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P40

  ..续本文上一页觉得如释重负?因为我们没有什么修持,总是东转西转,没什么。

  我们的情况,一个所谓修行的人经常说,自我给我惹很大的麻烦,我怎么样降服自我。这种讲法,像那边有一个真正的自我,你真正要降服那个家伙,这是很难的。月称菩萨非常愉快地告诉我们,你所认为的自我是根本毫无基础的东西,你去降服什么呢?比如你在农家偷了一个东西,你出来躲在一边一看,那边有一个稻草人,你认为那是一个人,他会来逮你,你躲着。那个人站在那边一天都不动,你就想把他宰了算了。

  提问:是不是月称菩萨是要让我们知道自我的概念是假的,我们认为所谓自我的概念是假的?

  回答: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月秤菩萨并不是跟我们说,那个只是一个稻草人,他不是这样讲的。当然,如果他讲前面这个,其实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事,他如果说那根本是一个稻草人,不是一个真人,其实这个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他讲的比这个更进一步,他并不是讲那是一个稻草人,他讲你以为那边有一个人,那根本不是一个真人。当一只鸟停在稻草人上,稻草人一动,鸟赶快飞走,这个鸟所怕的并不是一堆稻草或者是破衣服,把它吓走的是它自己的概念,它认为人类会伤害它,人会吃它,这种概念把它吓走了。那个稻草人和那些破衣服,整天站在太阳底下,实际上是没有一点害处的。

  提问: 如果那边根本没有人的话,为什么会有一个东西认为那是一个人,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人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回答:这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月称菩萨会很轻松地说是串习认为是一个人。

  那边其实没有人,但是怎么会有人的概念产生,因为你自己的习性,你的串习。因为你以前看过很多人都是那样的,所以你会认为那是一个人。

  下面有更多让你疑惑的事,我们要讲一种非捏造的我,另外一个是捏造出来的我。什么叫捏造出来的、不实存的我,像前面刚才数论师所讲的我,那个我是常,或者是无德无生等等,这些实际上是捏造出来的我。中观自续师以下的佛教派别,当他们跟印度的数论师讨论或者是驳斥所谓捏造的我的时候,他们等于是要产生另外一个更微细的我,而他们所产生的更微细的我,才是月称菩萨驳斥的。

  但是,月称菩萨也不会接受印度教的数论师所捏造出来的我,但是在相对的层次上,当我们讨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用到自我。比如我们说修持,修持本身是一个道,修持的时候,我们也会说要怎么样来消灭你的自我,来证得无我。当我们谈到消灭自我的时候,你把自我认为是一个存在的东西。一个非捏造出来的我,它不是由科学家,或者是一些宗教师或者是理论师所制造出来的我。生为佛教徒,我们讲三个业,现在我们要问,谁应该修持善业,谁应该不做恶业。当我们讨论这个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讨论什么叫我。

  月称菩萨在相对的层次上接受有一个我,这个我当然是没有基础的,没有本质的。而这个我,当你去建立胜义谛的时候,这个我就会完全消失掉。所以说,这个相对上的我,只是以一个标签的形式存在的。下面的问题,假如只是一个标识、标签的话,为什么我们的自私这么强呢?它是我们的串习、我们的习性是这样的。起先我们是有一个错误的见地,然后我们执著在这个见地,很多很多生之后,就变成一个非常坚强的力量。依照月称来说,这个我和五蕴,既不是相同,但是也不是不同的。

  月称菩萨先驳斥一些佛教的派别,这些佛教的派别认为五蕴是我。

  第126个记诵,“由离诸蕴无我故,我见所缘唯是蕴,有计我见依五蕴,有者唯计依一心”。介绍不同派别的见解。这个地方所讲的,主要是佛教的“有部”的见地。尤其是有部,后来分裂成18个部派,其中有一个部派叫做受大众尊敬的一部。这一部讲的,就是离开了五蕴,找不到一个我。所以当我们谈到对于我的执著的时候,这种执著唯一的对象就是五蕴。这种讲法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想法,每次当我们讲到我的时候,我们所想的永远是我的色蕴,我的身体、感受或者是情绪等等这些东西。这18个部派之中,有一个部,认为五蕴是我。但是有的部派,不是这样讲的,他们认为比如像色蕴、受蕴,不是我执所依的对象。只有识蕴才是真正的我执所依的对象。他们所说的,虽然五蕴是我执所执著的客体,但是本身并不是我。

  可以看得出来,就算是有部也讲,所谓的我实际上只是一种标识、标签。所以,应成中观派和佛教其他的派别,对于我的争论,实际上并不是有关于我是怎么样,而只是说我们所标识的我的对象是什么,这方面有很大的争执。唯识宗和自续中观派,所接受的也跟这个非常相似。这边要再重复一次,月称菩萨认为五蕴并不是我执直接的对象。五蕴当然不是我,只有毫无基础、本质的我的概念,是我执的对象。而这个毫无本质的我的概念,在相对的层次是存在的。毫无本质、毫无基础的我的概念,是在造善恶业,上天堂、下地狱的主人。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分析,毫无本质的我的概念,就会消失掉。

