常,叫做无自性。众生为什么会痛苦?因为他妄执四大,虚妄的执着这个四大的假合。所以底下这一句话,你要牢牢的记起来,佛陀一再的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的执著心在,我们的问题将永远存在。佛陀说:只要我们的妄想、颠倒心在,一切的问题都存在。再讲一遍,只要我们这一颗执著的心存在,我们不了解四大皆空,五蕴无我,一切法不可得。世人不了解世间不清净,又一直拼命的制造是非,你都要如如不动,要如如不动!什么叫做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心如虚空,不来不去,没有事,不生不灭,本无生,不增不减,所以说:法尔如是,本来如此,他的心,达到绝对的真空状态,一切是非,对他都没有作用。这个是非是很可怕的,如果我们有智慧,你会了解一切都是戏论,别人的生死,不关我们的事情。
举个例子来讲,这个世间,你若是要执著,是执著不完的,如果要听是非,是非也是听不完的,你也无法去分辨是真是假,世间有一种人,他是不怕因果的,他是绝对不怕因果的。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说有一天,有个人开车从对面驰来,我开车从这边过去,刚好在五月花大酒家门口,开车擦身而过,而这个人——这是比喻啦,不是真的有这件事,只是我现在要举例说明,世间就是有这种人——然后他就去跟别人讲,跟第一个人讲:我亲眼看到的哦!我在五月花前面,看到慧律法师!没有错啊!我是在五月花前面,坐车跟他擦身而过,可是他不讲坐车擦身而过。这一句他不讲,他偏偏要说:我在五月花看到慧律法师!这是跟第一个人讲。然后又传给第二个人时,又会加油添醋了:听说慧律法师去五月花,酒量真是惊人!一次喝一打呢!又多十二瓶酒出来了。然后又传给第三个:听说慧律法师在五月花喝了一打酒,之后还叫了十二个女人!又多一打的女人出来了。后来追问个清楚:到底是谁看到了呢?现在假设说我去追查:谁亲眼看到了?我听他讲的啊!谁看到了?我听他讲的啊!问到后来,他会说:我又没有这样讲,我只是说在五月花前面,跟你开车擦身而过。这时他又开始解释成这样了。众生就是这样,寄钱会少,寄话会多。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切的是非恩怨,智慧的人,他绝对如如不动,跟我们的生死没有关系的,放下!所以说,只要我们的执著心在,执著心的意思就是说,是非不断,取舍不断,他内心一直想要保护自己,他执著一个我相,什么都斤斤计较,什么都不肯施舍,不但不肯施舍,又贪著别人的,不但贪著别人的,又说别人的坏话,他二十四小时都想要保护自己,却来造无量无边的恶业,这叫做无明,这样你的问题将永远存在。这个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每天都在制造问题,人的业随心而造,面随心而转,业,心在造业,面,随心在转。所以我们的执著心若是存在,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我们的问题仍然存在,仍然存在!所以我们出家也是一样,有些比丘、比丘尼,到这里住,跟人合不来,到别的地方住,也合不来,离开一个道场后,就批评这个住持、批评这个当家,去别的道场还是合不来,又开始批评这个住持、批评这个当家,广钦老和尚就说了:是我们的心不安,不是道场给我们烦恼,不是道场使我们不安,是我们的心不安,我们若是心安,广钦老和尚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们若是心安,随便找颗树下坐着,他也是在修行,我们的心若是安,你随便坐在一颗石头上,也是在修行。我们对广钦老和尚说的,实在很赞叹,事实就是这样,(众鼓掌)所以说,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安,没有智慧、执著,造成我们走到哪里,看什么都不顺眼,没办法!舍不下、放不下。所以说,我们只要,接着,只要我们的妄想、颠倒心在,妄想就是我们的分别心,什么叫妄想?这世间以苦为乐,叫做颠倒妄想;这个色身不清净以为清净,这叫做颠倒妄想;世间无常以为常,这叫做颠倒妄想;世间无我以为有我,这叫做颠倒妄想,只要我们没有正视世间的真相,我们永远没办法除掉妄想跟颠倒。
佛讲的真理,是不容许辩论的,我们现在不是批评人家,基督教说: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人认为上帝是万能的,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在基督教,这是天经地义的真理,我们不批评他,你能接受吗?我不能接受,我无法接受,为什么上帝要创造我们?他不要把我们创造出来,不是很好吗?我也就不会肚子痛、腹泻了!我就问他,我请教过这些基督徒:上帝为什么要把我们人创造出来?他说:他为了要管理世间。我问他:上帝是不是万能的?他说:是!上帝如果是万能的,他把我们创造出来,是不是多此一举?因为他是万能的,他就能管理这个世间了啊!他说:我们被创造的人,不够资格问这些。要默默的被他创造出来,我们不能问,被创造的不够资格问。我不能接受!所以基督教讲的道理,变成有的人能接受,有的人不能接受。佛讲的道理不是这样子,佛讲的道理,注意听!