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天台小止观》讲记 呵欲第二

  呵欲第二

  正文P.9

  所言呵欲者,即是呵责五欲也。夫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呵责。五欲者:即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狂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之,是名呵欲。

  ¨ 对欲望的态度

  我们从字面上面来看:欲就是欲望。既然是欲望要去呵责它,表示是一个问题;或者欲望就是我们喜欢的,才会是欲望,那为什么要去呵责呢?所以重点不在于我们有这些欲望之后,用种种压抑的方法去逃避欲望,而是用佛法用智慧去观察。本来我们认为是好的,经过我们比较仔细的观察之后,发觉他没有那么好,所以问题不在于,怎么去压抑这些,已经有的欲望,而是说要以智慧、以经验去勘破欲望的虚幻。如果已经看到它是虚幻,就不会再产生欲望执着,这时候就不需要,用很大的辛苦去克制、压抑。

  如果我们只是用克制的方法,是用压抑的方法来压抑这个欲望,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修行相当的苦,而且情绪会相当的不稳定,因为今天压下去了,明天它又反弹了,后天又再把它压下去,很辛苦!自己很辛苦,别人看你就觉得这个人怪怪的,整天绷得很紧。真正的修行人,在我们常看到《阿含经》讲到─阿罗汉的威仪是什么?六根闲静!六根闲静的意思是说,他的身心常常放在很轻松,很和谐的状态。并不是像我们一般人所讲的,有板有眼,然后一副很紧张的状态,不是这个意思!这是因为能够从内在消除我们种种的欲望,我们就能够减少这些压力,时时刻刻就可以在很轻松、很安祥的状态。所以讲呵欲之前,首先要讲的是说,这个呵不是压抑,而是用智慧去观照,它是虚妄不实的;从内在去化除欲望,而不是从外用压抑的方法。详细的下一节再继续讲。

  一、呵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高眉朱唇素齿,及世间宝物,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即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染故身入敌国独在淫女阿梵婆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色过罪,如摩诃衍中广说。

  首先讲色是什么?眼根所对的对象,通称为色。一般人虽然有所谓的五官─眼、耳、鼻、舌、身;但是就人而言:我们从外界所得到的讯息,大部份是通过眼睛而去得到的,通过耳朵的部份就比较少,通过鼻舌的部份就更少,所以眼根能不能收摄?眼根起不起烦恼?这对我们的知见和烦恼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色欲者,我们不要把它只是很狭隘的想象成男女,事实上色欲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跟色有关。现在先就我个人的整理作说明:

  ¨ 色包括那些?

  天地:首先我们眼睛张开,范围最大的是天地、大自然,天上有云,地下有水,然后中间有山川大地。所以很多人喜欢山水,喜欢游山玩水,范围最大的是大自然,大自然之中有山有水。山水很广,有很多地方是人不能住的。像:很高的山或很冷的地方沙漠等等这些,人无法去住;因为人不能去住,所以对它的执着就比较少。所以除了有些人喜欢看风景的以外,人对其密切较少。

  田园:如果我们把山水截出一部份,第二类是属于田园,山水很广,田园是表示人可以住的,人可以在那边生活的,所以田园是代表我们所经营的,可以种植的,花草树木果树等等这些,都包括在田园里面,或者不是人种的,但是可以为人所利用的,这范围比山水狭隘,但是对人而言比较密切。所以有的人,不会很喜欢山水,但是喜欢田园,因为对我们的生活有直接的相关。在田园之中,除去这些所生长的植物,甚至动物,动物就是我们一般而言,是眷养的这些家禽等等。

  房子:每个人都会住在房子里,有些人的房子非常讲究的,像西腊的建筑,建得很好,中国有中国的建筑,西洋有西洋的建筑,有的人对房舍很注重的。

  器物:在房舍里面就有我们所用的东西,桌子、椅子还有种种的器物,在我们这个时代各式各样的器物又更多了,什么电视,电冰箱,音响一大堆,包括汽车等等,为我们所用的器物,这些器物之中有一种比较特别的,称为古董。器物如果经过几百年之后,这价值就跟最初的不太一样,最初只是一个碗而已,过了三百年之后,就变成宝了。

  画相、书画:在器物里面又包括人所做的画相、书画等等,有些人对于书画 ,非常着迷的。

  人:最后当然是包括人本身,也是一种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种形色。

  ¨ 若就经典来看,色可以分做三大类:

  (1)颜色:嘴唇是红的,牙齿是白的,头发是黑的,这个不同的颜色。

  (2)形色:是指它的形状。

  (3)表色:是指人所做的动作,有些人长得不好看,但是他的动作很优雅。

  这也就说所谓呵色欲者,事实上人从眼官所看到的世界相当的广,从很大的大自然的山水、田园到很小的,可能只是你画出来的东西,一个很小雕刻出来的东西,虽然很小都一样能够令很多人着迷。这些东西有些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有些是经过人制作出来的;但是会让很多人着迷,花很多的时间在上面。事实上问题不在于东西存不存在?有没有田园?有没有山水?有没有这些器具?也不在这些东西好不好?而在于我们对它执着、爱恋的程度到什么范围?

