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讲记 礼供听法 第二六▪P2

  ..续本文上一页文是讲感应道交。“应时无量尊”。“无量尊”就是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菩萨拜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微笑现金容”。“微笑”表示欢迎。菩萨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来,阿弥陀佛见到他们说,来得很好,来得太好!非常欢迎。

  佛在没有说法之前先放光,“光明从口出”,放光是加持这些菩萨。“光”表智慧。显示大智之言,还是从口里说出来的。“遍照十方国,回光还绕佛,三匝从顶入”,与弥陀本愿相应。弥陀本愿是成佛之后,他的光明遍照法界。果然没错,佛光确实遍照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当然也包括我们住的世间。

  为什么权小、凡夫见不到佛光?因为这些众生本身有业障。记住,“业”就是障,就是现代人所讲的“活动”。心里的妄想、执著是心的业障。口里的言语是口的业障。身体一切造作是身的业障。换言之,只要心不清净,身、语都成为障碍。怎样消除业障?修清净心,把心里的业障消除,身语都清净。虽然讲三业,要紧的还是意业。怎么样修清净心,是我们当前非常重要的课题。心清净就能见到佛光,所以佛与大菩萨们能见到弥陀光明遍照。

  佛放光,也是为大众授记。依照密法讲,这也属于灌顶,所以有灌顶授记之意。光明是从口中放出来,遍照十方之后,再回来绕佛三匝,从佛顶入。这是表法身之极顶。“顶”代表至高无上的大法,就是密宗无上灌顶之法。

  若问能不能将佛的光明具体说明?可以的。佛光能变现一切万法。这一本《无量寿经》就是弥陀光明的记载,光明就成了这一部经。这一部经就是佛光,是弥陀口中说出的,顶上所入的。前面我跟同修们说过,《无量寿经》从始至终念一遍,不但是弥陀为我们灌顶一次,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同时为我们灌顶一次,这种加持的力量有多大!不信的人,怀疑的人就得不到。这是自己有障碍。要真正相信,丝毫没有怀疑,一定会感受得到。诸佛威神加持,自己能感觉得到,确实跟一般法门不一样。我们在一般法门修学,或者读诵其他经典,没有这样深的感受。读这一部经,感受的力量强,似乎诸佛就在我们的头顶,就在我们的身边,能有这样的感受。

  “菩萨见此光”,这句叙说大众振奋起来,也是大众根熟。根要是不成熟,见不到光。根熟能见到了,“即证不退位”。诸位要记住,根熟的众生见佛光,跟见到这部经典是相同的。见到这部经典之后爱不释手,必定发愿专修专弘。光明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佛光。“即证不退位”是讲菩萨证果,圆证三不退。三不退,到西方极乐世界必定得到。这是讲不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在能不能证得?现前就可以证得。这样无比殊胜的利益到那里找!以坚定清净之心,决定相信,丝毫怀疑都没有,依教修行,立刻就证不退位。没有坚定清净的信心,在讲堂听了点头,不错!听完之后,离开讲堂就忘了,就退转。

  真正有坚定清净的信心,听了之后确实永远不退,今生这句佛号一天到晚不间断。尤其是经念熟了,不必看经本,行住坐卧心里都在默念,在背诵。不是默念经文,就是称扬名号,这就是忆佛念佛,心开意解,即证不退位。有工作的时候就把功夫放下,专心办事;事情办完,佛号立刻提起,不碍事,决定没有妄想杂念。所以,“不退位”是现前可以证得的。

  “时会一切众,互庆生欢喜”。十方来与会的菩萨们,个个都圆证三不退;自己非常庆幸,也彼此庆幸,生大欢喜心。

  佛语梵雷震。八音畅妙声。

  世尊赞叹弥陀说法,佛佛互赞,此处特别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这个世界,俗话常说“同行是冤家”,彼此相轻,谁也瞧不起谁,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这是烦恼,是业障。见不到佛光,不能证不退位,道理就在这里。我们看看诸佛菩萨,他们没有这个现象。《华严经》五十三参,每一位菩萨都是自己谦虚,尊重别人。在此地我们看到佛佛互赞,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

  “佛语梵雷震”。“佛”是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法的梵音如同雷震。“梵”是清净的意思,形容弥陀说法清净无染。不但世间法不染,出世间一切法也不染著,这才是梵音。“雷震”比喻打雷。雷的音声很响,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比喻十方世界都能听得到弥陀说法。当然要耳根没有障碍,弥陀在十万亿佛国土那边讲经说法;我们这边像收音机一样听得很清楚,没有障碍。

  刚才说过,所有一切障碍都是心不清净产生的。心若清净,六根就没有障碍,眼能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耳能听到西方世界,鼻可以闻到西方世界的宝香,确实就如同在面前。非常可惜,我们的心地染污太严重。现在每天还在加速的染污,这多可怕。为什么去不掉染污?佛说因为两种执著:我执、法执。起心动念想到自己的利益,只想到自己,是染污的大根大本。只要有“我执”,想把染污去掉,就非常困难。念佛法门的殊胜,就是染污还存在,用一句佛号把染污控制住,像石头压草一样。染污的根还在,不让它起作用,这样就能往生,这是其他法门里没有的。

