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天台小止观》讲记 具缘第一

  

  具缘第一

  正文P.3

  云何名缘?所谓行者,欲修止观,必须具足五缘。五缘者: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得善知识。第一:夫欲修止观,必须持戒清净。如经中说〔遗教经─大正一十二册1111A: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净戒。』云何名持戒清净相,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

  我想对于持戒上作几点说明:一般人在讲戒时,大部份都是讲戒相,什么五戒就是杀、盗、淫、妄,八戒、菩萨戒都是偏重于讲戒相,但对于为什么要持戒的道理,并没有讲得很详细或者很深刻。今天首先要讲:

  ¨ 持戒的道理

  持戒基本,并不是学佛才需要持戒,或者信一个宗教,才需要持戒,我们人活着,就必需有他的戒行,为什么?这戒主要来自于两个大因素:第一是因果:佛法一向讲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如果我们为了要避免恶果,所以要避免去造恶因,这称为止持。第二、同样如果我们为了得到善果,我们必需去造善因,这称为作持。止持跟作持是持戒的两大重点。

  该作的努力去做,不该作的就不要去做,这就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人忽略掉了,我们说造善因得到善果,恶因得到恶果,何谓善恶?何谓善果?何谓恶果?最简单讲:我们不喜欢的叫做恶果;我们愿意去接受的称为善果;因为人情不同,所以对善恶的分辨就不一样!

  ¨ 持戒的观念与原则

  所以我认为,要得到如何的善果,我去持什么戒,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要避免什么样的恶果,我持什么戒,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戒是从自己的智慧去选择。戒不是从外来,很多人认为,戒是因为我们学佛!佛教有五戒,你就来守五戒,佛教有比丘戒二百五十条,你就来守吧!真正的佛教徒并不是这样,而是我们要得到什么样的善果?要避免什么样的恶果?所以要去持这个戒。

  我们不讲修行!就是世间法做事也是一样,你要盖一栋房子,房子要怎么盖?有它的物理学、工程上的学问,要怎么做是作持;然后在做的时候,必需要避免一些禁忌,这禁忌譬如说:房子不能怎么盖,这水泥还没有干,你就不能继续往上盖,或者调泥、调沙的比例应该多少,有它必需注意的事项。或者,生病也是一样,生病者要吃什么药,要做什么样的调养,这是作持;他必需要避免那些事情,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事情不能做,这是止持。你要不要遵守这规定,就是要看你希不希望让病好;如果我不希望病好,就让他病死了,这戒对你来讲,就是不存在;这也就我再三提醒的一句话,戒我们是根据因果的原则而做选择的,选择是在于你自己,不在于别人,不是佛告诉你,你必需这么做。而是我们经过因缘果报的了解之后,我们认为什么事情该怎么做,才是我们理想中的果报;什么事情不该做,避免我们承担不起的恶报,这是首先讲到因果的原则,还有人情对善恶的不一样。

  但事实上,人情的善恶,基本上还是差不多的,有些东西我们认为可以不要,因为你不知道那东西那么好,不知道好,所以我们不觉得要,就像很多人不学佛,他说我已经过得很好啦!我不用学佛了!他不是不要,只是不知道这东西学了之后,对他有什么好处;有人不学打坐,因为他不知道打坐能够给他什么好处;同样也有些人说,那些恶果我不怕无所谓;结果真的恶果降临时,他自己承担不起。

  所以我们最初讲,善恶是经过人来选择的,但既然成为人,大概就有普遍的共业,共通的习性,所以戒对大部人来讲,还是共同持的;除非你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特别到什么地步?特别到你对自己的习性,对因果的变化,都能够很了解,我们可以做另外的选择。但这要有很大的把握,否则你说这戒我可以犯,因为我不在乎,你犯了结果恶果降临了,承担不起。很多人就是这样子,所以大部份的情况之下,佛教徒或其它宗教都是一样,都有他共同要持的戒。

  因此,这戒就牵涉到人情世故的关系,所以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在不同的人当中,都会有一些变化,从印度到中国,从古代到现代都有一些变化,为什么呢?因为人情不一样,人对善恶的标准感受不一样,所以戒慢慢会有一些变化。这也就说佛教,释迦牟尼佛虽然制戒之后,后来又说小小戒可舍,这小小戒可舍是什么意思?不是那个戒可以不守;而是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因缘之下,可以做不同层次的调整,这是第一点,从因果跟善恶去了解戒。

  我们进一步讲对学佛人而言,要遵守几个大原则:

  ¨ 从三种发心谈:

  第一大类出离心:希望得到解脱的果报,必需遵守的就是要从出离心去修行,出离我们的邪见、习性,出离一些不好的行为。邪见就是一些偏差的观念,习性就是贪瞋痴的这些心态,不好的行为就是杀、盗、淫、妄等等这些,这一大类,是为了得到解脱的果报,必须具备出离心而遵守的一切戒,在比丘、比丘尼二百多条戒,比较上是偏重于这一大类的戒,是以出离心来守的戒条。

