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听笛子的声音,在梦中你的耳是不发生作用,你的耳是不是实存的,而美妙的笛声也不是实际存在的,同样你认为这个笛声真好听,你这个心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说这三者之中有一个是真实,有一个是有效的,别的两个无效,不是这样子。而同样在醒的时候,我们说,一个外境,那我们的五根,也就是说我们的感官系统,以及跟感官系统相关的事,还有我们的心,同样也都不是实存的。
下面一个记诵,此中犹如已觉位,乃至未觉三皆有,如已觉后三非有,痴睡尽后亦如事。这个等于第一个反驳,反驳这个梦的比喻,算是他的结束。在梦中,就算你梦到大象追你,那是在你的梦中,他有一个外境的大象,也有你的眼视,比如你可以看到这个大象在追你,同时你也有心的作用,你害怕这个大象在追你。当你醒过来的时候,就没有所谓大象。你醒过来的时候,同样对你的眼识同样有,可以看到桌子和房子,但是你的眼识没有办法看到你在梦里看到的大象,看不到了。
你害怕大象追你的这个心也没有了,那个时候可能有的心情是什么?你从这个恶梦里面醒过来,自己觉得好令人松口气。这个记诵可以说是一个反驳,但是他是一种建议的形式提出反驳。这边月称菩萨他是讲,当你从无明中醒过来的时候,当然了,一切的外境,一切的各种的事,还有甚至你的心都是没有了,所以在那个情况之下,并不是说,一切像这种房子等等,这种外境他是没有了,他不实际上存在,一切不清净的事也都不实际存在,但是你的心仍然存在,没有这个事情。
下面唯识宗提出另外一个例子,一个更好的例子。这边他们说,由有翳根所生识,由翳力故见毛等,观待彼视二俱实,待明见境二俱亡。对于一个人,如果他的主体有受到这种,比如说受到不好的某种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他的主体有这种错误,这边唯识师讲,我们不要用梦,梦这个例子,不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好象现在并没有,我们不要用做梦,我们说,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有生病,他会看到飞蚊症,像毛发这样的。唯识宗想再次建立他们的立场,他们就说,虽然外境并不实有,但是主体,也就是我们的心是实体,是实在,是有效的。眼睛有病的人,虽然在外境来说,根本没有所谓毛发存在,但是他还是会看到那个毛发这样不断地落下来。
这个就是唯识宗讲的,这一切的房子、山,我们的河,我们的五蕴,我们各种的形色,各种的感受,这一切一切都是跟前面讲的毛发一样,他虽然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因为我们的无明大梦,这种大病,因为我们的无明大病,所以他会显现出这些东西的样子。所以从这边,你可以看得出来,外境他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能见的这个主体,能够见到房子,见到山的这个主体,他是实存的。
这边中观应成派,他们几乎用一种耍诡计的方法来反驳,他就说,现在这个眼睛生病的人,他看到对这个毛发掉下来,对他来说,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毛发都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这个人如果说他看到那个天上毛发掉下来,如果这个毛发,他觉得没什么,他也不受他的影响,这个人实际上就没有生病。对于一个眼睛没有病的人来说,当然这种从天上掉下来的毛发现象当然是不存在的,那不止是这个,甚至连所谓天上有毛发掉下来这个概念都是完完全全无效的概念,对不对?
下一个记诵,他解释的更多。下一个记诵是说,若无所知而有心,则于发处眼相随,无翳亦应起发心,然不如是故非有。唯识宗说没有一个真正的存在的,从天上掉下毛发的这种外境,没有这种外境的存在,但是观察的主体,因为你自己的原因,所以你会看到有毛发从天上掉下来。月称菩萨就在讲,如果你说你的那个观点是成立的,那这样子就变成什么,一个有眼病的人,一个有飞蚊症的人,看着一个盘子,会看到有很多毛发掉下来,旁边站了一个人,他没有眼病,他去看,他也应该看这个盘子上掉下很多毛发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两个人都认为外境不实存,外境既然不实存,他们两个人都应该看到。
这次他是从客观的,客体的这个方面来反驳。唯识宗主要的论点是什么?他们说外境不实存,外境不实存,但是主观的主体是存在的。月称菩萨在这边问,为什么一个没有眼病的人他看不到毛发呢?为什么呢?月称菩萨讲,对于有眼病的人,他眼睛虽然有病,但是外境并不实存,这个眼睛好的人,没有眼病的人,外境也不实存,所以,他们都应该看到毛发。这个下面有更多的这种讨论。
下一个记诵。若谓净见识功能,未成熟故识不生,非是由离所知法,彼能非有此不成。这个记诵,实际上这个记诵的前三句,是唯识宗经常用的一种辩驳,这个记诵主要是什么?就是他们说这种潜力,某个东西有某种的潜力存在。他们这边是讲,唯识宗是说,没有眼病的人,他没有这种潜力看到毛发。而有眼病的人,他就具有这种潜力,因为他有这种潜力,所以他就会看到有毛发。
