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讲记 发大誓愿 第六▪P21

  ..续本文上一页很多。诸位想想,这些事必定耽误修学。如果寺院经济制度不健全,对于修学会产生很大的妨碍,这就是“法錀未转食轮先”的道理。

  西方极乐世界,大概阿弥陀佛参观考察十方诸佛刹土,修行人都有这样的忧虑,所以他对于物质生活的供养,设想得非常周到,修行人所需要的“饮食、衣服、种种供具”,物质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随意即至”,都具足。这是助道之缘殊胜,没有欠缺。“无不满愿”。你所需要的东西,西方极乐世界都有,随念现前,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也许有同修看到这段经文,就产生疑问,西方极乐世界还有饮食?饮食是五欲之一。财、色、名、食、睡,有五欲还比不上色界天,西方世界有什么殊胜之处?好在经文后面,释迦牟尼佛有详细的说明。饮食的需要,大概是刚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没几天的众生,因为他有这个习气,只要这个念头一动,饭菜就摆在面前。他们见到、闻到,又想到我现在已是菩萨,不需要了,立刻就没有了。这是欲界众生初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习气未断,还有这些事情。实在讲,决定不需要。我们这个世间初禅天人就不需要饮食,禅悦为食!何况西方极乐世界?这就说明你的习气带到那边,只要一起念,自然就都能现相,何况其他,我们心中所需求的,那有不现前的道理。

  “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这是第三十八愿。说到“十方”,就是普供。我们在这个世界遇佛不容易。别说遇到佛、遇到罗汉,在今天甚至于遇到一位真正修道的人都非常希有,都很难得。所谓可遇不可求,那里能供养到真佛?到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都有能力、都有机会普供十方诸佛,一尊佛都不会漏掉。

  供佛当然会闻佛说法,这是一定的道理。供佛必然得到佛的加持。实在说,佛为我们说法,佛护念我们,就是加持。或者是自己功德圆满,深深显示生佛不二,感应道交。供佛一定会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佛一定摄受。大乘经上常说,“顿修、顿证,因果同时”。愿文明白的告诉我们,“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这是修学第一殊胜的因缘。若不是弥陀弘愿的加持,我们怎么能做得到?十方世界菩萨、声闻看在眼中,实在是羡慕到了极处。他们做不到,极乐世界的菩萨能做到,显示出极乐无比的殊胜。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这是三十九“庄严无尽愿”。从此愿到第四十三愿是摄佛土功德愿,内容是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经上没有“一切众生”这种字样,是纯粹为我们介绍西方世界。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国中”指极乐世界。“万物”是总说,我们讲依报,就是居住环境,修学环境,生活环境。“严净”是从体上说的。我们这个世间的物质不清净。为什么不清净?居住在这个世界的众生心不清净。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缘起,环境属于依报,“依报随著正报转”。西方极乐世界佛心清净,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地也非常清净,心不清净不能往生。这一句佛号要会念,不会念的,虽念不能往生。怎样是会念?要把妄想、分别、执著都念掉,心就清净,这是会念。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是不会念,念了也不能往生。所以,念佛的功夫是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念到一心不乱,就成功。

  佛在本经讲“一心称念”,“一心”、“一向”,都是心地清净才能做到。我们有疑惑,心就不清净;我们有杂念,心也不清净;有妄想,心也不清净,都不能在今生往生。所以,往生西方有一定的水准,极乐世界彻上彻下,心地都清净、平等、觉,也就是本经的经题。经题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标准都显示出来。所以,我们的心要清净,要平等,要不迷惑。不迷就是觉,什么是不迷?不为世间五欲六尘所迷,不为世间财色名利所迷。不迷就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往生,同修们不可以不知道。

  这句“阿弥陀佛”一定要念到心清净,心平等,觉而不迷,我们就很有把握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清净,感得的依报环境,无比的庄严洁净。像经上告诉我们的,西方世界的地,不像此界是沙土,它是琉璃地。琉璃,我们没见过,只是听说而已。佛怎么形容,我们也无法体会,没有见过!跟我们这个世界绿色的玉比较接近,当然我们的玉远远比不上西方世界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翡翠”,绿色透明,很希有,大家都看得很名贵。西方世界的地质就是琉璃地,透明的,地下面都看得清清楚楚;黄金是铺路面的。我们这里黄金也看得很宝贵,多少首饰都用黄金做的。极乐世界的黄金相当于我们的柏油,铺马路用的。

  西方世界是七宝世界,居住的房屋建筑材料都是七宝,的确是珍宝宫殿,所以庄严。庄严就是美好,我们今天讲美丽、洁净、一尘不染。真的是心清净,身心境界都清净。不需要打扫、不需要整理,永远是那么样的整齐干净。