  第二大类慈悲心:是属于为了弘法度众生所制的戒。我们都希望其它众生也来学佛,也来修行,也得到解脱的果,所以为了度众生,必需发慈悲心。

  第三大类菩提心:可以包括前面两种,称为菩提心。就是要经常保持自度度人的愿心,才会去努力,很多人对于戒的这三个纲要不了解,所以会产生很多的疑惑。譬如:很简单讲,一些在家信徒供养法师,他会把最好的一些东西,如食物、衣服等来供养法师,这时候你接受还是不接受,这牵涉到我们的重点,如果站在出离心的立场,不可以接受;因为接受好的东西,就初学者来讲,会增长贪心、慢心,得到很多好东西,就是容易产生后遗症。所以站在个人解脱的立场上,不可以接受,接受之后会有很多的弊端,但有时候是站在慈悲心的立场;因为众生有这样的需求,为了满足他们培福的意愿,所以接受,这时候在接受与不接受之间,你是以出离心为主来拒绝,或是以慈悲心为主而来接受,这每个人选择的不一样。

  或者我们讲到出离心、还有菩提心,印度是以托钵为生活上的需求,就是吃饭;而托钵的形式到中国来之后,没办法用;因为中国人对于这些出门托钵的,叫做乞丐,在中国的因缘变得没办法托钵;所以为了修行,只好象中国禅宗到山上自己耕田、煮饭;如果站在出离心的立场上,这是不可以的。为什么?一个出家众不可以自己耕田、自己做饭,但如果你不这么做,根本没办法去修行。所以站在菩提心的立场,为了要维持他的生活,为了要维持他的道心,所以必须自立、自主、自耕、自食。这两个戒从发出离心的立场上说,中国的和尚都是犯戒的,因为中国的和尚都是在自己的庙里煮饭吃,没有一个出去托钵的,都是犯戒的。但站在菩提心来讲,是应该这么做。因为这三个在很多方面,我们看起来,就是在世间法上会有一些矛盾,所以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选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总纲,我们会觉得很迷惘。

  譬如:妄语。如果一个医生对于病人讲妄语,对不对呢?可不可以呢?那你就是看看是站在出离心的立场,还是站在慈悲心的立场;站在慈悲心的立场上,对他讲妄语,是为了他好,不是为了我好,对不对?站在出离心的立场上也是一样;我做一个医生,为了病人讲妄语,不是为了多得到一些金钱,不是希望为了多得到一些名利。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没有所谓出离心的问题,因为我并没有去贪得到什么东西,而只是为了使病人的病况能够早点康复,所以在出离心及慈悲心的立场,都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不了解持戒的精神,你虽然死守戒文,其实还是犯戒的,因为所做的行为跟真正持戒的精神根本不相应,不相应当然是犯戒;也就说一般人讲戒的时候,很容易就是把戒讲得很死,因为不懂得戒的精神,讲出来的必然是比较死板,就很容易造成自己跟别人的不协调。所以当我们能够慢慢深入佛法,掌握到佛法的要义,从基本的要义去持戒,就比较能清净自在。刚才讲到禅定。

  ¨ 戒,有分做两大类的戒:

  第一种我们共同生活的一种戒相:譬如说:不杀盗淫等,是共同生活的戒相,这共同生活的戒相,不只佛教有,其它宗教也有,就是生活中的戒相。

  第二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必须守的戒:佛法的目的与其它宗教的目的不一样;所以佛法的戒跟其它宗教的戒就有些差别。那么一个准备专修禅定的人,他因为了要达到专修禅定的目的,所以他要守的戒就与一般专修福德事业、修信愿者所守的还是不一样。这一点我特别强调,虽然同样是佛教里面,学净土者跟学禅的人,所持的戒还是会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目的不一样。刚才已讲到你要得到怎样的果,你必需造怎样的因,很简单的讲:修净土者,他必需经常念佛,忆佛,甚至经常要诵净土三经,因为他希望要达到往生西方净土的目的。那么学禅、学打坐、学止观的目的不在此,所以这些戒相,对他而言是不存在的,但他有他另外的戒相,因为他们的目的不一样;也就因为善恶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所以共中有别,人跟人之间有共同的戒,佛教与佛教之间有共同的戒。不同的宗派,不同的人,不同的修行法门,有它差异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必需说明的。

  所以事实上,所谓戒─具缘五缘,都是包括在修习禅定里面的戒;甚至说到所谓的廿五方便,也是廿五种戒;为了修禅观者而必需具足的,或者说必须严守的廿五个条件,这是我们在讲戒之前,先说明戒的精神要义及差别。

  ¨ 一持戒净清相:

  正文P.3─

  一者:若人未做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授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大比丘,及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心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

《《天台小止观》讲记 具缘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