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可原的。”
诚如这些大德所说,没有打好无常观的基础,一切修法就如同冰上建造房屋一样不会牢固,终将毁于一旦。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开始就急不可耐地修空性及生圆次第等法门,自认为境界也比较稳固。诸如一切法无实的觉受、自己原是天尊的觉受以及持风的觉受似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然而,由于尚未看破世间而导致一直跟随今生的琐事转,整天忙碌不休,致使对修法的兴趣越来越淡薄,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从而将全部精力都投放在追求现世的利乐上。
最初看破红尘、舍弃俗世的人,一切修法就像在牢不可破的地基上造起建筑物一样,一切成果都不会毁灭。由于一开始就没想为现世的好处,如此所做的善法必定都是为了后世的利益,因而极为稳妥,又是疾速之道,并且修道也不困难。相续中生起了无常的观念,则菩提心及空性等功德必然会像堆积物品一样在相续中不断增长。因此,首先修无常观非常重要。
同样,看破世间的境界也是很高,因为这种看破尘世的境界完全是由相续中真实不虚地生起了无常观而来的。正如夏哦瓦格西所说的,无常法深入到正法的内涵,因此是非常高深的法门,口头上所说的空性和生圆次第等高见并没有真正深入到正法的内涵,因而并不算深奥。
所谓的是否深入到了佛法的内涵也是就能否对治烦恼这一点而言的。观修无常、放下今世是对治贪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烦恼中最严重的莫过于痴心,与愚痴相依为命的眷属就是贪欲。如果将欲望放下了,那显然已经进入到佛法的最深层次了。未曾修无常观,仅仅在形式上装作修持生圆次第等正见,那是无法压伏对今生欲妙的强烈贪执的,无论再怎样观修,也逃不出世间八法的掌心,相续中一点一滴的善妙证相也不会生起,从这一点来说,当然未深入佛法的本质。抛弃今世平时精进实修无常的人,可避免修法过程中出现违缘。所谓修法的违缘无非是指外在的恶友以及内在的纷飞妄念。外在的恶友当然就是父母亲友施主等有可能成为自己修行障碍的人们。受到他们的控制而使自己的修行掺杂世间八法,得不到清净修法的机会。尽管遭受重重的阻挠,但是通过观修无常、放下今世、了知亲戚朋友的过患,从而摆脱他们的束缚,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此他们造违缘也害不了自己。内有的纷飞妄念也就是世间八法的繁杂念头。毅然决然斩断外在的父母、亲友以及施主等的牵连,将世间八法的妄念转为道用,远离恶缘,因而就不会出现世间八法杂念纷纷的情况了,内在的违缘也就害不到自己了。
如果从不忆念无常也舍不下今世而观修生圆次第见解的话,内外违缘就会接连不断地搅扰自己,无论如何,都将身不由己地坠入重重障碍的围困之中,不能自拔。
看破红尘、抛下今生之人的修行是能够自始至终圆满的。因为修行不能究竟之缘就是内外两种障碍。这两种障碍均可依靠修无常观来制服。修行速得究竟的因即是精进,如云:“一切功德随精进。”精进之因便是修无常观。所以说,修行要得以圆满,再没有比观修无常、断除今生牵缠更殊胜的方法了。不修无常、不舍今世之人即使修生圆次第以及空性也不可能究竟,由于里里外外的违缘总是伺机加害于他们,使得修法无法圆满;再说,修法若无一股勇猛的恭敬心之精进与持久之精进也不可能得以究竟。的确正像夏波瓦尊者所说的“不忆念无常的小僧人绕经时只能喊脚痛罢了”。
有一位叫路德意西炯尼的修行人向仲敦巴仁波切请求教言,当时,仁波切因为某位尊者搞世间法而显得极不高兴地说:“尊者,所谓的佛法是要在关键的时刻用上。如果在关键的时候未能派上用场,那么在风平浪静、悠闲自得时说些有关对佛法的相似信心之语言,只是鹦鹉学舌而已。要想使佛法在紧要关头时用得上就必须多修死亡与业因果。不善业中生痛苦,相反而行定解脱,日日夜夜恒时中,我唯思维无常法。这就是教言你懂了吗?”这里所谓的佛法在关键时刻能否用得上,其中的“关键时刻”指的是,当自己处于现世的父母、亲友、施主以及财物等的层层包围之中的时候。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放弃父母、亲友以及财物等一切而自我决定,无有任何所需,如弃毒物般舍弃尘世间的这一切,那就足以说明在关键时候佛法已被用上了。相反,如果在遇到父母等外缘的时候,他们说什么自己就规规矩矩、服服帖帖地跟随,那说明佛法在关键时刻没能用得上。
当前,大多数人说“我正在修空性见解”、“我在修生起次第”、“我在修圆满次第”,如果对这些所谓的修行者、大上师、大法师加以观察的话,那么他们只是口头上滔滔不绝地讲经说法,而实际所做的就是维护大大小小的施主们的情面,以收取大量的财物,并且用得来的金银、松石、珊瑚等财产给自己的兄弟姐妹子孙后代等做装饰品,购买高档的衣裳以及大匹的牛马,让他们耕种,让他们经商等等打开各种罪恶之门而毁坏自他,这种现象非常多见。