这个记诵的最后一句,就是中观应成派讲,你所说的潜力,我不太能接受。这个潜力等于说是一个经常的,很大的一个讨论题目,这边对他的反驳就非常多。
下一个记诵说,已生功能则非有,未生体中亦无能,非离能别有所别,或石女儿亦有彼。第一个月称菩萨要反驳什么?反驳所谓这种潜力的当下,目前的这种潜力,当您看到这个花的时候,唯识宗是讲,当您看到这朵花的时候,你的心里原来就有一些潜力,或者可以翻成串习,因为这种串习的作用,你才能看到这朵花。对于这点呢,月称菩萨很容易反驳他说,在当下,目前这一刻,你所谓说的见花的潜力,根本不需要。因为你已经见到花了,你需要什么潜力,你已经见到了,这个他就这样子回答。当我们在当下,这一刻看到什么东西,我们见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因为见的这个动作,见已经发生了,所以在当下不需要再有什么潜力。
他这边进一步的又讲说,如果我们有一个所谓未来的一个概念,就是说这种潜力在未来的一个概念,这个呢也不能发生作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谓的未来,比如你说今天晚上我将会看到一朵红色的花,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实际上他是你现在的一个概念,他是你现在这样想。所以当我们说到未来可以见到的这种东西的时候,所谓潜力的这个概念,原来仍然没有办法发挥作用。尚未生起的这种向,也就是说未来的这个现象,根本还不是一个实体。所以,他不能称作一个现象。所以,你没有办法说,这个东西的潜力是什么。如果我们要谈所谓未来的新的潜力,谈这种东西的话,这种东西像什么,你谈一个石女,根本没有办法生下小孩女人他的后代将会是如何如何,这个人根本没有办法有后代。
如果我们要谈所谓未来的新的潜力,谈这种东西的话,这种实际上很像什么,你谈一个石女,一个根本没有办法生下小孩女人他的后代,将会是如何如何,这个人根本没有办法有后代,所以谈他的后代如何如何,他的潜力如何,根本毫无疑义。
下一个记诵,进一步的再继续解释。下一个记诵说,若想当生而说者,既无功能无当生,若互相依而成者,诸善士说即不成。唯识宗在这边说,未来的事当然现在还没有生。但是,我们现在的心,他有这种潜力,能够作为未来心的一个原因,他能够产生未来的心。这个记诵的第二句,月称反驳,第一句唯识宗所讲的,你所说的潜力,这样子仍然不能建立起来,这边唯识宗讲两个东西,一个讲潜力本身,一个是讲潜力的结果,也就是事。这边再提醒各位一下,唯识宗所想建立的,他们要建立有一个真正实存主体的心。
为了能够建立他们的这种见地,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说一个人有眼病的人,他会看到某一种外境。这边他们一直重复着讲,就是说心是存在的,心是实存的。但是,他的对象,比如这个例子里面,这个毛发的对象不是实存的。对于这点,月称菩萨用一个方法来反驳,他就说,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什么另外一个人,没有眼病的人,为什么他不能看到这个毛发呢?在这个时候,唯识宗第二次,为了证明他们的立场,他们就说,这种潜力,或者刚才说的串习,因为没有眼病的人,他没有这种串习或者这种潜力来看到毛发。
这边月称菩萨当然一向他这样子,就把他认为的潜力分成三种。月称菩萨这是他经常惯用的一种手法,对他来说,这样子可能辩论起来就很简单。就像前面讲的一样,所谓现在的事,假如现在这种事的话,根本就不需要潜力,因为事已经存在了。我们现在谈的是什么?是未来的事和现在的潜力,这个等于是典型的,他生的这种,可以算是理论学者会用,他们会这样讲。在这边月称菩萨就非常聪明,他就说,如果是你讲的这种状况的话,你就说,现在的潜力还有未来的事,两者是互相相关的。因为,如果这两个东西是相关的话,意思是什么?就是这两个东西相关,这两个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我们说主体要依靠客体,那客体要依靠主体。所以,唯识宗所说的,主体是实存的,但是客体不是,根本就没有这种状况。以往这种伟大的大师们,龙树他曾经讲过,任何东西如果要依靠别的东西,那这个东西就绝对不会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现在讲的第三种潜力,就是过去的这种潜力。这个实际上是,在我们生活里面经常发生的,我们实际经常这样讲,我抽烟上瘾了,为什么?我都抽了十年了,这是我们经常讲的,对不对。
这个记诵是说,若灭功能成熟生,从他功能亦生他,诸有相续互异故,一切应从一切生。唯识宗是这样说,事有生起,事也有消灭,比如说我的眼识会看到这朵花,我的眼识会终止看到这朵花。这边请注意它说,眼识会终止,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字。这两个字在这边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是在前面讲了,我们为什么会现在讨论这个呢?因为前面我们说,如果一个人造了业之后,也许50年,或者也许甚至下一生,他才会,他会经历到这个业的这种结果。这中间经过什…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