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P11

  ..续本文上一页

  诸佛菩萨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快乐,必须要有产生快乐的因。快乐的因是什么?就是积累资粮。比如,供养上师三宝、承侍僧众、为魔众施食子、供灯、磕头、做泥塔、念经、转绕坛城等等,甚至有时将自己吃剩的饭,以观音心咒作加持后布施给众生,也能积聚很多的福报。

  在供养三宝时,如果有条件,最好用真实的上乘的供品作供养;倘若没条件,则哪怕是一根香、一盏灯,或者在心中作意幻供养,也都是可以的。值得注意的是,供养时一定要具备清净的发心,千万不可以夹杂吝啬心。譬如自己在供养一百元时,如果发现相续中有吝啬心,那就不要供养一百,看看供养十元有没有吝啬心,如果没有,就把十元拿出来,倘若还有吝啬心,那就干脆不供好了。现在有很多人今天供养,明天就后悔了。记得以前有个人供养了学院一百元钱,过了五年还挂在嘴上,念念不忘,这些都不是清净的供养。所以,供养时的发心清净非常重要,若能在此基础上同时具足菩提心,这样的话,福德将会更为圆满。

  【总之,就是要用我们的身、口、意三门尽力地积累资粮,并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向上师三宝敬献曼茶罗,并且殷切地祈请:“如果自己生病能更有利,就祈求你们加持我生病;如果自己病愈能更有利,就祈求你们加持我能够痊愈;如果死亡对我更有利,就祈求你们加持我,让我死亡。”就这样将一切希求、疑虑抛之脑后,专心专意地诚恳祈祷。】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说,所有的积资净障都可以包含在“七支供”里面,因此,平时我们应该多修“七支供”来积累资粮。然而,很多学禅宗、大圆满的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我现在经常处于光明法身的境界中,根本不用供养、念咒,也不用磕头”。可是,你们真的有这种境界吗?你们观察一下,自己相续中是否已经完全具足了菩提心?如果是的话,那倒很值得随喜,因为菩提心在相续中即使生起一刹那,也远远胜过了以遍满世间的七宝供佛之功德,但是如果没有,那就要老老实实,不要夸夸其谈、乱说大话。

  还有些修行人因为自己囊中羞涩,没有力量供养上师三宝,经常很苦恼。其实,你们大可不必如此,因为你们相续中菩提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胜于世间的金银财宝。比如说,现在让你们拿十斤黄金来作供养,很多人可能都办不到,但是只要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即使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价值也绝对超过了十斤黄金。关于这一点,也许很多人从来没有计算过!

  在积累资粮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作皈依、发心、供曼茶罗,接着在三宝面前恭敬合掌,依《断除希疑祈祷文》(凡夫经常处于希望与疑惑中,患得患失。观修此文,能断除他们的希疑,故噶当派的修行人对此文非常重视)一心一意地祈祷:“如果生病对我的闻思修行以及利益众生更有利,就请加持我的病怎样都治不好,病痛一刹那也不要停息;如果我病愈对自他更有利,就请加持我的疾病早日康复;如果我死亡对自他更有利,就请加持我快点死亡;如果我不死对自他更有利,就请加持我暂时不要死!”

  这篇祈祷文的境界非常深,一般的凡夫人,不要说白天,即使在梦中也不会有这种想法,有人甚至认为:“怎么会是这样呢!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如果我真的永远痛下去、病下去,甚至死掉了,那该怎么办?生病已经让我苦不堪言了,如果还要请佛菩萨加持我的病永远都不要好,岂不是让我苦死了?”一般而言,人们对自己的生病和死亡非常执著,这几年我去过很多大医院,每次一有时间,我就到旁边的病房找病人聊天。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生病、希望自己快死,如果你问他们:“什么时候出院?”他们肯定会说:“愿我早点好起来,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我可千万不能死,我还有好多事要做”,“我特别害怕死”……世间人有这种表现尚且情有可原,毕竟他们以前没接触过大乘佛法,一点儿也不懂佛法的奥意,可是,偶尔我还会碰到一些所谓的大乘修行人,甚至是密宗修行人,对这个问题他们的反映竟然也一样,这就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了。其实,倘若对众生没有什么利益,自己病好了又有什么用?徒是造业而已!

  丙二、(净除罪障):

  【我们还应当这样思惟:这些伤害我者,其实是在告诉我,如果我不想遭受痛苦就应该与痛苦之因——恶业一刀两断。】

  痛苦的因就是恶业,如果我们不愿遭受痛苦,就千万不要再造恶业,否则造了恶业,想种子不生果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对以前造的恶业励力忏悔,发誓今后绝不再造此业,这是净除罪障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并对往昔所造的恶业产生深切的后悔之心,这就是破恶对治力;发誓今后纵使遭遇命难,也决不再造恶业,这就是恢复对治力;皈依三宝、发菩提心等,就是所依对治力;而修习空性、念诵殊胜咒语等等,就是现行对治力。我们应当在具足以上四力的前提下励力忏悔,直至将罪业忏除清净的验相出现为止。】

