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海市蜃楼这回事,这个海市蜃楼本身,他不会干扰任何人,他存在是可以接受的。应成派所要否定的,就是说我们说海市蜃楼是在那里,那里头的水是真实存在,就是应成派所要驳斥的。如果我们不否定这个水的真实存在性,当我们趋近这个海市蜃楼,发现这个水根本不是真实存在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就会很失望。
基于刚刚所说的,现在让我们对这个黑板上的题目,就是说要建立世俗谛跟建立胜义谛,来注意这两个题目。月称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虽然有时候在他一生中,他可能会从一只画的牛身上去挤这个乳出来。但是,他是相信说,如果我要煮一只蛋,应该有水和火这些作为因根源。所以在建立世俗谛的过程中,他会很开心的接受所有因果的定律,就是说因缘果这些定律,他都很开心的接受。在建立世俗谛的整个题目中,在这个范围中,他会接受说有道、有一个在学习的学生,有上师,有涅磐,有成佛等等。这个是在建立世俗谛的过程中。这包括成佛,。然后呢,有我们所谓的建立胜义谛。
大家要注意的是,在建立世俗地的时候,不要用建胜义谛的分析方法来建立世俗谛。就好象月称菩萨说,就好象海市蜃楼,这个所谓成佛或者证悟,也跟海市蜃楼一样,当我们趋近成佛,或者趋近证悟的时候,我们以去分析胜义谛的方法,去趋近这个成佛证悟的话,我们也会看到,他也是不存在的。
当唯识论者,他们说阿赖耶是真实存在的时候,他们是在当他们建立胜义谛的时候所说的。因为,这种字眼,例如说是真实存在,或者实相存在,或者有自性,这些都是在胜义谛的部门里头。
不是这些房屋,这些高山阻止我们证悟成佛,是我们对他的这种执着,认为他真实存在这种执着。所以,这个分别希望大家摆在脑子里,把它记住。
何故能领受境视,此他性念非我许,故能忆念是我见,此复是依世言说。我们的对手现在问一个问题,应成派是不是就不相信或者不接受自证分这回事。你是不是不接受记忆,月称菩萨说,不是的,对我们来说,这所谓自证分,所谓我们的记忆或者后面,都恰到好处的。因为对我们来说呢,这个能看到蓝颜色的心,跟这个蓝颜色这个外境都不是分别的个体。我也没说,能看到蓝色的这个心是真实存在,而这个蓝颜色是不真实存在的。我没这么说。
所以对我来说,在建立世俗谛的时候呢,我可以说,我记得昨天所看到那个蓝色。我刚刚那么说,是不经过分析的,是基于我们平常的这种经历来说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用分析的这个系统来建立用义谛。
下一个记诵。是故自证且非有,汝依他起由何知,作者作业作非一,故彼自证不应理。因为你们唯识宗所谈的这个自证分,不能成立。是什么心去看到这个依他起的性呢?对唯识宗的人来说呢?既然心跟外境是两个个别的实体,一个是这个心是真实存在,而外境是不真实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呢,有一个自证分,一个是真实存在,另外一个不真实存在,这是不能成立的。
能见的那个人,跟见的这个动作,对唯识宗的人来说是不同的。所以,从唯识宗的这个学说来说,自证分,或者有这个自知的心是不能成立的。
下一个记诵很重要。若即不生复无知,谓有依他起自性,石女儿亦何害汝,由何谓此不应有。现在唯识宗的论点,越来越趋近中观论点,他们越来越提升到中观论点了。这里他们说,是有依他生,依他起的性,但是他不是从自生,也不是从他生。这不用让我们,不是自我可以所要看见的。因为中观学者也说,所有的境,所有的外境都不是自生或者他生,所以在这里,唯事宗跟中观宗的论点非常接近。但是还有一点分别。
但是,当中观论者,他说这些东西不是由自生或者不是由他生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另外再制造一个实体出来。然而唯识宗说,虽然这个依他起的性,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但是他们说,依他起这个性,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这里月称菩萨就有一点讽刺性地说,这里就是说石女,不能生育女人的儿子,到底对你做了什么害处呢?你应该以这个石女的儿子,你把这个石女儿子,把它当做是依他起这个讲法,石女没有小孩,这个是超越自生或者他生的。他也没有所谓自证分。这个说法就跟唯识论所说的,依他起一样。所以,月称菩萨这里很讽刺地问他,为什么你偏偏要挑中来说这个依他起,是实有的呢?这就等于就在说,石女的儿是实有的。
若时都无依他起,云何得有世俗因,如他由著实物故,世间建立皆破坏。当我们分析的时候,我们现在建立,就是说依他起这个性呢,是不存在的,对于你们唯识宗的人来说,这个好象无著菩萨一样,就像德光他们都包括在内,甚至,法称也包括在内。依他起这个性是不存在的。对于你们唯识宗的人来说,这个世俗谛的因是什么?这里月称菩萨所说的是什么呢?这是很伟大的论点,他就是说,在唯识宗他们都认为波浪不是实存的,可是他们却认为大海是实存的。在唯识宗来说,这个波浪是世俗谛,这个波浪从哪儿生出来的呢?是从海里所生出来的。就这个理由就可以证明,波浪跟这个海不是二,没有异,是不异的。但是,由于唯识宗他们相信依他起,所以他们就认为跟海是一体。所以就没有起这个波浪的因了。
