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去时之动。
非已去未去, 是故去时去。
云何于去时, 而当有去法。
若离于去法, 去时不可得。
若言去时去, 彼者于去时,
应成无去法, 去时有去故。
若去时有去, 则有二种去。
一谓为去时, 二谓去时去。
若有二去法, 则有二去者。
以离于去者, 去法不可得。
若离于去者, 去法不可得。
以无去法故, 何得有去者。
去者则不去, 不去者不去,
离去不去者, 无第三去者。
若离于去法, 去者不可得。
若言去者去, 云何有此义?
去者去何处, 彼去者将成,
无去之去者, 许去者去故。
若谓去者去, 是人则有咎。
离去有去者, 说去者有去。
已去中无发, 未去中无发,
去时中无发, 何处当有发?
于未发之前, 何处发可成?
无去时无去, 未去何有发?
一切无有发, 何故而分别?
无去无未去, 亦复无去时。
去者则不住, 不去者不住,
离去不去者, 何有第三住?
若当离于去, 去者不可得,
去者若当住, 云何有此义?
去时无有回, 去未去无回,
所有行发回, 皆同于去义。
去法即去者, 是事则不然,
去法异去者, 是事亦不然。
若谓于去法, 即为是去者,
作者及作业, 是事则为一。
若谓于去法, 有异于去者,
离去者有去, 离去有去者。
去去者是二, 若于一异法,
二门俱不成, 云何当有成?
因去知去者, 不能用是去,
先无有去法, 故无去者去。
因去知去者, 不能用异去,
于一去者中, 不得二去故。
决定有去者, 不能用三去,
不决定去者, 亦不用三去。
去法定不定, 去者不用三,
是故去去者, 所去处皆无。
三、观六情品
眼耳及鼻舌, 身意等六情,
此眼等六情, 行色等六尘。
是眼则不能, 自见其己体。
若不能自见, 云何见余物?
火喻则不能, 成于眼见法。
去未去去时, 已总答是事。
见若未见时, 则不名为见,
而言见能见, 是事则不然。
见不能有见, 非见亦不见。
若已破于见, 则为破见者。
离见不离见, 见者不可得。
以无见者故, 何有见可见?
见可见无故, 识等四法无。
近取等诸缘, 云何当得有?
耳鼻舌身意, 声及闻者等,
当知如是义, 皆同于上说。
四、观五阴品
若离于色因, 色则不可得。
若当离于色, 色因不可得。
离色因有色, 是色则无因。
无因而有法, 是事则不然。
若离色有因, 则是无果因。
若言无果因, 则无有是处。
若已有色者, 则不用色因。
若无有色者, 亦不用色因。
无因而有色, 是事终不然。
是故有智者, 不应分别色。
若果似于因, 是事则不然。
果若不似因, 是事亦不然。
受阴及想阴, 行阴识阴等。
其余一切法, 皆同于色阴。
以空辩论时, 若人欲答辩。
是则不成答, 俱同所立故。
解说空性时, 若人言其过。
是则不成过, 俱同于所立。
五、观六种品
空相未有时, 则无虚空法。
若先有虚空, 即为是无相。
是无相之法, 一切处无有。
若无无相法, 法相依何成?
有相无相中, 相则无所住。
离有相无相, 余处亦不住。
相法无有故, 可相法亦无。
可相法无故, 相法亦复无。
是故今无相, 亦无有可相。
离相可相已, 更亦无有物。
若使无有有, 云何当有无?
有无既已无, 知有无者谁?
是故知虚空, 非有亦非无,
非相非可相。 余五同虚空。
浅智见诸法, 若有若无相。
是则不能见, 灭见安隐法。
六、观染染者品
若离于染法, 先自有染者。
因是染欲者, 应生于染法。
若无有染者, 云何当有染?
染者复染着, 有无次第同。
染者及染法, 俱成则不然。
染者染法俱, 则无有相待。
染者染法一, 一法云何合?
染者染法异, 异法云何合?
若一有合者, 离伴应有合。
若异有合者, 离伴亦应合。
若异而有合, 染染者何事?
是二相先异, 然后说合相。
若染及染者, 先各成异相。
既已成异相, 云何而言合?
异相无有成, 是故汝欲合。
为使合相成, 复说异相乎?
异相不成故, 合相则不成。
于何异相中, 而欲说合相?
如是染染者, 非合不合成。
诸法亦如是, 非合不合成。
七、观三相品
若生是有为, 则应有三相。
若生是无为, 何名有为相?
三相若聚散, 不能有所相。
云何于一处, 一时有三相?
若谓生住灭, 更有有为相。
是即为无穷, 无即非有为。
生生之所生, 生于彼本生。
本生之所生, 还生于生生。
若谓是生生, 能生于本生。
生生从本生, 何能生本生?
若谓是本生, 能生于生生。
本生从彼生, 何能生生生?
若彼尚未生, 而能生彼法,
汝言正生时, 彼生可成立。
如灯能自照, 亦能照于彼。
生法亦如是, 自生亦生彼。
灯中自无暗, 住处亦无暗。
破暗乃名照, 无暗则无照。
此灯初生时, 不能及于暗。
云何灯生时, 而能破于暗?
