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 心行与阿弥陀佛不相应,念佛也不能往生,心行是往生的第一要件。(990224早餐)
◎ 慈云灌顶法师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末后,讲到念佛人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条就是堕阿鼻地狱。为何念佛会堕阿鼻地狱?一天到晚口念弥陀,心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但言语行为是在破坏道场、破坏佛法,造的是毁灭三宝之业,所以果报在阿鼻地狱。特别是末法时期“斗诤坚固”,出家人同住一个道场,彼此不和,互相斗争,虽念阿弥陀佛,将来还是一起堕阿鼻地狱,道理在此地。(990224早餐)
◎ 念佛如何才能上品上生?心是佛心,行是佛行,决定得生净土。(990224早餐)
◎ 六十岁以上的人,什么事情都不要过问,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万缘放下。(990224早餐)
◎ 佛七不是法会,若将之看作法会,那就是凑热闹,意义不大。佛七真正的目的是放下万缘,希望在这七日当中,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得“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之结果。(990322早餐)
◎ 一心不乱功夫有浅深不同,端看你放下多少;放下得多,一心功夫就深;放下得浅,一心功夫就浅。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和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浅的事一心,但决定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990322早餐)
◎ 何谓功夫成片?佛号念熟了,真正在二六时中(即二十四小时),妄念不起,只有佛号;念时有佛号,不念时也有佛号。很多同修有这种经验,但是时间短暂,不能保持长久;若能长久保持,即功夫成片,这是好境界。(990322早餐)
◎ 念佛而不能往生,第一是善根福德因缘不足,《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第二是听经太少,对于佛所说的道理、事实真相,没有契入,不能理解,依旧生活在烦恼妄想杂念之中,故功夫打了很大的折扣。功夫不得力,念佛很难有成就,总不外乎这两种因素。(990327早餐)
◎ 我们不如下愚,不如那些不识字的老太婆,她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听经,一句佛号念到底,能站著往生、坐著往生,走的时候瑞相希有,这是我们比不上的。(990410早餐)
◎ 到念佛堂念佛是形式,要是过分执著非到念佛堂念佛不可,这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990417早餐)
◎ 佛要怎么念?中国的文字,“念”不是口念,念是“今”、“心”,现前这一念心。真正的念就是一念自性,这一念当中与佛相应,就是念佛。你的心是佛心,愿是佛愿,口是佛言,行是佛行,那就是真念佛、真修行,这样才能普利一切众生。(990417早餐)
◎ 讲到究竟之处,心行与自性相应,那是真念佛,是圆圆满满的念佛。因为性就是佛,佛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自己的真心,真心就是佛。更容易体会、理解的说法,就是起心动念不管是对人、对事、对物,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五种心相应,是真念佛。反之,那就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果然与这五种心相应,纵使一天到晚一句佛号也没有念,也是真念佛人。(990417早餐)
◎ 佛的心、愿、解,表现在外面,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要做出念佛的样子,这是化他。否则,劝别人念佛,自己不念佛,人家不会相信。(990417早餐)
◎ 真正念佛人的生活表现,决定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看破是对于世出世间一切理事、因果清楚明白。放下是心里面对于世出世间法,一丝毫都不沾染;不是事情不做,事情照做,做得比别人还要积极、还要好,而心地清净丝毫不染著。这是菩萨行。能够将之落实是真修行,能够理解明白是真智慧。(990417早餐)
◎ 佛教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怎样才能往生?心要清净,“心净则佛土净”。念佛要把清净心、慈悲心念出来。若天天念佛,清净、平等、慈悲不能现前,那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而已,这一生不能往生。念到与清净、平等、慈悲相应,就有把握决定得生净土。(990418早餐)
◎ 蕅益大师讲,“能否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这是往生第一条件;“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之浅深”。功夫就是清净、平等、慈悲,我们了解这个道理,明白事实真相,就晓得怎样用功夫。(990418早餐)
◎ 清净、平等是自利,慈悲是利他。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不是小乘,怀著自了汉的心态不能往生。大慈菩萨说得很好,能帮助两个人往生,就比自己精进;能帮助十几个人往生,福德就无量无边;能帮助几百个人往生,你就是真正的菩萨。没有缘分,另当别论;有机缘帮助众生而不肯帮助,只著重自了,这种心态是往生的障碍。(990418早餐)
