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顺境当中要注意什么?
上师解答:当我们遇到一些顺境,或者一些世间的利益和福报的时候,一定要观为彩虹一般,不能贪执。虽然这些名誉、地位、财富、权势,显得非常有益,非常美妙,我们可以享受也可以拥有,但这都像彩虹一样,都是无常的,很快就会消失;而且它们本身就是空的,都是虚假的,不可靠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被诱惑、被干扰、被染污,一定要保持自心清净。
我们这些凡夫容易被顺境所诱惑,心随着境转动,经常沉迷在贪嗔痴这些烦恼当中。其实作为一个修行人,在逆境当中会好一些。因为在逆境当中,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容易调整心态,但是在顺境中非常难把握。我们得到了一些帮助,一些好处,一些表扬,春风得意的时候,都非常的执着,沉溺其中。这个非常可怕,一定要注意!
饭前做简供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上师解答: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吃饭之前都做简供,做得很像样,但都是马马虎虎地做。因为快要吃饭了,饭菜都摆在眼前了,心里都很高兴,唱诵的时候都非常有劲儿,可心里根本没有观想,吃的时候也没有把饭菜当做加持品,没有当作甘露和甘露丸,都是贪吃。 “这个味道不错,得多吃点;那个味道不行,少吃点。”光想这些。
我们一定要发心,一定要转念。做完简供以后,如果把这些食物、饮品都当做加持品来享用,这样,第一能积累福德,第二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上师三宝的加持处处都有,在哪里都可以融入,主要是你自己有没有信心?其实加持是靠信心来感召的。我们的信心就像个窗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像阳光,永远在放射光芒。如果你把窗户打开了,阳光马上就可以照进来,照亮你的小屋,照亮你的身心。我们吃饭的时候,能够把信心这个窗户打开,把这些食物都当做上师三宝的加持品,然后享用,这样不但对身体有帮助,而且还能祛病、驱魔,多好啊!我们做会供的时候给大家发一点食品和饮品,提醒大家要将这些观为甘露和甘露丸,也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心的相续?
上师解答:心的相续,是很多个刹那心的连续。前一个刹那心都是后一个刹那心生起的因缘,后一个刹那心都是依靠前一个刹那心而生的。这样连续不断的过程,就是心的相续。
可以轻易评论陌生的上师、善知识吗?
上师解答:对一些不太了解的上师、善知识,若是进行赞叹或者诽谤,都不是很好。因为你不了解他,也看不出来他是个具德的上师,还是邪师,或者是魔师。有的人根本不了解,一听到,或者一见到某些上师就开始评论。有时候说一些好的,有时候说一些不好的。你不太了解的时候,不要轻易地相信,不要轻易去接触,也不要反对或者是诽谤、侮辱,这都是不如法的。
凡夫能不能救度众生?
上师解答:每个众生都一样,都不愿意感受痛苦,都希望能够幸福快乐,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痛苦的因,所想与所做背道而驰。所想的都是自己解脱,活得快乐幸福,但是所做的却是恶业,所以最后得到的都是苦报;想得到安乐,得到幸福,但是却不会做善业。这就是众生沉沦轮回苦海的原因。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从这种愚痴颠倒中觉醒,进而从苦海中解脱。但是因为我们也是凡夫,就好比我们与他人同时落水,尽管我们有帮助他人的心愿,但是我们连自己都无法解救,又怎么能谈得上解救他人呢?同理,我们与众生同时在轮回中流转,在我们没有能力解救自己的时候,说救度他人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凡夫是没有能力救度众生的。想要解救众生于苦海,只有达到佛的果位,然后辗转*法/轮,才是真正的救度。
我们为什么要用《开显解脱道》这个仪轨来修加行?
修加行的仪轨有很多种,我们用的这个仪轨是麦彭仁波切造的,叫《开显解脱道》。麦彭仁波切是大圆满法第十七代传承上师,他对法王的恩德特别大,法王跟他有特殊的缘分。法王曾经说过,麦彭仁波切所造的这个仪轨格外的殊胜,对我们来说有格外的加持,所以法王要求我们都按照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仪轨来修加行。我们在喇荣修加行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个仪轨。按照这个仪轨来修加行比较方便,有不可思议的加持。
怎样才算犯菩萨戒的根本戒了?
上师解答:菩萨戒的根本戒是舍弃众生。舍弃众生的界限是从心里想:我能救度他的时候也不救度他,我能帮助他的时候也不帮助他。对任何一个众生只要有这么个念头的时候,就算彻底犯菩萨戒的根本戒了。那个时候在你的相续中存在的菩提心的戒体就失去了。
我们都是凡夫,有时候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没关系,犯戒以后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忏悔,然后再重新受菩萨戒、发菩提心。
怎样做才能在梦中想到佛?