  释迦牟尼佛,人家送他最好的衣服他也穿,送他最好的精舍他也住;但是他不会起烦恼;但是我们一般人就不一样,一般人你没有送他好东西的时候,他也可以过得很好,送他好东西的时候,他过不好,为什么?怕丢掉了!所以欲望,不在于问题本身,在于我们着它执着的程度,如果一个东西有也很好,没有也无所谓!这东西对我们所言,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所以,人为了这个欲,最严重的是造业,造业比较一般就是,打了很多的妄想执着,结果都是一样自找烦恼。人在对外界需求的程度有很大的弹性,譬如:住房子。你宫殿也可以住,随便一间工寮也可以住,甚至有时候到野外搭帐棚也可住,而且住得好不好呢?仔细想一想,是没有很大的差别。最初我们会觉得,这房子这边不好,那边要改,其实你改好了住进去,又好到那里去呢?也没有好到那里去;或者有些比较简陃的地方,我们最初觉得这地方不能住,你住了一段时间,还是可以适应的。这也就说我们对外界的需求,这种弹性非常的大,吃东西也是一样,可以吃的很好,也可以简单吃一顿就好!我的意思也就说:如果知道我们的弹性度很大,就不需要做太大的苛求,因为多对你来讲,不会造成多大的帮助,有汽车的人自己开车也蛮辛苦的,没有汽车让人家载也蛮舒服的。这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了解到人的生活,对于物质的欲望,我不要说:我们不需要有,因为这种顿现代人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听不进去,而是说这个弹性度很大,所以在我们目前的状态之中,你其实已经可能过得很好了;而不要为了苛求更好的东西,反而制造出更多的烦恼,甚至造了更多的恶业,而得不偿失,这是首先讲到呵色欲。

  正文P.9

  二、呵声欲者:所谓:空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诵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中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

  声音也是一样,声音可以从最广泛的来讲:

  (一)大自然的声音:包括风声、雨声、水声等等,比较狭隘的有虫声、鸟声,虫鸟、禽兽的声音,猫、狗都一样,这是指比较外在,大自然的声音。

  (二)人声:跟人有关的声音。

  (1)像这里面所讲的箜篌筝笛,丝竹金石,这是指我们所做的乐器,这乐器如果照现代人的做法,当然就很多很多,什么电子琴、钢琴都包括在里面,就是人所做出来的乐器。

  (2)其次是包括从人的身体所发出的声音:鼓掌,踱脚的从身体发出来的声音。

  (3)一般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喉咙发出来的声音:从喉咙发出来的声音又分做两大类:第一类没有特别意义的:像伸吟、有声音;也有意义,但是不是很明显,譬如:一个人太累了,伸吟或打盹的声音。第二类一般人最容易受影响的声音:就是言语或者歌咏。我们前面说到,外界风雨的声音,虫鸟的声音,不会很严重影响到人身心的安定,最大影响者主要是人的声音。

  人的声音里面更有影响力的是:有意义的声音。我们可以从言语中,分别出他现在是讲什么话,是什么意思;这里面更有影响力的就是讲到涉及人我是非的。我们平常讲话,如果讲一大堆跟我们不相干,跟人我是非不相干,有些人可以听,有些人不可以听;但是讲到人我是非时,很多人就很有兴趣听,听了以后又很烦恼;所以声音最能够影响到的,是人我的声音,是这些毁誉的声音,所谓的谤毁或赞励,我们自己少讲,也少听。

  (4)乐器声:

  (5)在另外一种声音,虽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也会强烈的影响到人,那个是有节奏的声音,有比较强烈节奏,或反复像所谓的丝竹金石,或者人类的歌咏唱颂,这是有节奏的。

  ¨ 共振原理─

  有节奏的声音,为什么会比较容易影响到人?我从一些印度瑜伽的讲法来说明:在物理学上讲到万物都有它共振的频率,如果像这一个杯子也有它共振的频率,这本子也有它共振的频率,如果外面有个声音,频率跟它相同,他们这两个共振就会加强;或者一般讲到的共呜,就是频率一样,这两个音差的频率一样,甲本来不动的,乙动的,把甲移过来就会跟着动,这称为共振或共鸣。也就说如果一个本来不动的,但是找到跟它相同的共振频率,它就会跟着动起来,我们身体也会有它共振的频率,甚至我们的的器官,我们的气脉,气脉里面有很多不同的穴,不同的穴位有不同共振频率,所以据说印度最初的五十个梵音,就是由身体的共振频率里去找出来的。

  何谓有节奏呢?如果共振的频率是东一个音,西一个音,…

《《天台小止观》讲记 呵欲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