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你相不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因缘生、因缘灭,都是无常,包括我们的色身,没有一样是我们的,一切法都是无常,你相不相信啊?(众鼓掌)佛陀说:真理不关相信不相信的问题,今天你不相信,它也是生老病死,也是无常;我们今天相信,它也是无常,真理是超越感性、超越种族、超越权威,什么叫做真理?就是让你没有辩论的余地,世间就是无常,它就是无常。(众鼓掌)而不是,我今天跟佛陀辩论,它就由无常变作常,不可能!世间无常,是生灭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法无我,这个无我,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相,这个无我,并不是说只有单指无我,不是这个意思,一般人对“无我”的意思不了解,无我就是相,没有我相,要这样解释。一切法无我,譬如说这是毛巾,这是毛巾,狭义的叫做没有一个无我,广义的叫做一切相都没有本体,这个叫毛巾,毛巾也是生灭,它没有真正的毛巾,这个叫做无我,佛说毛巾,即非毛巾,是名毛巾,这样叫做无我。所以一切法,包括这盆花;包括这张桌子;包括我们的心;包括我们的色身,都是无我,你相信或不相信,都不重要,(众鼓掌)事实上就是无我。所以我们的妄想跟颠倒,我们的观念若是错误,佛陀说:当我们观念错误的时候,我们就会活着错误的生命,过着毁灭的生命的生活,我们的观念若是错误,我们就会过着很痛苦的日子;我们就会过着颠倒的日子;我们就会过着执著的日子、烦恼的日子,这就是佛陀对我们的开示,全是因为妄想、颠倒。
再来,只要我们生,就是生老病死这个生,只要我们有生,必定衍生无量无边的问题。简单来说,我们今天如果来这个世间出生,一切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出生、读书、教育、吃、食衣住行,一切烦恼,感情、事业,一切问题,一直衍生出来。所以说,学佛的人,应该怕生,不要怕死,你应该要怕:我来生不想再来了。应该怕生,你要怕:我不可以再来投胎了,我再来投胎的话,我如果有生,就一定要死,如果不生就没有死。所以说,我们要用智慧,只要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生长在这个世间,一切的问题,就一直演变而来,但是我们有佛法,不怕!佛法是讲不二法门,现实的生活跟涅槃本身,并没有距离,佛法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所以在《维摩诘经》里面讲:一切资生事业,不坏实相,意思就是说,今天在坐诸位,不管我们做什么行业,都不影响我们的修行,要了生死,不必放弃你的职业,只要我们能够运用我们这颗心,那么你就成功了!有一个妇人,她听到:修行要放下。有一天她就去文殊讲堂,她就说:师父!象你这样讲,修行要放下,我现在有三个孩子呢,我如果象你讲的,把三个孩子放着不管,我自己跑去修行,这种放下怎么得了!我说:菩萨!这样叫做放弃,不是叫做放下,放弃就是还没有完成自己的责任、义务,自己就脚底抹油溜了,那叫做放弃,放下是不离自己的责任跟义务,完成心地的解脱。什么叫做佛法?要记住!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这样才能够运用在这个世间。出家人,他只是一部分而已,并不是所有的人,他都有因缘能够出家,不可能,如果不能出家,也没有关系,我们有殊胜的净土法门,自古以来大彻大悟的,象庞蕴居士、维摩诘居士,象李炳南老居士,这都是大修行人,方伦居士,这都是很了不起的人!对不对?所以说,能够出家,当然这是有福德因缘,不能出家也没有关系,既现实又超越,佛法是适应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法如果只适应出家人,那在家人怎么办?佛法若是只适应在家人,那出家人怎么办?释迦牟尼佛不会这么偏心的。出家人他有因缘,他想专修、专攻,他不希望有干扰,对不对?在家人有的立场不能配合,但是他也可以在家好好的修行。所以佛法的可贵之处,就是说你不必放弃你的职业,但是你不要忘记你的任务是什么。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再来,我们要解脱,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第一个,你要有清凉的心,心要清凉,你想得到解脱,想要心清凉,你想自在,你首先一定要做两件事情,就象做事业也要有本钱,修行,它也要有基本的条件,你想要解脱吗?想!你想清凉自在吗?想!那么下面说的这两点,你不能触犯,第一点,一个修行人要降伏嗔怒,就是我们的脾气,我们的脾气,我们这个嗔恨心,愤怒的心要先降伏,否则我们永远无法解脱。佛说:心中的嗔恨心、愤怒的心,就象一块烧得火红的木炭,放在心中,把我们烧得那么痛苦,你看一个人大发脾气,起嗔恨心时,脸色都气得发白了!愤怒的时候,就象阿修罗一样,恨不得把对方吞进肚子…
《智慧的语言 ( 四 )》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