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品:光明大乐教言受教传承
27.十字路口的禅坐者——乍南达日巴
在阿阇黎中恩扎布德和拉瓦巴面前,乍南达日巴尊者听授了光明大乐教言。
尊者降生在西方圣达一个叫绕拓扎的城市里,虽然为贫民种姓,却福报巨大,家财万贯。后来他出家,在一家寺院受比丘戒。他在拉瓦巴尊者面前听授教言时,虚空传来声音说道:“你应该到邬金地区去修持,在那里你会得到所欲的成就。”
到了邬金,尊者在中恩扎布德、明妃拉吉嘎拉和阿阇黎嘎扎巴塔面前,听取了如海的续部教言。有一次,他在大尸陀林修行时,现量目睹了黑鲁嘎坛城,许多金刚空行母赐予他灌顶,他当下获证大手印成就。之后,他长期住在邬金地区,饶益了无量众生。
后来,尊者来到果登巴绕城,人们把他与众不同的行径当作饭后茶余的笑料,在很长时间里,尊者未作任何表示。
有一天,城中三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挺胸凸肚地走过一个十字路口,见阿阇黎在那里坐禅,他们不由得瞠目结舌。
“这个瑜伽士是一个盲人。”三人中的一个说道。
“这不是瑜伽士,他是个哑巴。”另一个说。
“不,”第三位说,“这只是一具死尸。”
尊者不动声色地说道:“愿你们成为你们所说的那样。”
话音刚落,那个说尊者是盲人的人眼睛瞎了;说尊者是哑巴的人发不出声来;说尊者是死尸的人则倒地身亡。人们又惊又惧,这才知道他并不是他们所以为的装模做样的瑜伽士,而是所欲自成的大成就者。三人的亲属闻讯赶来,满怀悔恨地向尊者忏悔,祈祷阿阇黎对他们慈悲哀怜,尊者这才使他们恢复如初。
后来,阿阇黎住在乍南达日一个石头和水都燃火的地方,从此,他的名字被称为乍南达日巴。
尼泊尔一座天然佛塔的附近有一个大自在的相(标志),它神秘匪测,变化多端,如有人在它面前以坚固的信心进行祈祷,就能获得眼通,并立马成就细微的怀业、增业,尤其是诛业。它的存在对那里的佛教造成了很大的损害。阿阇黎为了调伏该地的外道,便动身前往尼泊尔。
那天,正在这座标志物前虔敬供养的有包括三个国王在内的成千上万的人。尊者来至其前,用契克印一指,这座大自在的标志物当即倒塌,阿阇黎对它吹一口气,它立即化为粉齑。人们见到他卓尔不群的行为,知道他是一个大成就者,便纷纷顶戴礼拜。
后来,尊者来到瓦拉那,那里有一个邪见如山的野蛮国王毁坏了很多经堂。上师在王宫前摇身变成一个琵琶师,并要求卫士禀报国王,说有一位琵琶师请求为国王献歌,国王欣然开许。
阿阇黎乍南达日巴怀抱琵琶,走到国王面前,国王的嫔妃和所有王公贵族都为之侧目。他的歌喉美妙婉转,琵琶之声荡漾心扉,国王和眷属们既惊且喜。琵琶师向国王等人作礼告辞以后,转眼间变成了瑜伽师。国王说:“这些佛教徒也会用魔术诱惑别人。”
尊者正义凛然,赞叹佛教,叱责外道和国王。国王勃然,下令砍他的头。卫兵们冲上去用兵器砍他,可他的皮肉之颈象金刚一样丝毫无损。紧接着,又有五百人去抓他,他的身体仍然如山一般坚固不动。他一拍手,轻脆洪亮之声立刻令半个王宫轰然开裂,他略带眯缝的目光扫过人群,国王的眷属就有一半人僵直不动。大家惊恐万分,国王连忙在其足下顶礼忏悔,并问尊者自己该怎么做?
尊者说:“如果你想忏悔罪业,就必须修葺两倍于你所摧毁的经堂之数,还要培养两倍的僧团,不仅你自己要在有生之年供僧,而且包括你的太子及太子的太子等七代子孙也要供养僧众,并用黄铜书写经函。”
国王“唯唯”应诺,依教奉行。
28.酷刑国王巴拓哈日
有一个地方叫马拉瓦,国王名为巴拓哈日(梵语),方言叫巴绕拓日。国王有十八万骏马和一千名王妃,富甲天下,无忧无虑,纵情享受着快乐的王宫生活。阿阇黎乍南达日巴知道调伏他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住在城郭外等待机会。
入夜,有许多盗匪前来,对上师恭敬转绕,然后潜入城中,翻墙跳梁,虽然遭遇了无数惊险,却所获甚丰。惊魂未定他们相聚一处,首先喜出望外,然后又叹息道:“我们能手到擒来,没有遭遇任何损害,完全是因为这位阿阇黎的威神之力,我们应对他行供养。”
于是,他们用珍珠项链等价值昂贵的赃物对其做了虔敬供养。
消息传开,有人将此事禀报给了国王。国王派人暗中询查,果然在阿阇黎的住处发现一些可疑的财物。他们认定上师是盗贼,便把他带走,并交给国王。国王未经审察,便用铁戈由下而上,穿入尊者的身体。白天,阿阇黎被插在铁戈上,无法动弹;夜深人静之际,他便从上面下来修持禅定,就这样坚持了七天。
七天后,国王来到牢狱,当他目睹尊者一边身在铁戈内,一边折断兵器,全身完好、若无其事地从尖矛中出来,悠然去河边沐浴的情景时,立即汗如雨下,连忙到尊者前忏悔不止,并恳祈尊者慈悲摄受。
“我可以赐你教言,”尊者说:“不过有一个条件,你要放弃王位及国政,做阿瓦达底(苦行者)人。”
国王舍弃了王位,如影随形般地跟随在阿阇黎身边。尊者授予他尊贵稀有的教言,他勇猛锐进,不久便成为一位身心自在的大瑜伽士。后来,他和五百名眷属共同飞往空行刹土。
在这以后的大多数时光里,尊者用稚童行为利益众生,人称巴勒吧嗒,意为“稚童尊者”。
29.果布占扎——活埋“哈之瓦”上师
一日,阿阇黎乍南达日巴观察到度化东方众生的因缘已经成熟。便在班嘎拉(巴基斯坦)一个叫扎之扎玛的城市路口,以“哈之瓦”(乞士)的形象住在那里。当地的太子叫果布占扎,刚登上王位不久。他迷恋于自己的美色,如同那位爱恋自己水中面影,投水而死的希腊天神一般,他日日美衣华服,端坐镜前,对镜中人儿楚楚端详。
一日黎明,国王的母后看见尊者来到国王的果园,坐在果树下,以梵语说道:“娜日给拉不嘉阿萝。”话音刚落,树上所有的鲜果都飞到上师面前。尊者享用了它们的精华之后,又说道:“娜日给拉厄巴拉珠禾。”鲜果们又回到各自的枝头上。
王母目睹此景,知道他是一位成就者,心中生起一丝希望,不由得暗想:只有他才能调伏国王。
一天,王母在儿子前双泪暗垂。国王从镜子里看见,吃惊地问道:“母后,你有何不幸?能否告诉于我?”
