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P27

  ..续本文上一页的视,他们是有相续的潜能。

  现在月称菩萨说,就以你本身所用的逻辑,我可以用同样的逻辑证明说,在做梦的时候,是没有第六识存在。月称程菩萨所说的,就在下面两个记诵就讲的很清楚,仁波切说他已经刚刚解释过下面两个记诵。

  现在我们到第69个记诵。诸瑜珈师依师 ,所见大地骨充满,见彼三法亦无生,说是颠倒作意故。这又是唯识的论师他们所举的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一个修行的人,他想要增强他的出离性的时候,有一个方法,就是说,我们把这些人都想象成,把他们观成都是骷髅,就是白骨,这也是不净观的白骨观。当比丘他们想要脱离他们对这个一切贪欲执着的时候,他们也把漂亮的女人,他们也观想作是骷髅或者白骨。这些禅修的大师,这些瑜珈师,修到最后,他们真的看见都是一片白骨。唯事论师是,在外面其实没有这些骨头,这些白骨存在。其实这些外面的一切东西,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一个禅修的瑜珈师,他可以观想到一切东西都是白骨,都是骨头。

  以这种禅修的力量,瑜珈师就能够从一个层次升到另外一个层次去。但是月称菩萨也很方便地破斥他说,当一个禅修的人,在禅修的时候,他所观想到的种种东西,你可能想到是存在的,但是在他来说,这些是倒世俗。如果你看到一个漂亮的人,你认为他漂亮,那只不过是你一个概念。但是如果你看到他是一具骷髅,骨头的话,你实在又是把他想象出来的。这些佛所教授的这些方法,只不过要解除掉,要把我们的贪嗔痴的这些方法解除掉,而不是一个方法,一个修行要达到实相,所有达到一切相像的方法。唯识论师说,虽然这些骨头都不存在,但是能见到这些骨头的心识是存在的。如果这是正确的呢?那我们就到下面一个记诵去。

  如汝根识所见境所,如是不净心见境,余观彼境亦应见,彼定亦应不虚妄。当我们人,我们去看一个戏剧的时候,我们能有这个,好象身入其景的潜能。从唯识的观点来说,他要说的是,这个心是实存、实有的,但是这个外境都不存在。一个瑜珈师看到一个漂亮的女人,把他看成一具骨头。这既然是一个正常人所能见到的东西。那自然的呢,他所见到的就是那具骨头,也要是究竟存在的。没有修这个不净观的人,他看到同一件物体,他并没有把他看成是骨头。这就能证明说不同的心识,当他们能见到同样东西的时候,他们能看到都是不同的东西。所以不单指这个客体不真实存在,即使是这个主体,这个心,能见的这个心也不真实存在。下面还有更多的辩论。

  另外一个例子,如同有翳诸眼根,鬼见脓河心亦尔,总如所知非有故,应知内识亦非有。就像一个有眼病的人,他看到毛发掉下来,如果说举例来说,有一杯水,或者一条河,一条在流动的河,人呢?就把它看成是一条河。饿鬼界的众生就把它看成脓和血。有的动物,例如鱼类就认为它是他可以居住的家。天人界的众生就把它看成是琉离。

  唯识宗的人就说,这些所谓脓、血、河流、家、琉离,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外境,但是这个心呢?能看到这些外境的心呢?是真实存在的。这里月称菩萨又在破斥他,月称菩萨这么说,就如这个脓、血,这些外在的客体,他不真实存在,就是能够看的这个主体也不真实存在。如果心是真实存在的话,被这个心所引起的外境,也一定要真实存在。如果这么说呢?一个人类的众生,人在这个河流里,他在洗澡的时候,他就会想到,我是在一条脓血的河里面洗澡。唯识宗的人,他们要理解,我们能够见大不同的现象的这个心,也不真实存在的。

  到这儿为止,我们已经简短的破斥了他所谓能言起的心,阿赖耶能言起的心。下面我们要破斥阿赖耶。

  若离所取无能取,而有二空依他事,此有由何能证知,未知云有亦非理。这个相当容易。唯识的论师说,是有所谓依他的这种性,他是实有的,是有自性的。但是他是离于主体跟客体的。月称菩萨问唯识宗的论师说,是谁能够看到依他起的性是实有的。你不能说他是时时存在的,实质存在,当他不能被任何人见到。仁波切说他现在要告诉大家,后面会谈到,并不是月称菩萨不相信阿赖耶这回事。他会说,阿赖耶是如何如何好,当这个论点跟他所要谈的论点是符合,相符相合的时候,他所不能接受的呢,只是说阿赖耶是真实存在,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如果阿赖耶是实质存在的话,他一定能够被人知见。所以,这边就问,谁能够知见,能够见到这个事。

