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七十年(一九八一年)元月 杨化群谨序
引言
《释量论》是法称论师为解释陈那菩萨之《集量论》而造之义疏也。内容分为四品:第一、自义比量品,解释立论者自身引生比量智必要条件(正因等)。第二、成量品,解释《集量论》的归敬颂义,成立如来为世间之定量。第三、现量品,现量乃比量所依止之基础,本品广释现量之定义、差别及似现量等。第四,他义比量品,广释能立因等之得失,阐明使他人引生比量智之方便。本论总集因明理论之大成,为世间各国研习因明学之范本。在我国藏族佛教中已宏传数百年,为学习教理必读之书。,而汉地佛徒尚无所知。余不揣驽钝,兹将原文译出,并依僧成大师之大疏,摘译编成一部略解,其于汉族研究因明学者或略有所裨焉。
民国六十九年(一九八0年)九月二十七日 法尊记
附注
本论翻译始于民国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动笔,至同年十二月间因病停止。
又于民国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十月十四日续译,至民国六十九年(一九八〇年)二月十九日方译毕。前后共经八月有余。
法尊附记
释量论略解 科判目录
卷第一
甲一 解论题义
甲二 译时礼赞
甲三 论文义
乙一 造论之支分
丙一 供赞
丙二 立誓造论
乙二 有支分之论
丙一 释通达所量之能量自性
丁一 明不现见义之自义品
戊一 建立总体
戊二 广释支分
己一 释三正因
庚一 果法因
庚二 自性因
庚三 不可得因
辛一 不现见不可得因
辛二 可现见不可得因
壬一 体性
壬二 差别
壬三 断诤
己二 于定词断诤
庚一 断依前后之诤
庚二 断依同时之诤
己三 释逆品似因
己四 广释无则不生
庚一 略标
辛一 破他宗
壬一 破自部自教相违
癸一 明有系属
癸二 说违自教
壬二 明共同现量违害
壬三 破他部自许相违
辛二 立自宗
壬一 表因之遍相有待于系属
癸一 正说
癸二 于喻上显示系属
癸三 知系属之胜利
壬二 遮因之遍相有待于系属
辛三 总绪
庚二 广释
辛一 决定表因之系属
壬一 别释
癸二 决定自性因之系属
子一 自性因之理
丑一 明因法同体系属
丑二 断诤,成立遣余
寅一 标
寅二 释
卯一 广释有之遣余
辰一 破声与分别为表诠
巳一 后心应无用
午一 所别事决定之后,后心应无用
午二 能别法决定之后,后心应无用
巳二 声觉应成异门
巳三 破彼释难
辰二 明由遮相转(明为遮诠)
巳一 断返遮与总别相等之诤
午一 说遣除者无过
午二 表相转者有过
午三 声随欲转应理
巳二 明遣余之总
午一 境总之理
未一 世俗谛之世俗训释
未二 成立分别所现为于意乐为谛
未三 明彼执错乱
午二 现彼之觉如何转
未一 标
未二 释
申一 总与共依之名言转
申二 转之原因
申三 作彼建立之所为
未三 结
巳三 明立名之境
午二 立
午三 断诤
未一 破不能知多
未二 破总执从总生
申一 破总执从唯总生
申二 破从总助之别生
申三 破从别助之总生
酉一 出过
酉二 破救
未三 总声于义无欺
辰三 于彼转(诠)相断诤
巳一 断了达互依之诤
午一 诤
午二 答
未一 以相同破
未二 明自无过
巳二 断遮诠不遍于声之诤
午一 断遮诠不遍于别声
午二 断遮诠不遍于遣余之声
未一 明声之境…
《释量论略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