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P2

  ..续本文上一页行人,尽管有些人口才好,有些人身材好,有些人势力大,但这都不是值得赞叹的,我们唯一应赞叹的,就是相续中有一颗尊贵的悲心。这一点哪怕是对小孩子,我们也应从小就灌输他们悲心的教育,令其调柔相续,成为一个慈悲善良的人。

  ③“不依二边智”:依靠不堕轮涅二边的空性智慧,也即《入中论》所说的“无二慧”。

  只有具备了以上三者,我们才能终证无上大菩提。

  【至尊阿底峡尊者在修习菩提心方面的窍诀,(主要)来自于三位上师。第一位上师,是割下自己身肉布施他人,并因专一修持大悲心而获证空性的达玛吉达上师;第二位上师,是敢于自受他苦的宣巴南鸠上师;第三位上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金洲大师。】

  要修菩提心的话,这方面的教言非常多,比如寂天菩萨以理证宣说的《入行论》、以教证宣说的《集学论》,都着重抉择了自他相换的修法;阿底峡尊者在修持菩提心方面,另外还有七个程序:知母、念恩、报恩、悲心、慈心、胜解信以及生起,但这里所讲的七种教言略有不同。我们学《菩提道灯论》时也讲过,阿底峡尊者对藏地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以前尊者在印度时,他的上师和本尊曾授记,如果去藏地弘法的话,他将利益无量人和非人众生,但自己的寿命会大大缩减,本来可以活到九十二岁,如果到了藏地,七十二岁就会圆寂。然而,尊者不顾自己的生命,发愿来到雪域,着重弘扬了大乘菩提心。

  至于修菩提心方面的窍诀,尊者主要来自于三位上师,下面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①割下自己身肉布施他人的达玛吉达上师:他是一位小乘有部宗的班智达,虽然前半生没有听闻过大乘佛法,但相续中的悲心却非常重。有一次,他的邻居得了一种怪病,医生说只有依靠活人的精肉才能治愈,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为了救人,达玛吉达把大腿的精肉割了下来作为药引,因为还是凡夫,所以感受了剧烈的疼痛,但由于悲心深重而没有生起后悔之心。不久,病人果然痊愈,他感激地来到达玛吉达上师面前说:“我的病已经完全好了,但却给您带来了这么大的痛苦!”上师回答:“只要您能得到安乐,我即使死亡也可以忍受。”当天晚上,他梦到一个身穿白衣的人对他说:“欲获无上菩提,必须要经历像你这样的苦行,善哉!善哉!”然后用唾液轻拭他的伤口。第二天早晨醒来,伤口果然恢复如初且未留丝毫痕迹,同时,般若空性的境界也在他相续中如实生起,《中观六论》的所有词句不仅可以朗朗背诵,而且意义也能通达无碍。

  后来,他对阿底峡尊者传讲了很多修菩提心的教言,其中最著名的有《孔雀灭毒》和《宝剑论》。

  ②敢于自受他苦的宣巴南鸠上师:宣巴南鸠,意为仁慈瑜伽。这位上师常于寂静处修“自他相换”,将他人所有的不顺、痛苦、疾病以自己来代受,将自己所有的快乐、福报、善根等回向众生。尤其他喜欢在恒河边修持大悲菩提心。有一次,弥勒菩萨在他的境界中亲自显现,以金刚歌的方式,对他的自他相换予以高度赞叹,并赐予了种种教言。依弥勒菩萨的加持和自己菩提心的感召,当地的国王、大臣、婆罗门、沙门、贫民,乃至罗刹、夜叉等非人,大象、狮子、蚂蚁等旁生,都愿意集中到他的面前,接受菩提心的加持。当时,在整个恒河流域,宣巴南鸠上师的菩提心窍诀无与伦比,阿底峡尊者也在他面前接受了很多这方面的教言。

  以上两位,是尊者年轻时的上师。

  ③大名鼎鼎的金洲上师:金洲,史学家认为是印度尼西亚,根登群佩认为是现在的斯里兰卡,无论如何,它是离印度有一定距离的某个地方。当时,阿底峡尊者已经依止了很多上师,有一次在金刚座转绕菩提塔时,度母现于空中,显示种种神变,指点他说:“如果你想继续利益众生,必须要依止金洲上师,修持大悲菩提心。”于是,尊者带领很多班智达,用十三个月的时间,航海抵达金洲,途中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有时差点被巨浪吞没,有时遇到凶猛的食人鲸,但依靠菩提心的加持,终于遣除了一切违缘,顺利地来到金洲上师面前。上师见到尊者后,淡淡地说:“如果你能留下来十二年修持菩提心,我可以摄受你。否则,绝不摄受。”尊者想:“既然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这里,我一定要留下来。”为了求法,尊者毅然答应了金洲上师的条件。此后十二年中,尊者与上师同居一室,之间只隔一条布帘,日日夜夜唯修菩提心,最后金洲上师相续中的菩提心,犹如倾满妙瓶般全部注于了阿底峡尊者的相续。当尊者离开上师时,上师赐给他一尊闪闪发光的释迦牟尼佛像,象征他将成为整个佛法的教主,同时也授记他今后会到藏地雪域,弘扬大乘菩提心。

