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面是由于前世的业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众生的某些暂时因缘。倘若我们能以大乘教义为增上缘来对治的话,断除嗔心是根本没问题的。
在了知了自己哪种烦恼比较严重以后,我们就要针对这种烦恼,在其刚刚露头的时候,尽量把它铲除于襁褓之中。举个例子来说,假如自己相续中的嗔心很重,就要依照前面讲的“迷乱直接观为四身”等教言,通过观察嗔恨心的本体,将嗔心立即灭除。如同焚烧尸体时,要在下面堆满柴火才能焚尽无余一样,只有将自己所学的小乘、大乘、大圆满等种种“木柴”,尽量堆集在嗔心烦恼的“尸体”上,才能把它统统烧干净。
以上讲的是“先净重烦恼”。
【至于希望依靠修持修心教法,而使自己能得到今生的名闻利养等等;或者来世的人天安乐;或者使自己能证得涅槃等等之类的,自私自利的所有想法,都必须彻底根除。】
这里是讲“断一切果求”。
有些人修心只是为了今生的名声、地位、财产;有些人则是为了来世的人天安乐;还有些人是为了自己能解脱轮回,获得声缘、佛陀的涅槃果位……其实这些想法都违背了修心的誓言,充其量只是中士道而已。
前面也再三强调过了,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能成佛、明心见性、往生极乐世界而修行,根本不考虑众生的利益,这种只为“果求”的发心,实际上是一种颠倒思维。有人不禁要问:“我一心一意念佛,想往生极乐世界,有什么不对?你怎么敢说这是一种颠倒思维?”其实这也没什么不敢说的,如果只希望自己快快乐乐,和阿弥陀佛的关系很好,吃的也有、穿的也有,一看到娑婆世界的家庭社会,各种关系非常复杂,就想一个人赶快躲到极乐世界去,把所有的众生置之脑后、弃之不顾,这本来就是一种颠倒的希求。
我们不管修净土宗也好,修密宗也好,无论修哪一种法门,都必须要把“众生”带上,众生才是我们发愿的总目标,倘若舍弃了众生,大乘的味道就一点儿也没有了。这一点请大家务必要记住!
【舍弃有毒食莫学重义气】
这次法会期间,我们每天虽然讲得比较多,大家也比较累,但所讲内容却是极其殊胜的。希望你们这次回去以后,一定要把这些教言当作一辈子的修行要点来行持。
我看现在很多人真的是修错了——修净土宗的人没有菩提心,修错了;修大圆满的人没有菩提心,同样也修错了。倘若连最基本的菩提心都没有,一天到晚只是自私自利地学佛,那么学了一辈子,也不会得到究竟的解脱。
通过学习这部论典,也许你们以后会开始注重菩提心。其实菩提心也不难修,只要我们在行任何一件善法时,常常提醒自己应以利益众生为宗旨,如此一点一滴在相续中积累,逐渐逐渐菩提心就会生起来。常住的道友,今年已经用将近六个月的时间学完了《释迦牟尼佛广传》,你们若能将《广传》中的内容与《修心七要》的窍诀结合起来,那么就会如麦彭仁波切所说的,达到糖与蜂蜜圆融一味的效果。在学院长期闻思的道友,相信大家基本上都明白菩提心的重要性,所以在这里,我主要针对的是那些长途跋涉来学院参加法会的居士们,你们以前吃了那么多“有毒的食物”,倘若不加紧治疗、猛厉对治的话,临命终时一定会特别痛苦的!
【夹杂着执着诸法实有,夹杂着看重自己、珍惜自己心态的所有行善,都像有毒的食物一般,因此,我们必须要去除这些念头。】
大家应该清楚,不管念观音心咒、还是诵经礼佛,无论做什么样的善法,即使表面上有再大的功德,只要没有想到众生,百分之百都是为了我的名声、我的利益、我的快乐、我的解脱……这实际上和饮用“有毒的食物”没什么差别。
此处“有毒的食物”,比喻夹杂自私自利心的各种善行。现在很多在家人普遍都有类似的情况:他们供养、布施、放生、修建寺庙,一切的积善做功德,都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能远离痛苦,获得解脱。如果发心是这样的话,即使他们每天都在做善法,但没有以菩提心摄持,其结果也最多是个人天福报。同样,出家人也应该注意这一点,现在汉传佛教的寺院,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开始作功课,一直是佛号不断、梵音绕梁,然而他们心里到底为众生想了没有?如果有的话,这种精进确实值得随学;但如果没有,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而修行,那就是一个最大的错误,应当尽早改过来!
