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佛赞第二三
弥陀在因地发愿,愿自己成佛之后十方诸佛都赞叹。这是四十八愿的第十七愿。这一品经文就是第十七愿的成就。为什么要求一切诸佛都赞叹,一定有很深的道理。弥陀的弘愿如果没有十方一切诸佛赞扬,他的愿就不能圆满。他的愿望是帮助一切众生平等成佛,这个愿力实在太伟大。一切诸佛都未曾想到这一桩事。这样伟大的愿力怎样能达到?他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帮助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在一生中圆满成佛;十方众生怎么知道这桩事?怎样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人大力宣传、推荐、介绍,弥陀虽然有这么好的设施,大家不晓得也是枉然。没有诸佛来介绍,大家未必能相信。
修行证果是有次第的,断惑证真也有难易差别,那里能平等成佛。这话说起来没人相信。菩萨来说未必能取信于大众,所以必须诸佛来介绍。蕅益大师在《要解》里,把六方佛赞判为“流通分”,就是这个道理。唯佛与佛才有这个能力,才有资格跟大家介绍念佛法门。弥陀在因地就想像到这桩事情很难,必须十方诸佛同声赞叹。此愿果然兑现。
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
这是比喻,举东方佛刹说明,数量数之不尽,说之不尽。
一一界中如恒沙佛。
每一个世界里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诸佛。
各出广长舌相。
“广长舌”在此是形容遍法界的宣扬。
放无量光。
“光”是智慧。没有真实的智慧,对于念佛成佛的法门不能信受,当然更不能宣扬。必须有真实智慧、善巧方便。
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
这一句经文跟小本《阿弥陀经》上的经文完全相同。小本说的“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意思完全相同。诸佛怎样赞叹,怎样宣扬,怎样劝告大众求生净土?就是为大家讲解《无量寿经》,讲解《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这三经是专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称赞无量寿佛。我们特别要记住这一句“说诚实言”。经里讲的话句句真实,没有一句夸张。
我们想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有一点认识,就读诵本经。西方世界“依正庄严”全在此经中,本经实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念到心地清净,信心清净,就有感通。西方极乐世界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弥陀与菩萨们说法。不可思议!古时候有,佛讲本经的时候,阿难与大众见到;佛讲《观无量寿佛经》时,韦提希夫人与五百宫女也见到;一千年之后佛法传到中国来,慧远大师一生中见过三次,这不是假的。
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
南方、西方、北方就跟东方一样,也有数不尽的诸佛世界。每一个世界里有恒河沙数诸佛,跟东方的情形相同,也是出广长舌,说诚实言,放无量光,称赞弥陀不可思议的功德。
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
“四维”是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角。加上四方,称为八方;再加上方、下方,合起来就是十方。《阿弥陀经》的本文也是十方,玄奘大师的译本就是十方。鸠摩罗什翻译的简单,只译了六方,把四维省掉。虽然在文字上省略,意思上是圆满的。此处述说十方诸佛赞叹。这一段经文含义非常深远,决定不能轻易看过。因为查遍《大藏经》,一切经中从来没有说十方一切诸佛称赞的。一切诸佛都宣扬,一切诸佛都赞叹,这是什么法门,值得每一尊佛都赞叹、宣扬,劝告大众?岂不是明白的告诉我们,这部经是一切诸佛宣扬的第一经。
善导大师的话没错,他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如来”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示现成佛。“弥陀本愿海”就是《无量寿经》;这一本经就是弥陀本愿海。我们才真正明了黄念祖居士注解本经,引用古大德之说,“本经是如来正说,称性极谈”。《华严》称性、《法华》称性,而没有达到极处;这部经称性达到极处,是如来“正说”。其他一切经典,都是佛附带说的,不是正说。正说唯独此经,此乃经文所含深义。
如果我们参透、明白了,对于无量法门的选择决定没有疑惑,决定选择念佛法门。以坚定的信心、清净的信心修学,这一生中必定成就,圆满弥陀度生的大愿,也满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介绍、推荐、接引的弘愿。从这一点观察,一切经都没有这部经殊胜。所以,读这段经文一定要明白这个意义,经文里的含义甚深甚广最极精妙。底下也透出这个意思来。
何以故。
为什么十方诸佛都赞叹?
