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P14

  ..续本文上一页子存在,不让这个相对的真理以他们的样子来存在,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哲学家去分析这种相对的真理,因为你一开始分析相对的真理,相对的真理立即开始分解。如果说这些哲学家因为他们的分析让相对的真理损害理解,等于说分解掉了,完全破坏掉了,如果这样他们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当然月称非常高兴,但是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些对手把相对的真理分解了之后,他们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这就引起了月称对他们第二点不喜欢的地方。月称菩萨很希望这个稻田里面,漂亮的稻芽就是那个样子,不要去管它,但是这些宗教家有很多研究,有各种方法学的人,或者是这些科学家来说不是,上帝、神创造了这些,或者是各种各样的离子创造了这些,但是一开始讲这个,月称就有点不太高兴了。因为这些人把相对的真理摧毁掉了,而当这些人把相对的真理毁灭掉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从这之中建立起一个绝对的救命的真理,他们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对手在这边是怎么讲的?他们说东西是他生,由他而生,月称是希望驳斥他这一点。你有任何的概念,有任何的想法是驳斥这些想法、这个概念,在后面当然你会听到有人最后没有办法就反驳月称,说好吧,那你的看法是什么?月称说实际上我没有任何的看法,为什么?是你自己把这一切搞出来了,为了你好,为了我们能够沟通,为了我们双方能够沟通,也是为了你好,我说我相信原形。就算这样,月称说我是为了你好,不是因为我需要这样,他就是这样聪明。如果说这个地方已经是存在了,那就不用再生了,如果它不存在的话,那我们前面所讲的这一切的理由都可以用的上。

  这边又有四个问题。这是佛教英明的一些方法。“生他所生能生因,为生有无二俱非,有何用生无何益,二俱俱非均无用”,现在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是芽,芽的因是什么?你说他的因是种子,大家说种子的时候,这个结果,它是不是有呢?它是不是当时就存在,如果你说存在,当时就有这是第一个。那他的结果在他的因,也就是种子的时候是不是不在呢?这是二。或者说两个,既在又不在,这是第三个,两个都不在这是第四个,无论你的答案是其中任何一个,前面我所驳斥的东西都可以用在这上面。

  如果你在种子的时代芽就已经在了,那就不需要种子了,如果当时在因的时候,如果果是没有的,那你需要这个因干什么。如果说两者都有了,那就像前面讲的一样,为什么需要去生。如果这两者具没有,就是第四个,具非的话,那何必又要提因和果这些东西,讲这些东西又有什么意思。这个实际上是我们拥有的很有力的幻觉,这种并不是只有在书里面或者是理论上存在,而是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刻都有这个东西。

  对方的反击在下面这一个段落里又出现了。现在我们的对手这样说,他说我们不需要给你什么理由来证明他生,你看看这些平常的人,他们都相信他生,光这个理由本身就足够能够证明有所谓他生这个现实,有这个就够了。我们对手马上反击,“世住自见许为量,他从他生亦世知,故有他生何用理?”这是给对方的反击,这个反击其实是很好的。这个时候对手很聪明,他用中观应成派的办法,月称接受世俗人所接受的一切东西,不经分析他接受,我们的对手就说我们世俗人都相信这个,这个你可以相信吧,用这点来反击。

  我们开始谈相对和究竟两种真理,为什么要谈二谛呢?用二谛答复前面所有人的反击。如果各位想要知道什么是相对真理,什么是究竟真理,下面的段落开始就是你要搞清楚的。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月称要建立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呢?为什么要在这边建立这两者?因为我们的对手说,平常的这些人都相信他生,为什么你不能相信呢?为了要回答对手的这个反问,所以他必须要在这边建立起二谛的见解。今天大略的提一下。

  我接受一切凡人的观点为我们所说的世俗谛,我从来没有接受他们的观点作为胜义谛,这个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你在这边想要建立一种胜义谛,我来这边不是要建立胜义谛的见解,我原来不是做这个事的。如果在建立胜义谛的过程中,如果你认为我们一定要依照别人的见解做这个事情的话,那你就有问题,因为在这边我们不打算建立胜义谛,因为你一直在那边搅合世俗谛,想从这中间建立胜义谛,实际上是你犯了一个错误。你如何能够让我是一个中观的应成派的论师,我接受别人的看法,但是我没有意思要建立所谓胜义谛的意思,对于我来说你如何跟我说这所有的世俗人都是接受这个,所以你也要接受,你怎么让我接受。

  第一个下面先谈二谛,然后慢慢我们最大的对手就逐渐出现了。为什么呢?因为唯识宗可能听了我下面讲的不太喜欢,因为他们相信阿赖耶识,他们相信一个众生死了以后会再生。他们认为业这个东西必须要有一个容器,把它载到下一生去,所以这个承载的东西就叫做阿赖耶识。在这个方面月称也有一个大问题,因为月称前面讲这部论主要是根据《十地经》所写的,在《十地经》里面佛讲“诸菩萨三界唯心”,这句话里面三界唯心是你要把它划线的地方,佛讲只有心是实存的。同时不要忘掉唯识宗是一个大乘的派别,是非常高的一个派。

