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之姿势
80年9月21日
今天讲打坐的姿势跟数息的方法,我在这边所上的课,是采用《天台小止观》隋智者大师撰;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在农禅寺有讲初级禅修训练班,在禅训班里面,时间是比较短,八个小时,跟天台小止观内容,大部分是相同,有些不一样,我基本上就是在时间的允许状况下,把对各位比较重要的部分先讲,现在我们先讲基本姿势:
¨ 基本姿势
我想各位都知道,打坐当然就是盘腿,先将盘腿的几个要领说明:
首先讲单盘─
有个大原则,我们一般有二个垫子,就是上下层,一个比较大的方垫是放脚的,另外一个小垫子是坐在臀部下面的;在农禅寺讲的时候,因为是用两个垫子,所以用两个垫子说明:首先,坐上去时小垫子只坐臀部,不要大腿也放进去了。也就说如果用小垫子,身体的前侧跟垫子的前缘贴齐就好了!有人一坐就坐得太后面,这两个大腿就会夹在垫子的缘上面,这样如果坐不好,大概三五分钟,脚就开始麻了!所以一个大原则,如果是坐两个垫子,第一个垫子,臀部坐上去,大腿不要坐上去!就是垫子的前缘跟上半身前部贴齐就可以了!
其次,第二个大原则两个膝盖最好能够同时贴紧地面,有人坐起来,两只脚一边会翘、会架空,我们都知道三点形成一个面,才会稳。三个点是两个膝盖,加上臀部,三点的面能够坐正,身体才能坐得稳。如果有一只脚一边翘得高高的,那顶多是两个点而已,另一个点悬空,没有贴地,坐不稳。所以大原则是两个膝盖同时能贴地,但有人就是没办法贴地,一边会翘起来,所以对初学者而言,我们把臀部稍微垫高一点,对他们比较方便,也就可以把腿放得比较平一点;这也就说我们看很多书上写说:后面之垫子要多高?有的写要四寸,有的说要怎样?其实问题不在到底要几公分?而是你坐上去能让两膝盖能够平贴。有人的脚可能已经很平顺了,不需要坐垫子就能够很稳了!这时候,垫子需不需要就无所谓,所以高度是你自己来坐,自己来感觉比较重要!
标准─
(1)不管你是右脚在下,还是左脚在下,一般人刚开始在坐的时候,总会有一只脚,比较习惯。就以那只脚先盘为主;像我的习惯以左脚在上,右脚尽可能往小腹内侧拉,使我们两膝盖贴地面。
(2)另外一个状况:如果两膝盖贴地,后面又坐着垫子,身体事实上是往前面稍微倾斜的,并非垂直地面,尤其是我们另外有很重要的大原则就说:身体要坐得稳,臀部下面的垫子要比膝盖略高一点,肩膀才容易打直;否则膝盖高过臀部,腰要打直,只好向后仰了。
所以要能够坐得稳,就是把臀部稍微垫高一些,使两个膝盖一方面能同时着地,二方面又使臀部比膝盖高,身体稍微向前倾,这样坐起来比较轻松,而且比较能够持久!这是一个大原则;第二个就说我们上半身之重心,是要放在三角形里面,所以臀部是稍微垫高,身体是稍微向前倾斜,不是垂直,重心才会平均放在三角形里面,这样就能用比较轻松的姿势,把这个姿势坐好,而且能够持久。
如果再讲得细微一点,坐的时候,是要把臀部稍微向后拉出去,身体要稍微向前面挺出去,似小腹凸出,腰部成为弓型状,如果能够坐好,就不会一下就垮下去,有人刚学打坐五分钟、十分钟,腰就要调整一次,不能把握坐的姿势要领很辛苦,又不耐久;这个姿势,各位可以练习一下:几个大原则─两膝盖平贴,臀部略高,身体向前面倾,重心大概在臀部的前面,这是讲到我们的下半身。
上半身比较简单,就是打直,我们从侧面看:从百会穴到耳朵、颈部,到肩部到腰下来,刚好是一直线,从后面量香板,其实不是很准的。
手:很多人在打坐的时候,不知不觉,会在肩膀上用力,为什么?有人想要进大殿,很正经,很慎重!身体就没办法放松!打坐要坐得好,其实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会放松,怎么放松呢?就是不要用力而已!但其实不容易!有人在下意识,就是很容易会在某个地方用力,嗯!嗯!很容易!这不是我们故意的,而是在下意识中,要如何坐好?就会用力、用劲!而把身体绷紧。所以手自然下垂,有人会这样提起来,拱起来向后,坐久了肩膀就开始痛了!如何让肩膀自然下垂放松,结手印呢?现在有很多种讲法,有的说:你盘右腿,就要要左手在上;盘左腿,要右手在上,讲很多,但我想大概没有那么大的差距。
如果以我的感受,首先手放在什么地方?就是两个腿上面!小腹下,不要放太前面,也不要捧在心上太高了!最轻松就是刚好放在小腹下,脚背上面,手你习惯于右手在上,或左手在上皆可!
