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诀金钥简释

  

窍诀金钥简释

  华智仁波切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释

  具足十力佛佛子,大菩萨慧无伦比,

  声震众刹彼等前,三门恭敬而顶礼。

  能仁法理功德宝,妙语源泉甘露滴,

  成百智慧卓越士,无谬津梁由经彼。

  寂灭清凉施有心,悲悯滋润静相续,

  无量菩提心至宝,有寂唯一摩尼珠。

  此诸妙法之所诠,此诸如来之遗迹,

  此诸勇识之顶宝,此诸正觉之上师。

  十方佛尊与佛子,所有讲持妙法者,

  一味菩提心中摄,菩提心基现一切。

  无除此外之佛道,亦无胜此之佛道,

  无此不现之佛道,无此不摄之佛道。

  诸佛经行唯一道,菩提心之如意宝,

  欲解善缘唾手得,需具三传承窍诀。

  深见广大行派道,博大精深大乘轨,

  见行地道等持广,善巧方便智深奥,

  圣释妙论需依故,印度开宗二祖师,

  藏地教主龙钦巴,妙论外无解脱道。

  不具菩提心窍诀,浊世多诩学密者,

  口头高法漫虚空,纵称善妙是魔宗。

  未曾学修大乘论,真实教义视如敌,

  彼相续无如来道,菩提心彼岂知晓?

  人天导师释迦佛,亦三大劫积闻藏,

  方示大乘善妙道,藏土愚者绝非知。

  善心悲心偏袒者,暂时常易泪涌动,

  愚者纵捧为菩萨,绝无殊胜菩提心。

  表面多勤诵禅修,自以为是行佛道,

  不知初中末窍诀,绝非胜妙佛子行。

  无等人天之依怙,功德源泉三宝前,

  未诚皈依获定解,绝非内道佛教徒。

  于佛为谁有何德,何故应皈全不知,

  皈依偈纵诵十万,绝非正道之皈依。

  具足三身五智佛,功德数量不可思,

  尽解轮回束缚因,无欺永恒之依处。

  妙法佛子菩萨众,无余功德之大海,

  人天群生利乐藏,即诸智者之依处。

  如来佛子大勇识,如海密行难测度,

  殊胜功德若悉知,具无变信智皈依。

  暂时自心受痛楚,悲悲凄凄泪洗面,

  然于三宝未诚信,伪装哀泣愚皈依。

  若未无误而了知,因境依法及学处,

  彼人相续岂能具,不共殊胜之皈依?

  无此不具道所依,无长功德庄稼田,

  无入解脱道之友,无以纳入佛教列。

  具此三宝庇护下,所作定趋解脱道,

  不堕恶趣值正见,生生世世得妙道。

  故以诸时定无欺,三宝作为对境已,

  以大士心皈依彼,即菩提心之所依。

  作意自利缚网破,以求他圆正觉心,

  以普贤行皆回向,行六度真菩提心。

  愿行世俗胜义等,分类颇多此尽摄,

  一切功德之宝源,即此所谓菩提心。

  仅生此心成菩萨,堪为人天供养处,

  殊妙利益虽无量,决定获得四特法:

  善根不尽至菩提,果报福德自然增,

  对治罪恶与烦恼,名符其实成佛子。

  善发此心实修法,三传窍诀甘露河,

  菩提心中一味摄,见解修行咸清净。

  深见离戏真如性,般若经直宣空性,

  各别自证入定境,定解离心大中观。

  此义深见传承要,二佛龙猛师徒尊,

  传承未被杜撰染,依此智宗断增益。

  修定慧度之八事,不住不行三智境,

  等性三昧无修修,恒常入定行地道。

  此义深广之窍诀,补处弥勒及无著,

  善说未被寻思污,依此宗风如实修。

  广大行派普贤行,佛子胜举无边际,

  归摄一戒舍身财,三时善根及护增。

  此义广行派窍诀,佛子无等寂天尊,

  学集入行善妙论,勤闻思诵实地行。

  所护主要根本罪,随前传承十八条,

  中者为四皆综合,加舍愿心后廿二。

  增即主要行六度,易懂切要窍诀法,

  如入行论印藏无,未依此修岂成佛?

