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释量论颂

  释量论颂

  法称论师著

  法尊法师译

  敬礼圣鬘殊室利童子。

  敬礼于具足,除灭分别网,甚深广大身,遍放普贤光。

  众生多著庸俗论,由其无有般若力,非但不求诸善说,反由嫉妒起嗔恚。

  故我无意谓此论,真能利益于他人,然心长乐习善说,故于此论生欢喜。

  宗法、彼分遍,是因彼唯三。无不生定故。似因谓所余。

  因法所有性,若无则不生,此果是正因。

  若与唯有性,系属体亦尔。

  若诸量不转,于无而不转,为果是正因。

  观待于差别,知某无为果。

  相违与果成,因及体可见,体生不成就,是为无义者,不可得四种。 

  以彼相违因,可得为量式,因由相违性,无则是错乱。

  其相违果中,亦待处时等。余则成错乱,如灰成不冷。

  所有从因聚,比知能生果,不待余义故,说彼是自性。

  因聚生果力,转变相系时,于果不决定,容有障碍故。

  同依一聚者,由味知色等,是比知因法,如烟知柴变。

  能未转无味,此即是余因。如是过去时,了知是一者,

  是从果因起。

  由因未和合,比知其果者,有余、无能故,如由身比贪。

  唯异品未见,而见其总果,因智是似量,如语比贪等。

  唯异品不见,非即无错误,容有错误故,如比釜饭熟。

  若唯以不见,便说遮止者,此是疑因故,说彼名有余。

  于因三相中,为对治不成、违义与错乱,故说须决定。

  错乱对治中,所说异品法,若不见为果,不说亦能知。

  说无之语言,非显彼唯无,若说无应理,尔乃知为无。

  若不见能遮,岂是有余误?有遮亦成因,不成,合非说。

  差别成决断,正因不见故。若余量害者,非不见而无,

  如是于余因,容有余量害。不见故,所触 见不具,无误。

  由处等差别,物能力各异,见一而谓余,定有则非理。

  我、地有知等,非能立为无,岂唯不可得,是因无能立?

  故由彼系属,自性遮自性,或由其因法,于果无误故。

  不尔遮一法,云何余亦遮?如说人无马,岂亦非有牛?

  如是一近故,云何余亦近?如言人有牛,岂是亦有马?

  故定异法喻,不必许所依,由说彼等无,此无亦知故。

  喻彼性、因事,为不知者说,若对诸智者,但说因即足。

  故知系属者,说二相随一,义了余一相,能引生正念。

  故无“因、自性”,有遮亦是因。理应可得者,无所得亦是。

  如是无得因,此虽说三种,由于结构门,有多种差别,

  彼及彼违等,不通达、通达。

  由是因果事,或自性决定,若无定不生,非不见非见。

  否则余与余,如何有决定?若法有余因,则如衣染色。

  若法有余因,则应成他性。后生故非因,是果何能定?

  烟是火之果,果法随转故。若无彼有此,越出具因理。

  无因不待余,应常有或无。诸法暂时生,是由观待故。

  若帝释顶上,是火性即火。若非火自性,如何彼生烟?

  烟因自性火,具彼能差别,若烟从非烟,因生,则无因。

  由随转随遮,见某随某转,彼性彼为因,故异因不生。

  诸法由自性,住各自体故,从同法余法,遮回为所依。

  故从彼彼遮,此因缘类别,以彼差别故,即善能通达。

  是故某差别,由某法了知,其余则无能。故别异而住。

  义自性是一,体性是现事,有何未见分,为余量所观?

  由见色法同,蚌壳误为银。若木由乱缘,而计余功德,

  故由见于法,见一切功德。由错不决定,故当善成立。

  比量亦缘法,决定一法时,应缘一切法,遮遣无此过。

  故如是说因,是遮遣有境。余则有法成,余有何不成?

  于所见若知,是总义分别,不增益余分,除尔许行境。

  定与增益意,能所害性故,说此于远离,增益转应知。

  尽其增益分,为遣除彼故,其决定与声,亦唯有尔许。

  彼等境有异。

  余则于一法,一声觉能通,非是余境故,应成为异门。

  或说觉能缘,各称别异义,于各积差别,饶益支功能。

  无差别体性,遍缘诸体性,则有何所益,差别不决定?

  彼等体属故,知一则取二。益法能若异,彼等是彼何?

  、 彼无益彼等,如是则无穷。若取能益一,见彼于未见,

  饶益非余故。取彼取一切。若遮错乱故,取者亦许余。

  彼成越境者,其余亦同彼。于无增益境,转故,余自性,

  诸定者不定,如何是彼境?若舍差别分,现量所取中,

  于差别若有,证缘亦当证。

  其言从他遮,及言从他返,声与决定等,是随名言作。

  二虽各诠一,由所诠他别,以异啭声别,成立如异义。

  舍不舍余别,彼二名差别,是随通达者,欲乐之所依。

  遍说物与事,唯声之差别。故彼等所诠,都无少差别。

  欲了知彼义,益彼或具作,设以余诠说,都无余差别。

  故于遣余境,能除为具彼,宗派所说过。

  种类及具种,若异则犯过。若谓诸言句,由事力而说,

  不依乐说欲,彼等第六转,分语等成过。

  不待于外义,诸语由说者,如能诠决定,如是宣说。

  诸妃六城等,非异事安立,成名空自性,空性有何因?

