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山法宝鬘论▪P24

  ..续本文上一页那也不起爱慕之心。相反,希求解脱的强烈渴望之心却会油然而生。如果产生了这种心态,那就证明已经对现世生起了出离心。在此出离心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持菩提心,相续中也就不难生起;相续中生起空性正见也不费吹灰之力;对于所有的生圆次第道,相续中同样可轻而易举地生起来。这一切都归功于修持无常的功德。

  没有意识到因缘聚合的任何有为法都是无常的道理,反而认为这一切是常有存在、具有实质的,口中说的全都是“我需这个、我要那个”的话,随之而来,也就没办法不为现世的些许快乐付出代价了。一旦陷入追逐世法的漩涡中,就必然会产生得则喜、未得则忧的情绪。如此一来,便会贪执为自己得利提供顺缘的人而嗔恨制造违缘的人,生起贪嗔之心,进而由贪嗔引发积下多得无法计数的深重罪恶之业,以致心相续也变得越来越刚强难化。心相续是否刚强难化也取决于是否具有无常的观念。有无常信念的人根本不会有一丝一毫刚强的性格,内心就像脚踩在柔软的棉花上一样,完全被容纳在其中。相反,相续中未生起无常观的人其心相续就像牛角一样坚硬,他对自己的身体、受用以及亲友等一切,一直抱着实存、常有的念头不放,于是不能抛下这一切,并为之到处奔波,弄得身体疲惫不堪,到头来却未能如愿以偿地财富满仓;口中经常说各种各样的绮语;心里俗世的贪心害心等如烈火般炽盛。如此接触他的身语意三门任何一种,都像碰到荆棘一样粗糙刺人,没有一点儿温柔、细腻的感觉。这种人居然时时认为“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修行人”,甚至只是与别人交谈一次,关于今生的琐事无有必要、对轮回的痛苦生起厌离心的话语一句也没有,再三说的全部是亲友家乡的事情,经商、放高利贷、耕作等类的话题,由此贪嗔的分别杂念纷纷涌现,肆无忌惮地享用信财,这些人虽然被许多信徒称为修行人、大法师、大上师的大名,实际上再没有比他们更有害于佛法的败类了。这一切也是由于相续中未生起无常观的过患所造成的。

  作为初学者最关键的要以信心恭敬心诚心诚意地祈祷上师,直至泪流不止,修持七支供,精勤积累福德净除罪障。之后思维暇满人身得之不易,具大意义为前导,平时坚持不懈地修无常观,如此具有极大的利益。例如,要想割草,手中需要有一把极为锋利的镰刀,这一点非常关键。要想斩断烦恼的草丛,修死亡无常就像一把必不可少的锋利的镰刀一样。如果有了一把锋利的镰刀,那么无论有多少草需要割,也会胸有成竹地想:我具备锋利无比的镰刀,做这些事易于反掌。同样的道理,我们首先必须将无常的观念这把十分锋利的镰刀紧紧握持在手。

  现在我们这些人修法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过于困难、心生厌烦的感觉,如果对此进行观察,便会发现,之所以心里会认为此法难度过大、在相续中生起道相以及断除所断的烦恼困难重重而产生怯懦的心态,其实都是相续中未生起无常观的过患所导致的。如果相续中已经生起了无常的观念,那么感到修法困难、心起厌烦的情况绝对不会出现。以无常的观念来激励自己夜以继日精进修持正法,这样一来,根本不会有修法不能生起道相以及不能断除烦恼的想法。如果未能迅速断除烦恼、很快证悟所证的话,必将要感受恶趣的剧烈痛苦,到时如何能忍受得了,一想到这些,便会迫不及待地修行,决不延误。具有无常信念的人表面看上去,也不会有满脸的笑容,并且根本不喜欢无稽之谈,对于娱乐、开玩笑等散乱愦闹的事更是毫无兴致,至于俗世间大大小小的任何事务均漠不关心。即使和他人谈话,也经常说“一切琐事无有实义、无有必要”,除此之外不会谈论其他的话题。无论与谁接触,都会给对方留下“这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好修行人”的印象。

  仲敦巴仁波切曾经亲口说过:“如果没有生起无常观,只是一味地探寻本尊的身色白红与身相、空性以及大手印等高法,那么他的修法不会善始善终究竟圆满。而重视无常观、业因果的人修法一定能够自始至终,究竟圆满。”这里所说的修法能否究竟圆满,也就是指我们这些人最初的时候着急忙慌地说“我要进行修法”甚至激动得痛哭流涕,一时间好像资产、亲友等什么都不需要了,而在静处安住下来,可是渐渐地,他心中对佛法的定解变得越来越减退、对今生事务的贪执却变得越来越增盛,最后竟然落到像饿狗一样跑到城市乡镇中破戒的下场。这也完全是由未策励修无常观所致。如果踏踏实实地修持了无常观的话,心中的紧迫感以及厌离心定会不断地激励自己恒时奉行善法。

