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天臺小止觀》講記 呵欲第二

  呵欲第二

  正文P.9

  所言呵欲者,即是呵責五欲也。夫欲坐禅,修習止觀,必須呵責。五欲者:即是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狂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若能深知過罪,即不親近之,是名呵欲。

  ¨ 對欲望的態度

  我們從字面上面來看:欲就是欲望。既然是欲望要去呵責它,表示是一個問題;或者欲望就是我們喜歡的,才會是欲望,那爲什麼要去呵責呢?所以重點不在于我們有這些欲望之後,用種種壓抑的方法去逃避欲望,而是用佛法用智慧去觀察。本來我們認爲是好的,經過我們比較仔細的觀察之後,發覺他沒有那麼好,所以問題不在于,怎麼去壓抑這些,已經有的欲望,而是說要以智慧、以經驗去勘破欲望的虛幻。如果已經看到它是虛幻,就不會再産生欲望執著,這時候就不需要,用很大的辛苦去克製、壓抑。

  如果我們只是用克製的方法,是用壓抑的方法來壓抑這個欲望,這樣的生活,這樣的修行相當的苦,而且情緒會相當的不穩定,因爲今天壓下去了,明天它又反彈了,後天又再把它壓下去,很辛苦!自己很辛苦,別人看你就覺得這個人怪怪的,整天繃得很緊。真正的修行人,在我們常看到《阿含經》講到─阿羅漢的威儀是什麼?六根閑靜!六根閑靜的意思是說,他的身心常常放在很輕松,很和諧的狀態。並不是像我們一般人所講的,有板有眼,然後一副很緊張的狀態,不是這個意思!這是因爲能夠從內在消除我們種種的欲望,我們就能夠減少這些壓力,時時刻刻就可以在很輕松、很安祥的狀態。所以講呵欲之前,首先要講的是說,這個呵不是壓抑,而是用智慧去觀照,它是虛妄不實的;從內在去化除欲望,而不是從外用壓抑的方法。詳細的下一節再繼續講。

  一、呵色欲者:所謂男女,形貌端嚴,修目高眉朱唇素齒,及世間寶物,青黃赤白,紅紫缥綠,種種妙色,能令愚人見即生愛,作諸惡業。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染故身入敵國獨在淫女阿梵婆羅房中。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色過罪,如摩诃衍中廣說。

  首先講色是什麼?眼根所對的對象,通稱爲色。一般人雖然有所謂的五官─眼、耳、鼻、舌、身;但是就人而言:我們從外界所得到的訊息,大部份是通過眼睛而去得到的,通過耳朵的部份就比較少,通過鼻舌的部份就更少,所以眼根能不能收攝?眼根起不起煩惱?這對我們的知見和煩惱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色欲者,我們不要把它只是很狹隘的想象成男女,事實上色欲的範圍非常廣泛,從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跟色有關。現在先就我個人的整理作說明:

  ¨ 色包括那些?

  天地:首先我們眼睛張開,範圍最大的是天地、大自然,天上有雲,地下有水,然後中間有山川大地。所以很多人喜歡山水,喜歡遊山玩水,範圍最大的是大自然,大自然之中有山有水。山水很廣,有很多地方是人不能住的。像:很高的山或很冷的地方沙漠等等這些,人無法去住;因爲人不能去住,所以對它的執著就比較少。所以除了有些人喜歡看風景的以外,人對其密切較少。

  田園:如果我們把山水截出一部份,第二類是屬于田園,山水很廣,田園是表示人可以住的,人可以在那邊生活的,所以田園是代表我們所經營的,可以種植的,花草樹木果樹等等這些,都包括在田園裏面,或者不是人種的,但是可以爲人所利用的,這範圍比山水狹隘,但是對人而言比較密切。所以有的人,不會很喜歡山水,但是喜歡田園,因爲對我們的生活有直接的相關。在田園之中,除去這些所生長的植物,甚至動物,動物就是我們一般而言,是眷養的這些家禽等等。

  房子:每個人都會住在房子裏,有些人的房子非常講究的,像西臘的建築,建得很好,中國有中國的建築,西洋有西洋的建築,有的人對房舍很注重的。

  器物:在房舍裏面就有我們所用的東西,桌子、椅子還有種種的器物,在我們這個時代各式各樣的器物又更多了,什麼電視,電冰箱,音響一大堆,包括汽車等等,爲我們所用的器物,這些器物之中有一種比較特別的,稱爲古董。器物如果經過幾百年之後,這價值就跟最初的不太一樣,最初只是一個碗而已,過了叁百年之後,就變成寶了。

  畫相、書畫:在器物裏面又包括人所做的畫相、書畫等等,有些人對于書畫 ,非常著迷的。

  人:最後當然是包括人本身,也是一種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種形色。

  ¨ 若就經典來看,色可以分做叁大類:

  (1)顔色:嘴唇是紅的,牙齒是白的,頭發是黑的,這個不同的顔色。

  (2)形色:是指它的形狀。

  (3)表色:是指人所做的動作,有些人長得不好看,但是他的動作很優雅。

  這也就說所謂呵色欲者,事實上人從眼官所看到的世界相當的廣,從很大的大自然的山水、田園到很小的,可能只是你畫出來的東西,一個很小雕刻出來的東西,雖然很小都一樣能夠令很多人著迷。這些東西有些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有些是經過人製作出來的;但是會讓很多人著迷,花很多的時間在上面。事實上問題不在于東西存不存在?有沒有田園?有沒有山水?有沒有這些器具?也不在這些東西好不好?而在于我們對它執著、愛戀的程度到什麼範圍?