  三传窍诀甘露河,汇于善说无恼海,

  未杂心过混浊毒,全知论典大车疏。

  搅拌多闻甘露海,撷取善说精醍醐,

  不以三信舌品尝,全知妙手岂能领?

  此论显密之总释,传承难思窍诀足,

  如来诸宗无谬具,如此善说前未有。

  能仁宗旨韶华身,装点能诠句宝饰,

  所诠义深持乐触,九乘佛法皆居此。

  片面自满新旧犬,狂吠奋力相宰割,

  饱食一方道之腹,未尝圆满佛法宴。

  三身圆满法宫中,妙法圆满天女身,

  接触喜唱九乘歌,赡洲全知父子已。

  此论具足诸佛法,其余诸论偏一方,

  纵然深奥未具全,九乘甚深之要点。

  浊世佛法执偏袒,虚假寻思染显宗,

  假伏藏师泯密教,随意杜撰之此时,

  契合教理智者论,体验成就真窍诀,

  虔信无异佛亲言,全知此论外何需?

  精妙论如珍珠鬘,顶戴讲闻受持者,

  善缘持教彼大德,全知上师追随者。

  以搞世间八法心,扰乱佛教实丑恶,

  未获全知赐开许,盗窃善说岂持教?

  与如来语无二致,如此善说实难得,

  竭力奉劝有智者,勤讲闻修此等论。

  空前绝后此善说,乃千要诀之伏藏,

  若欲开启此宝藏,当具锋芒之智慧。

  三信具慧有缘者,取全知师意伏藏,

  自勤实修广传他,真伏藏师成就者。

  此外觉受纷现法,零星修法无生圆,

  何等富足智者呵,莲师教法贩卖者。

  于同真佛成就者,言教不信不实修,

  渴求凡愚迷乱语,断绝法缘之征兆。

  若真实修则无需,铃鼓铮铮数念珠,

  三休息及功德藏,所出教言当实修。

  口头实修有何用?理解句义反复修,

  教义融心净自意,闭关实修诸要诀。

  若晓此理循佛迹,讲修教法一时持,

  教法证法自驾驭,不久生起择法智。

  此外不知有法者,通达法性非圣智,

  有如所智无尽所,此圣者违佛教轨。

  一切如来通衢道,菩萨由乐至乐道,

  结缘悉得解脱法,修此一佛掌中握。

  故愿你我永不离,至尊全知此妙论,

  以菩萨行解相续,饶益等同虚空众。

  虽我不喜未实修,凭口说法如鹦鹉,

  然依全知第二佛,师徒所说无欺惑,

  同行法友屡劝请,盛情难却石渠生,

  阿哦沙波撰实语,愿成众生诚信处。

  

善哉!善哉!善哉!

  

二零零三年藏历十二月译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大恩诸传承上师!

  此教言从华智仁波切的道歌集中摘录,其中,华智仁波切以十分尖锐的语言赞叹了菩提心,强调了大乘菩提心以及皈依的功德,讲述了全知无垢光尊者教言的殊胜性,且殷切劝请诸传承弟子对《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应予以实修。法王如意宝传记中也说:根本上师曾作授记,你(指法王如意宝)在晚年时应广传麦彭仁波切与无垢光尊者的教法,这样将在传承弟子相续中生起不共之觉受。所以对我们来讲,全知无垢光尊者与麦彭仁波切具有不共的近传加持,希望大家依靠这个教言,能在相续中生起真实菩提心,并且以不共的信心修持全知无垢光尊者的教言,尤其是《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具足十力佛佛子,大菩萨慧无伦比,