  因为我们在这边讨论,我们是站在中观宗的立场,好象我们有点瞧不起这个唯识,实际上在历史上来说最伟大的佛教的唯识论全部都出自唯识宗,比如说《无著、《德光》、《法称》,有很多很多这种佛教的大师都是出自唯识宗。但是月称一谈到这些大师他也有很多话可以讲。因为月称在这边要驳斥的是很多我们自己对佛的一些看法和见地。因为在月称的看法来说,如果我们对于这种佛性的见解不小心,不仔细的话,我们一样会掉到前面说的自生或者他生的这些陷阱里面。当佛教徒讲法界,这个时候同别的宗教徒讲的上帝在宇宙的任何一个地方,这个有什么不一样的。我们对于报身佛和别的宗教讲的圣灵有什么不一样?别的教派讲的圣旨和我们讲的化身佛有什么不同呢?你不要担心,月称菩萨把这些问题都照顾了,现在可以问一些问题。

  月称菩萨唯一跟别人争论的时候是你打算从这个东西建立起究竟,建立起胜义谛的看法,那他就有的要讲。你知道什么叫究竟?究竟是什么?就是刚刚讲的这四种属性必须具备,所以它就有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否则的话,当你说我自己在走路,当然我们可以接受这一点。但是如果你说我走路究竟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那你就有问题了。他就要问走路和你是相同还是不相同,如果是相同,那什么在走?因为你就是结果的话,你坐在那边也是在走,因为你就是走。如果你说不同,这样的话就有同样的,第一你必须要同时,如果是同时的话,那就没有生,因为已经在那儿了。

  他的问题是说因为中观应成派是用对方的见解来驳斥对方。所以说他是不是因为对方有见解就一定有事,因为这月称菩萨也承认唯识宗。月称菩萨并不是这样,他只接受对方在不分析的状况下他能接受对方性,但是他并不相信究竟存在的性,这是月称菩萨不接受的,这样人们就很惊讶,其实沟通是很好的。

  你前面的问题说,如果按照月称菩萨的说法,这个世界上好象没有同样的东西。究竟上来是不可能的,但是假如你不是分析的讲,你可以说有东西相同,比如说你在那边,我在这边可以说同时,我们可以说现在是1998年,我们可以说现在是3月,但这一切我们都可以说是没有经过分析。用的分析或者是不分析的字眼,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月称菩萨怎么说呢?只要你一开始分析,相对的真理就开始分解,在你的面前崩掉,同时,你刚刚讲的,所以说你现在给时间下一个定义,什么叫做时间,一开始给时间下定义你会发现你给时间下的定义是产生矛盾的状态。

  这位先生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说,如果在这个世界里根本找不到相同的东西,那月称菩萨说的相同的定义是不是就犯了我们刚才说的那个错误,不可能,月称菩萨说他原来没有要去定义这些东西,就是说月称菩萨的观点是说,相对你就接受方牛的怎么看,有是这样的。如果说在究竟上你去分析,或者是你找到了任何东西,那个东西都是错的。你要知道这两点。你在究竟上居然找到了东西,如果你得到了一个结论的话,如果你真的找到了东西,你所找的连佛都没找到,因为什么?因为佛讲的是空性,佛讲的是根本没有结论的东西,就是说没有任何的边见的结论。所以诸佛曾经讲过,诸法的自性和诸法的本性,无论佛来佛不来,佛来以前佛里以后,它都是那个样子。

  如果您是一个佛教徒的话,我们最终极的目标是希望解脱,所以,我们说要得到解脱或者我们说要摧毁或者消灭掉我们这个迷惑的网,这两种讲法是完全一样的。但是要切断这个迷惑的网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个网非常非常的深厚,而且我们已经非常非常的习惯它了,而且它有很久很久的时间了。现在我们对于去破解这个迷惑的网,是不习惯这样做的。而我们每一天都用各种方法使这个迷惑的网变成更坚强、更系统化、更坚固。而有任何时候如果有任何一个小的事情可以稍稍切断这个网,我们都非常努力的去避免它。就像我们避免听到任何坏消息一样,任何有损害到迷惑网的事情我们都尽量避免。像我们自称为佛教徒,但是我们还是一样的掉在这个迷幻的网里面,我们的网也许看起来比较好看一点,我们的网是金子做的,但是它就是网。

  我们究竟的目标也就是想要达到解脱成佛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另外一个理由,为什么我们达到解脱成佛是那么的困难?因为我们要达到解脱必须要做两件事。第一个,你要积聚资粮,第二能够清净罪障。要积聚资粮,你就必须具备对于众生的慈悲心和修道的虔诚。请稍微注意一点,目前没有用的你对上师有信心,上师是金刚乘的语言,我们在这儿没有谈到金刚乘的东西。对于众生的慈悲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有的时候有一点点慈悲心,但是这种慈悲…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中观四百论广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