  “光丽”。“光”是光明,因为一切都是珍宝所成。我们这个世间的珍宝不会放光,光照到它,它有反射的光,自己本身不放光。西方极乐世界的珍宝,本身放光,宝是红色的就放红光,是蓝色的就放蓝光。它不但放光,还有香气,这很奇妙。而且它是柔软的,不像我们世间的珍宝是坚硬的,黄金有相当的硬度。西方极乐世界的黄金,薄得就像丝绸一样,可以做衣服穿的。七宝之体,都非常柔软。这是我们很难想像的光明、美丽、华丽。

  “形色”,“形”是形状;“色”是色彩。形状与色彩种类繁杂,不可称量。“殊特”,“殊”是殊胜;“特”是很特别。不是这个世间所有的,也不是我们思惟想像能想得出来的。

  “穷微极妙”,就是微妙到极处。这是前面经文所讲实际理体,相即不二,完全是性德变现的作用。

  “无能称量”,“称”是称说,“量”是衡量、度量。不但我们凡夫没有能力称量,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的神通道力,我们在经上看到几乎都是七地菩萨以上,这种智慧能力绝对不是声闻、缘觉可以相比的),他们也无能称量。

  “其诸众生”,指西方极乐世界这些菩萨,具足七地以上的智慧与能力。

  “虽具天眼”,他们的天眼洞视,尽虚空遍法界都没有障碍。如果有障碍,怎么能去供养十方诸佛?像前面愿文所说,他们具足天眼洞视、天耳彻听的能力。

  “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这就说明七地以上的菩萨,都没有能力完全了解、完全明白。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到底有多少种、有多少数量、有多少形状、有多少光彩,说不出的。阿弥陀佛说,要是有人能说得出来,他就不成佛。现在他成佛了,说明七地以上的菩萨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西方世界的确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即使是等觉菩萨也不能完全彻底了解。

  我们常常讲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到底庄严到什么程度,诸位读了这一段文就可以了解。这也给我们具体说明,像蕅益大师在《要解》里所说,这个法门、这个经典,只有十方诸佛才有能力宣扬流通,只有诸佛才彻底明了。九界有情,如果不是蒙弥陀威神加持,不但你不能说,也不能理解。我们今天能稍稍明白一点点,都是蒙弥陀威神、十方诸佛的加持。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

  这一段是四十“无量色树愿”。我们从这一愿来看,大概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的众生,对于树木花草都有喜爱之心,像我们一样。此事可以从弥陀本愿里去体会。他看了许多诸佛世界,看到大家都喜欢树木,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树木花草,比起其他世界显得格外庄严。

  他说“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这是讲树的高度。“由旬”是长度的单位,古印度的“由旬”有三种讲法,在古德注疏里说,一大由旬合中国八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小由旬四十里。一小由旬就不得了,树有四十里高,大由旬八十里还得了,现在的飞机还不可能飞这样的高度。

  树有多高?百千由旬。百由旬、千由旬,恐怕从我们地球到月亮还不止。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树,要是拿一棵来,可以从地球架一座桥到月亮,这不可思议。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西方极乐世界,土地面积大到不可思议。它是很大、很特殊的星球,绝对不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小小的星球。或许有人要问,这么高的树,未免太大了。实在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人身高大,比例中这么高的树不算太大,跟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看到几千年的神木差不多。阿弥陀佛的身相有多大?经上不是讲,“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阿弥陀佛面孔上,眉心里有两根毫毛卷在一起,像一个珠子一样,就有五座须弥山那么大。不晓得须弥山有多大,如果像喜马拉雅山,要是有五倍喜马拉雅山那么大,阿弥陀佛的面孔比地球大得太多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树在西方极乐世界,连最小草的高度都不够。人身大,若没有这么大的树,那就不成比例。

  阿弥陀佛身相这么大,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跟阿弥陀佛身相都一样。你就能想像到极乐世界有多大!实在不可思议。我们的小世界(太阳系)里最大的星球就是太阳,太阳比地球大一百三十万倍,比起西方极乐世界差得太远。这些事实,现在科学家们相信。太阳在太空中不是一个大星球,是个中小型的星球。比太阳大的星球,现在发现很多。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星球,现在科学家还没发现,距离我们太远,有十万亿个佛国土。

  一个佛国土假设是一个银河系,十万亿个银河系,现在科学家探测不到,距离太远。虽然这么远,在一刹那之间就可以到达,一弹指就可以到达,是乃奇妙不可思议!所以念佛人功夫成就,弥陀来接引他,不需要费很多时间就到达。一弹指顷,从这个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诸位听了这个距离不要以为太远,实…

《无量寿经讲记 发大誓愿 第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