这个记诵的最后两句,如他由著实物故,世间建立皆破坏,他就警告唯识宗说,如果你这样说的话,因为你执着这个实物,所以你就会把所有的世俗的,平常的经验全部会摧毁掉。
对月称菩萨来说,如果你经过很多思考,然后终于找到一个方程式的话,这个方程式不但不是解决这个问题,解答问题的,而是他是所有的麻烦或者问题的根本。这个记诵是一个另很多人都感到不舒服的。
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这些人离于龙树菩萨所指出的那条道而修的人,这些人没有一个能达到解脱的道,这包括唯识宗的人,好象无著菩萨一样,就像德光他们都包括在内,甚至法程也包括在内。为什么呢?下面两句说,因为要达到解脱的话,一定要有世俗跟胜义谛,就像两只脚,一只搭着世俗谛,一只搭着胜义谛,两个都要健全。这些离于龙树菩萨所指出来的道而去修的人呢,他们在世俗谛跟胜义谛两方面,都不合格了。他们怎么样失于胜义谛呢?他们说,这个大海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些波浪不真实存在。换句话来说,他们认为依他起的性是实质存在,而其它的外境,其它的东西,全部没有真实存在,这就破坏他们的胜义谛。
因为这个因他起跟所有的世俗谛里头的外境全部都是没分别。因为,这个依他起,他独立于世俗谛的一切现象。这个因跟果的联系,也不能成立。基于以上所说的原因呢,这些就是唯识宗跟其它的学派,他们的理论也是在世俗谛上,也是不完全的。
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我们平常的这个所谓世俗谛或者名言谛是方法,胜义谛是我们的目标或者是我。所以,在世俗谛的时候,我们应该皈依,我们应该积聚功德等等,为了要达到胜义谛,不能够分别这两个谛,就是世俗跟胜义谛的人,他们就会落到不对的,就是误途去。这是对其它的这个学派的一个,他其实是在说他们,说他们,因为他们离于世俗谛。
因为,这些其它的学派,都轻视世俗谛,而他们特别重视胜义谛,所以他说这个是不对的。现在唯识宗的论师就问月称说,您相信不相信解脱成佛。您相不相信积聚功德。然后慢慢的达到成佛呢。如果,您相信成佛的话,那您不是需要相信有一个什么东西可以把我们所有的善行,把它用在过去的吗。月称菩萨的回答是说,你们这个唯识宗所说的依他起这个信,不单指在胜义谛里,我不能接受,在世俗谛里,我也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为了要让我们能够了解人无我,法无我,为了要达到这种种,那我们也承认是说世俗谛。
为了这样,我就接受禅修,积聚功德这些,在不经分析的情况之下,我接受他们,把他们当做幻影一样的接受,他们如幻影般存在。当我说这些菩萨,各地菩萨存在,地域存在等等,我并不是说出于我自心自愿说他们存在的。我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说他们存在。我这么说,是因为一般人喜欢这么听。
如汝所计依他事,我不许有彼世俗,果故此等虽非有,我依世间说为有。
对不起,刚刚应该下面一个记诵,如断诸蕴入寂灭,诸阿罗汉皆非有,则我依世说为有。当这些阿罗汉,他们进入涅磐的时候,他们的一切五蕴已经不在了。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在经历胜义谛,所以他们不再有五蕴存在。而我月称知道那是胜义谛但是,一般人都不知道。如果一般人,普通的人都是像阿罗汉一样,他们都知道这个五蕴是不存在的,那我月称也不会说他一定存在。
若世于汝无妨害,当待世间而破此,汝可先与世间诤,后有力者我当依。我月称要来劝告你们,告诫你们唯识宗的论者。你们在一般人之间会有问题的。如果您对普通的大众说,只有心是实存呢,你会发生问题,问题会产生的。如果你还是继续说,唯有心是实有的,继续这样对普通人说,一直说坚持是这样的话,出去到街上看到每一个众生,你都跟他们辩论,跟他们说,看这个桌子不存在,只有我们的心存在。如果哪一方面辩论的结果,哪一方面赢了呢,我月称就会跟从那个赢方,因为在月称菩萨的心中,他说普通的大众是不会接受只有心存在。所以,他真的就是很名言的在这里说,我反正就依赖哪一个是强者,哪一位赢的,我就会依赖他,就会跟从他。
因为,月称菩萨本身没有这个问题。在世俗谛上,在相对的层次上,他不分析。他不会跑去破坏普通人的想法说,看这个不存在,只有这个存在。
换句话来说,他是不主张人到外头去改变别人的看法,就是说你自己相信某种东西,然后出去要改变人的看法,要别人依从你的看法。他宁愿相信普遍大众人所相信的东西。唯识宗就反击说你如果是惧怕这些一…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