  下面这个记诵非常重要。彼自领受不得成,若由后念而成立,立未成故所宣说,此尚未成非能立。这个破斥相当短,下面还有一个更长的破斥,辩论。当这个月称菩萨问唯识论的论师,说是谁能够证知依他起的性呢?他们都回答是,就像一盏灯,他能够把它自己也照亮,同样的呢,我们有一种所谓自证分,就能证知这个心。这个月称菩萨说,所谓自证分,就是一个能知的心,如果他能说能够回忆,另我们回忆到昨天的东西,以前的东西,他不过就是一个回忆,不是一个自证分。这里唯识论师,他们想要证明说依他起,为了要证明这一点呢,他们就要回答说谁是在经历依他起。对那个来说,他们就说有一个自证分。现在月称菩萨说,你说有自证分这回事,我们需要来证明。

  唯识论师,他们对这个的回答是,有一个我们的回忆。月称菩萨说,你的所谓回忆或者后念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纵许成立有自证,忆彼之念亦非理,他故如未知身生,此因亦破诸差别。第一句说好,比如说我们接受自证分或者自知的心是存在的。但是月称菩萨所不能接受的是,我们的意念不能看到这个意念,或者我们的后念看不到我们的回忆,本身看不到这个回忆,因为什么呢?因为唯识宗他们建立了说这个依他起是一个实存的实体,所以他们现在就是说,他们两个是一体,是两个个别的,独立的一体,所以这个月称菩萨不能接受。月称菩萨因为说,因为他们两个是一体,比如说昨天那个蓝色跟今天的蓝色是两个独立的、分开的,不同的个体。所以,月称菩萨不能接受说,能够看到这个回忆本身。

  所以在最后一句,他说就是我们前面所句那个例子,就是举弥勒和近密的例子,如果一位吃了,另外一位不能饱,或者一位用功另外一位不能及格,就因为唯识宗本身说,回忆昨天的事跟今天的事,这两个是分别的一体。所以,月称菩萨不能接受说一个回忆能够回忆前面那个回忆。这个相当困难,可以问一些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要关于现在我们所讨论的。不要丧失你的勇气。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题目,仁波切说他记得,当他十四五岁的时候,他哭了很多次。这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的对手很强。

  提问: 我们怎么样来证明说,当现在我们的意念不能另我们回忆到过去的那个念,那我们怎么样以这个来证明说他们都是不实存的。

  回答:月称论师并不是在否定我们的回忆的存在。对月称菩萨来说呢,比如我们记得昨天所发生的事,昨天所发生的事是他的因,而我们的记忆是这个果。对于月称菩萨来说呢?这个因跟这个果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如果我们问月称论师,月称菩萨说,这个因和果是一还是异,他就会说,他既非一,也非异,他们只不过是相依的。这就是我们回忆起作用的方法。但是唯识论师不能这么说,因为他们卡在他们自己的理论里。

  他们的理论是他们相信依他起,这个依他起是实质存在的。如果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个别的个体,今天我们的回忆跟昨天所发生的事就各不相干。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事,他们是一体。当我们把这些结都打开的时候,其实这些哲学家所说的,都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不要把它当做是没用的,因为这些呢都是我们大家所有的结。

  。我们现在谈的就是真实存在,就是有自性。所谓真实存在,有两个特征,当我们谈到真实存在的时候,我们就说它是独立的。如果它是依附于另外其它呢?依附于另外一个东西的话,我们就不可能说它是真实存在。我们常谈到一个人非常善变,比如说当他听到好的消息或者什么的时候,他就很开心,听到什么不好的东西,他就会很沮丧,因为他太依赖别人告诉他的东西,他的那个情绪太依赖别人所告诉他的事情。所以他善变。

  第二个特征呢,就是说他要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被染污的,不是捏造出来的,是真理,是实相。我们所说的第二个特征,也许在现在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当唯识宗他们说到这个依他起是真实存在的时候,他们在说什么呢?他们就是这个依他起是独立的。如果他是独立的话,他就不能依他。月称菩萨就一直在说,如果近密吃的话,慈氏他不会饱。因为他们是个别的实体,两个不同的人。所以呢,应成派,这个应成在英文来翻,就是说由于这个因而制成的,就是说这是必然的结果,

  我是说,也许有一个可能大家会有的这种概念,当我们看月称菩萨用一个东西来驳斥另外一个的时候,我们就会说月称菩萨他相信,或者他认为他用的这个理由绝对,就是说他永远会相信这个,就是这个是对的。所以,他拿来驳斥那个。

  并不是这样,月称菩萨只是用一件事情驳斥另外一件,过一下子,你可能会看到他用完全不同的东西,跟那个相反的来驳斥另外一个东西,并不是他接受任何一个东西。

  仁波切: 所以月称菩萨其实真正的兴趣,只是在驳斥对方,对方的理论架构是什么,把他的理论架构打垮。在这本书后面的时候,月称菩萨甚至讲,我之所以跟你辩论,完全是出于我的慈悲心才跟你辩论。

  我们应该要注意。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好象这个色、受、身跟这个胃,都不是我们应成派要来否定、驳斥的。我们所要驳斥或者否定的,就是我们对某种东西,认为它是实有这种执着。那是因为,当我们对某种事情,把它执着为实有实体的时候,这个就成为我们所有一切痛苦的根本原因。

  比如说我们昨天所提到的海市蜃楼。中观应成派的这些学者,不是要否定有…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中观四百论广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