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诀金钥简释▪P2

  ..续本文上一页佛之道,也没有比菩提心更为殊胜的成佛之道,若无有菩提心则不会现前成佛之道,而不为菩提心所摄持之佛道更是无处寻觅。

  诸佛经行唯一道,菩提心之如意宝,

  欲解善缘唾手得,需具三传承窍诀。

  十方诸佛必经的唯一道即是菩提心,它才是真正的如意宝。欲得解脱的善缘者,若想轻而易举地撷取此菩提心如意宝,需要具足三大传承,即龙猛菩萨传下来的甚深见派传承、无著菩萨传下来的深广派传承,以及普贤菩萨与无量无边已经发了菩提心的诸大菩萨所行持的广大行派传承。自相续想要真正受持菩提心一定要依靠此三传承行持。

  深见广大行派道,博大精深大乘轨,

  见行地道等持广,善巧方便智深奥,

  深广派博大精深,是所有大乘之宗轨,若归纳,可完全包括于菩提心中。广大行派由普贤菩萨所传,对诸佛菩萨受持菩提心的行为以及五道十地等进行了广大宣说。甚深见派依《中观六论》弘扬,其甚深智慧奥妙无边,是获得菩提心的殊胜善巧方便。

  圣释妙论需依故,印度开宗二祖师,

  藏地教主龙钦巴,妙论外无解脱道。

  圣者所诠释的殊妙论著必须依靠菩提心,以此缘故,诸后学者应努力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若想真实生起菩提心,除印度开宗的二大祖师——龙猛、无著菩萨,以及藏地教主全知无垢光尊者三位的善妙论典以外,再无有其他解脱道。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说:“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净土宗认为,只要修持净土宗,其他法再不必修。禅宗也说自己的宗派才是最殊胜的。有很多高僧大德都会强调自宗的优越性,有人也许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但实际上,很多弟子没有主见与抉择的能力,若上师着重强调自宗,他就不会依靠其他修法,唯一专心致志修持一法,以此也就很容易在相续中生起修法境界。

  不具菩提心窍诀,浊世多诩学密者,

  口头高法漫虚空,纵称善妙是魔宗。

  现在有很多人,相续中不具足菩提心的窍诀,却自诩为修学密宗的修行人,以宣扬自己为目的,将所谓的密宗作为高谈阔论的资本。五浊恶世中,这种自我标榜的语言已经蔓延虚空,如此虚夸的语言即使宣说得再如何善妙也只是一种魔教而已。

  华智仁波切以一种批评的语气说:行持密宗的修行人,如果相续中没有利他心,仅仅为了得到神通、为他人治病或者开天眼等而修学,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法,只是纯粹的魔教。在修学过程中,一定要生起一颗利他菩提心,哪怕只是相似的菩提心,也是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为了生起如此殊胜的菩提心,如何苦行也值得。若相续中连一个相似的菩提心也不具足,即使修托嘎、直指本性而生起了一点暂时的觉受,这种境界也会很快消失,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问一问那些具有多年修行经验的老修行人。

  按照传承上师的教言,在心相续中修持菩提心与空性正见的时间越长,学习密法的基础就越稳固。可是现在的很多人对菩提心根本不重视,一说起密宗却兴奋不已,华智仁波切说:传讲密法时,众多弟子慕名而来,而讲《入菩萨行》时,几乎没有几个弟子。以前法王如意宝经常为大众灌顶,实际上,真正灌顶的觉受或甚深境界很难在凡夫相续中生起,上师如意宝也只是希望藉助这种方便为大众作一些开示。国外有些高僧大德也说:如果说传法,很多人都不会来,但若举行时轮金刚、大幻化网的大灌顶,就会有很多人集中在一起,这时也可以给大家讲一点大乘佛法。高僧大德们的这种做法也可谓用心良苦,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达大乘佛法的真实涵义,之后在相续中生起真正证悟的境界。

  未曾学修大乘论,真实教义视如敌,

  彼相续无如来道,菩提心彼岂知晓?

  那些整天高谈阔论、对闻思不屑一顾的人,从来都未学过大乘论典,也不懂什么是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对佛陀传下来的真实教义当作怨恨的敌人一样看待,只想直接修持,直接安住。不管这些人的名气、地位有多大,但如果相续中连如来的正道都不具足,难道还会知道菩提心吗?相续中真正具有菩提心的上师,一定会极力宣讲对弟子相续有利益、有帮助的殊胜大乘法要,并且自己也会精勤修习,决定不会将其作为怨敌一样看待。

  人天导师释迦佛,亦三大劫积闻藏,

  方示大乘善妙道,藏土愚者绝非知。

  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为了获得证悟,为了获得无二智慧,不仅真正守持菩提心,而且广泛闻思大乘教法,在三大阿僧祇劫中积累闻受佛法之宝藏,对大乘佛法,即使四句偈也甘愿舍弃身肉而求取,在经过无以计数的苦行之后才真正悟道成就佛果,并为众生广转妙*轮。以前释迦牟尼佛布施身肉给五只老虎时就说:“今天我将自己的身肉布施给你们,将来我要将真正的佛法施予你们,使你们获得真实的解脱。”