  釋迦牟尼佛,人家送他最好的衣服他也穿,送他最好的精舍他也住;但是他不會起煩惱;但是我們一般人就不一樣,一般人你沒有送他好東西的時候,他也可以過得很好,送他好東西的時候,他過不好,爲什麼?怕丟掉了!所以欲望,不在于問題本身,在于我們著它執著的程度,如果一個東西有也很好,沒有也無所謂!這東西對我們所言,就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所以,人爲了這個欲,最嚴重的是造業,造業比較一般就是,打了很多的妄想執著,結果都是一樣自找煩惱。人在對外界需求的程度有很大的彈性,譬如:住房子。你宮殿也可以住,隨便一間工寮也可以住,甚至有時候到野外搭帳棚也可住,而且住得好不好呢?仔細想一想,是沒有很大的差別。最初我們會覺得,這房子這邊不好,那邊要改,其實你改好了住進去,又好到那裏去呢?也沒有好到那裏去;或者有些比較簡陃的地方,我們最初覺得這地方不能住,你住了一段時間,還是可以適應的。這也就說我們對外界的需求,這種彈性非常的大,吃東西也是一樣,可以吃的很好,也可以簡單吃一頓就好!我的意思也就說:如果知道我們的彈性度很大,就不需要做太大的苛求,因爲多對你來講,不會造成多大的幫助,有汽車的人自己開車也蠻辛苦的,沒有汽車讓人家載也蠻舒服的。這就是這樣子,所以我們了解到人的生活,對于物質的欲望,我不要說:我們不需要有,因爲這種頓現代人來講,是沒有意義的,聽不進去,而是說這個彈性度很大,所以在我們目前的狀態之中,你其實已經可能過得很好了;而不要爲了苛求更好的東西,反而製造出更多的煩惱,甚至造了更多的惡業,而得不償失,這是首先講到呵色欲。

  正文P.9

  二、呵聲欲者:所謂:空篌筝笛,絲竹金石,音樂之聲,及男女歌詠,贊誦等聲,能令凡夫,聞即染著,起諸惡業,如五百仙人,雪山中住,聞甄陀羅女歌聲,即失禅定,心醉狂亂。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聲過罪。

  聲音也是一樣,聲音可以從最廣泛的來講:

  (一)大自然的聲音:包括風聲、雨聲、水聲等等,比較狹隘的有蟲聲、鳥聲,蟲鳥、禽獸的聲音,貓、狗都一樣,這是指比較外在,大自然的聲音。

  (二)人聲:跟人有關的聲音。

  (1)像這裏面所講的箜篌筝笛,絲竹金石,這是指我們所做的樂器,這樂器如果照現代人的做法,當然就很多很多,什麼電子琴、鋼琴都包括在裏面,就是人所做出來的樂器。

  (2)其次是包括從人的身體所發出的聲音:鼓掌,踱腳的從身體發出來的聲音。

  (3)一般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喉嚨發出來的聲音:從喉嚨發出來的聲音又分做兩大類:第一類沒有特別意義的:像伸吟、有聲音;也有意義,但是不是很明顯,譬如:一個人太累了,伸吟或打盹的聲音。第二類一般人最容易受影響的聲音:就是言語或者歌詠。我們前面說到,外界風雨的聲音,蟲鳥的聲音,不會很嚴重影響到人身心的安定,最大影響者主要是人的聲音。

  人的聲音裏面更有影響力的是:有意義的聲音。我們可以從言語中,分別出他現在是講什麼話,是什麼意思;這裏面更有影響力的就是講到涉及人我是非的。我們平常講話,如果講一大堆跟我們不相幹,跟人我是非不相幹,有些人可以聽,有些人不可以聽;但是講到人我是非時,很多人就很有興趣聽,聽了以後又很煩惱;所以聲音最能夠影響到的,是人我的聲音,是這些毀譽的聲音,所謂的謗毀或贊勵,我們自己少講,也少聽。

  (4)樂器聲:

  (5)在另外一種聲音,雖然沒有什麼意義,但是也會強烈的影響到人,那個是有節奏的聲音,有比較強烈節奏,或反複像所謂的絲竹金石,或者人類的歌詠唱頌,這是有節奏的。

  ¨ 共振原理─

  有節奏的聲音,爲什麼會比較容易影響到人?我從一些印度瑜伽的講法來說明:在物理學上講到萬物都有它共振的頻率,如果像這一個杯子也有它共振的頻率,這本子也有它共振的頻率,如果外面有個聲音,頻率跟它相同,他們這兩個共振就會加強;或者一般講到的共嗚,就是頻率一樣,這兩個音差的頻率一樣,甲本來不動的,乙動的,把甲移過來就會跟著動,這稱爲共振或共鳴。也就說如果一個本來不動的,但是找到跟它相同的共振頻率,它就會跟著動起來,我們身體也會有它共振的頻率,甚至我們的的器官,我們的氣脈,氣脈裏面有很多不同的穴,不同的穴位有不同共振頻率,所以據說印度最初的五十個梵音,就是由身體的共振頻率裏去找出來的。

  何謂有節奏呢?如果共振的頻率是東一個音,西一個音,…

《《天臺小止觀》講記 呵欲第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