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讲记 发大誓愿 第六▪P4

  ..续本文上一页确的选择。自己有能力,要多帮助别人修学净土。

  听说这一次有一批人到欧洲去观光,一个人都要花十几万元。十几万元,印送《无量寿经》,做《无量寿经》的录音带结缘,可以做很多,你可以帮助很多很多人,这钱花得有意义。玩得一身烦恼,与阿弥陀佛不相应。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四十八愿,我们要细心观察、体会,才知道他确实“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这一句话是在大愿的前面说的,也是大愿的总纲领,说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超胜一切诸佛国土。超胜在什么地方?这四十八条为我们指示出来,它跟一切诸佛刹土不相同的地方,确实佛在一切经里未曾说过。十方诸佛刹土里,我们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是真实的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明白之后,才真正了解西方世界的殊胜,法门的殊胜。我们信心、愿心真正能生得起来,执持名号才能达到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前面三段,从第六愿到第十一愿,都是细说本能的恢复。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圆满,的确叫人无法想像;当然是真实,不是虚妄。这一段是第十二“定成正觉愿”。“定”是决定,“定成正觉”也就是决定成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成佛。

  愿文说得很明白,“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所有众生,当然包括我们在内,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并没有说上品上生,或者是中品以上。没有这个字样,换句话说,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包括在其中。

  “远离分别”就是唯识家所讲的“转识成智”。识就是分别,八识都有分别的作用,所以称作“识”。八识有集起的作用,所以又称作“心”,称为“八心王”。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立刻就转八识成四智,不再分别一切事物。不再分别,对于一切万物事理,怎么能知道?就像《心经》介绍观世音菩萨一样,是“照见”。他不用分别,不用思考,六根接触境界就通达明了,不要用“思惟”。思惟是第六意识。妄想、分别、执著都不用,所以是转八识成四智。通常我们讲这是七地以上菩萨的境界。此地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们就得到,这是超胜!

  “诸根寂静”是很深的禅定,诸根是指六根,六根寂静。六根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意根”是末那识。这一句话就是说八识都不起作用,这是七地以上的境界。在佛门里,像《楞严经》讲的“首楞严大定”,《华严经》说的“狮子奋迅三昧”,在念佛法门里所讲的“理一心不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

  “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往生决定成佛,正显示弥陀本心,弥陀的弘愿,唯以一乘大法,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帮助众生一直契入究竟涅槃,这是指圆教佛果。照天台家的讲法,有四种佛:藏、通、别、圆。这是圆教的佛果,一生成佛。看这一愿,我们就肯定,古来祖师大德所讲的话没错,确实有根据。往生不退成佛,一生中就圆满,就办到,根据就在这里。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

  这是第十三“光明无量愿”。此处可与下文合讲。

  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十四“触光安乐愿”。光明指智慧,也是指愿力所及之处。弥陀的智慧、德能、弘愿,是尽虚空法界,没有限量的。世尊在其他经论里告诉我们,一般讲,一尊佛的教化区域是一个大千世界,佛经中常讲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为什么讲三千大千世界?三千是说这个世界的结构。一个单位世界,就像我们现在讲的太阳系,过去一般讲经的法师都是这样讲。

  可是黄念祖老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后面,他提出一个新的说法。他说单位世界不是太阳系,应当是银河系。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那就太不可思议。像这样一千个的单位世界,是一个小千世界。像黄居士所说,就是一千个银河系,才是佛经上讲的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为单位,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然后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也就是这一尊佛的光明所及之处。在我们看来已经不可思议,不要说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就是一个太阳系也不得了。

  一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个单位世界?有一百亿个(注:古人以千万为亿。照今人以万万为亿计算,应为十亿个)。如果以太阳系算一个单位世界,就是一百亿个太阳系,这是一般的说法。黄念老对于天文很有研究,他的说法,银河系才像,那就更大,大到无法想像。我们今天科技很发达,用最高倍天文望远镜,还探测不到小千世界的边缘,中千、大千就更不必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能没有界限,没有边际。

  “光明无量,普照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都是弥陀的教区,我们能信吗?诸位要知道,除了这部经、这个法门之外,其他法门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教区范围之内的。诸位应该能体会,这部经、这个法门,是释迦牟尼佛代替阿弥陀佛在此界招生的,把众生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留学的,所以不一样,味道完全不相同。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尊佛不劝众生求生净土。因为在释迦牟尼佛自己的教区,想修行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要无量劫,时间太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留学,很快就成就,我们在这里看出来。所以,佛的光明无量,“绝胜诸佛”,“胜”是超胜,“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