◎ 一心念佛,念佛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心愿与佛相应就是念佛。(990422早餐)
◎ 祖师大德教我们念佛的方法,分别执著才起来,立刻一句阿弥陀佛把它伏住,这是初步功夫;更进一步,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化解了;更深的功夫,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圆融了。同样念一句阿弥陀佛,各人功夫不相等。(990422早餐)
◎ 五十三参中,第一位善友是吉祥云比丘,代表“念佛法门”;最后一位善友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彻始彻终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不但要念佛,最后必须要求生西方净土,我们要从这里去领悟。(990422早餐)
◎ 我们在无量法门里,采取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最方便,行住坐卧都不妨碍。只要真正肯念,如理如法去念,就能收到效果。(990423早餐)
◎ 倘若不从心理、行为上做个改变,念佛也不能往生。经上讲得很清楚,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的心行不善,怎么能往生!(990423早餐)
◎ 佛家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是去障碍的法门。我们今天采取“持名念佛”的方法,但是念佛的人很多,真正将障碍去除而功夫得力的人很少。最重要的原因,是对于佛号的真实义,了解不够透彻。第二个因素,烦恼起现行时,佛号提不起来。这就是对于佛号不够熟悉,还是相当生疏。古德说,念佛人要功夫得力,一定要把生处转变成熟处,熟处转变成生处。妄想习气是熟处,佛号很生疏,所以念头一起都是烦恼。这就是教我们把生熟换一换,在一切时、一切处,心里一起念就是阿弥陀佛,把佛号变熟,把烦恼习气变生疏,功夫就会得力。(990425早餐)
乙、明对治烦恼
◎ 从前读书人天天要读书,三日不读书,面目全非,因为无始劫的毛病习气统统起现行。天天听经,是天天在压自己的烦恼习气;一天不听经,毛病都出来了。(990223早餐)
◎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是一句很重要的话,能帮助我们修行成就。真正修道之人,不见世间人的过失,只见自己的过失。你不见自己过,只见世间过,决定堕三途,这是百分之百肯定的。(990223早餐)
◎ 我们今天的麻烦,就是两个眼睛专门看别人的过失,不晓得回光返照自己。(990223早餐)
◎ 如何能在一生中脱离三界、六道、十法界,往生极乐世界,成就圆满佛道?必须将自己的障碍去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第一个障碍就是有控制别人的意念,这是大障碍。希望别人都听自己的,此念头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一定要舍弃。第二个错误的观念,就是想占有一切人事物。(990224早餐)
◎ 在一切法里没有得失的念头,没有占有、控制的念头,就得大自在。佛家讲的真解脱、大自在,就是从这里得来的。还有患得患失,还有想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头,这是烦恼、束缚,你就不自在。不自在不是别人给你的,是自己造成的。(990224早餐)
◎ 我们将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就心安理得,就不会有妄想分别执著;离开妄想分别执著,自性的般若智慧就现前。智慧不需要学习,是自性本来具足的,你怎么会不自在?(990224早餐)
◎ 自私自利是迷惑颠倒,保全自私就是保全自己在三恶道永不得出离。因此真正觉悟的人,必定是念念为一切众生,放弃自私的利益,这才能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990321~0325早餐)
◎ “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是彻底放下对一切人事物控制、占有的欲念,放弃自己的成见,这个很重要。自己想要怎样做,那就错了。(990321~0325早餐)
◎ 真我是自性、法性、法身,找到真我就是成佛,就是法身如来。何谓法身?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即是法身。由此可知,我们常念一切众生,常想一切众生,就与法身、真我、佛道相应。念念自私自利,念念保护自身,这是绝大的错误。多少善法、真实功德,都被这种错误观念障碍;不但障碍自己的善法功德,还造作许多罪业。此罪业是障碍一切众生的善法,破坏大众的功德,其根源都是“一念私心”。(990322早餐)
◎ 必须晓得,妄想、杂念、分别、执著,决定破坏正念。我们应当有高度警觉心,不能舍弃妄想杂念,就不能往生,无法脱离六道轮回。如何解决?仍是一句老话,“要放下”。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为众生想,念念为社会想,不要想自己,就容易放下。世间人之所以放不下,起心动念都想到自己,这是大障碍。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在经论当中,为我们提示多次,我们读了、听了,依旧麻木不仁,仍是自私自利、保护自己的念头。(990322早餐)
◎ 美国人的思想,第一就是如何保护自己,这种思想在美国被认为是正确的。是否真的正确?不尽然。念念…
《净空法师嘉言录(三) 三 示修持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