  与“金刚萨埵修法”中讲的一样,忏悔必须具足四种对治力,才可以忏净。

  ①破恶对治力:自己对往昔所造的罪业,就像误喝了毒药一样特别后悔。

  ②恢复对治力:发誓今后纵遇命难,也决不再造此恶业。比如,有些道友出生在海边,以前每天都吃海鲜,几十年来吃了几十万条生命(去年印度尼西亚的海啸,我想此事也难逃干系),学佛之后明白了因果,于是非常害怕、后悔,发愿今后再也不吃这些生命了。

  ③所依对治力:皈依三宝,或在上师、佛像前发菩提心,以其作为忏悔的所依对境。

  ④现行对治力:观修空性,念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以及“等等”所包括的传讲大乘菩提心的甚深经典、造佛像、供养、持名号,这是寂天菩萨在《集学论》中所讲的六种现行对治力。作为修行人,早晨起来时还应最少念21遍百字明,以遮止罪业的增上。

  我们应当以四对治力为前提,精进地忏悔罪业,直至出现清净的验相为止,比如梦见日月、自己身着白衣、沐浴、罪障变成黑色的东西从体内排出等等。

  丙三、(布施魔鬼):

  【向(伤害自己的魔鬼等等)布施食子,然后祈祷它们:“你们是督促我修习菩提心宝的助伴,对我有无比的恩德,希望你们能帮助我,使所有其它众生的痛苦能够成熟于我的心相续。”我们应当如此这般地向它们祈请。】

  对于害自己的妖魔鬼怪,我们应向它们布施食子,并百般祈请:“虽然你们这次害了我,让我生病,让我发疯,但却是对我修菩提心最大的帮助,对我具有无比的恩德,所以非常感谢你们!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害我,让我生病,给我制造各种各样的违缘,而且使所有众生的痛苦都成熟于我的相续。”

  大乘的修心方法确实与常人的思维背道而驰,一般的世人见了以后,会认为这种想法简直不可理喻。但不管他们怎么说,大家学完以后,如果遇到此类情况,虽然将这些教言全部用上非常困难,但至少也应该用上一点点。否则,学了这么好的大乘论典,回去以后稍微有点人或非人的危害,自己就像没有学过的人一样睚眦必报,这些教言岂不是白学了?如同一个司机,明明跟教练学了很长时间的开车,但正式驾驶上路时,却不按照以前所学的去做,仅凭自己的想象开车,后果会怎么样,大家可想而知。

  我们现在所学的这些大乘法要没有丝毫错误,正因为它如此殊胜,我们才必须要按照它来行持。有些道友虽然皈依了多年,出家了半辈子,但从来没听过这么希有的窍诀——被害后竟然还要对害自己的魔鬼感恩不尽。其实,这也不值得什么大惊小怪,作为大乘修行人,必须要这样做,而且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令我们的心力不断增强,心的力量增强后,积累资粮就易如反掌了。

  《释迦牟尼佛广传》曾有一个公案:嘎乐嘎国王将忍辱仙人的四肢砍断,仙人对他却没有生丝毫的嗔恨,以此忍辱的功德,刹那圆满了八万大劫的资粮。这就是心的力量!可一般人却根本没办法做到,虽然很多人口口声声说:“我要成佛”,但你们凭什么成佛?没有这种强大的心力,成佛遥不可及!

  【如上所讲的方法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就应当(向魔鬼)布施食子、修持慈悲心,并且向它们祈祷:“往后我一定尽力让你们得到眼前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也希望你们不要来障碍我的修行。”】

  倘若有些人心力不够,不敢如此观想,那还有个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向魔鬼布施食子,对它们修自他交换菩提心的同时,心里默默祈祷:“我会将自己念经、修行等一切功德回向你们,尽力帮你们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以此希望你等不要再给我制造违缘,障碍我的修行了。”

  总而言之,“利益众生”是我们修行当中最大的目标。就如往昔的释迦牟尼佛一样,佛陀在因地累劫勤苦,最后终证无上菩提,目的是什么?就是转妙*轮来利益众生。除此以外,愿自己获得快乐的念头一刹那也没有。与此相比,我们很多人在修行过程中,始终不离“让我快乐,让我健康,让我解脱”的发心,将众生的利益完全置之不理,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的。学完了这部大乘论典以后,大家的心态能否从根本上扭转过来?如果不能,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学佛的人,实际上就连佛法的大门也没有摸到。

  丙四、(供养护法):

  【向护法供养食子,祈求它们加持自己能够平息修法过程中的违缘障碍,并帮助自己能够成办修行中的顺缘。】

  在学院有不少道友喜欢供护法,在他们的草坯房顶上,经常可以零零星星看到很多糖果、饼干。但他们供护法是为了什么呢?对此我曾一一采访过,答案不外乎是“愿我不要生病”、“愿我生活快乐”、“愿我的修行没有违缘”……一切的核心都围绕着“我”。虽然供护法是件好事,但如果发心太小,就不是大乘供护法的方式了。

  那么,什么才是大乘的供护法呢?《修心七要·日光藏》中讲,大乘供护法应该具备三种发心:“愿我相续中利他的菩提心早…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