有些人只是挂上一个修行人的名字后便拚命地追求世间的利益,这表明他们修法根本没有深入到相续中而只是口头上肤浅地说说而已。这样看来,空性、生圆次第等高难度的法门对自己又能有何利益呢?心相续一如既往,仍处于低级的水平上,这多么令人失望啊!金厄瓦罗珠嘉村曾经亲言:“现今名相的大修行人所探究的教法内容大多数是关于风融入中脉的障碍是什么这类高深的法门,而对无常法要寻根问底的人甚至比白天的星星还罕见。对于较高法门的断证功德连一两天也不能修持的人,不如深究必不可少的基础法门更好。比方说,现在自己饥饿难忍、濒临绝境而来到一位富足的施主家中,结果主人家没有给你提供解决当下燃眉之急的必不可缺的饮食,反而供养一些有利于将来的金银财宝。放下无常法不修而去探寻些高法门实与之相同。”
慕求较高境地的断证功德,现在自相续中就必须修习不可或缺的无常法与厌离心。如果修持无常观的话,就已经为一切修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这基础上无论是修持慈悲心、空性还是生圆次第等任何法门都会容易的。德热札波地方有两兄弟到格西仲敦巴面前来闻法。敦巴仁波切谆谆教诲说:“在印度圣地,人们都说,佛法的入门唯有一种(无常法门),而外道的入门则有七种。我们如果要修上师的窍诀,那么什么是窍诀呢?多修死亡无常、业因果,净持戒律,稳固地修持慈悲菩提心,千方百计地积累资粮、净除罪障,这就是窍诀。”所谓的上师之窍诀,必须是使弟子的相续中完整无缺、极为迅速获得无谬正道的教言。此中的无谬正道即是说增上生的正道、解脱的正道、遍知佛果的正道三者相辅相成之义。完整无缺是指增上生的正道、解脱的正道、遍知佛果的正道,证得此三道的方法圆满具足、无有或缺。极为迅速是指顺应所化众生的相续,因机施教。如果对根性下劣的所化众生传授高难法门的话,正道就算不上是迅速。为什么呢?如果为根基下劣的所化众生传讲像圆满次第一类的高深道法,由于不相合他们的智慧,结果再怎样精进努力也不可能生起高道的证悟,又因为最初未从低道开始修持,致使下面道法的证悟也未能生起,如此高低一切道的证相一无所获,日月穿梭,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已来到了鬼门关前,到那时,高道低道的任何功德也没有显现,只能赤手空拳地步入后世。就算修行者的根性很高,但如果最初从低道开始引导,由于他的根基较高,用不了多久,低级道法的所有证悟就会在他的相续中生起,从而与他个人相续相应的高级法门的证相也就会更快地生起来。
因此说,所化众生的根基无论是高是低,上师示道时都应当遵循由低至高的次第来引导,这也是从清净的佛陀到根本上师之间的所有大智者大成就者们的法规。
功德之源
《蓝色手册》中云:“人身难得为先导,加行忆念死亡法,后示十善十不善,修学串习此等法,后恒思维四谛法,当知轮回诸过患,了知如我亦然故,当于有情修慈悲,依此若具菩萨心,彼已拥有诸佛法,广弘遗嘱即此者。”通过得之不易的暇满人身为先导,如理观修死亡无常,这就像迈进正法的入门一样。如果能够一心一意修成无常法的话,今生的圆满之事、金银珠宝、茶叶粮食以及权势受用再怎么高人一筹、胜人一等,自己也根本不会生起“我需要这些、我拥有这些该多好”的念头。即便有时萌生这样的妄念,但一经详细观察,就能完全认识到这一切犹如草尖上的露珠一样无有实质,被执为我所的这些财物以及执著者的我二者也是不能长相厮守的,执著者的我本身在走向死亡即将步入后世的时刻,曾经被自己执为我所的这一切财产都要像蜕换掉的蛇皮一样弃之而去。所谓不曾抛下财物能携带而行的人,你可曾见过一个。如果说没有能带走财物的一个人,那么自己也不例外,只能放弃一切而离开人世。既然无论如何都要放下而去,那么黄金与石头没有任何差别,亲友与怨敌、地位高低也同样全无差别。总而言之,想到财产、权力、亲友等再怎么圆满,也对自己毫无益处,这样对现世的一切生不起羡慕之心,自己已到老态龙钟之时依然如故修法,那么这一生的修行必定会究竟圆满。倘若如此,来世纵然获得了梵天、帝释天以及转轮王的地位与受用,人间天上享之不尽的快乐该拥有的全部都得到了,但是心里仍旧会想:如果我能永远不失去这一切,倒也可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梵天、帝释、转轮王等人天君王的无比安乐福德,享受穷尽,终需堕落恶趣,快乐幸福的时光总是觉得非常短暂,瞬间即逝。可是难忍的痛苦降临头上的时刻即便仅仅是喝一碗茶的功夫也会产生如度数年般的漫长感受,教人无法忍耐。在此之前人天的福报什么未曾得过,可是到了如今,全已销声匿迹。同样,现今的一切也都是虚无缥缈、华而不实的。
想到这些,对于一切轮回中所谓的美满之事的贪执便会彻底根除,一刹…
《山法宝鬘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