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保护自己是增长我执,我执是六道轮回之根本。佛告诉我们“无我”,可见保护自己是错误的。无我就无轮回,有我就有轮回;有我,造的业是轮回业;无我,造的业是净业。(990322早餐)
◎ 什么样的人能觉悟?彻底牺牲自己利益的人能觉悟,如果对世间名闻利养放不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不下,恩怨的情执放不下,就不可能觉悟。真正觉悟之人,并非要特殊的天才。释迦牟尼佛会下的周利槃陀伽是愚钝之人,他在世尊会下时间不长,亦能证阿罗汉果,原因就是他能放下。(990406早餐)
◎ 我们在多生多劫之前,就曾经学过佛,遇到佛菩萨,供养过佛菩萨,种植深厚的善根。为何不开悟?病根是我们的情执没有彻底放下。彻底放下情执之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决定没有自己,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为众生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此理很深。(990406早餐)
◎ 若只为自己,不肯为人、为众生,这是迷惑颠倒,迷失了自性,还害了自己,就是害自己生生世世永远不能脱离轮回;说得再明白点,永远不能脱离三恶道。(990406早餐)
◎ 智慧与烦恼是一桩事情,迷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没有放下自私自利的时候,我们的智慧都变成烦恼。若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自私自利,无量无边的烦恼马上就转变成无量无边的智慧。佛经上讲:“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慧;“生死即涅槃”,这是一桩事情。(990406早餐)
◎ 我们要学习诸佛菩萨,诸佛菩萨的境界是华藏世界、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美不胜收。虽然他们有种种享受,但是没有控制、占有一切人事物的念头,念头都没有,何况是行为?那才是真乐。我们现在无论是乐也好、苦也好,都有控制、占有的念头与行为,那是造业。由此可知,起心动念想占有、想控制,就是造业。造业决定是恶业多,善业少。何谓善业?偶尔短暂的把控制、占有放松一点,就是善业;抓紧一点,又造恶业了,善恶无非如是而已。所以佛才讲,三恶道是六道众生的老家,三善道是六道众生出来观光旅游。我们冷静仔细去观察,佛所讲的确实是事实真相。(990407早餐)
◎ 同修们要觉悟,觉悟一定要学佛,释迦牟尼佛是我们最佳的榜样。我们以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做为基础,这是我们根本的模式,然后才有定力。定力就是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诱惑、动摇,逆缘、逆境不生烦恼,善缘、善境不起贪爱。有定力,自然就有智慧,智慧就是一切通达明了,这样就可以学菩萨行、修菩萨道。(990407早餐)
◎ 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是清净平等的,若在境界里,起好恶、爱憎、控制、占有的念头,这是严重的污染。(990407早餐)
◎ 能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就不污染;于一切法还有好恶,心就污染了。(990407早餐)
◎ 我们见思烦恼统统具足,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自私自利,这是轮回心,所造作的就是轮回业。轮回心、轮回业遇到佛法,往往就会障碍佛法。不但现代如是,古代亦不例外。(990409早餐)
◎ 觉悟的人决定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决定没有想控制、占有一切人事物的念头与行为。因为他真正明了“三心不可得”,“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他不会起一个恶念,不会有错误的行为,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与法性相应,这是佛法里讲的“称性”。称性就是佛知佛见,称性就是佛言佛行,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以此功德庄严法界、庄严众生,这称作诸佛菩萨。(990409早餐)
◎ 谚语说:“三天不读书,面目可憎”,这是说从前读书人,三天不读圣贤书,烦恼习气都起现行。学佛亦复如此,若有几天不读经、不听经,自己的烦恼习气都起现行,随顺烦恼习气决定堕落。烦恼习气就是轮回心,烦恼习气作主,所有一切思想见解、言语行为,都是造轮回业,将来的果报当然在六道轮回。(990413早餐)
◎ 要排除自己的障碍,障碍是烦恼习气,一定要远离,要发大誓愿,“舍己为人,救度一切众生”,只要具足这两个条件,就有成功的可能。成功的早晚在精进,能够精进不懈,成就就快速;若精进缓慢,成就就延后。(990420早餐)
◎ 对我们妨碍最大的是情执,无量劫来修行不能证果,就是被这些障碍了,要认识清楚,要彻底放下。放下之后,才知道利益无边,智慧开了,烦恼断了,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领域拓开,物质生活也拓开了。(990420早餐)
◎ 佛教导我们做个转变,要从念头转起。从哪个念头转起?从自私自利的念头转起,一切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证果,都是从此地著手。古往今来,世间哪个人不是起心动念都为自己,这是自私自利,要把这个念头转过来,为一切众生。此念头一转,就是转凡成圣,就彻底转过来了。(990421早餐)
