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七 明佛陀教育▪P2

  ..续本文上一页,妄想、无明都没有了,称为无上正等正觉。(990409早餐)

  ◎ 诸佛菩萨舍己为人就是讲经说法,佛菩萨为我们示现,无论在家、出家,都是万缘放下,一无所有,清净无为。帮助众生的是教法,因为在此娑婆世界,众生的耳根最利,所以讲经说法是第一手段;其次,再身体力行,做一个好榜样给社会大众看,如此而已。(990409早餐)

  ◎ 《金刚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有此四相就不是菩萨,是凡夫。凡夫有欲,所以有欲界;凡夫有分别、执著,所以有色界和无色界;色界是执著有,无色界是执著空。空有两边都不执著,才能超越三界。(990410早餐)

  ◎ 佛法究竟真实的宗旨是“自觉觉他”,千万不能做自迷迷他之事,自迷迷他没有不堕地狱的。(990410早餐)

  ◎ 真正佛弟子要学佛陀,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向佛学习决定没有过失。佛为我们示现一个最好的榜样,每天吃饱穿暖,有一个小地方可以遮蔽风雨,足矣!佛没有建道场的念头,佛一生为众生讲经说法,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只做这件事情。从这些地方我们要深深去体会。(990410早餐)

  ◎ 必须要知道,佛无有法可说,佛说法是为破执著。此人执著有,佛就为他讲空,破他有的执著;那个人执著空,佛就为他讲有,破他空的执著。正因为众生有妄想、分别、执著,佛才有法可说;若众生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宗门大德讲的“口挂墙壁”,就没得说了。(990410早餐)

  ◎ 《华严经》上说,宇宙虚空一切众生与我们是一体,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教诲,就是将这些事实讲清楚、讲明白,让我们恍然大悟,真正彻底觉悟。现在许多科学家、哲学家,都在探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佛经上有很好的答案,即“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一念自性变现出来的。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就千变万化,变现出十法界;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十法界就变成一法界,称作一真法界。(990412早餐)

  ◎ 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这就是佛法讲的法身。你何时肯定、承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就证得清净法身。佛出现在世间,讲经说法,千经万论,就说明这桩事实真相。了解这个事实真相,爱心自然就生出来,你会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众生跟爱自己一样,知道一切众生就是自己。(990412早餐)

  ◎ 经典记载,佛的常随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追随佛陀,时间短的也有十年、八年,时间长的终生。他们就是佛法的继承人,弘法人才是这样培训出来的。(990413早餐)

  ◎ 心善行善将来会生天,天有二十八层,也没有出离六道轮回。天上的寿命比人间长,等寿命终了之后,阿赖耶识里含藏的恶习气种子,又会使你堕落。所以还不能超越六道轮回,在佛法修学里不算有成就。佛法最低的成就,是超越六道轮回,这是小果声闻,属于小成就;脱离十法界,才算是大成就。(990413早餐)

  ◎ 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善恶、利害,这是智慧。世间的聪明,是“世智辩聪”,他没有能力辨别这些。(990413早餐)

  ◎ 《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那只是小神通,微不足道。这可不可能?可能。因为这是本能,这是佛法六种神通的“神足通”。六种神通都是我们的本能,本能为何会丧失?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三大障碍,把智慧德能障碍住。本能现前,才得真自在。(990413早餐)

  ◎ 佛教我们恢复本能,我们眼能见,没有障碍,尽虚空、遍法界,都看得清楚、明白。经上所说的,我们都把它当作神话,都看作是佛菩萨的能力,不是自己的,所以我们修学不能入佛境界。我常劝告同修,经上讲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本身的事情,都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佛的能力现前,我们的能力不能现前,这就是有障碍,把障碍去除,我们的能力就恢复了。佛希望每个人都能恢复自性本具的德能,生活空间就广大,是尽虚空、遍法界,何止是这个小范围!(990413早餐)

  ◎ 学佛无非就是做个转变而已,“转恶为善”,“转迷成悟”,“转凡成圣”。(990413早餐)

  ◎ 佛法是真实智慧,《无量寿经》讲了三种真实:“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住真实慧”、“惠以真实之利”,这是整个佛法修学的中心。不但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不离这三个真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修所弘的,也不出这三个真实。(990415早餐)

  ◎ “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句话足以表明何谓佛教。开是开导,佛家讲的“开示”,亦即讲解、说明。讲清楚、说清楚,听众的思想观念就产生变化,这是教学的成果。讲的是什么?听众心理变化的是什么?“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即现在人讲的“真理”,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佛法教学、修学的总目标。(990415早餐)