  史书中说,尊者前后共依止了一百五十多位上师,其中十三位是大成就者。别的上师圆寂时,尊者并没有开很隆重的法会,唯独金洲上师圆寂后,尊者不间断地每个月为上师举办“忌日供会”,供有很多灯盏。不仅如此,每当尊者提到其他上师的尊名时,会合掌当胸,可一提及金洲上师的尊名,就合掌于顶,双目垂泪,弟子们问尊者:“您在叙说诸位上师尊名时,有如此大的差别,这是因为上师们的功德有别呢,还是对您的恩德有别呢?”尊者回答:“我所有的上师都是大成就者,功德如佛一般没有差别。而在恩德上却有大小之别,我相续中的这少分菩提心,就是依靠金洲上师而得的,因此他老人家对我的恩德最大。”

  【而此处所讲的,就是金洲大师的教规。虽然金洲大师的教诲也是浩如烟海,但依照善知识恰卡瓦的宗派,却是从七个要点来进行宣说的:包括宣说前行法、正行修持菩提心、恶缘转为菩提道用、归结终生之修法、修心圆满之标准、修心之誓言、修心之学处七个方面。】

  《中观庄严论》中说:有些人依靠空性见生起菩提心,有些人依靠菩提心生起空性见。阿底峡尊者是藏地公认的应成派论师,而他所遇到的上师,有些是有部宗的(达玛吉达上师)、有些是唯识宗的(金洲上师),尽管见解比不上尊者,但都是依靠菩提心证悟了般若空性,由此菩提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虽然阿底峡尊者的菩提心窍诀来自于三位上师,但此处所讲的,就是金洲上师的教规。尊者进藏后,依度母的授记,最主要的弟子是仲敦巴,仲敦巴门下有三大弟子——普琼瓦、博多瓦、金厄瓦,其中博多瓦又有两位主要弟子,分别是朗日塘巴和恰卡瓦,菩提心教言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

  金洲大师的教言非常丰富,而这里,恰卡瓦格西主要将其归纳为七大要点:前行法、正行修持菩提心、恶缘转为菩提道用、归结终生之修法、修心圆满之标准、修心之誓言、修心之学处。其中,前行与正行是具体修持的法门,后面五点则是附加的内容。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并不是理论上了知就可以了,希望大家多利用时间反复修持。忙于闻思的道友,尽管不可能花很长的时间,但每天串习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老年人,虽然口中念诵阿弥陀佛,但心中如果没有修过菩提心,念佛也没有多大意义,所以你们一定要真正修持,因为修持的功德完全超越了平时的念诵。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只是无念地坐禅,根本不可能证悟心性,一定要先修持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其他修行便很容易成就了。

  噶当派的修行窍诀比较多,此处的修法与宁玛巴的修行教言有一点不同,宁玛巴主要依照《大圆满前行》,而这里则是噶当派的修行方法:先将屋子打扫干净,门窗紧闭,屋内遍洒香水,观想这是迎请诸佛菩萨的宫殿。佛堂上,先摆放释迦牟尼佛,接着摆上遣除外面违缘的绿度母,遣除内部违缘的不动佛,以及诸佛菩萨大悲心的代表——观世音菩萨,这是噶当派的四大本尊。然后,面对佛像,念诵皈依、发心,并想:“愿诸佛菩萨加持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一定要修持菩提心。”接着作七支供、供曼茶罗,并思维、观想、修持从“人生难得”、“寿命无常”直到菩提心正行之间的所有程序。如此每天早上修持一个小时。

  这一系列修持下来并不会太难,在座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无论如何也应该修一下了。这里并不是要你们去修持胜义菩提心,因为现在大部分人不懂中观,对一般人来说,生起胜义菩提心确实比较困难;然而,世俗菩提心就不一样了,即使七、八十岁也是可以修的,过两天讲“世俗菩提心的本体”时,你们就会知道,其实世俗菩提心极易修持,关键就是看自己修不修了。

  就像前段时间学的《大圆满前行》,理论上我讲得比较详细,可是大家有没有修呢?有些人说:“五十万加行我已经修完了!”但是“人生难得”、“寿命无常”等共同加行,你们想过多少次,修过多少次?堪布阿琼(虹身成就者)曾把“发菩提心”之前的加行专门修过一百天,一个引导一个引导地逐步修持(《密宗实修法》中有具体方法),你们如果没有修这些,要想获得成就,是非常困难的。

  有人若想依次第实修,按宁玛巴的修行,可以参阅《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心性休息》,若按格鲁派的修行,应以《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教言为主。

  全文分七:一、宣说前行法;二、正行修持菩提心;三、恶缘转为菩提道用;四、归结终生之行持;五、修心圆满之标准;六、修心之誓言;七、修心之学处。

  甲一、(宣说前行法)分三:一、暇满难得;二、死亡无常;三、轮回过患。

  【当修前行法】

  【修学前行,可以从暇满难得、死亡无常以及轮回过患三个方面来进行观修。】

  乙一、(暇满难得):

  【首先观修:获取修法之所依——睱满人身的因,就是必须圆满地修持善法。然而,能够修持善法的众生却是极其稀少的,因此,获得暇满果报的机会也是难上其难的。如果对旁生等其它众生进行观察,就能真切地体会到:它们获得暇满的机会简直是绝无仅有。

  因此,我们就应当敦促自己:千万不要令自己所获得的暇满人身成为毫无价值,而应当专心修持清净妙法!】

  …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