  但是,现在藏地有些愚者,没有佛法的基础,只是在上师面前受个大圆满的灌顶,就认为:我已经证悟了,可以马上显示神通度化众生。然后跑到城市里,结果两三天后便还俗了。修行时做一个普通僧人,在寂静地方闻受佛法相当重要,若能坚持如此修持,即使没有出现奇特的境界,或者头上没有出现光环也无所谓,只要一颗真正的菩提心在相续中生起来,那临终之前,密法或大乘佛法的种子必将会成熟。

  闻受佛法与不闻受佛法有很大差别。去年我在沈阳放生,曾在大连一位居士家里住了几天。她女儿与母亲都信仰佛法,可她的丈夫邪见很重,对佛法一点也不懂,不过,我当时还是给他作了皈依。今年我又去了他家,整整过了一年,这期间他经常看净空法师、慧律法师的讲法光盘,净空法师讲的“华严”,他一共看了42盘,其他法师的光盘也看了一些。现在他的思想完全改变了,其相续中的疑惑几乎荡然无存。你们现在也许还没有发觉听法在相续中所起到的作用,但以后在讲法或者自己修行时就会发现,自己在最初皈依或刚开始学佛时所出现的疑惑与邪见,通过长时间的闻思已经无影无踪了。而且,现在的社会很复杂,文化也多样化,这其中掺杂的许多不善因素,只有通过佛法的熏染才会逐渐逐渐消失。

  华智仁波切在这里以十分尖锐的语气说,难道藏地的这些愚者能在短时间之内开悟吗?末法时代的很多愚人都希望快点证悟,但实际上,证悟与否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菩提心能够在相续中早日成熟,为了使菩提心在自相续中尽快生起,大家确实应该精进。现在的工人、农民,还有自己的亲戚朋友们,为了世间的生活,为了金钱,为了一些无聊的琐事,如是地精进,如是地奋斗,他们为了这种充满痛苦的生活如是地奔波,反过来,作为希求真正解脱的修行人却每天睡懒觉,是不是很不合理呢?自相续中如果具足世间人精进的百分之一,那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感悟。

  善心悲心偏袒者,暂时常易泪涌动,

  愚者纵捧为菩萨,绝无殊胜菩提心。

  有些人如果见到亲朋好友,或者与自己缘分比较好的人遇到困难痛苦,眼泪马上就会流下来。这时,其他一些愚笨的人见到他就会说:“真是大菩萨啊!见到众生受苦,立刻就流下了眼泪。”他自己也开始认为:我肯定是菩萨。但眼泪不能代表什么,因为世间有些人非常喜欢哭,就连水拿不动掉在地上都会“哇哇”地哭起来。根登群佩说:人在受到感动或者一时冲动时也会哭,但这并非纯净的大悲心。他有一次在外道塑像前强烈地祈祷,后来眼泪就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但是,如果像《前行》中所讲那样:有些上师见到众生受苦,马上就会流下泪水,并且发愿要自己代这些众生受苦。以此可以推断,这位上师一定具足了大悲菩提心。

  我们在父亲、母亲等亲友死的时候哭算不算是大悲菩提心呢?不算,这只是世间的一种情感,一般世间人都会具足。或者在看上师传记、见到可怜众生时,也会流下眼泪,这算不算大悲菩提心呢?也不算。要真正衡量相续中是否具足大悲菩提心,就看自己怨恨的敌人遭受痛苦时会不会流下泪水?如果这时能够发自内心的流下悲愍众生的眼泪,并且希望能够替他感受痛苦的话,这才算是真正具足了大悲菩提心。

  表面多勤诵禅修,自以为是行佛道,

  不知初中末窍诀,绝非胜妙佛子行。

  华智仁波切在这一颂中,不仅讲到菩提心的重要性,而且也讲述了一个很重要的修法窍诀,即最初发菩提心,中间心不外散、一心一意地专注,最后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如果懂得这一要诀,那就是真正修持大乘佛法的菩萨。

  很多人表面特别精进,每天都在行持善法当中度过,但是,初中后的三个要诀是否具足?若未具足,那即使所做的是善事,有功德,也绝非大乘菩萨的行为。有些人希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在极乐世界很快乐;有些禅师每天都打坐,因为这样就可以成佛,但成佛之后做什么却没想过。实际上,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己一定要先成佛,这就已经具足菩提心了。

  现在的部分寺院与法师不太强调最初的发心,但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按照华智仁波切的教言,不管你是修禅宗、净土宗,还是修大手印、大圆满,这些都不重要,或者在什么地方修也不是很重要,最关键的是开始时要发菩提心,中间以无缘摄持,最后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果而回向。如果最初不具足发心,最后也没有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回向,这样只是作一些表面的诵修,自己虽然认为是在行持佛道,但由于未以三大窍诀摄持,那也就决定不是殊胜善妙的佛子行为。

  无等人天之依怙,功德源泉三宝前,

  未诚皈依获定解,绝非内道佛教徒。

  世间无与伦比的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以及追随他的僧众,还有佛陀所宣说的妙法,是世间人天一切众生的依怙,是无与伦比的功德源泉。在如此殊胜的三宝面前,若未诚心诚意皈依而获得定解,则此人绝对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皈依时首先要知道佛陀是世间最无上的圣者。佛陀在蓝毗尼园降生时即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因为…

《窍诀金钥简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殊胜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