但是在某种意义不太一样。因为如果我们两只手合起来,形成一个圆,气血会循环,如果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大致来讲,气是这样转的,为什么?我们看一般人的手,一只手较白,一只手较黑,它是动脉出来,静脉回去!(气血由下方手的动脉出来,由上方手之静脉回去!)。反之,如果以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则气血由右手的动脉出来,从左手之静脉回去,从左或从右转,我想对大部分人而言,没有很大的差别!除非说有一种特别的病;很多人在一段时间后,还要换腿、换手,搞得迷迷糊糊很辛苦,这不需要!
右手大姆指相接,有人接得很辛苦,过一段时间,又不见了,断掉了!所以手只要相切就好!为什么要相切呢?就是讲到气的问题,两姆指相切,让气相通,气用现代话就是能量或电─电线不需要这样接,才通得过去;有很多人的姿势做得很拘谨,很容易就散开了。
打坐是要坐给自己用的,而不是要给别人看的;给别人看的,要坐得很好看的样子,大家来看!自己用比较实在一点!这是讲到手。有人体质比较弱,你打坐要坐到两边的手指相接,还不是那么快,所以体质较弱者,可以用虎口相切;我们在冬天天气很冷的时候,很自然的虎口相切,两边的气能够左右贯通,就能减少能量之浪费。
头部:头要正、颈要直、收下颚。刚才讲到:从侧面看,要使整个人的百会穴、耳朵、颈部成为一直线。一般人头部很容易变成向前面看,有人打坐时头部会勾下来,如果以男众而言,就是下巴贴住喉结的地方,百会穴刚好顶天。
舌头:顶着上颚,就是上面门齿的后方。为了让我们上下的气衔接的比较顺,前面的地方,中医称为任脉,如果舌头不顶上颚,因为不顺畅,则气不容易通;舌顶上颚,有人会刚开始因此口水太多,咽下去就好!不会有什么事的,过一段时间就调节了!
眼睛:我们看佛菩萨的眼是半闭的状态,打坐没有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般而言是睁二三分眼,大概以四十五度的角度下垂,看两三尺的地方!因为有的人眼睛得太大,容易受到外缘的影响!
有人全闭:1.容易昏沉─眼睛闭上去,就不省人事!
2.产生幻觉─在我们打坐的过程,容易会产生幻觉。如果眼睛睁开,至少说我还在这里,眼睛闭上,就不知道到哪个世界去了!
但也有一些人,全部睁着他也习惯,全部闭着睡觉他也习惯,睁二三分眼,尤其坐三个钟头,四个钟头很不习惯,也有这样的人;我们只能说,如果全闭,没有这些问题,就全闭,就某方面而言对气脉会好一点。
因为我过去有一种经验,气从上面要通过眼睛时,本来是睁开的,就会闭上去!闭得眼睛很重,好象着魔一样,待气通过后,眼睛才睁得开,也就说在这个过程我可以体会到,眼睛闭上去,对上下气是比较顺的。我们已经从脚讲到眼睛,打坐的姿势,大原则大概就是这样子。
最重要的要领,就是身体要放松!单盘坐久,慢慢习惯了可采用双盘,双盘对坐而言,其实是比较稳的;有一点是说:我们刚开始打坐,当然可以说怎样的姿势最标准,但对于不是坐得很习惯者,在刚开始上坐的时候,先求坐得舒服、安稳、坐得持久为原则。你不要听人家讲说,这两膝盖的地方要坐得愈小愈好,就拚命去弄,结果坐不到五分钟,就放腿,没有用;刚开始还是以坐得安稳持久舒服为原则,等到坐到一段时日后有状况时,再求忍耐,不要一开始就挣扎忍耐,哪时候能够用功呢?
¨ 打坐之方法
打坐,有人认为就是坐在哪里,什么都不要想就好了,很多人的观念就是这样子。事实上不要想,没有那么容易,还是很多妄想在哪里打转,我们上次说,打坐的大原则,就是『收摄六根,置心一处!』。收摄六根,就是对于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不要去管它;置心一处,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地方;也就是愈能集中在一个地方,外面的境界对我们的影响,相对的就是愈少。愈不可能起妄念;所以对初学者而言,都是有方法可用的,就是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也就是像刚才讲的,身体放松,而精神要有集中方法可以用。
我们现在就讲方法。这方法其实已经很多人在用了,譬如说:打坐念佛!不管是念佛或念观世音菩萨,或有人是持准提咒或大悲咒,念一个特别的音;或者有人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我想很多人都听到,所谓的观丹田,注意丹田,身体的某一部位。
我们先讲注意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果照生理的反应而言,气血就会集中到那地方。譬如:注意力放在头顶,气血是向上升的;注意丹田,气会向下沉,如果注意脚底,气会往下更沉!就人而言:身体本来就是在循环了,事实上不须要特别集中在哪个部位。所以有时候,为了一些特殊的状况可以用;譬如有人很生气的时候,气血就往上冲,所以只好把注意力向下观,气血就会被导下来,可以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对治我们的病态。
生病可以用,譬如有人高血压,可以把注意力往下导,低血压,就是把注意力往上导;但不能作为长期用功的方法,如果长期把注意力,注意眉心或注意丹田,身体的气血会有偏差。
各位是否听说过:像清海之流,教授他的门徒,是把注意力放在眉心,然后气血上冲,因…
《《天台小止观》讲记 打坐之姿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