上师解答:念佛的时候专心念,观想佛的时候专心观,专心思维。能专心就能做到晚上做梦的时候也梦到佛。
同修道友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上师解答:现在很多时候,金刚兄弟、同修道友聚在一起不谈佛法,也不谈修行的感受,只说一些闲话,说社会上的、家里的或者是亲戚的一些没有意义的话题。我们交往共处的时候不能说闲话,不能说世间的一些琐事。这都属于绮语。道场是修行的地方,应该宣扬佛法,互相交流修行的感受,这样对自己的修行也有一定的帮助。应该保持坛城、道场的清净,不应该染污它。否则不仅没有功德,反而还有一些罪过。
什么叫出离心?
上师解答:对世间没有贪念,对轮回、对三有(三界)产生真正的厌离心,并且真切地希求解脱,渴望解脱,这样的心就是出离心。
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远离恶友吗?为什么?
上师解答:我们平时在修行的过程中要远离恶友,远离恶知识。为什么要远离恶友呢?与恶友交往共处,贪心、嗔恨心、愚痴三毒会逐渐增长,失坏闻思修行,变得没有慈悲心。这些对于修行人来说非常可怕。所以,要尽量远离那些不信佛的人,甚至对佛法有邪见的人,尽量不接触,不交往。
那么这算不算舍弃众生呢?这也不算舍弃众生。若是自己有度化他们的能力,你就可以接触,交往;若是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和机缘,还是要尽量远离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凡夫,心态、相续都容易变。经常和这样的人交往共处,自己也许会慢慢被他们转变了,闻思等功德也许会慢慢失坏了。
如果明明知道他是个恶友,但是实在没有条件离开他,那么一定要把握好心态。随时祈祷上师三宝,随时观察自己的相续,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正知正念来约束、保护自己的相续,不要为外境所转,不要为他人所转。如果能掌握自己的心态,能把握自己的相续的话,这样对方有再大的魔力也不会染污你的相续。拿佛法来衡量自己,拿佛法来纠正自己,拿佛法来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了,才能慢慢转变别人。这是最最殊胜的一个方法。
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以后会有那些反应和变化?
上师解答:如理如法地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一段时间以后,人们会在很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烦恼、习气比以前更明显、更严重了,身体的个别部位也比以前更难受、更疼痛了,但是不要紧,这都是正常的反应。继续诵持,用不了多久,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烦恼、习气越来越少,越来越轻,然后心情也会越来越轻松、愉快,身体上的疼痛也会逐渐消失,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对修行、对解脱、对佛法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信心,对上师的感恩心、对众生的慈悲心越来越增长。这都是业障消除的表现。有的人修持一段时间以后,见解、证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根基好的甚至会业障消尽,证悟空性。
为什么说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
上师解答:佛讲过,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是一切成就的来源,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加持有多大成就有多大。为什么这样讲呢?如果你知道上师三宝有无漏的功德,有超凡的智慧,有饶益众生的心,有清净的戒律,还有摄受弟子的能力,有很多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人生的道路上,在修行的道路上,确实可以作为榜样,你从内心里非常的崇拜,于是生起了欢喜之心,这就是清净信心。然后,你一定会生起一种希望,希望自己也变成他那样有智慧、有福报、有能力的人,希望在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他所有的功德,这就是欲乐信心。既然有这样的愿望,那么你每天、每个小时、每分钟都会去学功德,修福报。坚持学,坚持修下去,最后一定会圆满。有这样的认识,有这样的正见、定解,这叫不退转信心。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强,你的功德、福报就会越来越圆满,最后达到最圆满的时候,你就成为菩萨,成为佛了。所以,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来源,信心是一切加持的来源,这一点点都不迷信,非常非常的科学。
什么是胜义菩提心?什么是愿菩提心?什么是行菩提心?
现前证悟空性的智慧是胜义菩提心。
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而发愿修持成佛是愿菩提心。
为了早日修持成佛而精进认真闻思修行是行菩提心。
我们做会供所用的这个仪轨有什么殊胜之处?
上师解答:我们在喇荣做会供的时间也是初十和二十五,但是念的仪轨不是这个。在喇荣,初十做的是文殊会供,二十五做的是海王空行母——益西措嘉空行母会供。但是这些仪轨都没有翻译成汉文,并且都很长,内容也复杂,念起来特别费劲。用这些仪轨做会供,七、八个小时才能完成。但是现在我们谁有那么长的时间呢?我们一个小时的会供…
《学修问答(汇集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