灯若未及暗, 而能破暗者。
灯在于此间, 则破一切暗。
若灯能自照, 亦能照于彼。
暗亦应自暗, 亦能暗于彼。
此生若未生, 云何能自生?
若生已自生, 生已何用生?
生非生已生, 亦非未生生,
生时亦不生。 去来中已答。
若谓生时生, 是事已不成。
云何依生法, 尔时而得生?
若法众缘生, 即是寂灭性。
是故生生时, 是二俱寂灭。
若有未生法, 说言有生者。
可生之彼法, 不成岂可生?
若言生时生, 是能有所生。
何得更有生, 而能生是生?
若谓更有生, 生生则无穷。
离生生有生, 法皆自能生。
有法不应生, 无亦不应生,
有无亦不生, 此义先已说。
若诸法灭时, 是时不应生。
法若不灭者, 终无有是事。
不住法不住, 住法亦不住,
住时亦不住, 无生云何住?
若诸法灭时, 是则不应住;
法若不灭者, 终无有是事。
所有一切法, 皆是老死相。
终不见有法, 离老死有住。
住不自相住, 亦不异相住。
如生不自生, 亦不异相生。
法已灭不灭, 未灭亦不灭,
灭时亦不灭, 无生何有灭?
若法有住者, 是则不应灭;
法若不住者, 是亦不应灭。
是法于是时, 不于是时灭;
是法于异时, 不于异时灭。
如一切诸法, 生相不可得。
以无生相故, 即亦无灭相。
若法是有者, 是即无有灭。
不应于一法, 而有有无相。
若法是无者, 是则无有灭。
譬如第二头, 无故不可断。
法不自相灭, 他相亦不灭。
如自相不生, 他相亦不生。
生住灭不成, 故无有有为。
有为法无故, 何得有无为?
如幻亦如梦, 如乾闼婆城。
所说生住灭, 其相亦如是。
八、观作作者品
决定有作者, 不作决定业;
决定无作者, 不作无定业。
定作者无作, 无作者成业;
有业而无作, 无业有作者。
若不定作者, 作不定之业,
作业堕无因, 作者亦无因。
若堕于无因, 则无因无果,
无作无作者, 无所用作法。
若无作等法, 则无有罪福。
罪福等无故, 罪福报亦无。
若无罪福报, 亦无大涅槃。
诸可有所作, 皆空无有果。
作者定不定, 不能作二业。
有无相违故, 一处则无二。
有不能作无, 无不能作有。
若有作作者, 其过如先说。
决定之作者, 不作不定业,
及定不定业, 其过先已说。
若作者不定, 不作决定业,
及定不定业, 其过先已说。
作者定不定, 亦定亦不定,
不能作于业, 其过先已说。
因业有作者, 因作者有业,
成业义如是, 更无有余事。
如破作作者, 受受者亦尔。
及一切诸法, 亦应如是破。
九、观本住品
眼耳等诸根, 苦乐等诸法,
虽有如是事, 是则名本住。
若无有本住, 谁有眼等法?
以是故当知, 先已有本住。
若离眼等根, 及苦乐等法,
先有本住者, 以何而可知?
若离见法等, 而有本住者。
亦应离本住, 而有所受法。
以法知有人, 以人知有法。
离法何有人? 离人何有法?
一切见等前, 实无有本住,
见等中他法, 异时而分别。
一切见等前, 若无有本住。
一一见等前, 云何能知尘?
见者即闻者, 闻者即受者,
如是等诸根, 则应有本住。
若见闻各异, 受者亦各异。
见时亦应闻, 如是则神多。
眼耳等诸根, 苦乐等诸法,
所从生诸大, 彼大亦无神。
若眼耳等根, 苦乐等诸法,
无有本住者, 见等亦应无。
见等无本住, 今后亦复无。
以三世无故, 无有无分别。
十、观燃可燃品
若燃是可燃, 作作者则一。
若燃异可燃, 离可燃有燃。
如是常应燃, 不因可燃生。
则无燃火功, 亦名无作火。
燃不待可燃, 则不从缘生。
火若常燃者, 人功则应空。
若汝谓燃时, 名为可燃者。
尔时但有薪, 何物燃可燃。
若异则不至, 不至则不烧,
不烧则不灭, 不灭则常住。
燃与可燃异, 而能至可燃。
如此至彼人, 彼人至此人。
若谓燃可燃, 二俱相离者。
如是燃则能, 至于彼可燃。
若因可燃燃, 因燃有可燃,
先定有何法, 而有燃可燃?
若因可燃燃, 则燃成复成。
是为可燃中, 则为无有燃。
若法因待成, 是法还成待,
若所待可成, 待何成何法?
若法有待成, 未成云何待?
若成已有待, 成已何用待?
因可燃无燃, 不因亦无燃。
因燃无可燃, 不因无可燃。
燃不余处来, 燃处亦无燃。
可燃亦如是, 余如去来说。
可燃即非燃, 离可燃无燃,
燃无有可燃, 燃中无可燃。
以燃可燃法, 说受受者法,
及以说瓶衣, 一切等诸法。…
《中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