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并不是我们的聪明才智不如古人,实因我们犯了很大的错误。一入佛门学的太多,心就乱了。古人是一门深入。从前无印刷术,请佛经要手抄。老师传法只一部经,专精;专精破烦恼障。我在台湾有一位邻居方豪先生,政大文学院院长。他是天主教堂神父,初中未毕业,一生精力专攻二十五史中之宋史,成为宋史权威,是专修成功的例子。佛法修学亦复如是,学任何宗派都怕夹杂。从前丛林是专科大学,不是门门都有。即天台山专修法华,五台山专研华严,长安大慈恩寺专研唯识。各有各的专长,全是一门深入,佛家常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部经能断烦恼,妙极了。烦恼轻,智慧就增长,等烦恼断的差不多再出去参学,就可以踏上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路子。今天恰好相反,对于不太喜欢的众生不度,烦恼也不断,专修无量法门,所以一事无成。
我这一生非常幸运,所遇老师均用古老方法教学。最初学哲学是拜方东美先生,他先问我以前学过哲学吗?看过哲学书籍吗?我说都没有。他叫我到他家里上课,当初想不出为什么,后来才明白,以前我是一张白纸,并未受到污染,只能向他一人学,不能上学校,这样的老师可遇而不可求。后来向章嘉大师学佛,他住在青田街八号,也叫我到他家学,同方东美先生一样。章大师圆寂后乃亲近李炳南老师,在李老师座下不是个别上课,但他对我约法三章︰一、只可听他一人讲,不可听其他人说法。二、看任何书须经他核准。三、以前所学一概作废,从头学起,听他一人指导。此三条件如不接受,可听便。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如我今天也用这个方法,学生马上就走了,可能还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善知识多的很。李老师给我五年时间,我自动要求延长学习五年,完全根据他的指导,不违背他的原则。
西方有四土三辈九品。功夫深的,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功夫浅的,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功夫最低的叫“功夫成片”,生凡圣同居土。品位低成佛时间长,品位高成佛快。果能深信切愿,乃彻底无上的觉悟。这一句佛号从深信切愿里生出来的,若无信愿则如古人说,喊破喉咙也枉然。若对世间名闻利养放不下,种种情爱障碍身心即无救了。知道毛病就要痛下决心,先放下得失之心,得到的全是假的,失掉了更好,我去西方本来不要,不操心不牵挂,把世间法甩得干干净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修种种功德,尽量做,心地不沾染,绝不著痕迹。
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一、至诚心,二、深心,三、回向发愿心。这三种心其实就是一心。一心有体有用。至诚心是真心,深心是自受用,回向发愿心是他受用。真心到了极处,在世间处世以至诚待人,世法吃亏,在西方世界占了便宜,这个帐要会算。如果计较眼前小利,西方就去不了。西方人没有一个不是真诚的,我要同他们一样,不自欺欺人。深心是好德好善,世出世间一切善没有比念佛更善的。把所修所行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实际。这个心与诸佛度化众生之心相应,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解同佛解,行同佛行,与阿弥陀佛相同,与释迦牟尼佛相同,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相同,决定可以往生。
菩提心义云︰“此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此。”菩提心是真实彻底觉悟之心,所以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实际上就是真心本性,具足一切无量智慧、无量功德、无量德能,如六祖开悟时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诸佛菩提心开发出来了,我们的菩提心被障碍住了。大乘经上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了性就成佛,虽然不是圆满报身佛,但亦具足无量德能。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均有能力示现各种身份度人。圆教初住以上菩萨就有此能力。大乘起信论中所说之境界是初开悟的境界,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他是圆教初住菩萨,华严会上的观音是第七回向菩萨,法华经普门品中之观音是等觉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可称为分证佛。