  声震众刹彼等前,三门恭敬而顶礼。

  华智仁波切首先在诸佛菩萨面前恭敬顶礼赞叹。

  诸佛以及佛子大菩萨具有了知处非处等十种力,并且具足无与伦比之智慧,所有刹土都传扬着他们的美名。在具足如此殊胜功德的诸佛菩萨面前,作者以身、语、意三门恭敬顶礼。

  能仁法理功德宝,妙语源泉甘露滴,

  成百智慧卓越士,无谬津梁由经彼。

  此颂讲述菩提心的功德。“能仁”指佛陀,佛陀妙法真理之功德如意宝,通过其善妙金刚语而显现,此妙语源泉甘露滴则依菩提心而来。“彼”指菩提心,成百上千具有卓越智慧的士夫,所依靠的无有任何错谬之无上正道即是菩提心。

  世间所有诸佛菩萨开示的种种甘露妙法,以及诸高僧大德相续中纯洁的智慧与悲心,其来源即是利益一切众生之菩提心。世间有许多科学家、文学家,他们相续中具有一种世间相似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众生来说,不一定有利,而诸佛菩萨与高僧大德们的智慧与悲心,决定可以将所有众生引向暂时与究竟的解脱。

  我们现在能够传讲佛法,相续中具有少许智慧,其来源是什么呢?菩提心。菩提心又来源于何者呢?就是大恩上师。如果没有上师,很多人相续中不会出现一丝证法的功德,正因为上师长时间的传授佛法,以不同方式进行教育,每个人的相续才有了一点点改变。从我自身来讲,可以说相续中有一颗善良的心,但经过长时间的闻受佛法,对菩提心有一些领会,菩提心的重要性也稍微知道了一点。因此,大家一定要长时间串习,否则不会体悟到菩提心的真实要义。

  寂灭清凉施有心,悲悯滋润静相续,

  无量菩提心至宝,有寂唯一摩尼珠。

  有情的心烦躁而炽热,只有降下菩提心的甘霖妙雨才能带给一切有情寂静、清凉的境界。“静相续”指声缘阿罗汉,他们希求堕入一边的寂静涅槃,不愿度化众生。但如果以大悲菩提心之水使这种寂静相续得以滋润、成熟,所有声闻缘觉阿罗汉一定会从定中觉醒,精勤成办利益有情的事业。如此殊胜的菩提心宝是世出世间唯一的珍宝,是真正的摩尼如意珠。

  世间人认为珊瑚、玛瑙,轿车、洋房是自己所希求的真正如意宝,具有很高价值,实际上,它们并非真正的珍宝。如果具足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具足这颗善良、不害众生的心,则无论出家、在家,都可以称为大菩萨,因其真正在以佛法利益众生,这是极为珍贵难得的。

  此诸妙法之所诠,此诸如来之遗迹,

  此诸勇识之顶宝,此诸正觉之上师。

  菩提心是所有妙法之所诠,是八万四千法门之精髓,是无量无边教言之醍醐。菩提心是一切如来成长之遗迹,是所有菩萨之顶严宝饰,一切正等正觉之来源即是珍贵稀有的菩提心如意宝,它才是我们真正的善知识。

  十方佛尊与佛子,所有讲持妙法者,

  一味菩提心中摄,菩提心基现一切。

  十方佛陀及佛子,所有受持、传讲妙法之智者皆可摄于菩提心中。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可以显现所有妙法,不论声闻乘、菩萨乘,还是无上大圆满,一切法要之精华均可归摄于菩提心之中。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培养自己的菩提心上。如果菩提心的基础没有打好,不论修持禅宗还是大圆满,都无法获得成就,因为十方诸佛均是依靠菩提心获得正觉果位的。

  无除此外之佛道,亦无胜此之佛道,

  无此不现之佛道,无此不摄之佛道。

  除菩提心外无有其他的成…

《窍诀金钥简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殊胜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