  一切法门,我执不破,决定不能出三界。法执不断,决定不能见性。念佛法门方便,不须断妄想执著,只要把它控制住就行。用什么方法控制?整个精神意志集中在名号上,二六时中,不是诵经就是称名。口头上不念没有关系,心里忆念决定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妄想、执著就起现行。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也很难。难,还是要做;不做就不能出三界。我们要警觉,难行还是要行。怎么行法?只要努力去行,生烦恼,不要害怕。一面念佛,一面有妄想烦恼,不要紧,只要努力用功。佛号愈念愈多,经愈念愈多,妄想就能伏住。心里常常想著经训,想佛的名号,就不会再想别的。在生活中,要认真锻炼。练到妄想杂念不起作用,即是“功夫成片”。有这种能力就决定往生。

  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大概中、上品的功夫成片,就有能力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怎样走,就可以怎样走,随心所欲。想坐著走就坐著走;想站著走就站著走,随心所欲。中、上等的功夫成片就可以,由此可知,不须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念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熟,无须再说。一个人能自在往生,还会生病吗?生病就是自己对于生理不能控制,主宰不了,要不然谁愿意生病。一个人对于自己身体能主宰,不想生病就不生病;想生个病,可以生几天病。这很自在,是什么力量控制生理?心性的能力。

  大乘法常说“一切无有心真实”,心是真实的,它主宰一切万法。“心”主宰我们的身体,主宰环境,主宰宇宙。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由此可知清净心多重要!整个佛法,无量的经论,无量的法门,修的都是清净心。心地丝毫染著都没有,就成佛。这是说业障、习气皆消除,六根的能力恢复,即可以听到弥陀说法,如同雷震。“雷震”有两个意思:一是声音很响亮;一是警觉。惊动我们的心思,使我们有高度的警觉。

  “八音畅妙声”,此是赞佛。通常弟子赞叹本师,此处是本师赞叹弥陀。“八音”是:

  第一、“最好音”。世出世间所有一切音声,都不能跟佛的音声相比。究竟好到什么程度,我们无法形容。音声如果很好,好到我们听不懂,就不算好。要很容易明了,这才真好。为什么?不讲十方世界,单讲我们地球,地球现在有四十多亿人口。如果佛讲经说法,讲得很深、很玄、很妙,有几个人能听懂,几个人能开悟,效果就达不到。佛的目标是希望一切众生,人人觉悟,人人成佛,他的本愿才真正实现。因此,最殊胜的法门就是最容易明了的法门。

  事实的确如此,《无量寿经》展现在我们面前,跟其他一切经比较一下,它真的容易懂,容易明了,能让一切人接触就能接受。程度深的人看得深;程度浅的就看得浅,人人都觉得很满足,这就是最殊胜的妙法。我们必须记住,不要以为很高深的就好,我们看也看不懂,想也想不透的,大概是最殊胜的法;那个法一点用处都没有。现代世界,要想人人都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就一定要建立在和睦、互敬、互助的基础上。和睦、互敬、互助要靠什么方法达成?“教学”,特别是大乘佛法的教学。我们讲《无量寿经》,此经的教义,可以深说,可以浅说。浅浅的说,让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一听就懂,一听就欢喜。可以用最浅显的词汇解释。

  我在美国,跟美国人解释阿弥陀佛,就用三个词汇,他们听了很欢喜,很受用。这三个词汇:第一是“长寿”。无量寿,极长的寿命,他听了欢喜,因为他要长寿。第二是“快乐”。第三是“清净”。他说这三样他们都要。要,就是要阿弥陀佛。要不要阿弥陀佛?要!很喜欢,就这样简单的介绍。所以,像这本《无量寿经》,两个小时或四个小时,从头到尾就讲完了。深讲,一天讲两个小时,一年也讲不完。经文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可深可浅,它真正有能力度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不要认为解得浅的,将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大概地位就低一点;深入一点的,地位高一点。不见得,品位与理解深浅没有关系,与心地清净有关系。经教什么都不懂,单单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心地念清净,也能圆成佛道。关键不在经义的浅深;关键在心地的清净。这很要紧,所以愈是殊胜、究竟、圆满的大法,定是非常容易明了,容易讲,也容易听,这才是最好音。

  第二、“调和音”。经教的大用,能调和我们的性情,也就是情绪。情绪就是业障,就是烦恼,很麻烦。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跟印度佛法的教育都著重调心、调身。用什么方法调?佛法用“梵呗”调心,用“戒律”调身。儒家用“礼”节制身语,动作要守规矩。“礼”是调身的;用“乐”调心。中国古代圣贤用什么方法统治国家,治理老百姓?以“礼乐”治天下。再看看今天用什么治天下?用武力治天下,用军队,用警察治天下。西洋人用法律治天下,已经…

《无量寿经讲记 礼供听法 第二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