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讲记 浊世恶苦 第三五▪P15

  ..续本文上一页真的是苦口婆心教导我们。“开”是开启我们的智慧;“示”是指示事实的真相。可是相信的人少,不相信的人多。相信的人少到什么程度,一般同修们很少知道。不要看台湾佛教这么兴盛,信佛的人这么多,还是“信行者少”。因为迷信的人多,真正晓得佛法真相的人不多,把佛菩萨当神明看待的人很多。问他为什么学佛?求升官、求发财、求长寿,烧香拜佛求的是这些。这些人是占学佛人的大多数,几个人明白经典的道理!诵经的人多,告诉他这部经有什么好处,他就念,以为自己能得到些什么。明白教义,依照经典教训去做的人很少,几番淘汰下来,剩下没几个人,可以数得出。“信行”著重在实行。“行”是造作。相信佛的教诲,依照佛的教训去做,方是信行者。不明教理,不肯依教修行,还希求长生,希求福报,这是迷信,这些希望往往是落空的。

  生死不休。恶道不绝。

  这两句经文正是照应前面两句。如果大家都相信佛,都依照佛的话去做,一个个都了生死出三界,都成佛、成菩萨。正因为许多人不相信,不肯照做,还是照样轮回。既然不能超越六道,恶道地狱决定有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外在的环境实在非常不好,物质环境的污染,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读历史,中国、外国什么时候听说过环保?没听说过,到最近这几年才有,才知道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可是再仔细想想,现在这个社会对我们精神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见解的染污,比物质环境的染污还要严重。现在大家还没有想到怎样保护心地的污染。保护外在物质环境是知道,想到了,心地的污染还没有注意到,这怎么得了。环保能不能做好?决定做不好。虽然大家都在做,到最后还是无济于事。原因何在?

  佛说得好,“依报随著正报转”,环境是从人心转变的。若此世间人人心地善良,皆知断恶修善,外面环境自然就起变化,风调雨顺,四季丰收;人心不善,整个大环境也就失调。环境与人心息息相关,这个事实、这个道理,世间人还不懂。世间人总是把精神与物质当两桩事。说是一桩事的,只有大乘佛法,奈何世人不信,不能接受,因此才“恶道不绝”。

  如是世人。难可具尽。

  我们现在看恶道不但不绝,而且愈来愈增长,也就是作恶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其业因果报循环辗转,言说不尽。

  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辗转其中。

  “三途”不是人造的,不是鬼神造的,也不是佛菩萨建立的。不但三途与诸佛菩萨、上帝鬼神毫无关系。三善道,乃至四圣法界纯是自然的。自然三途、自然六道、自然十法界,是从人心想变现的。大家不知道事实真相,胡作妄为,才产生无量的苦恼。佛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后人整理成一部《大藏经》。这部《大藏经》也就是佛为一切众生,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就是我们自己。佛一生就是讲我们自己,与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而已。这才知道佛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不知道自己,不晓得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必定胡作妄为,造作无量的罪业。由于我们的想法、看法、作法都错误,才变现六道;变现三恶道就更错了;再变现地狱,就大错特错。几时能回头?这就是“无量苦恼,辗转其中”。

  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这是佛看到的真相,佛看到的事实。实在讲,就是自己本人,每天依旧迷惑造业,现在还像个人样子,再过几年就不是这个样子。时间过得很快,世间没有一样是自己的。我的感触比你们深,原因就是这十几年常常旅行,所以人家问我住那里?我说,我没地方住。虽然有这个道场,也跟旅馆一样,住几天就走了,没有一样是自己的。住一般旅馆,有一些书籍资料不让我们存放;这个旅馆比较长期一点,有些经书可以放在此地,就这么一点差别而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两样。所以,对于佛法所讲的,比较有深刻的体会。人生确实是“过客”,这个世间是个旅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是讲真话,人在这个世间只是暂时有使用权,决定没有所有权。政府给你发的所有权状是假的,是骗你的。死了带不去,那有所有权?既然有使用权,明白在这段时间可以使用,就尽量利用它。利用它多作善事,多多便利于众生,这就有智慧。如果利用它供给自己享受,不顾别人,则福报享尽,就没有了。

  眼前所拥有的,这是福报;如何运用,则是智慧。有智慧的人,以财富而论,他能把财富的作用发挥到无量无边;他的财富能达尽未来际,生生世世永远享受不尽。不会用的,虽有无量的财富,在这一生短短几十年就用得干干净净,来生堕三恶道变畜生、变饿鬼、堕地狱,“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这是愚痴作恶的结果。所以,真正觉悟的人起心动念,不要说是身外之物肯用来帮助一切众生,就连身体,身语意三业,无一不是为一切众生服务,做利益众生的事业。能这样发心去做,纵然不能往生,来世也得人天大福报。这是修善之人,善有善果。

  如是五恶五痛五烧。

  前面所讲的“五恶”是因。“五痛”是指现世的苦报。“五烧”指来世三途的恶报。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

  这是比喻恶因、恶报就像大火一样。自己玩火还烧自身,没有烧到别人。所以,学佛的同修不能不认真读《了凡四训》、读《感应篇》。要认真读,要熟读,才真正知道因果报应的可怕;才晓得在这个世间应该怎样待人接物,知道怎样断恶,怎样修善。末后这段,是佛教导我们如何离苦得乐的方法。