  第127个记诵,“若谓五蕴即是我……我见缘 应非倒”。第一句说,如果五蕴就是我,就是一个的话,既然说五蕴是五个,这样这个人当然应该有五个我才对。而在五蕴每一个蕴之中,比如色蕴,我们每个人有十个手指头,那就应该有十个自我才对。

  第128个记诵,这种驳斥的方式很印度式。“般涅磐时我定断,般涅磐前诸刹那”。前两句,如果五蕴和我是一个的话,我的概念一定是一个本质的东西,一定是一个实物,因为五蕴是本质、物质的东西。如果我执是一个实在的东西,因为我执和蕴是一个,蕴是实际上有的一个物质的东西,这样的话,我执是就一个实际有的物质的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再也不能说我执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这样的话,这个想法就是对的,因为我实际上是一个存在的实质的东西。既然这样,为什么各位佛教徒要害怕正确的我的概念呢?因为它实际上是一个存在的实际的东西。

  后两句“生灭无作故无果,他所造业余受果”。这个记诵实际上是回答了刚才讨论时讲的问题。这个记诵是说,当一个人成佛,就是涅磐的时候,依照你们来看,你认为我是这样的,那个我一定要被切断,对不对?我们在修持的时候,并不是把原来存在的一个东西叫做我,把那个我切断,然后那个我从这一刻开始不存在,这个概念是完全错误的。修持中观的时候会犯两个错误,一个是常见,一个断见,如果原来一个存在的东西被你切断了,那是断见。同样,在你成佛之前,色蕴有很多次都死亡了,表示色蕴中断过很多次。色蕴和我是一个,那就表示我在成佛前中断很多次,是吗?

  如果说像我们前面这一句讲的是对的话,很多的东西没有办法解释。我们讲这一生的痛苦是前生做的恶业的结果,依照前面的讲法,前面生的色蕴已经终止了,如果那个我已经中断了,现在是一个全新的我,为什么全新的我要接受已经中断的恶业呢?

  第129个记诵,是我们的对手反驳我们。他说这个我虽然不同,但是是一个相续,继续下去的。所以是过去一直继续到未来,所以并不会产生像月称所讲的错误。“实一相续无过者……世有边等无记故”。第129个记诵说,至于说相续的问题,前面讨论法无我的时候,前面讲两个人,已经讨论过相续的问题,这边就不再多说了。

  刚才讲的两个人,前面又讲一个是近密,一个是慈氏。第129个记诵后面两句,月称说,如果你讲那样是对的话,佛非常聪明,佛有14个问题从来不答。比如轮回有没有终点,我和蕴有没有终止的时候。如果说自我和蕴是无依的话,佛为什么不回答这些问题。

  提问: 如果我们修持就修持25%,大概你看稻草人一直守着就像是稻草人,不是人,问题就是这样的。我们看稻草人认为是人,我们把一些东西认为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有我们认为这个东西的串习在,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这样吗?

  回答:比如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杯子,月秤菩萨说,做成这个东西的里面,没有一个真正的杯子在里面。

  提问:没有基础的概念就是没有基础的概念?

  回答:我问你一个问题,稻草人一堆草,以及上面的破衣服,在这一堆东西里面,你找不到任何一点可以叫做人的东西在里面吗?有没有心跳或者是脉搏,有没有任何一个可以说是人的东西在里面呢?没有。所以我们为什么叫毫无基础,你认为是一个人,完全是你自己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对你来说,它是有效的。所以,这个稻草人才能发挥把鸟赶走的功用。整个世界都是这样在运作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整个世界实际上就是整个建立在毫无基础的概念上,但是不能说这个毫无基础的概念一点作用都没有,那是错了,这个毫无基础概念非常有效,可以让世界发挥非常大的功用。你会问,力量是哪儿来的?你给他的。因为我们自己的惧怕,因为我们自己的希望,我们给了这些毫无本质的概念这些力量。

  比如像给那位小姐的例子,你在农庄里偷了东西,你趁着月色、晚上想跑掉,那个时候你当然不希望有人看到你。而这个不希望被人看到的惧怕,实际上制造出来当你看到远处的稻草人的时候,你认为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卫士或者是看守人的概念。

  提问: 最开始为什么要先谈法无我的原因,如果一切都是我的概念,谈不谈法无我不是就没有关系了吗?

  回答:对,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一点。我们不知道那是一个稻草人,我们不知道那不是一个人,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当你走近的时候,实际上那边从来就没有一个人。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有所谓的修道。整个所谓的修行道,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骗人的伎俩。把这个骗人的伎俩制造出来的动机,实际上是慈悲。因为你要设计出一个真正骗人的好的伎俩出来,是要花很多的功夫的。

  第130个记诵,“若汝瑜珈见无我,尔时定见诸无法…则汝心蕴非是我…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中观四百论广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