◎ 我们今天修学,虽然很认真努力,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原因就是没放下。要放下真不容易,佛在经上说得好,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是生生世世的迷执。(990422早餐)
◎ 修学的基础决定是禁戒,《无量寿经》教给我们的“善护三业”,这是真诚的教诲。(990422早餐)
◎ 我们的病根就是分别、执著,《般若经》讲的“著相”。我们必须要用“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方法来对治。(990422早餐)
◎ 不论是大乘佛法,或小乘佛法,有我、我所就不得其门而入;佛法虽然广大,但入不了门。不能入门的原因是自己有障碍,此障碍就是“我执、法执”。入门就是见性,见性就是见法界,也就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在面前,你不能了解,原因就是“我执、法执”这两种障碍,使你无法契入,无法了解。你若想入佛境界,想明心见性,此障碍不除就做不到。(990425早餐)
◎ 我常劝同修,要舍弃对世间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头。控制的念头,是与生俱来的烦恼,是无量劫来的习气,总是想管别人。更严重的是占有,据为己有,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些念头要舍弃、要放下。(990425早餐)
◎ 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绝对没有控制、占有的念头,只有牺牲奉献。牺牲也是随顺凡夫而说,佛菩萨为一切众生服务,任劳任怨,决定没有自己。佛菩萨跟凡夫的差别就在此地。(990425早餐)
◎ 我们没有能力转变环境,所以要选择对自己修学有利的环境。因此,古人在功夫未成就之时,都选择在深山大泽。(990426早餐)
◎ 我们会被外境所转,就尽量避免接触,这是聪明的作法,智慧的选择。到自己道业有成就,不会被环境所转,能做得了主宰,这时再入世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是没有成就,就进入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决定会迷失自己,也就容易堕落。不仅是现前堕落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之中,而来生堕落在三恶道,那就苦了。所以选择环境,对我们的学习就非常重要。(990426早餐)
◎ 现今社会大众犯什么毛病,我们要对治、帮助他,那就要反其道而行。世间人贪图名闻利养,我们就要舍弃名闻利养。世间人追求荣华富贵,我们必须放弃荣华富贵。世间人念念想控制一切人事物,我们把控制的意念放下;世间人念念想占有一切人事物,我们把占有的念头也放下;念头尚且没有,怎么会有行为!要真正做出样子给世人看(990426早餐)
◎ 真正佛法,决定没有控制、占有一切人事物的念头。我们能将控制、占有、分别、执著舍弃,就会得大自在,过的就是佛菩萨、天人神仙的生活。这是我们应当要明白,要认真努力学习的。(990426早餐)
丙、论存心立品
◎ 仁慈、真诚、爱人,无条件的帮助别人、成就别人,这是世出世间真实的福报。(990222早餐)
◎ 蕅益大师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外面所有的人、事、物,没有善恶、好坏,好坏在自己的心。你用恶心看外面的人都是恶人,用恶心看外面的事都是坏事,所以坏是自己坏,不是外面坏。(990223早餐)
◎ 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善人看一切众生都是善人,恶人看一切众生都是恶人。大家好好去反省,自己到底是善是恶、是凡是圣、是迷是悟。(990223早餐)
◎ 你不知道自己无量无边的罪业、过失,都反应在外面;你看到外面的情况,实际是自己心态的反应,外面确实是中立的。(990223早餐)
◎ 佛说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看地狱众生也是佛,佛对地狱众生也恭敬,也不敢轻视。(990223早餐)
◎ 普贤菩萨十愿教我们要“礼敬诸佛”,对地狱众生、妖魔鬼怪都恭敬,都念“南无”,南无是皈依、礼敬的意思。这是事实真相。(990223早餐)
◎ 外面环境不好、恶劣,是自己的心邪、心恶劣,决不能怪外境。如何改进我们的生活环境?要从心上去改;心正,一切法都正。(990224早餐)
◎ 别人骂我,我尊敬他;别人毁谤我,我赞叹他。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缺点,若能专看别人的长处,天下人都是善人;若专看别人的缺点,连佛菩萨都不是好人。由此可知,是非、善恶没有标准,端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心善,尽虚空、遍法界无有不善,你一生就过得很幸福、很美满。(990224早餐)
◎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不可要求别人与自己一样。孔老夫子教给我们要“入境随俗”,这个多自在!普贤菩萨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是教我们要顺从别人,不要要求别人顺从我,这是佛菩萨与凡夫不同之处。佛菩萨能尊重、顺从别人,凡夫是叫别人遵从我、服从我,所以凡圣就是…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三 示修持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