王母说:“你父王无论从相貌、势力和智慧上都超过你十倍,但也显示无常。你虽说青春韶华,也是不离死亡啊!”
国王问:“那么,这天底之下,不死之法究竟有没有呢?”
王母说,“我们的“哈之瓦”一定有不死之法。”
国王听后,便亲自到“哈之瓦”栖身的路口拜访,奉上厚礼以后,说道:“听说你有不死的教言,请一定传授于我。”
尊者说:“虽然我有不死的教言,但如果你不舍王位就不能成功。”
国王说:“我先求教言,再舍王位。”
国王和“哈之瓦”漫步走入寂静之林。尊者从怀里掏出一个空瓶,递给国王,要求国王把手放进瓶里。
“你快快告诉我,”尊者说:“瓶子里面有什么?”
国王说:“什么也没有。”
尊者说:“这就是无死之道。”
国王连续追问三次,尊者连答三次。国王胸中的怒火开始蔓延,他想:这个一文不名的“哈之瓦”原来是个狡诈之徒,专门以此种方式诈骗钱财。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居然奉他为上宾,还差点抛弃王位,跟他流浪。
随后,他把“哈之瓦”埋进一个深洞,洞口用大象和骏马的粪糊严,并种上荆棘。
事实上,尊者示现两种相:一个是乍南达日巴,以舍世者的行为利益众生;另一个就是在班嘎拉现的“哈之瓦”相。
后来,那布秀拔(黑心)前往南方的嘎拓乐吉扎,意为水木田,当地人叫嘎之拉。他的弟子见沿途有很多瑜伽士在小憩,便叫道:“起来,快起来,大阿阇黎那布秀拔到了!”
所有人都闻讯而起,只有一个叫果加拉的人没有起来。那布秀拔经过时,注意到了他。果加拉问道:“你的上师是谁?”
那布秀拔说:“乍南达日巴尊者。”
果加拉说:“乍南达日巴?国王果布占扎已经把他埋了十二年了。”
大阿阇黎那布秀拔听说后,立刻和他的一千四百名眷属掉头前往东方,在国王果布占扎的王宫前安营扎地。因为他们来者不善,因而使空气中弥漫着祲晦和不祥。王宫里的乐器不再发声,骏马和大象也不吃草,婴儿不再喝奶。人们猜测这都是大阿阇黎的神威所致。国王亲自迎请,用低微之声问道:“我想请上师和眷属明天来王宫应供?不知尊者是否赏光?”
尊者说:“我有一千四百名眷属,恐怕你们无法满足。”
国王说:“我有几十万士兵,我可以供给他们所需,为什么不能满足你的眷属呢?”
尊者说:“我有两个弟子,一个叫马赫乐,一个叫巴塔拉,他们明天先来,请你先满他们的愿。如果你能满足他们,我们再来。”
国王为他们准备了五百驮米饭和菜肴,他们把饭菜全部装进了一个宝葫芦,都还没有装满。国王不由得惊叹前所未有,他拜揖尊者,请求不死之道。尊者拿出需要十二头大象驮的坛城资具,在坛城中为国王灌顶。上师又将以前“哈之瓦”的开示之道传授给了他,国王非常惊讶,对尊者说:“这个教言我以前也听过,一字不差。”他向上师详诉了从前在“哈之瓦”面前听授教言的前后经过。
“你既然做出了这样的事!又怎么可能获得无死成就呢?他就是我的上师扎南达日巴!”
阿阇黎那布秀拔怒目横竖,雷霆万钧的威力令天空旋即昏暗,霹雳与惊雷就要在他们头上炸响。国王双腿战栗,无法支撑身体。上师望了一眼天空,叹了一口气,说道:“有一个方法,就是用八种珍宝混合的红铜,画三张国王的像。”
尊者洞口的杂草和荆棘生长得异常茂盛,阿阇黎的弟子们把它们清除一净,将一张国王的像放在上面。随后,上师让国王对乍南达日巴尊者顶礼。此时,地底下传来一个声音,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
《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第五品:光明大乐教言受教传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