  依于诸异事,现为一义觉,由其自体性,障蔽余体性。

  由彼能障故,体性虽各异,蔽其各异性。有诸法体性,

  现似非别异。

  彼由意乐力,宣说为有总,由彼所遍计,于胜义中无。

  诸别不随行,余随行不现。非离知各异,如何随余义?

  故执义一体,此分别颠倒。名义诸具者,互异即此种。

  达一、知义等,成其为一义。有虽是各异,由自性决定,

  犹如诸根等。如见药虽异,或共或各别,能治疫病等,

  余物则不尔。无别故非总,田等虽别异,彼等应无别,

  坚固无益故。

  缘性分别觉,无义似有义,从非彼果义,异究竟而生,

  彼体似外一,似从余遮返,观察支无故,非是彼自性。

  知所有诸义,谓遮返体性,故似非各异,现从彼余返。

  其总与共依,为所行境者,由知与言说,广作错义名。

  诸法一切名,依于互无杂,故遣余为境。若与事有属,

  是得事之依,如比量所说。虽同是错乱,然非从余得,

  如灯光求珠。

  彼维多一果,非彼果依余,由言说及知,作一名言转。

  如是一作多,彼普显事故。从彼非果义,异故知多法。

  此声义共依,虽然非实有,如共许而说,此于事非有。

  法有法建立,如异非异等,是不观实性,如世间所许,

  唯依如是许,遍立能所立,为入胜义故,诸智者所作。

  诸胜义之义,非自杂无异,其体一及多,是由觉所染。

  言组言差别,此别于觉义。从此及余遮,观察法差别。

  能所立分别,失坏见事故。别总相杂中,自相非所取,

  其总别相等,都非是所取,诸众多差别,于一不可故。

  彼体从众返,彼如是通达,声分别非有,于总性转故。  

  诸声显立名,彼为名言作,尔时无自相,故彼中非名。

  为使人了知,能作成其事,为办彼故转,于义说其名。

  其类非能作。若具彼能者,何故不直说?无边故此同。

  作从非作返,相同何不作?具彼过同故,宁,不须余类。

  从彼遮余已,即转,说其声。由此从彼等,不断,彼如何?

  诸别虽各异,然见彼诸义,能作彼彼事,见余亦离余。

  为境之诸声,结合能了知。

  如余亦彼觉,非从唯总性。若常唯知彼,应不知别故。

  尔时终不取,具彼系属故。不决定具彼,如何立名言?

  若谓一事助,诸别为知因,岂一事能除,彼等差异性?

  异故亦不许,彼等一识因。若谓多待一,能生非异觉。

  彼等各各无,彼一亦生觉,彼等无能故。其觉无能缘。

  青等于眼识,功能各见故。合亦能、诸别,任何亦非尔。

  若待彼随一,乃能,非唯总。彼等若益一,云何非一觉?

  此成彼等果。能益即能生。

  若现非异觉,不许从异者,觉所现各异,执彼等同故。

  若谓彼等同,云何觉取异?同一果。彼等,果觉亦各异。

  达为一因故,以觉无各异,以一觉因事,诸别亦不异。

  彼离非彼果,其余随行事,未见故,破故。名了彼为义。

  于彼非能作,现似能作体,以离事各异,唯事为种子,

  能生无义觉:永断不能作,支分体性故,事异为依故,

  许义不欺诳。故遣余有境,依能作体故。  

  有作如是说,若由遮非树,而执树义者,以二者互依,

  若无一执时,二者俱不执。故立名非有。

  彼等立名时,遮不遮非树,若遮如何知?尚未执树义。

  若名不除彼,则诸立名者,应非断彼已。而转,如树别。

  若遮余不立,示前住一树,说言此是树,设立名言时,

  亦当了知彼。故此无过失。言此亦是树,或言唯此者,

  过失不可免。

  了知一类识,住一续知者,彼非彼因义,本性能分辨。

  彼觉所有事,现为觉因性,及离非因性,虽似一体性,

  自能知为异,于异立言词。由此了知觉,错知似一事。

  觉从某义遮,向某义转故。善安立其声,定取其义故。

  余立名无义,故所知等语,于名言安立,亦有所遮除。

  若法从彼异,遮彼从彼异,差别相同因,现相者安立。

  即由从余遮,能达彼法分,是师所宣说。  

  此无少体性。从诸声通达,即了知遮余。其中无某别,

  通达某余义。亦非作二声,非互相有故。无事见具事,

  是由觉染坏。是故非胜义,余则从事遮,即不成为事,

  说此异此故。

  若遮一杂义,以一声或因。作事,彼全无,所遮事所遮。

  若从能诠中,无余皆通达。由事功能故,多果一所依。

  若示一遮时,不断余而住,彼遍彼,现一。尔时就觉前,

  成为共所依。若声能遮遣,当触于事法,说彼于彼有。

  一事非能诠。觉不现、可现,无事决定故。故遣余有境,

  诸声及觉性,亦说为总境,事无彼等故。事唯一体故,

  觉何见体异?一法随行还,一义非行境。若异,则无别,

  名言应无因。一切遮有故,无彼等过失。  

  为显彼果故,异法同一果,老者说一声。是对无彼果,

  遮除…

《释量论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量理宝藏论颂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