  博朵瓦仁波切曾经如是现身说法道:“我以前由于对佛法理解得非常肤浅,加之没有什么修行的境界暖相,于是念诵密咒、作大仪轨、修持空性、观修本尊的身相以及修大手印,现今我的修法已降落到无常观上了。”在对法理了悟得不很深刻没有亲身体验的暖相之时,虽然会觉得空性、本尊身相及大手印等是最深奥的法门,可是一旦深入领会了佛法的内涵,有了明显的觉受暖相,才真正认识到此无常观是佛法最究竟的精髓这一道理,也就是具备了殊胜的定解。阿美·相切仁钦尊者这样说过:“所依止的并非都是上师,所交往的并非都是道友,所传讲的并非都是正法。”通过别人的讲经说法而听闻,通过闻法而进一步思维,依此能像铁锤砸在敌人头上一样摧毁内心的烦恼,这样的佛法才能称得上是正法。否则,虽然讲得再如何如何深不可测,也与非法没有什么两样。根则格西也曾说:“没有对轮回的痛苦产生畏惧恐怖的心理,口头上说皈依三宝也是妄语;没有对业因果深信不疑,口头上说我戒律清净也是妄语;没有对轮回中的一切生起厌离心,口头上说想获得涅槃也是妄语。”至尊仁波切宗喀巴大师也曾亲言:“暇满义大极难得,亦如水泡速灭尽,何者悉皆不跟随,黑白业果毫不欺。长久深思缘起法,此四法根若稳固,其余善法易生起。倘若能够如理地修持人身意义重大、暇满来之不易、寿命无常以及业因果此四法理,上面的其他善法的证悟就不难生起。” 金厄瓦罗珠嘉村曾经这样说道:“如果内心深处具有追求法义的渴望,那么便一开始舍弃今生的黑白花三种琐事至关重要。除了一些非常恶劣的人以外,大多数的人们都容易认识到所谓的杀生、偷盗等黑事不应做,并且能断除的人相比之下也较多,所谓的白事或花事是包括传授灌顶、讲经说法、塑造佛像、发放布施、为人经忏、缮写护轮,或者降伏鬼神、念诵密咒、闻法诵经等类似是而非的法事活动,不能断除今生的贪执、整天忙碌这些白花琐事的人实在太多太多,反之能够断除此等相似善事的人极为罕见。佛经中不是经常说心没有离开今生的贪执所做的一切事都是没有意义的吗?再说一切善不善业均是心在起作用的,因此,人天鬼神怎么能不耻笑你们呢?”

  即使是在世间上,也只有那些罪大恶极的人才能做出杀人放火的恶事,作为一般有良知的人很少会做这种事,在修行人中就更是少见此类事情的发生,可是世间八法的白事或花事一类却随时可见。以修行人的名义,口中说得也是非常好听,什么“通过灌顶来饶益有情”,其实只不过是自己需要名闻利养而已;同样,有些人打着弘法利生的招牌以及塑造佛像的幌子收取大量的财物,将造佛像剩下的财产拿来自己享用;还有些人以发放布施的名义,实则只是为了自己能从中捞取财产;另有一部分假借为别人消灾祈福、延年益寿作经忏,有的缮写护轮、食字;有的装腔作势修断法等降妖伏魔;有的对病人的伤口、肿瘤等部位猛诵咒语;还有的人在寂静处一心一意地修内在瑜伽坐不住,总是借口闻法而到处游逛,经常跑到众人聚集之中散漫度日;另有些人不精进修持内在瑜伽,对于诵经等法行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整日周旋在无有意义的许多琐事中。说他们所做的都不是善法,表面上看来又好像是,说他们所行的是善法,可对调伏心相续又没有起到任何利益。这种相似的善法正是当今时代大多数人所忙碌的事,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善事,实际根本不是清净的善法。凭借此类外相上的善法欺骗众生、自己也认为是在做善事的现象可说是如今比比皆是。

  其他的人们认为这是一位修行人,事实上,他根本算不上是调伏自心的修行人,这种人的目的就是获取大批的财利、得到众人的恭敬,如此已经成了不清净的修行者,在不知不觉中已积下了数多深重的大罪,以这种方式虚度人生有什么用呢?

  因此说,始终住在寂静的神山中,修行人日日夜夜唯一修持道次第,其余的任何事也没有。尼则巴仁波切曾经亲口讲述过:“以前在农区时看见一位密咒师用酒献新,于是以讽刺的口吻说:“拉白咒师饮酒前献新时口中念着请三宝享用、请护法神享用、请三世父母享用、请六道众生享用,再没有剩下的吧。”(正像这位咒师所要酒的对境都已供养,没有不供养一样。上下文的连接藏文中不明确,请读者以智慧分析理解。)具德上师阿底峡尊者的这部《道灯论》中四续三藏显密的所有法义无不包含。其实,阿底峡尊者已经为我们配制好的这剂灵丹妙药(指《道灯论》),对此请诸位享用一些,服用之后千万不要吐出来,如果有要吐的迹象,应当通过向他吐口水或者吹气、将冰冷的石头放在头上以及拔头发的方法尽可能制止呕吐。如果现在还未曾服用过,也要为了方便以后享用而揣在右侧的怀里。倘若你担心遗失,最好放于怀中深处。”将道次第作为妙药想而精勤修持。

  专心一意

  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修道次第倒也可以,但供养僧众、铸造佛像、讲经说法、广作布施,功德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产生此等想法,那就应当自己提醒自己说:唉,我不要这样想,比修道次第功德更大的法以前出世的诸佛以及历代大德均未曾得过;现今住世的所有佛陀大德同样未曾得过;未来即将出世的诸佛菩萨也不会得到。而且此法门不是已被诸圣者们赞叹为“…

《山法宝鬘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