  ◎ 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清楚、明白,就称作“佛”;虽然清楚,尚未达到圆满,称作“菩萨”。由此可知,佛、菩萨不是人,也不是神,他什么都不是,也什么都是,他在人间现的是人身,在天上现的是天人身,在畜生道现的是畜生身,在饿鬼道现的是饿鬼身,在哪个法界现哪一种身,但是他修学的层次确实是佛、菩萨。十法界示现的身相不一样,族类不一样,这是“异”;但是他所契入的境界,确实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这是“同”;“同不碍异,异不碍同”。(990415早餐)

  ◎ 我们在社会扮演什么身分,一定要清楚。释迦牟尼佛的身分,是一位义务社会教育工作者,而且是不求报酬,完全尽义务;佛的弟子,亦复如是。佛弟子抛弃自己本分工作,这是近代才产生的现象,这个历史顶多两百年。在清朝初年,出家人仍是从事于教学工作;至清朝中叶以后,才变成经忏佛事、做法会。现在佛法教学几乎不存在了,所看到的都是变相的佛教,所谓是“宗教的佛教”。所以人家说佛教是宗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形象确实是宗教,这是佛法变质了,我们要认识清楚。(990415早餐)

  ◎ 要将佛法恢复到本来面目,恢复到社会教育,佛法才能广度众生。“度”,用现在的话来讲是帮助,帮助一切众生;“广”是普遍,不分族群、不分种类,十法界平等的帮助。而且决定是义务的帮助,对于被帮助的这些人物一无所求,心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这是自觉。(990415早餐)

  ◎ 世间教学著重在品学兼优,中国古代有所谓“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学问品德达到高度的水平,就可以担任国家的公职,为人民服务。佛法的修学著重在“解行相应”,三皈依誓词“皈依佛,二足尊”,二足尊就是解行达到圆满。解是属于慧,行是属于福,解行是因,福慧是果报。所以成佛就是智慧与福报都圆满,没有一丝毫欠缺,此时就能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990417早餐)

  ◎ 佛菩萨为众生服务的项目无量无边,所谓是“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所以服务的项目也是达到究竟圆满。佛是我们的老师,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老师是我们最好的模范,老师一生为众生服务,我们学佛也要发这个心愿。有此心愿,就要认真努力去学习、去实行。菩萨闻思修三慧,闻法、思惟是开解,修行就是把所理解的落实到生活上,行与解相应就称作德行,能明白、领悟佛的教诲。(990417早餐)

  ◎ 世尊一代时教,四十九年所说,归纳起来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二十个字。(990417早餐)

  ◎ 菩萨教化众生不舍方便,这就是佛家讲的“善巧方便”。《地藏经》讲到的“四摄法”与“四悉檀”,对现在人太重要了。四悉檀是诸佛菩萨服务一切众生的最高指导原则,而四摄法是落实的原则。你要是学会了,你就会做人,你到处都受人欢迎,连妖魔鬼怪也欢迎你,这样才能普度众生;普度众生用现代话讲,就是服务一切众生。所以诸佛菩萨在九法界到处受人欢迎,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应当要学习,应当要落实。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不但你帮助别人,人家不接受,连自己修学也不能成就。(990417早餐)

  ◎ 佛法的经论看似容易,实际上字字句句含摄无量义。从深度上讲,其深无底,其广无边,任何一部经典,不仅一生学不尽,生生世世都学不尽。因为经典与自性相应,字字句句都是性德的流露,性德无有穷尽、无有边际,道理在此地。(990417早餐)

  ◎ 丛林是中国百丈禅师、马祖道一和尚二人提倡的,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世尊当年在世,学生的智慧德行很好,都接受佛的教诲,各个都能认真修学。但是僧团还是做一个模范给我们看,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每个人在树下打坐,休息养神,也是互相看著。我们要能体会这种作法,这都是提供我们现前修学的好资料,能避免盲修瞎练,避免种种错误、过失,才能成就自己的道业,帮助社会大众。(990417早餐)

  ◎ 佛法是“正觉的教育”,是“真实智慧的教育”,是惠予众生“真实利益的教育”。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先生说得好,“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今世就是现代,是现代人所必须要学习的教育。(990419早餐)

  ◎ 世出世间法只有佛才讲得透彻,讲得清楚。如果大家能够涉猎世间的典籍,细心的去思惟、观察,才明了佛为什么出现在世间。世间不是没有聪明智慧的人,但是再聪明、再有能力,仍是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990419早餐)

  ◎ 古印度婆罗门教以及当时那些大宗教家,他们的禅定功夫也很深,定中能突破时空,将六道轮回的境界,完全展现在面前,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六道轮回怎么形成、怎么演变…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七 明佛陀教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