  底下两句是比喻,我们这个世间光明最大的是太阳、月亮,这是形容弥陀的智慧光明,远远的超过日月之明,千万亿倍。

  第十四愿说“若有众生,见我光明”,就是见光。弥陀的光明,这样的殊胜伟大,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其实不是佛光不照我们,佛光注照从来没有间断,我们见不到是因为自己有障碍。譬如,白天阳光普照,我们偏偏打著伞不让它照,有什么法子!我们自己有障碍,不是它不照。我们要问,为什么我们自己有障碍,障碍是什么?这一定要弄清楚,真正把障碍找出来,再把障碍消除,我们就接触到,就见到佛光。这些事实,我在讲席中常常提示,真正留意听经的人,我一提起,你们就应该明了。如果自己还是不明白,换句话说,这么多年的经都白听了。

  佛光确实普照十方,不仅是眼能接触到,耳、鼻、舌、身、意都接触到,六根六尘六识没有一样接触不到。如果我们讲西方世界,六尘说法,情与无情同宣妙法,这个大家有印象,能有几分体会。如果讲我们现前的世界,情与无情跟西方世界一样同宣妙法,你懂不懂?你承不承认?同样的,确实没有两样。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能觉察得到,我们觉察不到?原因还是他们那边的人,人心远离分别,诸根寂静,就能见得到,像《楞严经》讲的“净极光通达”。人心在清净之极的时候,极微细的音声都听得见,极微弱的光明都看得见。我们讲微弱,很难形容,因为有许多光波,我们肉眼见不到。肉眼的能力很有限,只能见到眼前这些波长,比这个波长的见不到,比这个波短的也见不到。我们现在利用科学的仪器,探测到部分不同光波的光线,发现x光,紫外线。其实比这个光波长的、短的,有无量无边,我们科学仪器还没有办法探测到。假如我们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我们的能力恢复,无量无边不同波长的光波都见到,这个世界就不是这个样子,立刻就变了。

  佛门常说,六道里人鬼杂居,人道跟鬼道住在一起,人见不到鬼,鬼也见不到人。为什么见不到?就是波度不相同,音波、光波频率不相同(时空的维次也是这个现象),他们见不到我们,我们见不到他们,实际上是住在一起,彼此互相重叠,各个不相妨碍。这也证明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是真实的,决定不能重叠。是假的,不是真实的,所以不互相妨碍(事事无碍)。从这些科学发现的层面来观察,佛经讲的不无道理。如果再讲得粗浅一点,经典所在之处,经典放光,我们见不到,它确实放光!读诵的时候,我们能听到,就是这个光波的现象比较接近我们的频率。讲解就更接近,我们听了之后,启发心地光明。

  由此可知,此地所讲的光不仅仅是肉眼见到的,六根所接触的都用这一个字来作代表。换句话说,凡是启发我们心智的,都称为佛光。眼所看的、耳所听的、身所接触的、意所想的,触动宿根,破迷开悟,都是光波。所以,禅宗参禅的人看到飞花落叶,他能开悟,就是佛光(光波)触动他的宿缘。听人唱歌也能开悟,那是耳接触佛光(音波)。希望诸位从这些地方去体会,这就是“见我光明,照触其身”。在本经,实在是好讲得多了,克实而论,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光明,愿愿都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快速成佛。

  “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此是接触佛光现前所得的利益。所以,人家问学佛有什么好处?你们说不出来,怎么能劝人学佛。学佛的好处在那里?将来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将来的事情,他没见到,谁相信!他想你们是迷信。若现在就得好处,他就得向你请教。现在得什么好处?快乐!他们生活得很苦,我们生活得很快乐,这就不一样。学佛就是离苦得乐。没有学佛,心不安;学佛之后,心安了。

  禅宗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慧可禅师就是学佛学了多年,心尚不安。听说印度来了一位高僧,就去向他请教。冬天下雪,他站在雪地致敬,看到大师不理会他,最后拿刀把自己的手臂砍了一只下来,去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看到这个样子就问,“你何苦来?”你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心不安,求大师为我安心。”心不安很苦!虽然很苦,凡夫还没有觉察到,还不想求安心。慧可很了不起,慧可知道…

《无量寿经讲记 发大誓愿 第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