赞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理论上无问题,事实上一般人很难达到这个境界。历代学人以禅宗论,六祖座下成就的人太多了,明心见性者有四十三位,可谓空前绝后。其他祖师座下有三、五人或一、二人已经算了不起了,可见禅宗成就之难。净宗修行不要断惑,即能横超三界,其修行有成就者比禅宗多多了。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儒家说三世怨,今生修善,来生享福,第三世必堕落,这就是魔业。世间人作好事,佛并不赞叹,因为搞不好必落三世怨。现在社会上发大财者皆是前世修来的,他今生如再对社会有贡献作大布施,来生还有大福报。若是今生只图享福,福报享尽,必然附带作了不少恶业,来生定受苦报。假如他有智慧,不忘失菩提心,则来生的果报完全不一样了。
念佛求生净土,目的是超出生死轮回,其最要紧的就是最后临终一念。人生在世不要求现前福报,把这个福报留到最后临终时,佛来接引,无疾而终,乃是最大的福报。这种例子听到很多。台南有位老太太站著走的。台北莲友念佛团李济华老居士在会中讲经一个多小时,讲完坐在客厅藤椅上走了。念佛要保持心无杂念,修行多年,到最后改学其他法门,或临终时贪恋世间的财产亲眷,往生则无望矣。
“阿弥陀佛”是梵语,译为中国话是“无量寿、无量光”,以佛家术语说,就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寿”代表“时间”,“光”代表“空间”,岂不是把一切法都包括在内吗?这个名号即一切自性圆满的德号,也是法界圆满的名称。念这个名号,所有一切诸佛如来无量无边的法门都在里边,一个也未漏掉。圆满涵摄一切,横竖交驰。阿弥陀佛名号是法界本体的名号,包括阿弥陀佛法身,阿弥陀佛的净土,所以称之为“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不要分别自他,没有界限。只有一句佛号,没有杂念,不但弥陀与我合成一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亦与自己成为一体。念佛人多,明白事实真相的人不多。
“阿弥陀佛”是“性德”,“念阿弥陀佛”是“修德”,“性修不二”。性是本觉,修是始觉,“始本不二”。“生佛不二”,西方确有一阿弥陀佛,我们的自性也是一尊阿弥陀佛,所以一为事念,一为理念。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心中没有执著谓之相应。道理完全明白,心里无执著,亦无疑惑,谓之相应,为理念。道理不明白,而不疑惑,亦为相应,为事念。能达事一心不乱或理一心不乱,在形式上分不出,而境界上确属不同。理念如不能见性,还属事一心不乱,专念如果念得见性就是理一心不乱。见到性时忽然开悟,如大势至圆通章上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一开悟,理统统明了了。理一心就是法身大士,故持名功德不可思议。此法比其他方法好,简单容易,随时随地可修,能得诸佛之护念,在修学过程中远离一切魔障,古人赞叹之为特别殊胜。七地以上之大菩萨才能圆证三不退,如有真发心念佛,真正愿生净土,他现在虽是凡夫身,诸佛看他是圣人,他不久就要圆证三不退。
“顿”是快速,七天就能成功,乃是真事。前年华盛顿D.C.周广大先生病危,遇到龚振华居士劝他念佛,他念了三天三夜,临终时看到西方三圣从云中下来,接他往生,他自己说的,不会临死骗人。今年年初在新加坡讲经,李木源居士说,有一位男居士也是临终时遇到善知识,也念佛往生了。三年来我们晓得的已有十几位。光是我们口头劝,人家还不大相信,现在真有这么多人作出榜样,就不得不信了。学佛无论何宗何派,任何法门,最后目标都归到华藏世界,华藏世界的菩萨全被普贤菩萨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
本经以“圆生四土,迳登不退”为趣。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同时也生到其他三土,此之谓“圆生”,其他世界无此例。娑婆世界也是凡圣同居土,而不同于西方同居土有四种情况︰第一、暂同。小乘人证果之后就不住在此世界,他们灰身灭智。诸佛菩萨也与我们同居,但度尽了有缘的之后,他就走了。西方同居土诸上善人都与我们在一起。第二、难遇。虽有圣者不易相会;虚云老和尚朝五台,三步一拜,路上生病,苦不可言。途中遇到一位出家人,似乞丐,名文吉,照顾他一路。到五台后打听,据说是文殊菩萨化身。西方世界诸菩萨与我们天天见面。第三、稀少。此娑婆世界圣者如珍宝,而西方圣者无量。第四、所作不同。我们起心动念都是造六道轮回之业,西方人全是破无明烦恼,圆成佛道。
密宗是开了智慧才能学,内心清净,一尘不染,普通人学一定堕地狱。严格说,八地菩萨才有资格学密,是正科生,圆教初住菩萨可以旁听,不是开玩笑的,一定要搞清楚。我学佛,章嘉大师不传我密宗。密宗的内容,他给我谈了很多。密是最高的佛法,也是最殊胜的佛法。
法身佛所居之土名为“常寂光土”。要解云︰“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属强名;寂照同时,非思量境。西方四土说到常寂光土乃完全说事实真相。说真的我们很难理解,说假的反而容易懂。因为我们生生世世都是在虚假的环境中讨生活,习惯成自然。讲真的太生疏了,所以说现在的人认假不认真。真相必须离念,一念不生,“不生”也不生,就是常寂光的境界。真境中身与土皆不可说,也不可以想像,不可思议,因其不落在八识范围之内。我们日常生活出不了八识,第六识分别,第七识执著,第八识落印象。真的境界不分别、不执著、也不落印象,此之谓不可思议。西方四土是圆融的,从理事圆融、理事不二上讲,我们现在何尝不是,此种现象就在眼前,我们不觉得而已。问题是在我们有分别执著。净土中人不用心意识,绝无分别执著,也不落印象。一方面是他…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