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
这是佛为一切众生宣扬《净土三经》,劝大众“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的深义,也就是佛说这部经目的之所在,希望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平等成佛。此地讲的“众生”包括九法界的有情,上自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平等得度,平等成佛。这不可思议!弥陀度生善巧方便,实在是一切法门都不能相比的。方法就是执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小本《阿弥陀经》说“执持名号”;本经讲“一向专念”。一向专念就是执持名号。这个方法多简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殊胜的方法,最神奇不可思议的方法。等觉菩萨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也要用执持名号的方法。三恶道众生想往生成佛,也用执持名号。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闻彼佛名”。“名”是指名号。名号所含的内容就是本经;名号功德就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一句名号的注解。要晓得名号功德,就熟读《无量寿经》。在此特别加一句“名号功德”,使大众不至于误会。因为在台湾听佛名号的人太多了,可能二千万人都听到了;问任何一个人知不知道“阿弥陀佛”,不是佛教徒也会点头,表示知道或听说过。虽然听到名号,而不知道名号功德,清净心生不起来。“发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菩提心,就是求生净土的心。这一句就是三辈往生里讲的“发菩提心”。因为那边是净土,求生净土的心就是清净心。“土净心净,心净土净”。
“忆念受持,归依供养”,就是三辈往生中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明了名号功德,这个心生不起来,这一句名号念不下去,经也念不下去。有很多同修跟我讲,他很喜欢往生,也很喜欢《无量寿经》,就是念不下去,念了一半就打瞌睡。念佛名号也是如此,名号也念不下去。他问我,这是什么原因?如果含糊笼统的说,即是业障很重。其实业障重是一桩事,另外是他不晓得名号的功德。如果真正知道名号功德,多知道一点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信愿的心自然就生起来。这个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因此,介绍就非常重要。怎么介绍?
要把西方世界的理事、因果、依正庄严,一桩一桩讲得清楚明白才行,大家听了才会相信。一听就相信,这个人善根很深。善根差一点的人,纵然讲得很详细;他会问,你去过没有?你没去过,怎么知道讲的是真的。他会说,经上说的都在骗人。遇到这样的人,就不要跟他讲经,不要讲理论,也不要讲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因为他不能接受。要跟他讲一些往生人的事例,愈近的愈好,大家亲眼看到的,你不能不信。从这个地方他才能建立信心。看到这一位、那一位都是念佛,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我们有这个本事吗?有了信心之后再跟他讲理,他才容易接受。
佛讲经常常用这个方法。先讲“果报”,果报看得到;再说“因缘”。因、缘、果,先讲果,然后讲因缘。这是接引众生的一种善巧,尤其中年以上的人,年岁大,自己感觉在世的时间愈来愈少。对他来说,劝他念佛修净土,最有效果的就是讲故事。我们亲眼看到的,最真实;亲耳听到的,是很近的,都不是假的。用这种方法使他觉悟,使他在晚年充满希望,不至于在晚年等死。
退休之后的日子不好过。我遇到很多退休的老人,问他最近怎么样?“坐吃等死!”多悲哀。如果他知道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圆满殊胜庄严,而且往生人人有分,则前途充满光明;他晚年一切放下,专心念佛,有真正的乐趣。真正一心念佛,身心清净,百病不生。不生病,身体、精神愈来愈好,是现在得的“花报”;将来“果报”无比的殊胜。所以,家有老人,一定要劝他念佛,要观察、了解他的根性,用什么方法。不迷信的人,就跟他讲理论;一味执著理论的人,就跟他讲故事,善巧方便,让他接受。这是作晚辈的真正孝顺。
“忆念受持,归依供养”。发心之后最要紧的就是“修行”,这八个字就是教我们怎样修行。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是心里想。想弥陀本愿功德。弥陀本愿功德就是第六品四十八愿。所以,四十八愿要念得很熟,心里有念头,就想弥陀本愿。想久了,弥陀本愿就变成自己的本愿,我们的心愿跟阿弥陀佛相同。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这个世间所谓“同志”,志同道合一定集合在一起。凭什么往生?凭我们的心愿跟佛相同。常常忆念弥陀本愿功德,常常思想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这是最健康的思想。学佛的人首先要有健康的思想,才有健康的身体。
胡思乱想是一切疾病的根源。如果觉得身体不好,自己就要觉悟,身体为什么不好?一定是胡思乱想。是非人我、五欲六尘都不要想;那是不健康的。学佛的人应当把这些念头全部放下,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对了。这个世间怎么亲爱的人,怎么喜欢的东西都是假的。想这些是妄想,是傻想,假的,带不去的。这些妄念,现在给我们带来痛苦、烦恼、疾病;将来带来的是六道轮回,受这种罪。谁安排的?谁叫我们受的?就是胡思乱想,让自己受的。自作自受,不能怪人。
“受”是接受。佛在经典里讲的理论、方法、境界,我们完全接受,丝毫不怀疑。“接受”就是把它做到。“持”是保持。一定要把经典变成自己的生活行持;自己的生活行持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最大的功德利益就在此。它是一切…
《无量寿经讲记 十方佛赞 第二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