以上说的是“舍弃有毒食”,下面开始讲“莫学重义气”。
【如果有人对我们造成了伤害,我们也要断除那种睚眦必报、耿耿于怀,无论何时都无法排遣仇恨,(总想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那种世间人所赞许的义气。)】
世间人非常讲究“重义气”,如果有人曾经害过自己的亲友,就一定想方设法帮他们报仇雪恨。我在《旅途的脚印》中就讲过,有个人为了报杀兄之仇,放下家中的一切事务,带着随时可能燃烧的仇恨,揣着枪和刀子,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地遍寻仇人,他曾扬言:“哥哥是我最亲的人,即使一百万也抵不上他的一根小指头。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若以世间人来看,他对自己兄弟的义薄云天,简直像《水浒传》里讲的一样,令人赞叹不已、非常羡慕,然而从发了菩提心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就值得圣者呵斥了。作为大乘修行人,即使自己的亲人惨遭杀害,我们也不能起点滴的报仇之念,毕竟杀人者也是一个众生,他是在烦恼的驱动下才这么做的,我们如果伤害他的话,就会违背佛陀所有的大乘教言。
这个道理对某些道友来说,可谓耳目一新、闻所未闻,也许有人还会想:“这怎么行呢?别人杀了我的父母,我要是不报仇的话,今后怎么在世人面前抬得起头来?”对此,法王如意宝教导我们:就世间想法而言,保护自己的亲戚朋友、降伏不共戴天的怨敌,确是值得赞叹的英勇行为,但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我们必须要对所有的众生一视同仁,不能有丝毫的亲怨执著!
【莫发粗恶语勿候险阻处】
发了菩提心的人不能说粗语、恶语,也不能在别人遇难的时候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我们绝不能说那种为了报复他人的恶毒语言而刺伤他众的话;即使他人有过失,我们也不说“这是他罪有应得!”之类的话语。】
“莫发粗恶语”,就算别人真有哪些地方做得很过份,我们也不应该为了报复而揭露他人的过失,或者在别人遇难时,不仅不帮忙,还要说些冷嘲热讽、不中听的话。
【即便他人对自己造成了一些伤害,我们也要舍弃那种时刻怀恨在心,一旦复仇的时机降临,就立即“报仇雪耻”的行为。】
假如某个人以前对我们造成过伤害,自己没有机会报仇时,虽然表面上按兵不动,但却一直耿耿于怀、怀恨在心,直到某一天,趁对方力量薄弱时,马上揭竿而起,连本带利地追讨回来。就像有些人一样,平时不管跟谁都嘻嘻哈哈,似乎没什么矛盾,可是一遇到机会,不要说金刚道友,就算是曾给自己传过法的上师,他也会把新仇旧恨一笔算清,甚至还在别人面前说:“我早知道他的人面兽心了,只不过以前给你们暗示过,但大家都没有在意。知道吗?他以前还做过什么什么……”,然后拌着手指,一个一个开始数。这种卑鄙的行径在世间人眼里,也许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是修行人毕竟与世间人不同,如果我们也像他们一样乘人之危的话,怎么能称得上是大乘佛子呢?
什么是“候险阻处”?比如一个人要想杀害敌人,他就要选择有利的地势,候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处,趁敌人不备,将其歼灭,以此可以引申为某些人为了报仇,处心积虑以待时机。以前在“文革”时期,常可以看到这种事情:一个上师平时对弟子们管教太严,无意中得罪了某人,这个人很可能趁“批斗”时大做文章,对这个上师揭发检举,陷上师于悲惨的境地……那个年代的历史,我想不必多言,大家也非常清楚,这种做法,对于发了菩提心的人来说,是极不应理的!
【莫刺要害处犏载莫移牛】
不要故意刺伤他人的要害,也不要将本该犏牛驮运的货物,移嫁到黄牛身上。
《修心七要》的内容,看起来还是有点难讲。虽然这一次我讲得比较急,但以后方便的时候,堪布、堪姆们每年应给大家传讲一遍,这样对你们来说,收获会非常大的。
【绝对不要去做当众揭发他人过失、持诵致命咒语伤害非人等等之类的,凶狠残害其它众生的行为。】
“莫刺要害处”,首先讲到我们不要当众揭露他人的过失。有些道友平时揭别人短时,滔滔不绝、辩才无碍,简直是这方面的天才!即使别人没有招惹到他,他也会吹毛求疵,对人大放厥词。具有这种“美德”的人,能否算一个大乘的修行人?你们自己应该在心里掂量掂量。
这里还讲了,我们不能念一些降伏猛咒,去伤害非人等凶残的众生。听到这儿,有人也许会问:“你们密宗不是也有一些降伏咒嘛,这该作何解释?”的确,密法里是有一些降伏咒语,但这是在具足菩提心的前提下才能使用的,而且其结果必须是完全利益众生。此处所讲的,并不是以大悲心为出发点,而是以嗔心、害心等为由,持诵猛咒来伤害众生。所以,由于发心与结果的不同,二者绝不能相提并论。
我听说有些道友在看到“阿修罗”的一些举动以后,非常不满,私底下以嗔心念了很多降伏咒来对付他们。要知道,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不管是对人还是非人,这种行为都是绝对禁止的。若有违犯,必将会彻底毁坏菩萨戒的命根!
【还要杜绝那种以狡诈之心而将降临在自己身上的责任或过失推诿、转移给他众的恶毒行为。】
“犏载莫移牛”,意即犏牛背的货物,不要转移到黄牛身上。此喻说明,本来是自己的过失,就不能恶意嫁祸于人,让别人替自己背黑锅。
今天我在处理一些纠纷时,一个道友忏悔说:“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当天发生的事情,都怪我不好……”事后我想:他这种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还不错,假如明知道自己犯了错却不敢承认,一口咬定是别人的过失,自己…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