  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

  这一段经文非常重要,无论在家、出家,还有远道来的,想跟我学佛;我就告诉他,此处有实际上的困难。你问我答不答应?我答应,这个道场答不答应?这里的住众答不答应?我一个人不能作主。这个道场有几十个人,要想进门,这几十个人,你能跟他们相处吗?人与人相处不容易,愈是大道场,愈不容易相处;尤其今天的道场龙蛇混杂,没有正知见,没有道心,很难长住。难住还是小事,怕的是起了反效果,离开这个道场之后,随意批评,造作口业,再破和合僧,毁谤三宝,就不值得,不如不到这儿来。因为佛的法门无量无边,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摄受众生的方式也无量无边,虽然不能尽如人意,但能念佛往生即好。

  我在新加坡听说,中国五台山有一个道场,持戒精严,非常难得,且都是修苦行的。今天肯修苦行、仰慕苦行的人,皆可以到那里去,修学应能得益。怕吃苦的,自然不愿上五台山。今天这个世间真正愿意吃苦的人是少数;喜欢享受的占多数。他们度那一方人,度那一类众生。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很明显的例子,大迦叶尊者就是修苦行的,他的家族好,是富有的家庭出身,而示现修苦行,他度欢喜修苦行的一类众生。《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出生的时候,家里的花园都长金树、银树,七宝悉皆出现,表示他是度喜欢享乐的一类众生。众生根性不同,决定不能说,修苦行错误,贪图享受错误。都没有错,众生根性不同,所以接引众生的方法就不一样,只有真正通达明了的人,才具足善巧方便。若还有赞、有诽谤,就错了。因为他有分别执著,不知道法门随众生根性设施不同。

  这个道场、这种教学修行的方式,你看得惯看不惯?必须是你很喜欢,真是志同道合才行,不可以冒然从事,否则得不到利益,反受其害。这是在家出家同修都应该晓得的。佛门广大,普度一切众生。“普度”就要以无量的法门,无量的善巧方便,决不是一个方法。即使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其中也有无量的方便。诸位明白了,就会对一切法门都加赞叹。像《华严经》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修的法门都不一样,但是彼此都尊敬,互相赞叹,知道此是摄受一类众生的方便,能让这类众生成无上道,正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一心”是关键的字眼。“制”是控制;“意”就是念头。就是儒家讲的“克己”,能克服自己的欲望,克服自己的妄念,这是功夫,这是真正修行。

  端身正念。

  “端身”是守规矩、守法,也是三福里“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正念”是思想、见解纯正,不会被世间邪知见所诱惑,所动摇。就本宗来说,正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无论在什么环境里,无论跟什么人相处,都没关系,心里这句佛号绝不中断。

  言行相副。所作至诚。

  言如其行,行如其言,说到做到。对人、对事、对物都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

  独作诸善。不为众恶。

  纵然一切人都造恶,我修我的善,也不妨碍别人。大家作恶,也不要去劝他。菩萨说法要“观机”,他听劝就劝他,不听劝就不要劝他;劝他会生反效果,使他罪上加罪。他来讽刺你,诽谤你,侮辱你,岂不是罪上加罪;不如不理会他,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大家都好。这样彼此相安无事,才能真正和谐。所以,菩萨六度里,“忍辱波罗蜜”很重要。《金刚经》上讲六度,特别强调“布施、忍辱”。忍,第一是认识环境,不论顺境、逆境都要忍,善人、恶人还是要忍。我们修行成败的关键就在“忍”字。见到人作恶,我们要劝告他;看他绝对不接受,就不要劝,看著他做,也看著他受报。什么时候他肯回头,能接受的时候,就帮助他;不能接受时,诸佛菩萨都在那里看著,我们如何能帮他。为什么没有耐心!在此状况下,要知道“独作诸善”。

  别人妨碍我们修善,我们在他面前不能表示修善;他总不能天天跟著我。别人讨厌念佛,他在的时候我不念,不在的时候我念;或者他在的时候我用心念,口里不出声。许多家庭里,一个人学佛,家人不学佛,听到念佛就讨厌。他来问我怎么办?家人在的时候,我心念口不念;家人不在的时候,我大声念、小声念,都没关系。总而言之,学佛第一件事是不要惹人生烦恼,要保持一家和睦。若想家和,想家人也来学佛,要懂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在饮食或者行为、思想上,学佛与不学佛似有很大的差异,此时你又要批评人,天天跟家人吵吵闹闹;邻居见到难免错觉,互相警惕万万不能学佛,看学佛,搞得一家老少不宁。须知这是自己做错,不要以为你是对的,你把佛法的形象破坏,令一切众生看到佛法生恐怖心,生畏惧心,不敢接近。所以,修行的功夫抵不过所造的罪业。佛法始终建立在理智、智慧的基础上,“通权达变”,一切环境都能应付裕如,皆能得大自在,这才是善学佛法。

  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

  善学佛法者,必是觉悟的人,是明白的人,自己知道断恶修善,知道念佛求生净土。不妨碍任何一个人,能跟任何人、任何环境相处,自己才能“度脱”,才能福慧双修,才能往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无量寿。“泥洹”即是大涅槃,圆满成佛。

  是为五大善也。

  这是总结五大段。每一大段经文,佛都教导我们,勉励我们断恶修善,将来得到的是不可思议殊胜的利益果报。

  

  

《无量寿经讲记 浊世恶苦 第三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